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度大盤點:互聯網十大喜事,玩的都挺歡兒……

今天是2017年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這一年, 發生了很多值得回憶的事情

巨頭間的聯姻, 國產品牌走向國際

起起落落之間

有人喜悅,

有人失落

有人過癮, 有人痛心

【特此盤點2017年互聯網十大喜事】

先來一串上市的開開胃

1 順豐深交所上市

順豐老闆王衛一直低調示人, 他曾宣稱“不上市”, 但和眾多老道的企業家一樣, 說話似乎不太算數。

2017年2月24日, 順豐控股在深交所舉行重組更名暨上市儀式。

當順豐問鼎深市市值之王時, 一度超過3000億元, 王衛身家也一度超過馬化騰。

在公司敲鐘的同時, 王衛也給40萬員工派發了紅包, 金額從1888到15000不等, 並在紅包上寫到“順豐今天上市了, 感恩你為這一切做的所有努力。 未來, 順豐和你一起創造更好的生活。 ”

2 閱文港交所上市

11月8日, 騰訊旗下電子圖書公司閱文集團(China Literature)在香港上市, 開盤上漲約 63%, 首日市值便攀升至 64 億美元, 也成為了香港十年裡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IPO。

3 王小川攜母赴紐交所上市

11月9日晚22:30, 搜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股票交易代碼為“SOGO”,

發行價為每股美國存托股(ADS)13美元。 開盤價報13美元, 與發行價持平, 市值達到50.96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 王小川的母親隨兒子一起來到紐交所, 見證王小川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時刻。

4 貓眼微影合併

9月21日, 貓眼微影合併, 新公司獲騰訊10億元融資。

從頭開始看, 這其實是個有趣的故事...

位於上海的格瓦拉是最早的玩家, 哼哧哼哧幹了數年。 美團悶頭幹團購時忽然發現電影票的團購在吃喝玩樂裡最來勁, 於是辟出一塊專門賣票, 起名“貓眼電影”。

接著騰訊、阿裡看中文娛消費這塊肥肉, 一個投了微影, 另一個擼起袖子就是幹, 做了淘票票。 混戰的結果是, 貓眼找到了新小夥伴光線影業;格瓦拉投降, 進入財大氣粗的騰訊系微影公司。

貓眼、微影、淘票票成為賣票三劍客。

但微影沒撐多久, 今年投向了貓眼的懷抱。 目前場上的玩家是, 美團光線騰訊家的貓眼和最會燒錢的淘票票。 其實也就是, 騰訊系和阿裡系。

5 餓了麼合併百度外賣

8月24日,餓了麼宣佈合併百度外賣。合併完成後,百度外賣成為餓了麼的全資子公司。百度外賣仍以獨立的品牌和運營體系發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構保持不變。

在金額方面分為兩大塊:百度外賣5億美元出售;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麼,作價3億美元,包括手機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圖,年限為五年,百度搜索年限為兩年,交易完成後百度占餓了麼股份5%。

6 共用單車走向國際

共用單車服務公司摩拜單車和 ofo 在中國經歷了一年的高速增長之後,2017 年開始積極向海外擴張。

今年 3 月份,摩拜單車宣佈進入新加坡市場,正式邁出海外擴張的第一步。6 月份,摩拜單車又從騰訊和其他投資者手中獲得了 6 億美元融資,以推動全球擴張策略。一個月後,ofo 拿到了 7 億美元融資,由阿裡巴巴領投。

迄今為止,兩家公司在全球 150 多個城市(包括中國的城市)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車租賃業務。

7 麥當勞徹底從了中國人

7月31日順利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52%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從此,新麥當勞中國將改姓“中信”系。

8 騰訊超臉書成全球第五

11月21日,騰訊控股股價在港交所繼續高開並一路上攀,收盤市值達到40845.37億港元(約合522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並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超過排名第六的Facebook(總市值約5193億美元),在全球公司市值排行榜上升到第五位,僅次於蘋果、穀歌、微軟和亞馬遜。

兩位馬大大截然不同的處事風格成為外界的新話題。跟看上去沉著穩健的小馬哥不同,馬雲的許多言論顯然很適合成為鬼畜視頻的素材。

9 微信battle蘋果大獲全勝

今年,微信也通過其他方式侵蝕著蘋果的領地。今年 1 月份,微信推出“小程式”,使用者無需下載即可訪問。這些小程式其實與智慧手機 app 一樣,其中包括共用單車服務、出行共用、網上購物以及活動預訂等各種功能。

10 中國手機主宰印度市場

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密切關注印度這一龐大而又快速增長的智慧手機用戶群。早在2015年,小米就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生產工廠。今年,他們的努力得到真正的回報。小米、OPPO、ViVO和聯想這四家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智慧手機銷量有史以來首次占到了印度智能手機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印度本土手機品牌不得不將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給中國同行。

8月24日,餓了麼宣佈合併百度外賣。合併完成後,百度外賣成為餓了麼的全資子公司。百度外賣仍以獨立的品牌和運營體系發展,包括管理層在內的人員架構保持不變。

在金額方面分為兩大塊:百度外賣5億美元出售;百度打包一些流量入口資源給餓了麼,作價3億美元,包括手機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圖,年限為五年,百度搜索年限為兩年,交易完成後百度占餓了麼股份5%。

6 共用單車走向國際

共用單車服務公司摩拜單車和 ofo 在中國經歷了一年的高速增長之後,2017 年開始積極向海外擴張。

今年 3 月份,摩拜單車宣佈進入新加坡市場,正式邁出海外擴張的第一步。6 月份,摩拜單車又從騰訊和其他投資者手中獲得了 6 億美元融資,以推動全球擴張策略。一個月後,ofo 拿到了 7 億美元融資,由阿裡巴巴領投。

迄今為止,兩家公司在全球 150 多個城市(包括中國的城市)推出了自己的自行車租賃業務。

7 麥當勞徹底從了中國人

7月31日順利完成交割,交割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52%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從此,新麥當勞中國將改姓“中信”系。

8 騰訊超臉書成全球第五

11月21日,騰訊控股股價在港交所繼續高開並一路上攀,收盤市值達到40845.37億港元(約合522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並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超過排名第六的Facebook(總市值約5193億美元),在全球公司市值排行榜上升到第五位,僅次於蘋果、穀歌、微軟和亞馬遜。

兩位馬大大截然不同的處事風格成為外界的新話題。跟看上去沉著穩健的小馬哥不同,馬雲的許多言論顯然很適合成為鬼畜視頻的素材。

9 微信battle蘋果大獲全勝

今年,微信也通過其他方式侵蝕著蘋果的領地。今年 1 月份,微信推出“小程式”,使用者無需下載即可訪問。這些小程式其實與智慧手機 app 一樣,其中包括共用單車服務、出行共用、網上購物以及活動預訂等各種功能。

10 中國手機主宰印度市場

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密切關注印度這一龐大而又快速增長的智慧手機用戶群。早在2015年,小米就在印度開設了第一家生產工廠。今年,他們的努力得到真正的回報。小米、OPPO、ViVO和聯想這四家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智慧手機銷量有史以來首次占到了印度智能手機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印度本土手機品牌不得不將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給中國同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