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鯤龍600首飛,凸顯中國建造實力!

2017年12月24日上午, 我國自主研製的AG600“鯤龍”水陸兩栖飛機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首飛。 這意味著, 中國水轟-5水上轟炸機在研製40年後, 終於後繼有人了。 同時這款飛機填補了我國在大飛機領域的一項空白, 使我國的大飛機品種更加齊全。 AG600是一款民用兩栖飛機, 在設計上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栖飛機佈局形式, 動力裝置為4台國產渦槳六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最大平飛速度560公里/小時, 最大航程4000公里以上。

鯤龍600按照“水陸兩栖、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想, 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

兼顧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及遠端貨物運輸等用途, 飛機總體技術水準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準。 根據市場調研, 該飛機在國內近期需求量在50架左右;未來15年, 國內市場需求量可達150多架。

AG600是一款民用兩栖飛機

十九世紀末, 奧匈帝國的航空先驅威廉·克萊斯製造出了一架具有水上飛機特徵的飛行器。 並成功的進行了多次水面滑行試驗, 但是迫於當時的技術條件, 直到這艘“插上翅膀的船”在1901年10月3日的試驗中損毀也沒能飛上藍天。

有水上飛機特徵的飛行器。

1910年法國馬賽的年輕人亨利·法布林(Henri Fabre) 駕駛自己設計的飛機在法國馬賽的海面上實現了起飛和降落。 雖然這次飛行沒有給我們留下足夠多的文字記錄, 但是不可否認在這次飛行之後, 浩瀚的大海必將成為人類天然的機場。

在法國馬賽的海面上實現了起飛和降落

在法布林駕駛飛機完成第一次水上起降之前, 報紙上一份不起眼的報導, 讓美國人感到了不安。 德國人準備讓一架攜帶郵件的飛機, 從一艘由德國漢堡駛往美國紐約的郵船上起飛, 以加快向紐約投遞郵件的速度。 一則看似平常的報導, 美國海軍高層卻感受到了危機。 於是美國海軍欽點了華盛頓·錢伯斯上校為美國海軍航空發展計畫總負責人。

錢伯斯以海軍上校的身份協調海軍資源。 終於在1910年至1911年間完成了飛機在軍艦上的起降, 並於1911年2月完成了水上的起降。

完成了飛機在軍艦上的起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