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尺度大!《人民的名義》網路總播放量驚人 背後股東宋城演藝300144股價大漲

《人民的名義》出現滿足了很多人的需求與渴望, 點擊率可想而知, 當下掀起的全民追劇, 《人民的名義》就這樣“肆無忌憚”地火了, 而這部電視劇火了的背後也牽涉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下面跟著攜景財富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然而, 《人民的名義》卻是“意外”走紅, 它與當下影視市場資本熱捧的劇碼完全不同。 沒有鮮肉明星, 沒有大IP, 沒有套路虐戀, 也沒有上億特效加持, 劇中40多個“老戲骨”比拼演技, 最年輕的主演陸毅也都41歲了。

這部劇的題材也頗為敏感, 講述最高檢反貪局與位高權重的貪腐分子鬥智鬥勇。

2004年, 廣電總局整頓涉案反腐劇, 這類題材不得在全國電視臺黃金時間播出。 自此以後, 反腐劇沉寂數年, 《人民的名義》稱得上是13年以來的首部反腐大劇。

物以稀為貴, 但上述“與眾不同”並非該劇收視的保障, 反而讓它承擔著更多的風險。 2016年底, 在幾大衛視平臺披露的2017年片單中, 被聚焦的均是大明星主演的大IP劇, 幾乎沒有人談論《人民的名義》。 而且在2015年~2016年這兩年的熱播劇前十榜上, 也難覓現實主義題材劇的蹤影, 更別提開採難度遠超一般現實題材的反腐劇。

之所以說尺度最大, 是因為劇中反腐上不封頂, 反到了國家領導人之一的副國級幹部, 堪稱突破了反腐劇的最高級別。

其實, 反腐事業本就是以“人民的名義”開展。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翁, 是推動歷史發展進步的力量之源, 更是党的執政根基所在。 腐敗, 表面上看, 損害的是党的肌體健康;實質上, 傷害的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腐敗的政治生態環境下, 公權力淪為“蒼蠅”“老虎”謀私的工具, 貪官視群眾為草芥, 人民群眾的利益又何以維護?從維護權力公器的神聖和權威出發, 從捍衛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 以人民的名義反腐無疑更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以“人民的名義”反腐是民心所向。 懲貪治腐, 是形勢所需, 是民心所向, 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決心推進反腐, 從小到連群眾幾十元甚至幾元錢的“保命錢”也貪的“蠅貪”,

到貪污上億元的“小官巨貪”, 再到堪稱“國妖”的副國家級“老虎”, 無不原形畢露, 受到法紀的嚴厲制裁。 數年以來, 反腐不斷挺進到深水區, 滲透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個層次、各個角落, 強力推動著黨的自我淨化和自我革新, 不但為黨“強筋壯骨”, 為黨員補精神之鈣, 黨風、政風和幹部作風不斷轉良,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逐漸形成, 提振了全黨同志幹事創業的精氣神, 讓民心與黨心同頻共振。

以“人民的名義”將反腐進行到底。 反腐就是在維護黨的形象, 就是在鞏固党的執政根基, 就是在捍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腐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是一項艱巨的複雜的系統的工程, 沒有結束字元, 應該也必須要永遠在路上。

以人民的名義反腐, 貴在馳而不息、抓長抓常, 做到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久久為功, 保持反腐的決心、定力、力度和節奏, 保持有腐必反、有貪必懲的高壓態勢, 促使形成和鞏固“不願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氛圍, 著力構建防腐拒變的制度體系, 持續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不斷將反腐推進到新階段新常態。

《人民的名義》實實在在地火了。 劇集熱映的同時, 有關劇中人物主創、背後創作艱辛、成本收益比較等等細枝末節均被媒體網友扒得一乾二淨。 作為6大出品方之一的大盛國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盛國際)亦不例外。

宋城演藝連續價量齊升

近期的平均成本為19.96元, 股價在成本上方運行。 空頭行情中, 目前正處於反彈階段, 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已發現中線買入信號。

短期趨勢:盤整震盪中, 短期不宜操作。

中期趨勢:已發現中線買入信號。

長期趨勢:迄今為止, 共210家主力機構, 持倉量總計6.56億股, 占流通A股58.25%。

宋城演藝股價持續上漲, 源於資金的炒作, 分析師提醒, 該公司運營狀況良好, 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多數機構認為該股長期投資價值較高。

轉載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侵權、違規,請聯繫我方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