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化學失分最嚴重的實驗專項總結!(附送60個實驗知識點)

盤點近幾年高考化學, 試題中開放性、探究性的實驗試題逐漸成為了考試的熱點, 且月考越熱, 大有佔據全部實驗之趨勢。 由於考生回答的原理不對、格式不合理、語言不規範, 導致高考失分的關鍵點。 那麼, 小編就結合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總結如下:

一.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 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 以Cl2實驗室制法為例, 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台→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

裝配複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 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 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 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 上例中, 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 以免固體放入時損壞燒瓶。 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原則。 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 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後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後再點酒精燈)原則。

二.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 因此, 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 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 多用於測量物質的沸點, 由於液體在沸騰時, 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 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

①實驗室蒸餾石油。

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 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利用水浴加熱, 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

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 ②苯的硝化反應。

三.常見物質分離提純的10種方法

1.結晶和重結晶:利用物質在溶液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 如NaCl, KNO3。

2.蒸餾冷卻法:在沸點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餾。

3.過濾法:溶與不溶。

4.昇華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來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過量的NaOH溶液裡過濾分離。

7.增加法:把雜質轉化成所需要的物質:CO2(CO):通過熱的CuO;CO2(SO2):通過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氣體中的氣體雜質, 氣體雜質必須被藥品吸收:N2(O2):將混合氣體通過銅網吸收O2。

9.轉化法:兩種物質難以直接分離,

加藥品變得容易分離, 然後再還原回去:Al(OH)3, 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 過濾, 除去Fe(OH)3, 再加酸讓NaAlO2轉化成A1(OH)3。

10.紙上層析(不作要求)

四.常用的去除雜質的方法10種

1.雜質轉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 可加入氫氧化鈉, 使苯酚轉化為酚鈉, 利用酚鈉易溶于水, 使之與苯分開。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

2.吸收洗滌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氫和水, 可使混合氣體先通過飽和碳酸氫鈉的溶液後, 再通過濃硫酸。

3.沉澱過濾法:欲除去硫酸亞鐵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銅, 加入過量鐵粉, 待充分反應後, 過濾除去不溶物, 達到目的。

4.加熱昇華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 可採用此法。

5.溶劑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 可採用此法。

6.溶液結晶法(結晶和重結晶):欲除去硝酸鈉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鈉,

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降低溶液溫度, 使硝酸鈉結晶析出, 得到硝酸鈉純晶。

7.分餾蒸餾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 可採用多次蒸餾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將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分離, 可採用此法, 如將苯和水分離。

9.滲析法:欲除去膠體中的離子, 可採用此法。 如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離子。

10.綜合法:欲除去某物質中的雜質, 可採用以上各種方法或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五.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22例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後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後撤酒精燈。

3.制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後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淨裝置中的空氣後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後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澱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後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後再混合。

10.配製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於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六.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餘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並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幹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盛於磨口的細口瓶中,並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6.固體燒鹼:易潮解,應用易於密封的乾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膠塞塞嚴或用塑膠蓋蓋緊。

7.NH3·H2O:易揮發,應密封放低溫處。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揮發、易燃,應密封存放低溫處,並遠離火源。

9.Fe2+鹽溶液、H2SO3及其鹽溶液、氫硫酸及其鹽溶液:因易被空氣氧化,不宜長期放置,應現用現配。

10.鹵水、石灰水、銀氨溶液、Cu(OH)2懸濁液等,都要隨配隨用,不能長時間放置。

七.主要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的具體實驗40例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收藏、點贊、轉發吧!

五.化學實驗中的先與後22例

1.加熱試管時,應先均勻加熱後局部加熱。

2.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時,先拿出導管後撤酒精燈。

3.制取氣體時,先檢驗氣密性後裝藥品。

4.收集氣體時,先排淨裝置中的空氣後再收集。

5.稀釋濃硫酸時,燒杯中先裝一定量蒸餾水後再沿器壁緩慢注入濃硫酸。

6.點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氣體時,先檢驗純度再點燃。

7.檢驗鹵化烴分子的鹵元素時,在水解後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檢驗NH3(用紅色石蕊試紙)、Cl2(用澱粉KI試紙)、H2S[用Pb(Ac)2試紙]等氣體時,先用蒸餾水潤濕試紙後再與氣體接觸。

9.做固體藥品之間的反應實驗時,先單獨研碎後再混合。

10.配製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鹽溶液時,先溶於少量濃鹽酸中,再稀釋。

六.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10例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餘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並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幹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盛於磨口的細口瓶中,並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6.固體燒鹼:易潮解,應用易於密封的乾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膠塞塞嚴或用塑膠蓋蓋緊。

7.NH3·H2O:易揮發,應密封放低溫處。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揮發、易燃,應密封存放低溫處,並遠離火源。

9.Fe2+鹽溶液、H2SO3及其鹽溶液、氫硫酸及其鹽溶液:因易被空氣氧化,不宜長期放置,應現用現配。

10.鹵水、石灰水、銀氨溶液、Cu(OH)2懸濁液等,都要隨配隨用,不能長時間放置。

七.主要實驗操作和實驗現象的具體實驗40例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

8.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收藏、點贊、轉發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