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吃的銀杏為什麼會那麼臭

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分類學家們也不例外, 在給生物命名時也會出現各種小學生級別的錯誤, 銀杏Ginkgo biloba的屬名Ginkgo就是這樣的一出公案。

銀杏, 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銀杏的屬名之錯 從何談起

銀杏原產於中國, 在鐮倉時代(1192—1333年)被傳播到日本, 歐洲人直到1712年才通過一本叫做《廻[huí]國奇觀》的書認識了這種植物。 這本書的作者坎普佛爾曾經在長崎的出島居住過兩年, 是當時與閉關鎖國的日本有交流的極少數外國人之一, 他的書中描寫了包括植物在內的各種日本事物, 成為後來林奈給東亞植物命名時的重要參考。

就是這一拉丁名, 出了個錯。

但不知是坎普佛爾的手稿太過潦草, 還是印刷時候工人疏忽, 總之在出版時, 銀杏的名字從Ginkyo變成了Ginkgo, 林奈在命名時也就跟著錯下去了。 故事到這裡還沒完, Ginkyo是日語ギンキョウ的拉丁文音譯, ギンキョウ確實可以寫作“銀杏”沒錯, 不過作為一種樹的名字時, “銀杏”一般讀作イチョウ(ichou), 做草藥時才讀作ギンキョウ。 也許, 坎普佛爾當年是找藥鋪夥計問來的植物名字。

作為樹木的銀杏, 也許應稱之為Ichou biloba。

要問為什麼這樣讀, 就又要追溯到銀杏的老家——中國。 根據最通行的說法, イチョウ實際上就是漢語“鴨腳”的音轉, 鴨腳就是銀杏的古代俗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 鴨腳子, 原生江南, 葉似鴨掌, 因名鴨腳。 ”仔細觀察大樹上一片片的鴨腳掌, 我們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銀杏的葉片。

外形可愛的葉子很好認

銀杏葉片大體呈扇形, 弧形的邊緣中央往往有一個缺刻將葉片分為左右兩片, 種加詞biloba就是拉丁文“二裂”的意思, 而且幼葉在剛萌發時不止二裂, 而是有許多裂片。

銀杏幼葉。

銀杏的脈序是二叉分枝, 在種子植物中雖然說不上獨一無二, 但也是極為少見的。 所謂二叉分枝, 指的是每片葉子上的葉脈都是不分主次地一分為二, 經過多級分支延伸到邊緣。 銀杏的一個英文俗名maidenhair tree同樣也描述的是葉片形狀, maidenhair並不是指女子的頭髮, 而是說銀杏的扇形葉片形狀和女性下體毛髮的分佈形狀相似。

銀杏的葉脈。

銀杏的葉片長在枝上:在長枝上一般是螺旋狀散生,而在短枝上一般是簇生的。每年春天這些簇生的葉片中會長出銀杏的繁殖器官——雄株是雄球花、雌株是雌球花。銀杏的雄球花形狀很像被子植物的柔荑花序,而雌球花和葉脈一樣也分二叉,是肉滾滾的“Y”字形,每個分叉的頂端都有一枚胚珠,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能發育成種子,也有兩個都發育的。

銀杏雄球花。

銀杏的雌球花。

能吃的銀杏為何有臭味

銀杏的種子外層是杏黃色的肉質外種皮,表面有一層白粉,故名“銀杏”;中種皮骨質、白色,“白果”之名由此而來;肉質的淡綠色胚乳被包裹在薄膜狀的內種皮裡,能吃、略苦,含有氫氰酸等有毒物質,不能多吃。

銀杏的種子。

由於可以食用,在北京街頭種著銀杏樹的地方,每年秋天都分佈著許多撿拾銀杏種子的大爺大媽,且不說公共道德和交通安全,光是能忍耐臭味這一點,我對他們就十分欽佩。銀杏看起來萌黃可口的外種皮中含有丁酸和庚酸,散發著一種脂肪變質加水果腐爛般的惡臭,本科的時候我們宿舍窗外就有兩棵銀杏雌樹,每年秋天都熏得我們不愛在宿舍呆著。

銀杏的中種皮、內種皮和胚乳。

銀杏是銀杏目現存唯一的一個物種,天然林只存在於浙江天目山。由於株型美觀、生長快、病蟲害少、秋天金黃的葉子絢爛無比,銀杏在城市綠化中被廣泛應用,唯獨臭味這一點實在令人心煩。

還好銀杏能吃,才在吃貨心中挽回了幾分。

好在它們是雌雄異株,多種雄樹少種雌樹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銀杏的雌雄株形態區別並不大,人們在生產中總結過一些規律,比如雄樹分枝多、夾角小,雌樹分枝少、夾角大之類,都只能是大致區分,並不準確。觀察雌雄球花區分倒是很簡單,可是銀杏從發芽到性成熟需要很多年,等長出球花了,就算能區分也已經來不及了。在現代林業生產中,最靠譜的方法還是檢驗染色體核型和分子標記。

秋天的銀杏大道,你居住的城市是不是也有呢?

在銀杏的林業生產中,不光可以通過播種種子獲得苗木,還可以利用銀杏的無性繁殖機制。在一些高大的銀杏樹下,我們經常能看到地面鑽出很多小芽,它們大多不是種子萌發形成的實生苗,而是銀杏複幹現象的產物,每棵小苗都能成長為一株新樹。銀杏從一兩年生的小苗到上千年的大樹,都可以在根莖過渡區萌發出新芽,尤其是在樹梢衰老後會大量萌生,長大後看上去就是一株老樹附近生長出很多小樹。北京的大覺寺中有一株被叫做“一龍九子樹”的古銀杏,就是這樣形成的呢。

萌生而出的小樹苗。

複幹長大了就會形成這樣的銀杏群。

銀杏的葉脈。

銀杏的葉片長在枝上:在長枝上一般是螺旋狀散生,而在短枝上一般是簇生的。每年春天這些簇生的葉片中會長出銀杏的繁殖器官——雄株是雄球花、雌株是雌球花。銀杏的雄球花形狀很像被子植物的柔荑花序,而雌球花和葉脈一樣也分二叉,是肉滾滾的“Y”字形,每個分叉的頂端都有一枚胚珠,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一個能發育成種子,也有兩個都發育的。

銀杏雄球花。

銀杏的雌球花。

能吃的銀杏為何有臭味

銀杏的種子外層是杏黃色的肉質外種皮,表面有一層白粉,故名“銀杏”;中種皮骨質、白色,“白果”之名由此而來;肉質的淡綠色胚乳被包裹在薄膜狀的內種皮裡,能吃、略苦,含有氫氰酸等有毒物質,不能多吃。

銀杏的種子。

由於可以食用,在北京街頭種著銀杏樹的地方,每年秋天都分佈著許多撿拾銀杏種子的大爺大媽,且不說公共道德和交通安全,光是能忍耐臭味這一點,我對他們就十分欽佩。銀杏看起來萌黃可口的外種皮中含有丁酸和庚酸,散發著一種脂肪變質加水果腐爛般的惡臭,本科的時候我們宿舍窗外就有兩棵銀杏雌樹,每年秋天都熏得我們不愛在宿舍呆著。

銀杏的中種皮、內種皮和胚乳。

銀杏是銀杏目現存唯一的一個物種,天然林只存在於浙江天目山。由於株型美觀、生長快、病蟲害少、秋天金黃的葉子絢爛無比,銀杏在城市綠化中被廣泛應用,唯獨臭味這一點實在令人心煩。

還好銀杏能吃,才在吃貨心中挽回了幾分。

好在它們是雌雄異株,多種雄樹少種雌樹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銀杏的雌雄株形態區別並不大,人們在生產中總結過一些規律,比如雄樹分枝多、夾角小,雌樹分枝少、夾角大之類,都只能是大致區分,並不準確。觀察雌雄球花區分倒是很簡單,可是銀杏從發芽到性成熟需要很多年,等長出球花了,就算能區分也已經來不及了。在現代林業生產中,最靠譜的方法還是檢驗染色體核型和分子標記。

秋天的銀杏大道,你居住的城市是不是也有呢?

在銀杏的林業生產中,不光可以通過播種種子獲得苗木,還可以利用銀杏的無性繁殖機制。在一些高大的銀杏樹下,我們經常能看到地面鑽出很多小芽,它們大多不是種子萌發形成的實生苗,而是銀杏複幹現象的產物,每棵小苗都能成長為一株新樹。銀杏從一兩年生的小苗到上千年的大樹,都可以在根莖過渡區萌發出新芽,尤其是在樹梢衰老後會大量萌生,長大後看上去就是一株老樹附近生長出很多小樹。北京的大覺寺中有一株被叫做“一龍九子樹”的古銀杏,就是這樣形成的呢。

萌生而出的小樹苗。

複幹長大了就會形成這樣的銀杏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