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港口區開啟教育管理新模式

本報港口訊 今年5月以來, 港口區全面推行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 促進教育公平。 科學合理設置學區。 根據地理位置相對就近、辦學水準大致均衡的原則, 港口區把34所學校分成5個學區, 即市金灣小學學區、市桃源小學學區、光坡鎮小學學區、企沙鎮小學學區和市第四中學學區。

探索“學區”管理模式。 港口區採取“1+X”管理模式, 即學區內學校以1所優質學校為學區長學校, 捆綁若干所相對薄弱學校組成一個學區, 相對薄弱學校為學區成員學校。 學區長學校與成員學校之間的關係:學區內各成員學校的法人、校名、行政隸屬關係不變,

原則上保持人、財、物獨立;學區長學校校長擔任學區長和學區管理領導小組組長, 成員學校校長是小組成員, 學區學校之間本著優勢互補的原則, 通過教育資源分享、學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學互助等方式互助成長, 均衡發展。

構建“學區”管理機制。 實施學區長負責制。 學區長可對學區實施統一管理, 在學區內的專項資金使用和資源調配等方面賦予一定管理權利, 學區學校接受學區長的管理指導。 建立學區管理機構。 每個學區設立一個辦公室, 地點設在學區長學校, 主任設1名, 由學區長學校分管的副校長擔任, 副主任從其他學區學校各抽調一名分管領導擔任。 組建學區學科教研組。 初中以年級組為單位,

成立學科中心組, 小學分為語文學科中心組、數學學科中心組、綜合學科(體藝音)中心組, 由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老師等組成。 (張家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