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幹嘛非去北上廣?這些省份好大學太多!

江 西

1.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 簡稱“南大”(官方簡稱原為南大, 2003年改為“昌大”, 2015年改回“南大”), 是一所“文理工醫滲透、學研產用結合”的綜合性大學, 為211工程重點大學、《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學校,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試點高校, 並且擁有首批十一所大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的南昌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參與成立“中西部高校聯盟”。 2005年, 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併組建新南昌大學。

學校位於中國江西省南昌市,

截至2016年6月, 學校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和撫州5個校區, 其中前湖主校區占地面積4500餘畝, 校舍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 有教職工4521人, 全日制本科學生36936人, 各類研究生13621人, 國(境)外學生902人。

2.江西師範大學

江西師範大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會南昌市, 由國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 入選中國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江西省2011計畫”高校。 學校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於一體, 是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省屬重點(師範)大學。

截至2015年5月, 現有瑤湖、青山湖和共青城三個校區, 占地面積4500餘畝, 建築面積140余萬平方米,

館藏紙質文獻370余萬冊, 電子圖書100余萬冊。 瑤湖校區不設圍牆, 四周以一條7公里長的瑤河環抱, 具有突出的生態人文特色。 學校設有22個學院, 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 有85個本科專業。 全日制本專科生3萬余人, 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 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1萬餘人。 2011年, 學校就業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3.江西財經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坐落于英雄城南昌市, 是一所財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 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 法、工、文、理、農、教育、哲學、歷史、藝術等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財經學府。 2008年2月6日, 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學校師生共度除夕, 並稱讚說:“你們學校是所很好的學校”。

據2016年學校官網顯示,

現有蛟橋園、麥廬園、楓林園、青山園4個校區。 占地面積共2200餘畝, 建築面積90余萬平方米, 館藏各類圖書491萬冊(含電子)。 校園是全國綠化300佳單位之一。 設有16個教學學院、4個管理型學院以及1個獨立學院。

4.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位於江西省省會——英雄城南昌市, 是一所以農為優勢、以生物技術為特色、歷史悠久、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學校是中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高校, 1962年開展研究生教育, 是江西省最早進行研究生培養的高等學府, 擁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林業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三方重點支援的省部共建高校, 江西省核心建設的四所重點大學之一。

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國家“2011計畫”, 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是教育部、科技部決定聯合開展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高校。 2015年, 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5.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 原名江西冶金學院, 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 2004年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 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 2013年成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業和資訊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

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有4個校區, 校本部位於享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客家搖籃”、“紅色故都”之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

學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 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協調發展, 博、碩士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並舉, 面向全國招生和就業並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寶鋼教育獎評審高校;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和鋼鐵工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 被譽為“有色冶金人才搖籃”。

6.南昌航空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位於有著“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美譽的英雄城市南昌, 是一所省部共建, 工、理、文、管、經、法、教等諸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原隸屬於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 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具有鮮明航空、國防特色的高等學校。 入選教育部卓越計畫,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南昌航空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也是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預測單位。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1年成為具備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資質院校之一。

7.華東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經、管、文、理、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交通為特色、軌道為核心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江西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江西省“2011計畫”依託高校、原南京軍區(現東部戰區)招收和選拔培養後備軍官(國防生)簽約高校,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和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培訓基地,“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8.東華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是原核工業部第一直屬高校,是一所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江西省2011計畫”工程高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土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高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成立於1956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學士學位、第四批碩士學位,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授予權的高校,擁有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等專業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權,擁有江西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為全國“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東華理工大學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和“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

9.景德鎮陶瓷學院

景德鎮陶瓷大學坐落於千年瓷都景德鎮,是中國唯一以陶瓷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等學校。曾隸屬于原國家輕工部,1998年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是29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中國首批自主招收藝術類本科生和有資格招收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攻讀碩士、學士學位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學校前身為1910年創辦的中國陶業學堂,1958年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鎮陶瓷學院。1984年,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6年3月,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工商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資訊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獨立學院)等10個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

10.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對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國醫藥院校中唯一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醫學類碩士研究生(預科)基礎培訓基地”。

截至2015年底,學校有二級教學院(部)15個,設有本科專業22個、專科專業7個,涵蓋醫、理、工、文、經、管六大學科門類。

湖 南

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的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由國防部、教育部雙重領導,副大軍區級編制。

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從50年代初建校到現在,學校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學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重點院校。1970年學校主體南遷長沙,更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截止2014年5月,學校下設航太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資訊系統與管理學院、電腦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軍事高科技培訓學院等10個學院,在26個本科專業招生。

2.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畫、2011計畫,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色,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農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設有31個二級學院,103個本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2個。材料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數學、電腦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10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排名居全球前1%;擁有享“南湘雅”美譽的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3所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及湘雅口腔醫院,湘雅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海口醫院、株洲醫院。

3.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坐落于湖南省長沙市,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同建設,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畫、2011計畫、千人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PACE計畫,建有中國書院博物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是一所歷史悠久、蜚聲中外的綜合類研究型大學,亦是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金磚國家網路大學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

4.湖南師範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前身為1938年創立、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師範學院,1984年正式更名為湖南師範大學,是一所以師範教育著稱、具有悠久歷史的著名綜合性師範大學,入選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重點建設大學,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高校之一,入選“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

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的化學、物理學、臨床醫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標誌著已進入世界頂尖學科的行列。

5.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是一所由毛澤東主席宣導創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於湖南省湘潭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三方共同建設。入選“111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國家特色重點學科專案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湘潭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三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截至2015年8月,學校建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占地3200畝,設有24個學院(教學部、系),與西班牙萊昂大學和麥克雷雷大學合建2所孔子學院。

6.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六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試點單位、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與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以農科為特色,農、工、文、理、經、管、法、醫、教、藝術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7.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管、經、文、法、藝等多學科全國一本招生的重點大學,為國家交通運輸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綠色交通聯盟”六所高校之一,電力企業、電力行業“特高壓獎學金”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學校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

學校由原國家交通部所屬的長沙交通學院和原國家電力公司(原國家電力工業部)所屬的長沙電力學院於2003年4月合併組建而成。

8.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坐落於湖南省衡陽市,是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9大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單位,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中國大陸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學校始建於1958年,2000年原隸屬國家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政府的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成南華大學。2016年南華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第二期。

9.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建設高校,是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個擁有研究生院的省屬高校,省部共建大學、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湖南省2011計畫建設高校,建有國家森林公園。學校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是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研究生推免權、以林業科學為特色的綜合型大學。

2015年新增兩個本科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新增專業自2015年起開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28日,該校本科專業增至73個,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

10.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位於湖南省湘潭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是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

截至2016年7月,該校設有19個教學院及研究生院、獨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有90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四 川

1.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畫”、“珠峰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併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中國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

院系專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四川大學下轄31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開設本科專業133個,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

2.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簡稱電子科大,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兩電一郵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電子資訊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資訊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清水河、沙河、九裡堤三個校區,占地面積5000餘畝;設有24個學院(部),59個本科專業;有各類全日制在讀學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余人;有教職工3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100余人,教授445人。

院系專業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24個學院(部),59個本科專業。

3.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畫”“2011計畫”“卓越計畫”及設有研究生院的重點建設大學,是“中法4+4”和“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主要成員,是“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及國家“援藏計畫”培養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肇始於1896年創建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兩大最早源頭之一。1921年合併改組為交通大學,此後幾經分合,先後定名“唐山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1969年內遷四川,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1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

4.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元列“211工程”,入選“2011計畫”、“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攜光華、柳林兩校區,轄地2300餘畝;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600余人;開辦33個本科專業,下設27個學院(中心、部);擁有專任教師1380余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開辦33個本科專業,下轄27個學院(中心、部)等教學單位。

5.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坐落於有“錦官城”之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四川2011計畫”,為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電子、機械、資訊科學、管理科學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省屬重點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前身為1956年3月15日建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學校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併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學院,開辦80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農、教、藝等10大專業門類。

6.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111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援疆學科建設計畫”、“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是國家“973計畫”承擔高校,“四川2011計畫”高校,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單位,四川省首批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2所試點高校之一,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5月,四川農業大學設有學院24個,研究所(中心)15個,本科專業86個,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10大學科門類。

7.西南石油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簡稱“西南石大”,為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四川省卓 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四川2011計畫”,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特色鮮明的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原名為四川石油學院,創建於1958年。1970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油氣田開發工程(聯合石油機械工程)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 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1991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5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底,學校有16個教學學院,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60個(其中2015年本科招生專業53個)。

8.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重點高等學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學校。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9月,成都中醫藥大學共設17個學院,31個本科專業。

9.四川師範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位於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四川省“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為四川省首批免費師範生培養實施院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師範類本科專業最早、師範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綜合性重點師範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4月,學校轄26個學院,開辦8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農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

10.西南科技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全國現代遠端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文明單位。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截至2016年3月,學校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專科學生3萬余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本科專業7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7個和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有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78個本科專業。

廣 西

1.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中國南方著名高校,廣西辦學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中國大學百強高校。學校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高校之一,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高校之一。

1999年廣西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行列,2012年廣西大學被確定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截止2015年,學校占地面積4700多畝。學校設有31個學院及1個獨立學院,9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12個,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法學、哲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廣西師範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簡稱“廣西師大”,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專案建設高校、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承擔高校之一、廣西省屬重點大學,中國華南著名高校,也是廣西唯一榮獲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高校和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全國唯一被評為優秀的地方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科基地。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遊名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由南京大學對口支援廣西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個校區,占地面積4100多畝;有22個教學學院(含獨立學院——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學校是廣西具有博士授予權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門類,形成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師範與非師範性專業協調發展、教育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3.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GuangxiMedical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綠城”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入選中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為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以醫學為特色優勢,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4年4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含9個非直屬臨床醫學院),2個教學部,40個研究室、所、中心;設有本科專業16個。

4.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桂電”,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工業和資訊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屬重點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入選高校,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孫家棟院士為學校名譽校長。

學科建設

官網2014年6月顯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5個,聯合培養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碩士2種專業學位類別授予權,11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

5.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簡稱“桂工”,是一所具有地質、材料、環境、旅遊、土木、測繪、管理等學科優勢,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坐落在的桂林市。

截至2016年9月,學校現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300多畝。學校下設19個二級學院,舉辦一個獨立學院,有72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有工程碩士、MBA、MTA、MPA、MPAcc等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有11個專業領域),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萬多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600多人,博士生導師42人。

院系專業

截止到2016年3月14日,桂林理工大學設有19個二級學院,有72個本科專業。

6.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相思湖畔,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十二五”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5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開辦74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

7.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坐落在綠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獨立建制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在壯醫藥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創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1971年原南寧高等醫學專科學校併入,組建成新的廣西中醫學院;2012年,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學校於2013年10月整體搬遷到仙葫校區。

2015年12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協定共建廣西中醫藥大學。

截止2015年11月,學校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110.93畝,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

院系專業

據學校官網2015年11月資訊顯示,學校有14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壯醫藥學院、瑤醫藥學院、研究生學院(研究生處)、骨傷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瑞康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個獨立學院:賽恩斯新醫藥學院;設有3個教學部:外語部、體育部、資訊網路中心;10所附屬醫院(其中2所直屬附屬醫院);有24個普通本科專業。

8.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始建於1960年,學院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一所區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原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和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是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之一。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9月,學校設有14個教學院(部):經濟與貿易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外國語學院、資訊與統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1個繼續教育學院和3個教輔機構,25個科研機構。設置本科專業43個,專科(高職)專業20個,覆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

9.廣西師範學院

廣西師範學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其前身為創辦於1953年的廣西教師進修學院。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屬普通全日制本科師範院校。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1月1日,原廣西南寧民族師範學校併入廣西師範學院。

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68個普通本科專業,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高等學府。

學校設有17個學院、4個公共教學機構、43個科學研究機構和1所附屬實驗學校,合作舉辦1所獨立學院。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482人,專科生158人,碩士研究生1146人,留學生148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學生20080人。

10.桂林醫學院

桂林醫學院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遊名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也是廣西僅有兩所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被譽為“閃耀桂北的醫學明珠”。

院系專業

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南溪山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藥學院、生物技術學院、護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醫學檢驗系、口腔醫學系、預防醫學系和人文社科與管理學院、大學外語部、體育部16個二級學院(系、部)。

入選教育部卓越計畫,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南昌航空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全國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5年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也是博士學位授予權立項建設預測單位。1999年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11年成為具備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資質院校之一。

7.華東交通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經、管、文、理、法、教育、藝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交通為特色、軌道為核心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江西省屬重點大學。學校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江西省“2011計畫”依託高校、原南京軍區(現東部戰區)招收和選拔培養後備軍官(國防生)簽約高校,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和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培訓基地,“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8.東華理工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是原核工業部第一直屬高校,是一所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江西省2011計畫”工程高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分別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土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高校,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成立於1956年,是全國首批獲得學士學位、第四批碩士學位,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授予權的高校,擁有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等專業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招生權,擁有江西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為全國“本科教學工作優秀學校”。東華理工大學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和“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

9.景德鎮陶瓷學院

景德鎮陶瓷大學坐落於千年瓷都景德鎮,是中國唯一以陶瓷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等學校。曾隸屬于原國家輕工部,1998年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是29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中國首批自主招收藝術類本科生和有資格招收享受中國政府獎學金攻讀碩士、學士學位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學校前身為1910年創辦的中國陶業學堂,1958年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鎮陶瓷學院。1984年,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6年3月,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工商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資訊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獨立學院)等10個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

10.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對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國醫藥院校中唯一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醫學類碩士研究生(預科)基礎培訓基地”。

截至2015年底,學校有二級教學院(部)15個,設有本科專業22個、專科專業7個,涵蓋醫、理、工、文、經、管六大學科門類。

湖 南

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直屬的一所涵蓋理學、工學、軍事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教育學、法學、歷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由國防部、教育部雙重領導,副大軍區級編制。

學校前身是1953年創建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從50年代初建校到現在,學校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學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是“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投資建設的重點院校。1970年學校主體南遷長沙,更名為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截止2014年5月,學校下設航太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資訊系統與管理學院、電腦學院、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指揮軍官基礎教育學院、軍事高科技培訓學院等10個學院,在26個本科專業招生。

2.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湖南省唯一副部級大學。中南大學是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建設高校,也是111計畫、2011計畫,中國-中亞國家大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入選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是一所以工科和醫學為特色,涵蓋理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教育學、歷史學,農學,輻射軍事學的綜合研究型大學。

設有31個二級學院,103個本科專業;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2個。材料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數學、電腦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10個學科ESI(基本科學指標)排名居全球前1%;擁有享“南湘雅”美譽的湘雅醫院、湘雅二醫院、湘雅三醫院3所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及湘雅口腔醫院,湘雅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海口醫院、株洲醫院。

3.湖南大學

湖南大學,坐落于湖南省長沙市,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同建設,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111計畫、2011計畫、千人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PACE計畫,建有中國書院博物館、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是一所歷史悠久、蜚聲中外的綜合類研究型大學,亦是國際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金磚國家網路大學等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

4.湖南師範大學

湖南師範大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前身為1938年創立、我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國立師範學院,1984年正式更名為湖南師範大學,是一所以師範教育著稱、具有悠久歷史的著名綜合性師範大學,入選首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教師培養計畫”重點建設大學,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高校之一,入選“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

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3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擁有1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18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學校的化學、物理學、臨床醫學三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全球前1%,標誌著已進入世界頂尖學科的行列。

5.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是一所由毛澤東主席宣導創辦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於湖南省湘潭市,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三方共同建設。入選“111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國家特色重點學科專案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高校、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

湘潭大學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三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

截至2015年8月,學校建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1個國家特色專業,11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占地3200畝,設有24個學院(教學部、系),與西班牙萊昂大學和麥克雷雷大學合建2所孔子學院。

6.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六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建設試點單位、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與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以農科為特色,農、工、文、理、經、管、法、醫、教、藝術多學科綜合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7.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管、經、文、法、藝等多學科全國一本招生的重點大學,為國家交通運輸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綠色交通聯盟”六所高校之一,電力企業、電力行業“特高壓獎學金”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學校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碩士生推免權。

學校由原國家交通部所屬的長沙交通學院和原國家電力公司(原國家電力工業部)所屬的長沙電力學院於2003年4月合併組建而成。

8.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坐落於湖南省衡陽市,是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9大學科門類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學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單位,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後備軍官選拔培訓基地,是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是中國大陸本科一批招生院校。

學校始建於1958年,2000年原隸屬國家核工業部的中南工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與原隸屬湖南省政府的衡陽醫學院合併組建成南華大學。2016年南華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第二期。

9.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建設高校,是湖南省屬具有研究生推免資格的六所高校之一,亦是湖南省第一個擁有研究生院的省屬高校,省部共建大學、省屬重點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湖南省2011計畫建設高校,建有國家森林公園。學校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是具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研究生推免權、以林業科學為特色的綜合型大學。

2015年新增兩個本科專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新增專業自2015年起開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28日,該校本科專業增至73個,涵蓋理、工、農、文、經、法、管、教、藝等九大學科門類。

10.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位於湖南省湘潭市;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是一所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是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50強高校。

截至2016年7月,該校設有19個教學院及研究生院、獨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有90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17個省級特色專業、3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四 川

1.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簡稱“川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2011計畫”、“珠峰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四川大學由原四川大學、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三所全國重點大學經過兩次合併而成。原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原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是新中國院系調整時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中國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

院系專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資訊顯示,四川大學下轄31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開設本科專業133個,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

2.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簡稱電子科大,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元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選國家“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兩電一郵成員,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電子資訊科學技術為核心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

電子科技大學原名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是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工程有關專業合併創建而成。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61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七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97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2000年,由原資訊產業部主管劃轉為教育部主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清水河、沙河、九裡堤三個校區,占地面積5000餘畝;設有24個學院(部),59個本科專業;有各類全日制在讀學生33000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0余人;有教職工38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100余人,教授445人。

院系專業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24個學院(部),59個本科專業。

3.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素有“天府之國”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國家中心城市——成都,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畫”“2011計畫”“卓越計畫”及設有研究生院的重點建設大學,是“中法4+4”和“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主要成員,是“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及國家“援藏計畫”培養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肇始於1896年創建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程高等學府,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交通大學兩大最早源頭之一。1921年合併改組為交通大學,此後幾經分合,先後定名“唐山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和“唐山鐵道學院”等。1969年內遷四川,次年改名西南交通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1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

4.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坐落於有天府之國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位元列“211工程”,入選“2011計畫”、“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全國重點大學,也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高校,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攜光華、柳林兩校區,轄地2300餘畝;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2600余人;開辦33個本科專業,下設27個學院(中心、部);擁有專任教師1380余人。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開辦33個本科專業,下轄27個學院(中心、部)等教學單位。

5.成都理工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坐落於有“錦官城”之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四川2011計畫”,為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是以地質、能源、資源科學、核技術、環境科學為優勢,以化工、材料、電子、機械、資訊科學、管理科學等學科專業為特色的省屬重點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前身為1956年3月15日建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58年,更名為成都地質學院;1960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學校成為國家恢復學位制度後首批招收博士生的高校;1993年,更名為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組建成都理工大學(合併四川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和有色金屬地質職工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4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學院,開辦80個本科專業,涵蓋理、工、文、管、經、法、哲、農、教、藝等10大專業門類。

6.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農、理、工、經、管、醫、文、教、法、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111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援疆學科建設計畫”、“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專案”,是國家“973計畫”承擔高校,“四川2011計畫”高校,全國首批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單位,四川省首批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2所試點高校之一,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5月,四川農業大學設有學院24個,研究所(中心)15個,本科專業86個,涵蓋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10大學科門類。

7.西南石油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簡稱“西南石大”,為新中國創建的第二所石油本科院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四川省卓 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四川2011計畫”,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石油天然氣特色鮮明的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原名為四川石油學院,創建於1958年。1970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油氣田開發工程(聯合石油機械工程)成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 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1991年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5年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底,學校有16個教學學院,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60個(其中2015年本科招生專業53個)。

8.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四川省屬重點高等學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學校。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9月,成都中醫藥大學共設17個學院,31個本科專業。

9.四川師範大學

四川師範大學位於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成都,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四川省“20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為四川省首批免費師範生培養實施院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師範類本科專業最早、師範類院校中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綜合性重點師範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4月,學校轄26個學院,開辦8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歷史學、教育學,藝術學、農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

10.西南科技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是國家西部重點建設十四所高校之一,全國現代遠端教育試點學校,全國文明單位。學校擁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

截至2016年3月,學校現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專科學生3萬余人,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本科專業7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7個和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有4個學科方向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開展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院系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國防科技學院等17個學院(部),在工學、農學、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設有78個本科專業。

廣 西

1.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中國南方著名高校,廣西辦學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中國大學百強高校。學校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重點高校,國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高校之一,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高校之一。

1999年廣西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學校行列,2012年廣西大學被確定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截止2015年,學校占地面積4700多畝。學校設有31個學院及1個獨立學院,98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特色專業12個,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法學、哲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大學科的一流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2.廣西師範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簡稱“廣西師大”,是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專案建設高校、卓越教師培養計畫改革項目承擔高校之一、廣西省屬重點大學,中國華南著名高校,也是廣西唯一榮獲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高校和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全國唯一被評為優秀的地方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文科基地。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遊名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由南京大學對口支援廣西師範大學。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有王城、育才和雁山三個校區,占地面積4100多畝;有22個教學學院(含獨立學院——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學校是廣西具有博士授予權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2大門類,形成了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師範與非師範性專業協調發展、教育層次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3.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GuangxiMedicalUniversity),坐落在具有“綠城”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入選中國“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為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以醫學為特色優勢,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4年4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含9個非直屬臨床醫學院),2個教學部,40個研究室、所、中心;設有本科專業16個。

4.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桂電”,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是工業和資訊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共建高校、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屬重點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入選高校,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孫家棟院士為學校名譽校長。

學科建設

官網2014年6月顯示,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15個,聯合培養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工程碩士2種專業學位類別授予權,11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

5.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簡稱“桂工”,是一所具有地質、材料、環境、旅遊、土木、測繪、管理等學科優勢,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坐落在的桂林市。

截至2016年9月,學校現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300多畝。學校下設19個二級學院,舉辦一個獨立學院,有72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有工程碩士、MBA、MTA、MPA、MPAcc等5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有11個專業領域),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現有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萬多人,專任教師1400余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600多人,博士生導師42人。

院系專業

截止到2016年3月14日,桂林理工大學設有19個二級學院,有72個本科專業。

6.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相思湖畔,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為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建設高校、“十二五”時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建設高校。

廣西民族大學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5年5月,學校設有25個學院(含1個獨立學院),開辦74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等11個學科門類。

7.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坐落在綠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是中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獨立建制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在壯醫藥教育方面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創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醫藥研究所;1971年原南寧高等醫學專科學校併入,組建成新的廣西中醫學院;2012年,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學校於2013年10月整體搬遷到仙葫校區。

2015年12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簽署協定共建廣西中醫藥大學。

截止2015年11月,學校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110.93畝,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

院系專業

據學校官網2015年11月資訊顯示,學校有14個學院:基礎醫學院、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壯醫藥學院、瑤醫藥學院、研究生學院(研究生處)、骨傷學院、針灸推拿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瑞康臨床醫學院、護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個獨立學院:賽恩斯新醫藥學院;設有3個教學部:外語部、體育部、資訊網路中心;10所附屬醫院(其中2所直屬附屬醫院);有24個普通本科專業。

8.廣西財經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始建於1960年,學院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是一所區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原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和廣西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而成,是廣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重點建設的高等院校之一。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9月,學校設有14個教學院(部):經濟與貿易學院、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外國語學院、資訊與統計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會計與審計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1個繼續教育學院和3個教輔機構,25個科研機構。設置本科專業43個,專科(高職)專業20個,覆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

9.廣西師範學院

廣西師範學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屬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其前身為創辦於1953年的廣西教師進修學院。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屬普通全日制本科師範院校。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1月1日,原廣西南寧民族師範學校併入廣西師範學院。

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68個普通本科專業,有1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學科門類的高等學府。

學校設有17個學院、4個公共教學機構、43個科學研究機構和1所附屬實驗學校,合作舉辦1所獨立學院。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2482人,專科生158人,碩士研究生1146人,留學生148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學生20080人。

10.桂林醫學院

桂林醫學院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遊名城、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優秀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試點高校,也是廣西僅有兩所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被譽為“閃耀桂北的醫學明珠”。

院系專業

據201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南溪山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藥學院、生物技術學院、護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醫學檢驗系、口腔醫學系、預防醫學系和人文社科與管理學院、大學外語部、體育部16個二級學院(系、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