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矮星並非太陽最終歸宿,成鑽石星球後還有百億年,後成一顆黑球

對宇宙天體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 當太陽走過核聚變的主序星階段之後, 會成為一顆白矮星, 白矮星是一種物質非常緻密的天體, 屆時的太陽將只有地球大小, 但品質卻比現在的太陽少不了多少, 但太陽成為白矮星就完了嗎?不是的, 白矮星並不是太陽的最終歸宿。

天文學理論和觀測都證明, 和太陽品質相差不大的恒星, 在主序星階段(就是像目前的太陽這樣以核聚變產生能量的恒星)結束後都會成為白矮星。 如今太陽的核聚變已經進行了50億年, 目前還是氫元素聚變, 氫元素燒盡之後, 會進行核元素的聚變,

這時候的太陽會變大, 成為一顆紅巨星, 其至少比現在大一億倍, 然後順著元素週期表一路進行各種元素的聚變, 體積也時大時小, 根據恒星品質聚變計算來看, 太陽還能聚變50-70億年。 在太陽經歷百億年的聚變過程中, 它將消耗掉自身3%的品質。

當進行到碳元素的聚變時, 由於碳元素的聚變需要特別大的能量和壓力, 而太陽的品質還不足以產生足夠的能量和壓力, 所以當太陽的聚變進行到碳元素的時候就停止了。 這時候由於來自太陽核心的能量停止供應, 因此引力就大於內部的張力, 從而導致了外部的物質向裡坍縮, 把太陽核心的碳元素壓成了一個碳球, 其主要成份據說是金剛石, 即鑽石星球, 位於白矮星的中心部位, 但外面還有些其它物質, 而其無法壓縮成白矮星的最外面部分, 則會向外擴張, 形成行星狀星雲, 散入到宇宙空間中。

由於自身巨大品質產生的引力, 白矮星內部也是活動的, 所以成為白矮星後的太陽, 仍然能繼續向外輻射熱量, 也能發微弱的光, 但強度相對現在就大大減弱了, 在不斷的輻射過程中, 這個碳球將再消耗掉自身2%的品質, 之後它將不發熱也不發光, 這時的它也就不再是白矮星了, 而是成為了一顆黑矮星。

由於沒有向外輻射東西, 內部也沒有什麼演變, 如果外部條件允許, 黑矮星理論上將可以永久存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