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朱敏:特色專科醫院的“探索者”和“創新者”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朱敏

梁長玉 吳方偉報導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10樓有一間辦公室, 總是最晚熄燈。 熟悉的人都知道,

辦公室裡有一位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工作超人”, 他就是院黨支部書記、總經理朱敏。

作為一家腦專科醫院的“掌舵人”, 他不僅深諳現代化醫療管理理念, 走在創新和改革的前列。 同時, 作為一位共產黨員, 他將黨建帶入醫院日常管理中, 多年下來, 事無巨細, 有條不紊, 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藍十字發展之路”。

如今, 在他的帶領下,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無論是縱向的腦科診療水準, 還是橫向的規範管理在業內都處於前沿水準, 惠及了萬千患者。

閔行七寶七莘路的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大樓

投身醫療, 腦科醫院的“探索者”

朱敏是2007年開始投身於醫療行業。 在對國內醫療研究過程中, 他發現, 腦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複雜的一門學科, 稱為宏觀醫學上的“明珠”, 而國內對腦科疾病諸多研究和診斷治療依舊處於探索階段。

同與病患接觸中, 朱敏也深刻感受到, 當下, 多數人對腦健康重視不夠。 並且國內腦病患者數量逐年增加, 而重點腦科醫院數量屈指可數,

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那麼, 誰來拯救這數千萬的腦病患者?一個腦病患者也就意味著一個家庭, 拯救這些萬千家庭?”

2011年, 經上海市衛生部門批准, 朱敏在原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院長、復旦大學神經病學研究所所長陳公白教授協助下, 按照三級專科標準規模, 創建了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 這也是上海首家以腦科為重點的專科醫院。

朱敏抓醫院的技術、人才建設

朱敏一開始就提出, 醫院要以“大專科、小綜合”為載體, 以腦科疾病的專科發展為方向, 以“專家建院、技術立院、創新興院”發展方針, 專注於腦科疾病的攻堅克難。

任何時期, 人才都是推動醫院發展的最大動力, 深知這一點, 朱敏就重點抓醫院的技術、人才建設。 在人才稀缺的時期, 親自上門主動邀請專家成為了朱敏的重要工作。 “當時是全國各地到處跑, 到處去打聽。 ”

朱敏清楚地記得, 有一次去北京請一位老教授, 他在教授家門口足足等了五天時間, 才能見上他一面。

很多專家教授都被他的耐心和求賢若渴的態度所打動。

如今,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已吸納了唐鎮生、沈建康、李士其、熊文浩、侯增欣、陳銜城、潘仁龍、阿裡木江•克裡木、楊忠旭、劉偉欽、王玉霞、餘志良、李世平、李振並等幾十位國內知名醫學專家。

身體力行推動醫院文化建設

如果吸納人才時考慮的是能否為醫院帶來收益, 這樣註定走不長久的,“引進人才必須是培養人才,帶動先進技術發展,以此促進醫療水準的提高。”為此,朱敏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養機制。

而在人才基礎上,藍十字腦科醫院也提出了以“521學科攀登計畫”為目標,即在三年建設週期內形成5個有一定特色的專業方向,其中2個學科達到國內先進、部分技術領先水準,並形成1個完善綜合與支撐平臺。

“我們有五個特色的專業方向,即包括腦血管病科、功能神經科、腦腫瘤外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其中腦血管病科、功能神經科為重點建設學科,1個綜合支撐平臺。”朱敏說。

雷厲風行,醫療管理的“創新者”

做事雷厲風行,大事有遠見,小事不含糊,這是熟知朱敏的同事、朋友對他的一致評價,這也恰到好處了點出了他在醫院管理中,能夠有氣魄、有膽識、有智慧地積極轉變理念,拓寬思路,銳意革新,“我們一定不要拘於一格,一定要打破常規。”

2010年,原衛生部首次將“精細化管理”提到醫院管理中的重要位置,朱敏率先將之引入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的管理中,成為醫院的管理文化內核。

管理秘笈,就是多聽取大家不同的意見

為了避免醫院管理的職責不明,朱敏提出,醫院實行總經理、院長雙軌制,“總經理主抓醫院運營,院長主抓醫療管理。”同時,又下設分管不同職能部門的副總經理、副院長,對科主任、護士長直接負責,實行院、科兩級管理和科主任負責制。

同時,醫院特別成立了醫療品質安全管理委員會、藥事管理委員會、病案品質管制委員會等9個管理委員會。同時,還制定了首診醫師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危重病例搶救制度、醫療品質管制制度等一系列核心制度,保證醫療品質。

帶動黨員宣誓

為了共用醫療資源,朱敏還提出,要建立了靈活的醫療合作機制,積極加強對外合作。目前,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開啟了北京天壇、上海瑞金、華山等國內十幾家大醫院腦科專家共同會診、坐診的“綠色通道”,給老百姓就醫帶來了很大便利。

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朱敏始終不忘以黨建促進醫院發展,“共產黨員就是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建院一開始,他就成立了院黨支部和團支部,自己擔任黨支部書記,通過多形式定期開展黨員學習活動,不斷豐富党建文化。

將黨建工作帶入到了醫院日常管理

隨後工作中,朱敏拍板成立了護理黨小組,鼓勵大家向黨靠近、爭做模範先鋒。並且,他又全面啟動“黨員示範崗”,以科主任、學科專家“進社區送健康”為代表,形成了“前進有目標、身邊有榜樣、學習有標杆”的生動局面。

在多年醫院管理過程中,他的身影總是不定時地出現在醫院裡的各個地方,“醫療管理,至關重要,我希望做到一點差錯都沒有。”朱敏說。

醫者仁心,打造一流腦科醫院

除了管理上狠下功夫之外,在服務上,“我們希望每個病人都能得到更多的關懷,讓您滿意只是起點,驚喜和感動才是目標。”朱敏表示,醫院每年從醫療、護理、崗位職責等不同方面統籌規劃專項培訓多達到100餘場。

救助“浙江好人”鄭昌根

“秉承醫者仁心,將先進的醫療技術惠及于民,成為一家百姓信賴、人人受益的醫院,是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朱敏說。

實際上,從建院之初開始,藍十字腦科醫院就一直承擔社會責任,堅持公益事業,比如,救母英雄小王豔、“浙江好人”鄭昌根、酒癮80後小夥張瑞、鹽城道德模範沈海娣、基層教育“好院長”鄭元齊等都是醫院愛心救治的對象。

組織應急醫療救護車隊趕赴阜寧救災

去年5月開始至今,藍十字腦科醫院持續開展“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及干預”活動,已有6800余位居民直接受益,其中3421位居民醫院接受了頸動脈彩超檢查,1858位頸部篩查出動脈斑塊,及時進行了干預治療。

朱敏自己更是個“熱心腸”,為了及時幫助“浙江好人”鄭昌根,大熱天裡,不厭其煩地跑了多個慈善機構協商救助事宜;為了救助安徽80後酒癮小夥張瑞,親自帶著專家趕去免費會診;並且,在多次慈善活動中,朱敏都是親自帶頭進行募捐。

親自帶頭進行愛心募捐

去年6月,罕見龍捲風襲擊江蘇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部分鄉鎮遭受龍捲風冰雹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朱敏第一時間組織應急醫療救護車隊,親自攜帶著眾多急救設備及藥品、物資赴阜寧助援。

“雖然醫院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免費醫院,但這並不能成為放棄‘慈善’的理由,我們可以盡自己最大所能幫助這些患者。”在朱敏宣導下,藍十字腦科醫院還特意設立了慈善救助基金,對一些有困難的患者進行長期救助。

上臺領獎(右一)

在朱敏的掌舵下,藍十字腦科醫院發展迅猛,從100張床位擴大到500張床位,二期1200張床位也在建設中。多年下來,醫院也獲得了“醫院改革創新獎”、“中國百佳最具影響力腫瘤醫療機構”、“光啟醫療衛生技術提名獎”、“閔行區文明單位”等諸多榮譽。

今年6月,朱敏在第八屆中國企業創新活動日暨2017(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創新論壇上榮獲2017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11月,朱敏又在第十二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暨中國管理·科技進步(2017)學術年會榮獲了“2017中國管理·科技進步獎先進個人”稱號。

朱敏在人民大會堂前

兩次登上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既是肯定更是激勵。朱敏十分激動,他表示:“我們將不忘初心,建立一個平臺,打造一支精英的醫療團隊,做成百年品牌,以優質醫療為民生健康造福。”

這樣註定走不長久的,“引進人才必須是培養人才,帶動先進技術發展,以此促進醫療水準的提高。”為此,朱敏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養機制。

而在人才基礎上,藍十字腦科醫院也提出了以“521學科攀登計畫”為目標,即在三年建設週期內形成5個有一定特色的專業方向,其中2個學科達到國內先進、部分技術領先水準,並形成1個完善綜合與支撐平臺。

“我們有五個特色的專業方向,即包括腦血管病科、功能神經科、腦腫瘤外科、神經內科、康復科,其中腦血管病科、功能神經科為重點建設學科,1個綜合支撐平臺。”朱敏說。

雷厲風行,醫療管理的“創新者”

做事雷厲風行,大事有遠見,小事不含糊,這是熟知朱敏的同事、朋友對他的一致評價,這也恰到好處了點出了他在醫院管理中,能夠有氣魄、有膽識、有智慧地積極轉變理念,拓寬思路,銳意革新,“我們一定不要拘於一格,一定要打破常規。”

2010年,原衛生部首次將“精細化管理”提到醫院管理中的重要位置,朱敏率先將之引入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的管理中,成為醫院的管理文化內核。

管理秘笈,就是多聽取大家不同的意見

為了避免醫院管理的職責不明,朱敏提出,醫院實行總經理、院長雙軌制,“總經理主抓醫院運營,院長主抓醫療管理。”同時,又下設分管不同職能部門的副總經理、副院長,對科主任、護士長直接負責,實行院、科兩級管理和科主任負責制。

同時,醫院特別成立了醫療品質安全管理委員會、藥事管理委員會、病案品質管制委員會等9個管理委員會。同時,還制定了首診醫師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危重病例搶救制度、醫療品質管制制度等一系列核心制度,保證醫療品質。

帶動黨員宣誓

為了共用醫療資源,朱敏還提出,要建立了靈活的醫療合作機制,積極加強對外合作。目前,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開啟了北京天壇、上海瑞金、華山等國內十幾家大醫院腦科專家共同會診、坐診的“綠色通道”,給老百姓就醫帶來了很大便利。

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朱敏始終不忘以黨建促進醫院發展,“共產黨員就是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建院一開始,他就成立了院黨支部和團支部,自己擔任黨支部書記,通過多形式定期開展黨員學習活動,不斷豐富党建文化。

將黨建工作帶入到了醫院日常管理

隨後工作中,朱敏拍板成立了護理黨小組,鼓勵大家向黨靠近、爭做模範先鋒。並且,他又全面啟動“黨員示範崗”,以科主任、學科專家“進社區送健康”為代表,形成了“前進有目標、身邊有榜樣、學習有標杆”的生動局面。

在多年醫院管理過程中,他的身影總是不定時地出現在醫院裡的各個地方,“醫療管理,至關重要,我希望做到一點差錯都沒有。”朱敏說。

醫者仁心,打造一流腦科醫院

除了管理上狠下功夫之外,在服務上,“我們希望每個病人都能得到更多的關懷,讓您滿意只是起點,驚喜和感動才是目標。”朱敏表示,醫院每年從醫療、護理、崗位職責等不同方面統籌規劃專項培訓多達到100餘場。

救助“浙江好人”鄭昌根

“秉承醫者仁心,將先進的醫療技術惠及于民,成為一家百姓信賴、人人受益的醫院,是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朱敏說。

實際上,從建院之初開始,藍十字腦科醫院就一直承擔社會責任,堅持公益事業,比如,救母英雄小王豔、“浙江好人”鄭昌根、酒癮80後小夥張瑞、鹽城道德模範沈海娣、基層教育“好院長”鄭元齊等都是醫院愛心救治的對象。

組織應急醫療救護車隊趕赴阜寧救災

去年5月開始至今,藍十字腦科醫院持續開展“社區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及干預”活動,已有6800余位居民直接受益,其中3421位居民醫院接受了頸動脈彩超檢查,1858位頸部篩查出動脈斑塊,及時進行了干預治療。

朱敏自己更是個“熱心腸”,為了及時幫助“浙江好人”鄭昌根,大熱天裡,不厭其煩地跑了多個慈善機構協商救助事宜;為了救助安徽80後酒癮小夥張瑞,親自帶著專家趕去免費會診;並且,在多次慈善活動中,朱敏都是親自帶頭進行募捐。

親自帶頭進行愛心募捐

去年6月,罕見龍捲風襲擊江蘇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部分鄉鎮遭受龍捲風冰雹災害,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朱敏第一時間組織應急醫療救護車隊,親自攜帶著眾多急救設備及藥品、物資赴阜寧助援。

“雖然醫院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免費醫院,但這並不能成為放棄‘慈善’的理由,我們可以盡自己最大所能幫助這些患者。”在朱敏宣導下,藍十字腦科醫院還特意設立了慈善救助基金,對一些有困難的患者進行長期救助。

上臺領獎(右一)

在朱敏的掌舵下,藍十字腦科醫院發展迅猛,從100張床位擴大到500張床位,二期1200張床位也在建設中。多年下來,醫院也獲得了“醫院改革創新獎”、“中國百佳最具影響力腫瘤醫療機構”、“光啟醫療衛生技術提名獎”、“閔行區文明單位”等諸多榮譽。

今年6月,朱敏在第八屆中國企業創新活動日暨2017(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創新論壇上榮獲2017中國優秀創新企業家。11月,朱敏又在第十二屆中國傑出管理者年會暨中國管理·科技進步(2017)學術年會榮獲了“2017中國管理·科技進步獎先進個人”稱號。

朱敏在人民大會堂前

兩次登上人民大會堂的領獎臺,既是肯定更是激勵。朱敏十分激動,他表示:“我們將不忘初心,建立一個平臺,打造一支精英的醫療團隊,做成百年品牌,以優質醫療為民生健康造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