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緊急擴散!請壽光人一定瞭解記住這八個問題,很快……

關於對“文化名市”知曉率進行調查測評的通知

市直各部門、副科級以上事業單位, 各大中型企業:

按照濰坊市委、市政府推進“四個城市”建設的統一部署, 濰坊市委宣傳部將於近期對各縣市區“文化名市”知曉率進行電話訪問調查, 調查結果計入2017年度濰坊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成績(占20分)。 為扎實做好我市“文化名市”知曉率調查迎測工作, 根據市委領導意見, 定於12月底起, 組織開展“文化名市”知曉率調查測評。 本次測評採取統一調查問卷, 委託協力廠商從全市市直部門、單位通訊電話資料庫中隨機抽查,

重點問詢“文化名市”建設應知應會內容, 對存在回答“不知道或不滿意”情況的, 將在核實後通報其所在單位, 並在“文化名市”建設考核中予以扣分。 請各單位高度重視本次電話調查活動, 將“文化名市”應知應會內容傳達到每名幹部職工, 確保能夠熟練掌握、準確回答。

“文化名市”知曉率調查問卷

♥ 一、您知道濰坊是“中國畫都”嗎?

1.知道 2.不知道

♥ 二、您知道濰坊是“金石之都”嗎?

1.知道 2.不知道

♥ 三、您知道濰坊是全國文明城市嗎?

1.知道 2.不知道

♥ 四、您知道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嗎?

1.知道 2.不知道

♥ 五、您知道壽光是“農聖故里”嗎?

1.知道 2.不知道

♥六、您知道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嗎?

1.知道 2.不知道

♥七、您知道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嗎?

1.知道 2.不知道

♥八、您對“文化生活”滿意嗎?

1.滿意 2.不滿意

中國畫都——濰坊

2013年4月21日, 在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解放軍美術創作院等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畫節開幕式上, “中國畫都 山東濰坊”正式揭牌。 對濰坊來說, 在世界風箏之都外, 又多了一張城市名片, 由此也開啟了濰坊中國畫都的夢想與榮光之旅。

金石之都——濰坊

2017年9月2日, “金石之都”寶鼎揭幕儀式在十笏園文化街區舉行。 一直以來, 海內外金石篆刻界有一致呼聲, 把濰坊視為“金石聖地”“金石之都”。 打造“金石之都”城市文化品牌也被濰坊市委、市政府列為建設“文化名市”戰略重要內容。 為此, 濰城區政府和濰坊市投資公司共同出資, 仿照國之金石重器毛公鼎鑄就“金石之都”寶鼎, 塑立于濰坊文化新地標——十笏園文化街區西門。

全國文明城市——濰坊

2015年2月28日下午, 在中央文明委隆重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願服務大會上, 濰坊市以地級市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17年11月17日,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全體與會代表。 濰坊市經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壽光市以位列縣級市第五名的好成績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

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始建於1999年, 核心區面積600畝, 規劃區面積2萬畝, 是全國首批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試點)、國家AAAA級景區。 目前, 已逐步發展成為集品種技術研發推廣、農業觀光旅遊、會議展覽舉辦、蔬菜加工銷售等綜合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 是壽光市乃至山東省蔬菜產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視窗。自2000年起,示範園成功承辦了十八屆國家5A級農業展會——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農聖故里——壽光

壽光是農聖故里:賈思勰在這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農業巨著《齊民要術》,將人類農業文明推到新的高度;壽光也是綠色革命的發祥地:1989年,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經過艱辛努力和探索,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吃不到新鮮蔬菜的歷史。如今,壽光蔬菜之鄉品牌享譽中國,壽光已成為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資訊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近年來,壽光把文化作為推動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全面叫響了“農聖故里·文明壽光”特色文化品牌。

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中共壽光縣委領導下,全縣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馬保三以湖東鄉鄉長的合法身份,搜集槍支,舉辦抗日民眾訓練班,積極投入組織抗日武裝的準備工作。11月,中共壽光縣委在馬保三家召開了縣委擴大會議,決定以牛頭鎮為起義中心,起義後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第八支隊”,馬保三被推舉為總指揮。1937年12月29日,各地遊擊隊員陸續到牛頭鎮集結,馬保三宣佈“八支隊”正式成立,這就是著名的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在抗日戰爭中,“八支隊”與日偽軍作戰200餘次,擊斃傷俘日偽軍10000多人,為全民族的抗戰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賈思勰著《齊民要術》

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的農學家,其祖籍為“齊郡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李二村),曾做過高陽太守,是一個“人以文傳”的歷史人物。面對北魏時期戰亂不斷,社會動盪,經濟凋弊,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賈思勰懷抱著“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理想,大概於西元528~556年間,通過“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以行事”,創作完成了世界上現存最早、最系統、最完整的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齊民要術》使我國農業科學第一次形成系統理論,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賈思勰也因此被譽為“農聖”。

是壽光市乃至山東省蔬菜產業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視窗。自2000年起,示範園成功承辦了十八屆國家5A級農業展會——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農聖故里——壽光

壽光是農聖故里:賈思勰在這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農業巨著《齊民要術》,將人類農業文明推到新的高度;壽光也是綠色革命的發祥地:1989年,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經過艱辛努力和探索,發明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種植技術,改變了中國北方冬季吃不到新鮮蔬菜的歷史。如今,壽光蔬菜之鄉品牌享譽中國,壽光已成為全國的蔬菜集散中心、資訊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近年來,壽光把文化作為推動品質發展的強大動力,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全面叫響了“農聖故里·文明壽光”特色文化品牌。

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在中共壽光縣委領導下,全縣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馬保三以湖東鄉鄉長的合法身份,搜集槍支,舉辦抗日民眾訓練班,積極投入組織抗日武裝的準備工作。11月,中共壽光縣委在馬保三家召開了縣委擴大會議,決定以牛頭鎮為起義中心,起義後部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第八支隊”,馬保三被推舉為總指揮。1937年12月29日,各地遊擊隊員陸續到牛頭鎮集結,馬保三宣佈“八支隊”正式成立,這就是著名的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在抗日戰爭中,“八支隊”與日偽軍作戰200餘次,擊斃傷俘日偽軍10000多人,為全民族的抗戰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賈思勰著《齊民要術》

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魏著名的農學家,其祖籍為“齊郡益都”(今山東省壽光市李二村),曾做過高陽太守,是一個“人以文傳”的歷史人物。面對北魏時期戰亂不斷,社會動盪,經濟凋弊,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賈思勰懷抱著“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理想,大概於西元528~556年間,通過“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以行事”,創作完成了世界上現存最早、最系統、最完整的農業科學巨著——《齊民要術》。《齊民要術》使我國農業科學第一次形成系統理論,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賈思勰也因此被譽為“農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