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親歷的司改——感恩,讓職業生涯永葆活力!

作者:陳元景(南京市江甯區人民法院)

感恩節那天, 住庭未歸, 本計畫一早給父母去個電話, 給老師、同學、同事們發個短信, 發個朋友圈, 對因日常工作繁忙而被自己忽略的親友們表達感恩和思念。 然而隨著上午第一件案件庭審法槌敲響, 整個人似乎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推著、不由自主地進入一個既定程式:開庭-午飯-午休-繼續開庭-離婚糾紛調解-晚飯-回到辦公室寫判決書。

轉眼已是深夜, 直到提醒自己睡覺時間的鬧鈴響起, 才注意到老媽晚上發來的一條短信:“吃飯了沒有?今天又住庭?天氣冷了, 早晚, 多穿衣服!”心頭一熱想馬上回撥過去, 卻發現夜已經深了, 起身望向窗外, 是點點路燈渲染下的初冬深夜。

可巧第二天接到研究室主任的電話, 讓我寫寫對司改的感悟, 話音未落, 我腦海中已經思緒翻飛, 隨手汲取幾個鮮活的故事, 趕緊將它們記錄下來, 一方面韶韶我對司改的些許感受, 另一方面聊以表達遲到的感恩之情。

感恩司法改革,

讓法官做回法官!

2014年6月, 隨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關於司法體制改革試點若干問題的框架意見》, 一鍵啟動了司法體制改革這部龐大的機器, 將“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加強人權保障、提高司法能力、踐行司法為民”設定為導航目的地, 鉚足馬力, 全速前進!

司法體制改革帶來的最大改變, 就是讓法官的定位又重新回歸了法官這個角色本身!一系列利好舉措緊鑼密鼓地推出, 多點突破、蹄疾步穩。

其中, 《保護司法人員依法履行法定職責規定》出臺, 法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審判工作中去;“讓審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負責”, 司法責任制改革敢真正“動乳酪”, 賦予法官權力, 加以法官責任, 真正做到法官獨立辦案, 不受外界影響;員額制改革, 司法改革的“牛鼻子”, 提高司法人員隊伍准入門檻, 員額法官走精英化路線;院庭長辦案常態化, 給一線辦案法官注入了一股成熟而又強大的支持力量, 法官平均審判資歷大幅提升, 承辦法官的整體素質提高了, 司法服務的品質也隨之提高, 整個社會都在慢慢感受司法改革的紅利。 改革還在進行, 雖然不免有質疑的聲音, 身邊有離開的腳步, 但我心存感恩:司法改革, 提升了法官的職業尊榮感,
讓法官做回法官。 我很幸運, 我是這個優秀群體中的一員。

感恩司法改革,

讓經驗更好地傳承!

司法改革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審判團隊的改革, “1+1+1”、“1+N+1”、“1+N+N”, 各地法院都在積極探索、優化審判組織模式。 無論哪一種, 都將員額法官帶領助理辦案確立為基本範式, 在這樣一個“傳幫帶”的過程中,助理將學到的不僅是辦理案件過程中接觸到的法律專業知識,糾紛解決的實用性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審判職業精神能借助這種模式得以傳承。

我本人經歷了兩家法院,先後待過多個部門,實在幸運,在每一個部門都遇到良師益友。記得2012年,我作為助理審判員獨自開庭,被告人也許是見我資歷淺,庭審時態度囂張、提出了超出我庭審預案的新辯解,我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正慌亂間,我看到庭長坐在下面,微笑著給我鼓勁,我定了定神,向被告人嚴肅釋明不如實供述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再詳細訊問了一些細節問題,被告人無法自圓其說,不得不放棄狡辯,庭審沒有失控,我卻驚出一身汗。

走下審判台,庭長走了過來,遞給我一頁滿載筆記的紙張,拍著我的肩膀,笑著對我說“聲音可以再大點,比我第一次開庭好多了”,我懸在胸口的心放了下來。再看看紙張上認認真真的記錄著“1.閱卷仔細比對供述筆錄中的差異;2.開庭時眼睛多看前方,更顯自信;3.做好庭審預案,隨時記錄問題和需要補足的地方;4.更好運用庭審規則,發揮公訴人庭審作用……”

2016年,我也開始帶助理辦案件,更是常常自省,不僅要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還希望能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把審判經驗的傳承繼續下去。感恩曾經教導和幫助過我的前輩們,是你們保護我、鼓勵我,讓我一路走來卻仍舊堅定、不忘初心,我會盡我的努力去感染我身邊的人,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審判職業精神會繼續傳承下去。

感恩司法改革,

讓我成長成熟成材!

2010年我剛走出校門,是個買水果都不會討價還價的愣小子,一轉眼,已經能操著江甯湯山話給賣菜大媽調解糾紛了。感謝法院工作的經歷,讓我更善於傾聽,更懂得從法官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從進法院起,我經歷了多個審執一線部門。在行政庭,學習出臺不久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重新理解當時暴力拆遷事件的深層次社會原因。參與“民告官”的訴訟,接觸到許多行政職能部門,明白依法行政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涉及民生大計,需要全社會為之努力踐行和維護的基本方略;到刑庭,“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還未展開,但每一位刑事審判人員在審查證據、查明事實的意識裡都緊繃著一根弦,那就是“程式正義,重於生命”。

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全國法院執行局總動員,我也作為執行人的一份子加入到清晨、夜間、假期執行中,執行會戰的累累碩果體現的是執行人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決心,收穫申請執行人表揚和擁抱的時候,我想到更多的是任重而道遠;現在到人民法庭工作,這裡需要更多的調解技巧,要深入田間地頭,要聯合民調主任,要清楚民事訴訟是社會綜合治理、多元化糾紛調處機制的一個環節,也要清楚它僅僅是一個環節。在自己的局限中尋找解紛路徑,利用各方資源促使案結事了,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每一位當事人在我這裡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如康得的墓誌銘所雲“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有幸成為一名員額法官,除了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也能為建設法治事業,化解社會矛盾盡自己的一份力,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我很感激。我也堅信,司法改革的明天會更好,我們年輕法官的明天會更好,加油!

在這樣一個“傳幫帶”的過程中,助理將學到的不僅是辦理案件過程中接觸到的法律專業知識,糾紛解決的實用性技巧,更重要的是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審判職業精神能借助這種模式得以傳承。

我本人經歷了兩家法院,先後待過多個部門,實在幸運,在每一個部門都遇到良師益友。記得2012年,我作為助理審判員獨自開庭,被告人也許是見我資歷淺,庭審時態度囂張、提出了超出我庭審預案的新辯解,我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正慌亂間,我看到庭長坐在下面,微笑著給我鼓勁,我定了定神,向被告人嚴肅釋明不如實供述可能產生的不利後果,再詳細訊問了一些細節問題,被告人無法自圓其說,不得不放棄狡辯,庭審沒有失控,我卻驚出一身汗。

走下審判台,庭長走了過來,遞給我一頁滿載筆記的紙張,拍著我的肩膀,笑著對我說“聲音可以再大點,比我第一次開庭好多了”,我懸在胸口的心放了下來。再看看紙張上認認真真的記錄著“1.閱卷仔細比對供述筆錄中的差異;2.開庭時眼睛多看前方,更顯自信;3.做好庭審預案,隨時記錄問題和需要補足的地方;4.更好運用庭審規則,發揮公訴人庭審作用……”

2016年,我也開始帶助理辦案件,更是常常自省,不僅要繼續做好自己的工作,還希望能做一個合格的老師,把審判經驗的傳承繼續下去。感恩曾經教導和幫助過我的前輩們,是你們保護我、鼓勵我,讓我一路走來卻仍舊堅定、不忘初心,我會盡我的努力去感染我身邊的人,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審判職業精神會繼續傳承下去。

感恩司法改革,

讓我成長成熟成材!

2010年我剛走出校門,是個買水果都不會討價還價的愣小子,一轉眼,已經能操著江甯湯山話給賣菜大媽調解糾紛了。感謝法院工作的經歷,讓我更善於傾聽,更懂得從法官的視角去思考問題。

從進法院起,我經歷了多個審執一線部門。在行政庭,學習出臺不久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重新理解當時暴力拆遷事件的深層次社會原因。參與“民告官”的訴訟,接觸到許多行政職能部門,明白依法行政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涉及民生大計,需要全社會為之努力踐行和維護的基本方略;到刑庭,“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還未展開,但每一位刑事審判人員在審查證據、查明事實的意識裡都緊繃著一根弦,那就是“程式正義,重於生命”。

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以人民呼聲為第一信號,向執行難全面宣戰。全國法院執行局總動員,我也作為執行人的一份子加入到清晨、夜間、假期執行中,執行會戰的累累碩果體現的是執行人昂揚的鬥志和必勝的決心,收穫申請執行人表揚和擁抱的時候,我想到更多的是任重而道遠;現在到人民法庭工作,這裡需要更多的調解技巧,要深入田間地頭,要聯合民調主任,要清楚民事訴訟是社會綜合治理、多元化糾紛調處機制的一個環節,也要清楚它僅僅是一個環節。在自己的局限中尋找解紛路徑,利用各方資源促使案結事了,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每一位當事人在我這裡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如康得的墓誌銘所雲“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有幸成為一名員額法官,除了自身能力得到提升,也能為建設法治事業,化解社會矛盾盡自己的一份力,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我很感激。我也堅信,司法改革的明天會更好,我們年輕法官的明天會更好,加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