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拍下最驚險的上班方式,張張令人心疼

對我而言, 攝影是我的語言, 用來接近、交流、識別, 最主要希望它被聆聽。 我只是通過攝影將我的心聲草草記下。 當一名攝影師最棒的部分就是:為弱勢群體發聲, 在最前線為其賦予身份, 同時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意義。

——阿卡什

攝影自誕生以來, 記錄是它最原始的屬性。 來自孟加拉攝影師阿卡什(GMB Akash)就很好地發揮了這一功能。

阿卡什1977年出生於孟加拉, 在學習完攝影專業後, 又繼續在菲律賓雅典耀大學深造多媒體新聞學學位。

他的鏡頭主要是對準社會的邊緣人物, 包括尼泊爾的紅燈區, 孟加拉的童工, 印度的棉農, 火車上的勞工等等。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組作品《無處可握》(Nothing to hold on to), 是阿卡什拍攝火車上的工人, 真實的展現了低收入工薪階層冒著生命危險搭乘火車的畫面。

阿卡什和乘客在一起

這組照片開始於2006年, 阿卡什在一次旅行中發現, 很多工人呆在生銹的車頂、車廂之間的過道或者擁擠的火車側邊護欄上。

這些特殊的乘客引起了阿卡什的興趣——他們每天就這樣攀在火車車身外, 趕往數百英里外的城市上班。

孟加拉的火車每年運載量超四千萬人次, 乘客被分為三個等級:空調車廂、一等車廂和二等車廂, 但很多人無法承受哪怕最便宜的票價。

但買不起車票的人們, 每天也大多都要“乘”火車去工作和回家, 於是他們有的抓著把手, 有的蹲在門口, 要不就蹲在車箱間的聯軸上或坐在車頂上。

他們(包括女人, 孩子和老人)冒著生命的危險, 有時只是為了省去60塔卡(5.069元)的車票。

可是, 這種行為卻導致了許多事故, 很多人因此喪命。

阿卡什想通過這種直觀的影像去提醒人們這樣乘車有多麼的危險, 希望大家能夠愛惜自己的生命。

生活不易,在地鐵裡擠著的我們,又何嘗不辛酸。

生活不易,在地鐵裡擠著的我們,又何嘗不辛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