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麼樣做到真正的出離心?

文:乘宗阿闍黎

在佛教的術語裡, 常常會聽到出離心這個詞, 我們對它可能有一些誤會, 認為有出離心就要經驗很多的苦, 還要不斷地思維眾生的苦,

並產生想要離開這種很糟糕的環境的心, 才叫做出離, 出離後才有修行可談, 其實不一定。

出離並不是要去轉換生活環境。 想要轉換環境, 這叫做出走, 而非出離。 出離心的意思是:面對煩惱的迴圈, 開始問自己, “這樣的問題, 我該怎麼辦?”並試著尋找出離煩惱的出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問題。 不再輕易地跟著煩惱迴圈的心, 才稱為出離心, 這是源自於對自己內心的觀察而產生的。

修行的進步, 不在於自己定義為糟糕的感受與想法, 是否還會生起。 它肯定會生起的, 不管我們修到什麼階段, 多多少少那個習氣還會有。 進步與否取決於我們對於不好的感受與想法, 上癮的程度是否越來越減輕了,

越來越能夠放鬆地看著它的生與滅, 這才是修行的進步。

在五蘊的修持裡, 最影響我們的就是感受與想法。 當我們與感受和想法之間的關係能夠處於一種很輕鬆的、不上癮的互動的時候, 行——情緒就會變好, 不再堆積那些負面的情緒。 自然我們的識——內心的大倉庫, 裝的那些貨也不會是太糟糕的東西, 這才是生命不斷地進步與解脫的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