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洛陽話:電石燈

電石燈:不一定全是洛陽話和獨有的名稱, 但確實是那幾十年洛陽老城人“心酸”的一段往事…

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期, 洛陽老城去區小巷才開始告別“煤油燈”, 使用上了明亮的電燈, 人力栽大木杆子情景我還記得, 叔叔們腳踩“鐵紮刺鞋”一聳一聳的挪到上端安裝三角鐵、“瓷瓶”似乎就在昨天…請原諒我不懂電工知識, 說不上來叔叔們使用的工具和電器名稱…

好景不長, “電不夠用”這個嚴酷的事實擺在了人們的面前, 這也是洛陽很多年未見“霓虹燈”的主要原因。 為了節約用點支援“澗西工業區”國家建設,

保國營企業生產, 老城區、瀍河區就天天“高峰區”停電, 時間基本在晚上7—11時左右、煤油燈繼續使用, 蠟燭因價錢高被放棄…。 後來, 也不知是誰發明了“電石燈”, 改善了兩個區的夜晚環境, 煤油燈又靠邊站啦。 這種白鐵皮做的“燈”呈圓形、下大上小、一根細管再使用銅焊接一個打針的針頭或加工個銅嘴兒。 電石燈是兩部分, 可以壓緊密封裡面裝電石, 因有小孔進水所以會發生“乙炔氣”, 點燃後的效果高於煤油燈和蠟燭燈, 但有一點是:存在安全隱患…為了省錢, 那個年代人們就顧不得危險啦…

電石一般指碳化鈣, 無機化合物, 白色晶體, 工業品為灰黑色塊狀物, 斷面為紫色或灰色。 遇水立即發生激烈反應, 生成乙炔, 並放出熱量。 工業用氣焊、氣割使用。

工藝早已改善有專門工廠轉化為氣體裝瓶使用…

大概九十年代吧, 老城區的用電格局被改善, 不再隨便停電啦, “電石燈”再也看不到了, 街頭的三輪車小販也很聰明的使用汽車電瓶改作電燈照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