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殲擊車的末裔們:M551輕型坦克

節選自 由“好高騖遠”到“腳踏實地”-----冷戰中美國對坦克殲擊車技術方向的探索

原作者 元佑

“履帶上的炮射導彈”--麥克納馬拉的如意算盤

為了將“靈活反應”策略落到實處, 在

甘迺迪政府看來, 國防部既是改革的對象, 又是改革的工具。 於是, 甘迺迪便任命了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裁羅伯特·麥克納馬拉為國防部長, 企圖為五角大樓注入新的活力。 克納馬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是陸軍航空兵中的管理專家, 後來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15年, 他利用這些經驗, 組織起國防部長辦公室的這個強有力的工作班子,

在確信能得到甘迺迪的全力支援後, 便採取了一系列決策方面的改革措施。 他改變了原有的預算程式, 要求各軍種採用東部商業管理學校新近流行的計畫規劃預算制(PPBS)。 通過改革預算程式, 麥克納馬拉使其分析人員更容易采 用系統分析方法, 這是一種高度量化的技術, 可用來分析“投資效益”, 即預測不同規模的投資與軍事力量增長的關係。 系統分析的方法使其國防部的同事們可以(至少可以根據情況)比較出執行相同或類似任務的武器計畫的相對價值。 此外, 這一程式迫使各軍種必須調查各項武器計畫的費用情況, 重視分析一種武器在其全壽命期間(可能延續到今後的20年)的各種費用(人員、保養、改進、部署等費用)。
在新設立的負責系統分析的助理國防部長辦公室的苦心努力下, 這種新技術得到了多方面應用。 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拒絕各軍種的要求, 駁斥職業軍人所作的無法量化的判斷。 最重要的是, 它還有助於運用“通用性”來作為提高效率的手段-----而這種基於經濟學上“數量分析”方法對於“通用性”的狹義理解, 最終反映到用於中歐前沿防禦的坦克殲擊車上時, 卻變了味道。

擁有炮射導彈能力的M551輕型坦克

正在由一架C-130以低空降落傘拖放方式實施傘降的M551出艙瞬間

以低空空投方式(LVAD) 實施傘降的M551

越南戰場上一架CH-54特種起重直升機正在吊運M551實施短途空中機動

從朝鮮戰爭時起, 美國陸軍就很清楚地明白, 傳統的輕型坦克無力承擔坦克殲擊車的角色, 先進的半自動制導彈藥與某種輕型裝甲底盤的結合才是他們真正想部署到中歐的東西。 然而, 只從預算上著眼於“通用性”的麥克納馬拉卻要求將這兩種在他看來相差不多的戰鬥車輛合二為一, 為此甚至從技術上找到了一個即便是職業軍人們也無法輕易反駁的突破口------此時炮射導彈技術獲得了重大進展, 既是輕型坦克又是殲擊車的東西“應該”是能造出來的, 而且不但陸軍能用,海軍陸戰隊也可以用。所謂炮射導彈技術,實際上是利用一門大口徑低膛壓火炮來發射反坦克導彈,同時這門火炮還可以發射除了動能穿甲彈外的其他彈種,比如破甲彈,碎甲彈和榴彈。顯然,用這樣一門多用途火炮武裝起來的輕型坦克,似乎的確能夠作為坦克殲擊車使用------發射反坦克導彈的能力,意味著反坦克作戰中高度的技術效率,同時發射普通化學能彈藥的能力又意味著用途上被大大的拓展了,從經濟的角度來講這實在是非常划算的一筆買賣。於是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ARAAV-XM551專案橫空出世------其本質上仍是一輛傳統的、人高馬大的旋轉炮塔式輕型坦克,但使用諸如的7039型滾軋鋁合金裝甲、緊湊型大功率發動機以及最重要的XM81 152mm兩用炮等最新技術進行堆砌。作為XM551的技術核心,由XM150演變而來的XM81兩用炮是一種典型的低膛壓大口徑火炮。為了能在輕型底盤上有效使用,XM81在設計上比XM150或是XM162更為緊湊,採用了液壓-彈簧式同心反後坐裝置,擁有雙向穩定器,導彈發射導引軌及發射破甲彈的專用擺動式炮閂。火炮身中央有抽煙裝置,炮口安裝保護套。全炮僅重607公斤,只占全車重的3.8%,不到M68 105mm 坦克炮的一半,身管長2870mm。其發射的XM13(MGM-51)“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由美國陸軍導彈局和菲爾科·福特公司聯合設計,最初代號為XM13,1966年5月正式定型為MGM-51A“橡樹棍”反坦克導彈。該彈全重26.8公斤,戰鬥部重6.8公斤,全長1.155米,最大飛行速度達200米/秒,最大射程2000米,最大垂直破甲厚度500毫米,可以擊穿當時任何一種坦克的前裝甲。該導彈採用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自動指令制導方式,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空心裝藥戰鬥部,是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系統。一共有兩種改型:射程增加到3000米的MGM-51B,以及專供M81E1兩用炮使用的MGM-51C(於1968年1月投入使用,不過射程並未增加,仍為3000米)。而除了耀眼的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外(儘管這種耀眼只是紙面上看起來是那樣),XM81 152mm兩用炮在研製中還計畫了包括XM409破甲彈,XM410-WP黃磷發煙彈、XM411-TP訓練彈以及高爆榴彈在內的一系列彈種。但後來煙霧彈沒有作為其制式彈種,用於打擊步兵的榴彈最終也沒有投入使用(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殺傷作用,用來摧毀野戰陣地工事、殺傷敵方兵員和對付薄裝甲目標)。主要彈種為定型後的M409破甲彈,以及後來的改進型M409A1(E5)(M409採用分為兩塊的M157可燃藥筒,而M409E5則使用硬度提高的M205可燃藥桶)。M409E5多用途破甲彈全重僅22.2公斤,彈丸重19.0公斤,初速687米/秒,膛壓272.44兆帕,有效射程約1500米,最大垂直破甲厚度達500毫米,並能起破片殺傷作用。

美軍坦克兵、XM551空降坦克與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

可惜的是,理論上的美妙設想和經濟上的如意算盤,並不意味著技術就能夠將其完美實現。看上去不錯的XM81兩用炮最終成了決定M551命運的技術瓶頸。與自備推進發動機的XM13反坦克導彈不同,M81 152mm兩用炮在發射普通彈藥時(包括破甲彈、黃鱗發煙彈、訓練彈以及高爆榴彈),使用了先進的全可燃藥筒技術(由惰性纖維、硝化棉、二苯胺、樹脂等混合製成,內裝發射藥、底火和緩蝕添加劑襯套,發射藥連同藥筒均能在瞬間燃燒乾淨,發射後留下的僅僅是巴掌大的一塊金屬底火而已),但時代技術條件下這種技術並不過關----為防止藥筒受潮和微生物侵蝕,在藥筒上塗有一層油膜,但這種簡單的措施不足以完全抵消空氣中潮濕度的影響,藥筒的燃燒速度不一致,導致無法充份燃燒,結果大量燃燒後的氣體和殘渣會留在炮管內,造成無法裝填下一發炮彈,甚至會引爆已裝入的炮彈。雖然阿裡遜公司在1967年底被迫開始研製一種殘渣去除系統,並於1968年3月就拿出了被稱為“炮尾閉鎖去除殘渣裝置”(CBBS)的工程樣品。CBBS系統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它通過4個壓氣機驅動兩個氣筒,向炮管內吹氣,將炮管內的燃氣吹致炮口,實際上是一種抽煙裝置。雖然試驗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作用,從第700輛生產型開始正式採用CBBS系統,並對以前生產的車輛進行改裝。然而,CBBS系統畢竟只是一種權益之計,如果全可燃藥筒的關鍵技術瓶頸無法突破,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輔助措施。此外,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本身也存在諸多技術缺陷,比如結構複雜,可靠性低,最小射程高達730米,而且在這個距離內無法制導等等……面對XM81所存在的諸多缺陷,被“導彈萬能論”和“通用性”要求,沖昏了頭腦的麥克納馬拉不已為然,堅持採用技術上並不成熟的XM81 152mm兩用炮------這種作法最初成就了M551,但最後卻摧毀了M551(至少是主要原因),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為一種價值不菲且技術冒進的“未來派裝備”,儘管總產量高達1700輛,但除了在越南戰爭中客串過一把特大號“叢林霰彈槍”外(截止到1970年12月,共有220多輛M551部署到了越南,分別服役於第4裝甲騎兵團第3中隊、第11裝甲騎兵團第1中隊、第68裝甲騎兵團第1中隊、第73裝甲騎兵團的第3中隊,第82空降師第3旅、第173空降旅、以及第25步兵師),美國大兵總體上對其評價不高。而在美國軍方高層看來,作為一種曾經期望值很高,號稱“全能”的高技術輕型坦克,M551並無力承擔起輕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雙重角色,必須將坦克殲擊車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從輕型坦克中剝離出來。結果M551在美國駐歐部隊的有效服役時間非常短暫,從1973年起就逐步被降級為二線裝備使用,除了少量服役于82空降師外,大部分M551的歸宿不是歐文堡的假想敵部隊,就是國民警衛隊的戰備倉庫。M551的失敗實際上意味著美國人在現代化坦克殲擊車的研製上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雪上加霜的是,同樣是在1973年,M56又由於性能與戰場環境脫節過於嚴重,被迫全面退役,由此導致的空白造成美軍在1970年代中後期的中歐前線面臨一場嚴重危機-----坦克殲擊車的缺口高達幾千輛!無奈之下,美國軍方被迫放下身段,開始尋求一些更為務實的解決方案。然而,這種方案存在麼?答案是肯定的。

而且不但陸軍能用,海軍陸戰隊也可以用。所謂炮射導彈技術,實際上是利用一門大口徑低膛壓火炮來發射反坦克導彈,同時這門火炮還可以發射除了動能穿甲彈外的其他彈種,比如破甲彈,碎甲彈和榴彈。顯然,用這樣一門多用途火炮武裝起來的輕型坦克,似乎的確能夠作為坦克殲擊車使用------發射反坦克導彈的能力,意味著反坦克作戰中高度的技術效率,同時發射普通化學能彈藥的能力又意味著用途上被大大的拓展了,從經濟的角度來講這實在是非常划算的一筆買賣。於是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ARAAV-XM551專案橫空出世------其本質上仍是一輛傳統的、人高馬大的旋轉炮塔式輕型坦克,但使用諸如的7039型滾軋鋁合金裝甲、緊湊型大功率發動機以及最重要的XM81 152mm兩用炮等最新技術進行堆砌。作為XM551的技術核心,由XM150演變而來的XM81兩用炮是一種典型的低膛壓大口徑火炮。為了能在輕型底盤上有效使用,XM81在設計上比XM150或是XM162更為緊湊,採用了液壓-彈簧式同心反後坐裝置,擁有雙向穩定器,導彈發射導引軌及發射破甲彈的專用擺動式炮閂。火炮身中央有抽煙裝置,炮口安裝保護套。全炮僅重607公斤,只占全車重的3.8%,不到M68 105mm 坦克炮的一半,身管長2870mm。其發射的XM13(MGM-51)“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由美國陸軍導彈局和菲爾科·福特公司聯合設計,最初代號為XM13,1966年5月正式定型為MGM-51A“橡樹棍”反坦克導彈。該彈全重26.8公斤,戰鬥部重6.8公斤,全長1.155米,最大飛行速度達200米/秒,最大射程2000米,最大垂直破甲厚度500毫米,可以擊穿當時任何一種坦克的前裝甲。該導彈採用目視瞄準、紅外自動跟蹤、自動指令制導方式,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和空心裝藥戰鬥部,是典型的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系統。一共有兩種改型:射程增加到3000米的MGM-51B,以及專供M81E1兩用炮使用的MGM-51C(於1968年1月投入使用,不過射程並未增加,仍為3000米)。而除了耀眼的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外(儘管這種耀眼只是紙面上看起來是那樣),XM81 152mm兩用炮在研製中還計畫了包括XM409破甲彈,XM410-WP黃磷發煙彈、XM411-TP訓練彈以及高爆榴彈在內的一系列彈種。但後來煙霧彈沒有作為其制式彈種,用於打擊步兵的榴彈最終也沒有投入使用(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殺傷作用,用來摧毀野戰陣地工事、殺傷敵方兵員和對付薄裝甲目標)。主要彈種為定型後的M409破甲彈,以及後來的改進型M409A1(E5)(M409採用分為兩塊的M157可燃藥筒,而M409E5則使用硬度提高的M205可燃藥桶)。M409E5多用途破甲彈全重僅22.2公斤,彈丸重19.0公斤,初速687米/秒,膛壓272.44兆帕,有效射程約1500米,最大垂直破甲厚度達500毫米,並能起破片殺傷作用。

美軍坦克兵、XM551空降坦克與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

可惜的是,理論上的美妙設想和經濟上的如意算盤,並不意味著技術就能夠將其完美實現。看上去不錯的XM81兩用炮最終成了決定M551命運的技術瓶頸。與自備推進發動機的XM13反坦克導彈不同,M81 152mm兩用炮在發射普通彈藥時(包括破甲彈、黃鱗發煙彈、訓練彈以及高爆榴彈),使用了先進的全可燃藥筒技術(由惰性纖維、硝化棉、二苯胺、樹脂等混合製成,內裝發射藥、底火和緩蝕添加劑襯套,發射藥連同藥筒均能在瞬間燃燒乾淨,發射後留下的僅僅是巴掌大的一塊金屬底火而已),但時代技術條件下這種技術並不過關----為防止藥筒受潮和微生物侵蝕,在藥筒上塗有一層油膜,但這種簡單的措施不足以完全抵消空氣中潮濕度的影響,藥筒的燃燒速度不一致,導致無法充份燃燒,結果大量燃燒後的氣體和殘渣會留在炮管內,造成無法裝填下一發炮彈,甚至會引爆已裝入的炮彈。雖然阿裡遜公司在1967年底被迫開始研製一種殘渣去除系統,並於1968年3月就拿出了被稱為“炮尾閉鎖去除殘渣裝置”(CBBS)的工程樣品。CBBS系統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它通過4個壓氣機驅動兩個氣筒,向炮管內吹氣,將炮管內的燃氣吹致炮口,實際上是一種抽煙裝置。雖然試驗表明其具有一定的作用,從第700輛生產型開始正式採用CBBS系統,並對以前生產的車輛進行改裝。然而,CBBS系統畢竟只是一種權益之計,如果全可燃藥筒的關鍵技術瓶頸無法突破,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的輔助措施。此外,XM-13“橡樹棍”反坦克導彈本身也存在諸多技術缺陷,比如結構複雜,可靠性低,最小射程高達730米,而且在這個距離內無法制導等等……面對XM81所存在的諸多缺陷,被“導彈萬能論”和“通用性”要求,沖昏了頭腦的麥克納馬拉不已為然,堅持採用技術上並不成熟的XM81 152mm兩用炮------這種作法最初成就了M551,但最後卻摧毀了M551(至少是主要原因),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為一種價值不菲且技術冒進的“未來派裝備”,儘管總產量高達1700輛,但除了在越南戰爭中客串過一把特大號“叢林霰彈槍”外(截止到1970年12月,共有220多輛M551部署到了越南,分別服役於第4裝甲騎兵團第3中隊、第11裝甲騎兵團第1中隊、第68裝甲騎兵團第1中隊、第73裝甲騎兵團的第3中隊,第82空降師第3旅、第173空降旅、以及第25步兵師),美國大兵總體上對其評價不高。而在美國軍方高層看來,作為一種曾經期望值很高,號稱“全能”的高技術輕型坦克,M551並無力承擔起輕型坦克和坦克殲擊車的雙重角色,必須將坦克殲擊車作為一個單獨的類別從輕型坦克中剝離出來。結果M551在美國駐歐部隊的有效服役時間非常短暫,從1973年起就逐步被降級為二線裝備使用,除了少量服役于82空降師外,大部分M551的歸宿不是歐文堡的假想敵部隊,就是國民警衛隊的戰備倉庫。M551的失敗實際上意味著美國人在現代化坦克殲擊車的研製上遭遇了重大挫折,而雪上加霜的是,同樣是在1973年,M56又由於性能與戰場環境脫節過於嚴重,被迫全面退役,由此導致的空白造成美軍在1970年代中後期的中歐前線面臨一場嚴重危機-----坦克殲擊車的缺口高達幾千輛!無奈之下,美國軍方被迫放下身段,開始尋求一些更為務實的解決方案。然而,這種方案存在麼?答案是肯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