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新零售的下半場:無人貨架躥紅,巨頭紛紛佈局

摘要:笑逐利枉花光心計, 愛追逐鏡花那美麗。

媒體訓練營12月26日報導

文 | 劉路陽 編輯 | 黎帥

懶人經濟發展到現在, 除了支撐起餓了麼、美團等外賣,

也支撐起了如每日優鮮一類的產品, 這些在生鮮大戰中活下來的企業, 似乎還想在新零售的蛋糕上分一杯羹。 近日, 每日優鮮合夥人許曉輝在“第三屆A20新農業盛典”上發佈的消息, 每日優鮮近日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 每日優鮮表示, 所獲資金將用於無人貨架“便利購”業務的發展, 且適用於更多場景的無人零售項目“智慧盒子”將在明年一季度面世。

無人貨架入局玩家都有哪些?現有:小e微店、每日優鮮便利購、果小美、領蛙、哈米科技、猩便利、有品、便利吧、七隻考拉、零食e家和咕噠獵人等。

充滿危機感的行業

有媒體報導, 本輪每日優鮮的融資規模在5億美元左右, 這成為每日優鮮成立以來最大的一筆融資, 也是每日優鮮本年度獲得的第三筆融資, 如今, 每日優鮮的融資額度已經超過10億美元。

本筆融資, 每日優鮮將用來發展無人貨架“便利購”, 這也是每日優鮮本年度第二次強調加碼無人貨架業務, 此前, 每日優鮮便利購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等10個城市完成8000個百人以上點位拓展,

並計畫將快速鋪設10萬點位。

每日優鮮無人貨架業務更多的是對自身業務的進一步拓展, 雖然每日優鮮已經較為領先的佈局了“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物流體系, 但是這一體系在其所處的格局中, 只能領先於新進企業卻不能區別開同樣的頭部企業。

猩便利創始人司江華此前曾表示, “今年元旦或者春節前, 這個賽道會快速聚攏在兩三個玩家, 哪一家可以率先達到30萬個左右點位的體量, 基本上就可以佔據絕對優勢。 ”

同樣激進的, 還有新零售創業公司便利蜂。 根據報導, 截至上周, 便利峰已在全國範圍內完成2.5萬個無人貨架的投放, 近期超過半數貨架投放在100人以上企業。 而便利蜂的目標, 是每週投放2萬個, 預計年底前投放貨架5萬個, 到春節前預計完成50萬個貨架投放。

每日優鮮許曉輝也稱, 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融資消息發佈後, 無人貨架市場的格局將基本確定。

無人貨架或有這些問題

不完全統計, 單是今年無人貨架市場就湧入了超過50家創業公司。

這些公司並不是都如每日優鮮有騰訊的注資, 易果生鮮背靠阿裡, 猩便利有著美團, 天天果園有著京東可以依靠京東的物流。

如此瘋狂的擴張不禁讓人想起共用單車的屍骸海。

加之不是所有公司都可以採取每日優鮮曾採取的模式, 滿99元減80這種接近于白貼的活動, 這會直接燒死那些缺少資金支援的玩家。

而無人貨架本身存在的問題也使得這個風口並沒有那麼美好:

1、多家公司的入局, 會使得無人貨架鋪設場地的費用因為競爭而水漲船高, 為了衝量的地推會使得本不適合作點的地方也被採用造成資源浪費。

2、無人貨架管控缺失還造成極大貨損, 此前, 用點心吧在武漢共鋪設了64個貨架, 用戶數量超過5000,貨損已經突破10%,最嚴重的貨架達到39%。甚至出現後臺顯示架上還有不少商品,補貨人員卻發現什麼都不剩。

3、無人貨架本身的品質不一,貨架造價偏高也造成企業成本增加以及反覆運算成本,這點可以參考早期ofo單車機械鎖的時代,而這一點又催生了一條產業鏈。

4、新入局的創業公司缺乏資料積累,也缺乏與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拼湊起來的產業鏈不僅難以把控成本,也會造成貨架供應商品的品質難以保障。

6、無人貨架的天然排他性,雖然人們可以接受沒有麥當勞時候吃肯德基,但是無人貨架的小覆蓋範圍會使得第二個貨櫃的存在成為雞肋。市場存量的緣故,使得這一市場不需要如此多的玩家。

沒什麼准入壁壘的行業,在成本越來越高,收入卻不明朗的情況下,使得一些入局玩家開始抱團取暖。

今年9月,果小美與番茄便利合併;

今年10月,猩便利收購51零食;

今年12月,無人貨架福櫃與考拉便利展開業務合作。

喜歡表達意見的朱嘯虎也曾表示對無人貨架的看法,“像很多街邊便利店為什麼能賺錢?一個是因為偷稅漏稅,第二是因為賣假煙,作為無人貨櫃模式是不可能偷稅漏稅的,也賣不了煙,更賣不了假煙,所以我覺得這種模式很難賺錢。”

此前生鮮到家滿足了人們在家以及辦公室這兩個場景的需求,而如今無人貨架試著披著零售的外衣更細分的切入例如辦公區域。甚至有無人貨架玩家稱,未來還可以將無人貨架鋪設在路上。且不說市容問題是否被允許,單提支撐這一模式走下來的懶人模式,人們既然已經出了門,又怎麼會計較於走到便利店剩下的幾步路程。

用戶數量超過5000,貨損已經突破10%,最嚴重的貨架達到39%。甚至出現後臺顯示架上還有不少商品,補貨人員卻發現什麼都不剩。

3、無人貨架本身的品質不一,貨架造價偏高也造成企業成本增加以及反覆運算成本,這點可以參考早期ofo單車機械鎖的時代,而這一點又催生了一條產業鏈。

4、新入局的創業公司缺乏資料積累,也缺乏與上下游的議價能力,拼湊起來的產業鏈不僅難以把控成本,也會造成貨架供應商品的品質難以保障。

6、無人貨架的天然排他性,雖然人們可以接受沒有麥當勞時候吃肯德基,但是無人貨架的小覆蓋範圍會使得第二個貨櫃的存在成為雞肋。市場存量的緣故,使得這一市場不需要如此多的玩家。

沒什麼准入壁壘的行業,在成本越來越高,收入卻不明朗的情況下,使得一些入局玩家開始抱團取暖。

今年9月,果小美與番茄便利合併;

今年10月,猩便利收購51零食;

今年12月,無人貨架福櫃與考拉便利展開業務合作。

喜歡表達意見的朱嘯虎也曾表示對無人貨架的看法,“像很多街邊便利店為什麼能賺錢?一個是因為偷稅漏稅,第二是因為賣假煙,作為無人貨櫃模式是不可能偷稅漏稅的,也賣不了煙,更賣不了假煙,所以我覺得這種模式很難賺錢。”

此前生鮮到家滿足了人們在家以及辦公室這兩個場景的需求,而如今無人貨架試著披著零售的外衣更細分的切入例如辦公區域。甚至有無人貨架玩家稱,未來還可以將無人貨架鋪設在路上。且不說市容問題是否被允許,單提支撐這一模式走下來的懶人模式,人們既然已經出了門,又怎麼會計較於走到便利店剩下的幾步路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