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停工、賣股、變停車場……地王們的日子還好嗎?

之前咱們就有說到, 去年以及今年, 高溢價拿地的那些地王們, 接下來的日子恐怕不怎麼好過。

比如上回提到的南京麒麟地王, 就一再被曝出停工的消息。 記者前去採訪時發現, 在專案一期工地的施工現場, 傳達室玻璃窗上被貼上了“工程暫停、大門封閉”字樣的白色封條。

而現場的工作人員也表示, 開發商方面, 已經欠了施工方好幾個月的工程款, 這些款項加起來約有2000多萬元。

據一位長期在項目工地附近經商的人士透露, 該項目今年“五一”的時候也停過一次工, 因為拖欠工程款, 施工方停工, 拿到錢才幹活, 但經過協調, 後來又復工了, “聽說也沒有拿到錢”。 該人士說, “這一次停工, 施工方非要到錢不可, 否則就一直停下去, 目前一期工程的工人已經走得差不多了, 都到別的工地找活幹了, 不能閑著。 ”

該地塊在16年時, 樓面價達到22353元/平方米, 溢價率163%。 而根據今年9月份首次開盤推出的房源,

每平方米單價不到2.7萬元, 僅比樓面價高出4000元/平方米左右。

稍微懂點行的人都懂, 這價格, 那是虧本的節奏啊。

樓盤置業顧問表示, 當時領銷售許可證時, 房管部門明確要求該樓盤不得超過2.7萬元/平方米, 即政府對此區域的限價是2.7萬元左右, 不准定高價, 怕因此拉高區域房價。 因此在售樓處現場的一房一價公示表上, 所有房源標價均沒有超過2.7萬元/平方米, 大都在2.5到2.6萬元左右。

也就是說, 如果不用我們之前說得陰陽合同的話, 基本上, 這樓盤, 開發商是虧本的。

不僅僅是南京, 全國各地的“地王”們, 由於調控政策中的限價政策, 近來它們的日子怕是都不怎麼好過。

比如去年上海風頭一時的靜安地王,

身價110億, 樓板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 溢價率139%, 也刷新了上海住宅用地的單價記錄。

而如今, 據說, 被用來做停車場了...

2017年4月, 曾有媒體報導稱, 該地塊沒有開始動工的跡象, 和地塊開拍前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相比于2016年8月時的情況, 偏東側的332-01-A地塊依舊是空地, 偏西側的333-01-A地塊依舊作為停車場使用。

2017年12月15日, 據記者在現場觀測的情況報導, 偏西側的地塊內停滿了廢棄的共用單車與大大小小的車輛, 並有大巴駛入停車。 現場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此處變成停車場不過10天時間, 示意記者如果要停車的話, 過夜收費20元。

昔日地王, 如今停車場...這特喵的就很尷尬了, 有木有...

而該地王周邊的二手房樓盤, 均價目前也都在8到9W每平...這讓10W樓板價拍下地塊的融創,

在這個調控的節骨眼上, 也是有點進退失據。

說起來, 地王現象, 其實也是開發商的一種賭徒心態, 它建立在開發商對後市極為樂觀的基礎上, 高收益往往也伴隨高風險。

所以, 並不是說, 地價拍得越高, 房價就一定無腦跟漲。 像這回政府來個限價政策, 去年這些拍地王的房開, 估計都傻眼了。

然後, 就看誰的腰杆子硬了。 扛過這一波, 把中小房企都熬死了, 那就能存活下來。 腰杆子不夠硬的, 一些實力本身就不夠雄厚, 資金鏈不夠充裕的中小房企, 很有可能就要倒在黎明前夜。

從土地市場看, 2016—2017年購入高價地的企業, 基本按照正常週期都會在2017年入市, 但全國嚴格的限價政策, 導致大部分專案都出現了入市難。

在此背景下, 除了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部分地塊在2017年上半年前入市, 最近大部分專案都處於停滯狀態。

由於拍地成本太高, 限價導致了專案難以開展, 不少地王都開始變賣產權股份。 據統計, 全國50宗高總價地塊因為涉及的資金體量大, 有32宗地塊產權在拿地後出現了變動, 占比高達64%, 引入更多的資金分擔市場風險成為市場主流。 其中部分專案都由拿地時的單個企業變成了聯合體操盤, 包括上海、北京、武漢等城市的高總價地塊大部分都出現了股權變動。

從資金情況看, 2017年房企融資難度越來越大, 各種疊加的調控政策導致房企特別是過去兩年拿地的過於激進的企業只能選擇賣股求生, 預計後續還有更多的項目會出現股權變動。

細心的小夥伴也會發現,2017年開始,16年火熱的地王現象幾乎絕跡,土地市場持續降溫,高溢價拿地的案例不再。

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來一線城市合計成交住宅土地198宗,成交金額達到了3715.15億元,創造了住宅土地年度成交紀錄,從溢價率看,則只有18.76%,是最近多年來的最低點。

高壓調控下,高價拿地現象已不復以往,如果說成本對於價格有著一定的重要影響的話,高價地承壓,也意味著樓市上行空間,或已不復以往。

細心的小夥伴也會發現,2017年開始,16年火熱的地王現象幾乎絕跡,土地市場持續降溫,高溢價拿地的案例不再。

根據資料顯示,2017年來一線城市合計成交住宅土地198宗,成交金額達到了3715.15億元,創造了住宅土地年度成交紀錄,從溢價率看,則只有18.76%,是最近多年來的最低點。

高壓調控下,高價拿地現象已不復以往,如果說成本對於價格有著一定的重要影響的話,高價地承壓,也意味著樓市上行空間,或已不復以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