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中俄商議聯合開發北極 其意義非比尋常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導, 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阿列克謝·格魯傑夫近日在俄中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雙方主席會晤後表示, 俄中“雙方商定擴大在北極領域的互動, 並在擴大運輸能力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落實開發北極航線聯合專案”。 格魯傑夫說, 俄中雙方還討論了北極旅遊合作專案, 強調將對發展北極旅遊項目可能性進行研究。

中俄商議聯合開發北極航線, 其意義非同一般。

北極圈域內國家之間, 圍繞該地區的利益問題展開了長時間的博弈和較量。 在北極圈域內八國所上演的“八國演義”當中,

加拿大總理親自巡視, 俄羅斯將國旗插上了北冰洋底, 而美國則是與俄羅斯針鋒相對, 甚至表示將研究把部分區域納入美國大陸架的可能性。

作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排名前三的中國, 在北極問題上, 經過多年的爭取, 中國與義大利、日本等國在2013年一起組成了“觀察員國”, 始終沒有放棄也不可能放棄對北極圈的博弈。 之前, 中國很早就建立了北極科學考察隊, 然而, 俄羅斯在對中國涉足北極問題上一直持保守態度, 暗中反對。 (引自《美俄融冰難, 普京對特朗普失望, 為發展或送中國大禮!》, 作者:占豪)

而當下, 俄羅斯與中國商議聯合開發北極, 源自於美俄關係短期內緩和無望, 也源自於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係並未因為特朗普的執政而打開任何哪怕一個形式上的突破口。

在此背景之下, 壓縮了俄羅斯可以選擇的戰略合作空間, 俄羅斯可以依靠誰?毫無疑問, 現實的利益需求和國際格局, 決定了非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中國莫屬了, 雖然俄羅斯人很不情願與中國合作開發北極, 但是實出於無奈。

唯有將世界性大國的中國納入到北極的博弈當中來, 在此基礎上的中俄合作, 才能使得俄羅斯獲得更多與西方博弈和較量的籌碼。

而對於中國而言, 緣何說俄羅斯此舉的意義非比尋常呢?北極緣何具有如此的魅力呢?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 北極地區所擁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 使得其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價值。

美國地質調查局2008年發表報告稱, 在全世界尚未發現的礦藏量中, 20%的石油和30%的天然氣埋藏在北極圈。 值得注意的是, 這些資源大多數分佈在不足500米水深的近岸, 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俄羅斯近海海域。

不僅如此, 北極地區還有富饒的漁業和森林資源以及鎳、鉛、鋅、銅、鈷、金、銀、金剛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礦產資源。 據有關資料, 北極地區煤炭儲量高達1萬億噸, 占全球煤炭儲量1/4。 這裡的煤炭具有低硫等特性, 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品質煤炭。 北極地區被厚厚的冰層覆蓋, 在世界淡水資源日益匱乏的今天, 這裡豐富的淡水資源無疑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和經濟價值。 (引自《北極資源及其地緣戰略價值》, 《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良)

由於石油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 其地緣政治面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 對於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能源進口國、多種自然資源的第一進口國的中國來說, 對於北極地區如此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經濟蛋糕, 焉能不為之心動呢?

其次, 北極具有潛在的巨大航運價值。

僅就目前而言, 北極常年結冰, 使得該地域的通行成本非常之高。 然而, 由於全球氣候的逐漸變暖, 若干年之後, 北冰洋很可能會逐漸出現解凍, 只要北冰洋大面積解凍現象出現, 北極圈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一條新的水路航線, 可以極大地縮短北半球一些跨洲際國家之間的航程, 比如, 從日本到歐洲的水路航線, 就不用經過麻六甲海峽, 不用繞道蘇伊士運河,

更不用繞道好望角。

一旦北冰洋大面積解凍, 北極航線開通, 其意義絲毫不亞於19世紀60年代蘇伊士運河的開通, 這將對世界經濟、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帶來深刻的影響。

而對於中國來說, 水路到達北極圈域內國家、西歐與北歐諸國的航程將會被極大地縮短, 如此一來, 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運輸成本, 其意義自然非比尋常。

再次, 北極的軍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如前所述, 北極具有潛在的巨大航運價值, 而北極潛在的航運價值, 也決定了其潛在的軍事價值。

回顧歷史, 北極曾經是20世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的戰略制高點, 兩個超級大國都意識到:誰擁有了北極, 誰就控制了整個世界。 而冷戰結束後, 即使是國力遠不如前蘇聯的俄羅斯, 依舊視北極為其國家核心戰略利益之所在。

鑒於北極特殊的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在北極厚厚的冰蓋之下潛艇可以安全地潛行而很難被發現的。由於世界大國的衛星對北極圈域內的偵察少,水面艦艇由於在該地區的航行環境的險惡而不能隨到即來,這樣一來,北冰洋就成為了核潛艇呼風喚雨的活動場所。

核潛艇攻擊力是十分強大的,而由於其借助北冰洋的保護,使其具備強有力的隱形手段,可以若隱若現地游走於廣闊的北冰洋海底,在不知不覺之中給敵方以突然一擊。對此,美俄兩國都尤其重視北冰洋水下力量的存在,以達到雙方的相互制衡。近年來,出於安全戰略考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力量與俄羅斯在冰層下暗中較勁更加激烈。

最後,北極對中國具有諸多潛在的附加價值。

一旦北極航線正式開通了,可以為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動力,也是除了“一帶一路”戰略中兩條聯通東西方線路之外的一條新航路,加快亞歐大陸東西方的整合進程,開闢中國與世界融合的“新航路”。

依舊視北極為其國家核心戰略利益之所在。

鑒於北極特殊的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在北極厚厚的冰蓋之下潛艇可以安全地潛行而很難被發現的。由於世界大國的衛星對北極圈域內的偵察少,水面艦艇由於在該地區的航行環境的險惡而不能隨到即來,這樣一來,北冰洋就成為了核潛艇呼風喚雨的活動場所。

核潛艇攻擊力是十分強大的,而由於其借助北冰洋的保護,使其具備強有力的隱形手段,可以若隱若現地游走於廣闊的北冰洋海底,在不知不覺之中給敵方以突然一擊。對此,美俄兩國都尤其重視北冰洋水下力量的存在,以達到雙方的相互制衡。近年來,出於安全戰略考慮,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事力量與俄羅斯在冰層下暗中較勁更加激烈。

最後,北極對中國具有諸多潛在的附加價值。

一旦北極航線正式開通了,可以為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動力,也是除了“一帶一路”戰略中兩條聯通東西方線路之外的一條新航路,加快亞歐大陸東西方的整合進程,開闢中國與世界融合的“新航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