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暖心計畫” 讓“愛”回家

12月24日, 在延平警方的幫助下, 浦城的王大伯一家來到南平市第三醫院(原南平市甯康醫院), 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弟弟王某。 親人團聚, 王某的二嫂廖大姐不禁眼眶濕潤, 激動地說道:“感謝延平好民警, 真沒想到能再見到他。 ”

新年將至, 延平警方利用警務通設備新增的身份資訊識別功能, 聯合市民政局、救助管理站、市第三醫院, 為第三醫院內托養的30多名沒有任何身份資訊的精神障礙患者尋找家人, 希望讓他們能夠回家過年。

科技強警延伸出“暖心計畫”

“公安改革一直在路上, 這不僅強警惠警, 更提高了服務群眾的品質。

”今年上半年, 隨著警務通的更新換代, 分局為各基層所隊申請配發了新型警務通。 相比之前, 新型警務通新增加了一項身份資訊識別功能。 這項功能在實際運用中, 有效提高了基層民警打擊犯罪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違法犯罪分子、流浪人員、醉酒人員, 通過運用身份資訊識別功能, 民警能夠比較準確地識別出他們的身份資訊。 ”水東派出所所長闕明星介紹說。

闕明星告訴記者, 之前市民政部門曾向所裡反映, 在南平市第三醫院內托養著不少精神障礙患者, 他們大多都是在街頭流浪被救助站或民警發現送來的。 市民政部門多次想為他們尋找家人, 但都因沒有身份資訊, 導致尋親行動失敗告終。

身份資訊識別功能如此強大, 那麼是否能夠利用這項功能幫助患者們回家呢?

“暖心計畫”在闕明星心中浮現。 隨後他積極組織轄區民警前往民政部門走訪瞭解情況。

多部門合力踏上“尋親之路”

經過溝通, 這項“計畫”得到了市民政部門的積極認可。 市民政部門快速制定相關救助方案, 並安排下屬南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 配合警方與第三醫院核實患者人數。

12月22日下午, 水東派出所民警劉勇忠帶著警務通設備與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第三醫院, 對30多名沒有任何身份資訊的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身份資訊識別。

“身份資訊識別功能雖然比較準確, 但一般會出現多個相似的身份資訊。 由於患者本身無法確認,

後續只能一一進行篩查核實。 ”據民警劉勇忠介紹, 30多人篩出的身份資訊就有100多條, 相關家屬資訊就達到500多條, 核查工作量相當大, 但是民警將繼續配合民政部門, 對篩查出來的資訊一一核實。 核實工作很繁瑣, 劉勇忠是這樣理解的:“如果能順利找到家人, 讓他們在家過一個新年, 這樣的辛苦也值得。 ”

而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也表示, 只要患者的身份能夠確認, 他們將積極聯繫家人前來認領, 家庭困難的可由救助管理站幫忙護送到本地。 沒有家人的, 則聯繫當地政府相關機構進行妥善安置。

“親人團聚”是最好的新年禮物

當天回到所裡, 劉勇忠嘗試著給第一名已核清身份的浦城籍患者王某的家人打去電話, 說明情況。

在得知王某身在延平後, 王某的家人激動不已。 24日一早, 王某的大哥王大伯和二嫂廖大姐便從浦城趕至延平, 並在劉勇忠的陪伴下, 來到第三醫院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王某。

“小叔子從小就患病, 走失有五六年了。 ”二嫂廖大姐說, 王某37歲左右時, 就不慎走丟, 家裡人也曾經尋找過, 但一直沒能找到。 後來, 因家庭貧困, 老母親身患疾病躺在床上, 老父親腿腳不便, 兄弟幾個都要四處打工, 最終家人放棄尋找。 23日接到民警的電話時, 家人激動不已, 於是派大哥和自己來延平探望王某, 並準備將他接回家。

在瞭解到王某的家庭困難情況後, 南平市救助管理站的有關領導也表示, 將為廖大姐等人報銷返程車票, 並由救助管理站負責將王某護送回浦城。

此項工作從12月22日開始一直持續開展, 盡可能為全部患者找到家屬。 目前, 各部門正在積極開展後續工作。 相信不久後, 會有更多患者能夠順利返鄉, 回歸親人的懷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