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濟南西客站居民有福了!省科技館新館已正式開工,2020年竣工交付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是山東省重要的科技文化基礎設施, 項目的建設對促進科教文化事業發展, 增創齊魯文化新優勢, 進一步體現濟南作為省會城市的文化中心作用有重要意義, 建成後將成為山東省科技文明發展里程中新的重要標誌和象徵。

項目緊鄰一院三館

總建築面積約80000㎡預計2020年交付

近日, 由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代建的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專案已正式開工, 計畫2020年6月竣工交付。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設位置位於槐蔭區日照路南側、臘山河東側, 規劃建設用地約3.33公頃, 總建築面積約80000㎡, 地上為4層, 地下1 層。 根據新館建設規模及職能, 新科技館定位為大型綜合性科技館, 其主要功能有:展覽教育、實驗和培訓教育、營地教育、學術交流、展教設備收藏、研發及製作等。

專案已經正式開工

科學氣質山海無限

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築將數學符號“∞”嵌入形體, 意即"無限", 隱喻隨著社會進步, 科技領域無限未知、無限發展並有無限可能。 項目整個形體簡練、抽象、完整, 既充盈著科學氣質, 又流露出海岱文化中的山水意蘊, 提出了"山海無限"的設計理念, 含蓄表達了齊魯文化中的厚重與靈動, 力求建築與自然交融,

科技與生活交融, 使文化、自然、生活融為一體。

省科技館新館俯瞰(效果圖)

鋼結構打造4大功能分區

為滿足科技館大空間、大跨度以及建築造型要求, 採用鋼結構方案, 現澆與預製想結合的結構方式, 使得結構呈現出多種可能性, 在滿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建築外觀十分豐富。

科技館共有4大功能分區, 分別為:科普教育、公眾服務、業務研究和管理保障區。 根據各功能區內在的互動與聯繫關係, 內部空間設計採用經典的線性模式, 各部分均設有獨立入口, 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

省科技館新館效果圖

高效交通組織多出入口人車分流

科技館主體建築位於場地中央, 場地主入口位於北側日照路一側, 參觀人員由北面進入科技館, 北側廣場設有排隊進場的廣場集散區域。 場地南側沿規劃道路設置多個出入口, 西側為雙創中心與科研人員出入口, 中部為科技館次入口及團體入口。 建築東側為臨時展廳出入口, 可獨立舉辦各種展覽活動, 場地西側結合臘山河景觀帶設有一個地景化的綠坡平臺, 平臺將場地的車流和參觀遊覽的人流從高度上完全分離開。

山東省科技館現館位於泉城廣場東側,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新館的面積則是現館的4倍,建成後將在展示面積、展覽功能以及接待能力等方面更好的滿足公眾需求,在科學普及領域發揮積極的重要作用。

山東省科技館現館位於泉城廣場東側,建築面積約2.1萬平方米,新館的面積則是現館的4倍,建成後將在展示面積、展覽功能以及接待能力等方面更好的滿足公眾需求,在科學普及領域發揮積極的重要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