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家川鎮:聚焦脫貧攻堅,優化發展環境

2017年以來, 張家川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黨的十八大, 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會精神為指導,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 強化黨建引領, 聚焦脫貧攻堅, 優化發展環境, 狠抓項目建設, 脫貧攻堅基礎進一步夯實, 為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全面推進。 一是聚焦精准管理, 提高幫扶實效。 按照省市縣精准脫貧工作檔精神和“十不算”和“十不脫”標準, 對全鎮2014-2016年度已脫貧人口進行了全面核查。 爭取資金445.59萬元, 啟動實施了堡山、楊川、峽口、東關4村147戶745人易地搬遷專案。 通過招商引資8800余萬元, 採取“政府+公司+農戶”3P模式, 啟動實施了楊店蘆子灣民族風情度假村建設, 打造全省民族特色第一村。 爭取扶貧專項資金728萬, 啟動實施了大堡、背武、溝口、堡山、下仁、瓦泉、園樹、納溝、前山等9村26公里通組道路硬化專案。

爭取國家煤炭地質總局支持, 給堡山村幫扶160萬, 硬化道路5.9公里。 爭取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補助資金60萬元, 啟動實施瓦泉村道路硬化專案。 爭取“兩個共同”示範縣建設資金158萬元, 啟動實施了趙川-查灣道路附屬工程和楊上村道路硬化專案。 搶抓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機遇, 啟動實施趙陽、下仁、瓦泉、崔灣、孟寺等村7公里通組道路硬化及油返砂建設項目。 在背武、瓦泉2村實施水毀堤防、護坡及橋樑建設工程, 修建道路1.5公里、河堤150米、護坡50米, 橋樑2座。 爭取資金1194萬, 對全鎮648戶D級農村危房實施了改造。

富民強鎮奮力趕超後勁十足。 以東關-劉家-峽口、上川-袁川-孟寺等3個示範點為龍頭, 完成雙壟溝播玉米覆膜種植17000畝;繳納玉米、馬鈴薯、小麥等農作物保險參保資金1.25萬元;累計發放各類農業支持保護補貼4777.4畝261.425萬元。 爭取資金1960萬, 實施背武、大堡、楊川、溝口、納溝等5村農業綜合開發專案, 修建機耕路46.9公里、管道18.48公里、溪流護岸2.2公里,

栽植行道樹2.01萬株、經濟林700畝、水土保持林4700畝, 科技培訓1400人次。 推行“一村一業”發展模式, 引導南川豆腐加工、東關牛羊屠宰、納溝甜醅加工、袁川涼皮加工等特色產業做大做強, 拓寬群眾增收管道。 積極探索推廣“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在14村成立了產業專業合作社, 培育發展上川坪桃源養羊合作社、上磨養牛合作社等規模養殖合作社6個, 帶動發展規模養殖戶1545戶。 組織開展“伊香拉麵師”、核桃種植等農民技能培訓4場(次), 培訓農民2000余人(次), 發放相關資料1600多份, 全鎮清真餐飲業從業人員達到12265人(其中貧困人口3063人), 對貧困人口的增收貢獻率達到60%以上。 大力開展電子商務, 推廣“互聯網+”運營模式, 建成鎮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2個。

社會事業得到全面發展進步。 爭取資金104萬, 實施了南川、上磨、趙川、前山等4村1732戶8961人安全飲水到戶工程。 爭取資金130萬, 啟動實施了趙川、劉家2村下水管道建設項目。 爭取資金422.71萬元, 啟動實施了大堡、趙陽、瓦泉、南川、崔灣、楊店、趙川、上川8村“一事一議”道路硬化專案, 硬化村內道路73043㎡。 爭取資金333.5萬元,啟動實施了楊川、溝口、趙陽、瓦泉等16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專案。爭取資金98萬元,在趙陽、瓦泉各新建便民橋一座、在瓦泉新建河堤160米、護坡200㎡,在前山維修水渠160米。為全鎮80戶困難群眾落實臨時救助資金4萬元;認真落實五保、老齡、優撫對象、殘疾人、救災救濟等民生資金,發放五保金76萬元、殘疾人補助金71萬元、冬春生活救助45萬元、困難老年人生活補助金13.2萬元。結合農村D級危房改造項目,對全鎮住房不安全的23戶五保物件採取“村級發包、統一修建”方式,有效解決了農村最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

環境優美和諧穩定局面形成。全力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各項工作,印發宣傳資料20000份,動員人員1200人次,動用挖掘機、鏟車、垃圾清運車輛30餘台次,拆除看板120多個、清理亂塗亂畫1200多平米、清理道路雜物136噸,改擴建垃圾固定投放點29個,配備垃圾箱、垃圾桶270個、清理垃圾260噸。緊緊圍繞“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工作目標,嚴格按照“一河一檔”、“一溝一檔”的治理要求,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巡查制度,對鎮域內後川河、清水河全流域實行劃片包乾,設立鎮級河長9名、村級河長50名,雇傭鏟車、挖機16輛,動員人員500人次,清理垃圾300噸,平整河床15公里,疏通河道溝渠4.3公里,安裝護欄130米,設置“河長制”公示牌15個。搶抓“三城聯創”的大好機遇,全力打造莊天、張恭兩條二級公路沿線縣級美麗鄉村示範長廊,建設袁川+上川+趙川村級環境衛生整治示範片帶。採取拆牆透綠、拆違還綠、見縫補綠、以廢造綠、立體掛綠等措施,組織鎮村兩級組織和廣大幹部加快三條等級公路、六條通鄉通村主幹道和南北兩山的補植補造及10個城區城郊村的美化亮化工作,共栽植綠化樹5400株,各類苗木80000餘株,努力營造縣城及城鄉結合部綠色發展空間。爭取資金99萬,在大堡、楊川、趙陽、趙川、堡山、瓦泉、溝口、背武等8村實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潔專案,新建180米擋牆及圍欄、安裝路燈110盞、整修牆體2500㎡、廣場排水硬化鋪設500㎡、新建廣場廊架一個。繼續堅持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及時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轉交的環境信訪投訴問題,爭取資金50萬元,完成城區西街、西關2村土炕改造500個。

爭取資金333.5萬元,啟動實施了楊川、溝口、趙陽、瓦泉等16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專案。爭取資金98萬元,在趙陽、瓦泉各新建便民橋一座、在瓦泉新建河堤160米、護坡200㎡,在前山維修水渠160米。為全鎮80戶困難群眾落實臨時救助資金4萬元;認真落實五保、老齡、優撫對象、殘疾人、救災救濟等民生資金,發放五保金76萬元、殘疾人補助金71萬元、冬春生活救助45萬元、困難老年人生活補助金13.2萬元。結合農村D級危房改造項目,對全鎮住房不安全的23戶五保物件採取“村級發包、統一修建”方式,有效解決了農村最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

環境優美和諧穩定局面形成。全力開展全域無垃圾創建各項工作,印發宣傳資料20000份,動員人員1200人次,動用挖掘機、鏟車、垃圾清運車輛30餘台次,拆除看板120多個、清理亂塗亂畫1200多平米、清理道路雜物136噸,改擴建垃圾固定投放點29個,配備垃圾箱、垃圾桶270個、清理垃圾260噸。緊緊圍繞“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工作目標,嚴格按照“一河一檔”、“一溝一檔”的治理要求,全面落實河長制,建立巡查制度,對鎮域內後川河、清水河全流域實行劃片包乾,設立鎮級河長9名、村級河長50名,雇傭鏟車、挖機16輛,動員人員500人次,清理垃圾300噸,平整河床15公里,疏通河道溝渠4.3公里,安裝護欄130米,設置“河長制”公示牌15個。搶抓“三城聯創”的大好機遇,全力打造莊天、張恭兩條二級公路沿線縣級美麗鄉村示範長廊,建設袁川+上川+趙川村級環境衛生整治示範片帶。採取拆牆透綠、拆違還綠、見縫補綠、以廢造綠、立體掛綠等措施,組織鎮村兩級組織和廣大幹部加快三條等級公路、六條通鄉通村主幹道和南北兩山的補植補造及10個城區城郊村的美化亮化工作,共栽植綠化樹5400株,各類苗木80000餘株,努力營造縣城及城鄉結合部綠色發展空間。爭取資金99萬,在大堡、楊川、趙陽、趙川、堡山、瓦泉、溝口、背武等8村實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潔專案,新建180米擋牆及圍欄、安裝路燈110盞、整修牆體2500㎡、廣場排水硬化鋪設500㎡、新建廣場廊架一個。繼續堅持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及時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轉交的環境信訪投訴問題,爭取資金50萬元,完成城區西街、西關2村土炕改造500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