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訪小電CEO唐永波:新融資完成,預計明年3月盈利,充電仍是風口

12月15日, 2017 WeMedia第四屆中國自媒體年會, 在北京盛大開幕。 本次大會以“X”為主題, 意見領袖、行業精英、國內知名媒體、自媒體大咖大咖齊聚一堂, 共同探討行業趨勢, 共同展望未來互聯網風雲變幻。

參會的企業領袖覆蓋新零售、新消費、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新商業時代的潮流領域, 既有成功轉型的老牌巨頭, 更有乘勢而上的新生力量, 各行業精英共同描繪出未來的藍圖。

會上, 小電創始人兼CEO唐永波從共用充電的角度作了主題演講, 並分享了其對共用經濟當下及未來的看法。

小電成立於2016年12月, 致力於為用戶的手機提供簡單高效的共用充電服務, 截至目前, 小電科技獲得包括金沙江創投、騰訊、元璟資本、紅杉中國、高榕資本、鼎暉、王剛等投資方4.5億元以上融資, 也是共用充電行業融資額數量最多, 發展速度最快的公司。

演講結束後, 唐永波接受了Bianews的專訪, 透露了小電最新一輪融資已完成,

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一是在產品上繼續打磨, 二是深耕精細化運營。

共用充電明年仍是風口, 很難再現新入局者

現在的創業趨勢正呈現出“多泡沫短風口”的狀態, 近期與共用充電行業的報導也日趨減少, 這一情況的出現, 唐永波卻認為是好事。

在他看來, 做企業的人怕每天被關注、被評論, 並舉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某個行業被講得多了, 會導致所有人都會去做, 加劇競爭;另一種是像這兩年迅速發展的快手、今日頭條, 它們正因為沒有被討論過, 才得以專心做自己的企業和事情。

今年下半年, 唐永波不再奔波於各大會場, 而是選擇靜下來思考企業的本質, 資料的本質。 他認為, 小電下半年的發展很快,

在北上廣深等130餘核心城市搶先佔領市場, 這一成果歸功於靜下來的思考。

唐永波在演講中表示, 共用充電不僅今年是風口, 明年也還將是一個風口。 雖然是風口, 但他卻認為, 明年不太可能有更多人選擇共用充電市場創業。 因為每年都有新的產物, 新產物出來一年時間, 已經在產品、資金、運營上都形成了很大的壁壘, 後入局者難以追上。

小電新一輪融資已完成, 有望明年3月全線盈利

小電的融資能力一直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 關於近期有關小電新一輪融資的消息, 唐永波對Bianews表示, 小電的新一輪融資基本上已經完成, 會在合適的時間正式對外公佈。

關於小電的盈利情況, 唐永波稱, 大部分城市已經接近盈虧平衡, 大概在明年三月份左右有望全線盈利。

據悉, 明年小電將聚焦兩件事情, 一是在B端, 不斷下沉挖掘更優質商戶;二是在C端, 要為消費者提供額外的商業價值, 讓消費者能玩起來, 在充電同時提供額外服務。

其實, 針對C端提供額外服務, 也是小電在盈利模式上的新探索。

在唐永波看來, 在充電過程中給消費者提供的額外價值, 一般往往是內容、文字和視頻三類事情, 可以根據消費者使用者類型的行業細分表現, 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充電企業合併條件尚未形成, 幾家頭部廠商未來會死磕

企業合併是近期的熱門話題, 其中摩拜、ofo合併的消息出現次數最為頻繁。 關於企業合併, 唐永波認為, 合併需要智慧, 它不是單一形成的事, 需要資本方、創業團隊、整個市場都客觀看待。

在唐永波看來, 就共用單車而言, 飽和程度已經非常大, 這種情況單車廠商還在推零元包月、一元包月, 意義不大, 沒有什麼營收, 也就沒有內在驅動力了。 外在的驅動力可能也是投資人的訴求, 投了這麼多是否還要繼續投資,最終也是內外部引發。

同時,他還表示,充電行業也是類似情況,但是還沒有內外部的條件形成,現在很多場景沒有充電寶的,並沒有過度飽和。所以,這個行業還沒到內外部成熟的條件,也許未來可能形成。

2017年已接近尾聲,唐永波給小電打了75分,並表示,其最滿意的是團隊的執行力,團隊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擁抱變化,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他還總結道:“大家可以看到有的友商還在follow我們的腳步”,而這一結果的產生,他歸根於小電團隊和資本的相互支撐。

至於充電行業的下一階段的發展情況,唐永波預測稱,“頭部的幾家會死磕,扛住的就扛住了,扛不住的就被淘汰了,如果能扛住大概也都是在一個等量的狀態下”。

以下為唐永波專訪全文:

Bianews:首先想問現在小電在使用場景上做了改變,從零到全面的,為什麼最初小電要鋪設那種桌面式的?

唐永波:我們最早立項的時候理解這個行業兩種需求,一種是本地式,人和“電”(手機充電設備)不分的,就是那種桌面式的;第二種是人和電必須要分的,這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所以我們在第一個產品出來的時候都是用桌面式的先滿足第一種用戶需求,其次是進一步滿足在移動上的商用需求,今天我們全場景佈局是我們產品漸進的過程。

Bianews:其實之前看到小電已經通過小程式廣告開拓一種新的盈利模式了,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嗎?

唐永波:我們正在想兩件事情第一是C端橫向的延伸,在充電過程中還能不能給消費者提供其他的額外價值,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充電的時候他對手機使用非常的長,一般往往是三類事情,第一是內容,文字和視頻,買東西或者遊戲社交,我們的消費者用戶類型會在哪一種細分行業裡面表現的更好,我們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使用者。

Bianews:現在小電盈利了沒有?

唐永波:大部分城市已經接近盈虧平衡,我們自己預算估測大概在明年三月份左右有望全線盈利。

Bianews:現階段小電業務的重點是什麼?

唐永波:還是在設備的打磨和精細化運營這一塊,它跟自行車很不一樣,它不是一個粗放性(市場投放)的東西,自行車是今天鋪過去明天就回來了,小電的運營可能是更精細化的運營,需要更聚焦在某些不同的地方。

Bianews:明年小電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唐永波:小電明年是聚焦兩件事情,第一是在B端更多下沉、更多挖掘更好的商戶。第二在C端就是為消費者提供額外的商業價值,讓消費者能玩起來,除了充電的需求以外在充電同時我們還能提供什麼樣的額外服務。

Bianews:現在小電投資方有騰訊如果阿裡也來的話你們會選擇阿裡還是騰訊?

唐永波: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的案例極少,一般很少他們兩個會投同一家企業,之前報導過的滴滴和美團都不是很愉快,所以我覺得很難,中國的一些特性就是死掐,老了還是要一起跳廣場舞的,沒必要在這麼早期就掐,我們還是拿了騰訊的投資。

Bianews:您覺得小電是哪個地方吸引的投資方?

唐永波:有幾件事情:1、它是剛需的行業,你有什麼方式,是打折、漲價、促銷還是什麼方式這個很重要;是不是一個真正剛需的產品這很重要。2、第二件事情它有多大的規模,今天我敢說充電寶可能不像自行車一樣有幾千萬,但是它也是一個幾百萬的市場,基本上還是很小的市場,很容易打造的市場,中國在幾百萬一天的市場也沒幾個。

Bianews:之前有報導說小電已經開始新一輪融資了,這個新一輪融資大約什麼時候已經完成?

唐永波:我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還沒有對外公告而已。

Bianews:金額和投資方可以透露下嗎?

唐永波:我們會在合適的時間正式對外公佈。

Bianews:最新這筆融資打算來開拓什麼業務?

唐永波:我們還是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在產品上繼續打磨,第二是深耕精細化運營。

Bianews:因為小電其實融資融的特別快也是行業內融資額最高,是不是現在創業一定得像滴滴跟優步那樣打一個資本戰然後加一個迅速佔領市長的路線?

唐永波:因為這幾年整個資本環境發生改變,錢很多,的確是一個最好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因為有這麼多資金進來,所以它會過於擁擠,很多賽道,很多人短時間都來做,所以它可能有些惡意的競爭或者浪費,比如下半年比較火的無人零售也是一樣的概念,經常我們看到無人零售就拿很多城市自己的辦公室來講,裡面有15家,後面還有15家排隊,大家要出進場費,給我們更多的優惠來進場,所以它變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必然,資本在加速整個市場推進的過程。所以它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有的錢多是好,有的是不好。多了就會發生變化,不會傾注於產品和使用者了,因為用錢能解決的問題是最簡單的。

Bianews:現在小電從今年4月份到現在公號已經增加到多少了?

唐永波:一千多了,四位數了。

Bianews:您剛剛還提到共用單車,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講想讓ofo和摩拜合併,您覺得小電未來會不會也得合併?

唐永波:我覺得合併是這兩個月比較熱的話題,摩拜和ofo一直在傳,運滿滿和貨車幫也合了,怎麼看這個事情,合併需要智慧,它不是一個單一形成的事,需要很多像資本方或者創業團隊或者整個市場要看客觀的存在,比如說自行車這件事,的確我們看到它飽和程度已經非常大了,是否合併我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但是我怎麼看呢,比如望京辦公室樓下看,早期看的時候某一天有一段時間一輛自行車都沒有,都被借走了,但是今天去看從早上到晚上總是有自行車不被騎到的,所以一定是會有飽和,這種情況大家都還在零元包月、一元包月,意義就不大了,沒有營收了。這是對他們來講,這是他們內在的驅動力。

外在的驅動力可能也是投資人的訴求,投了這麼多是不是還繼續投資?這是內外部引發的,對於充電行業來講也會類似,但是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內外部的條件形成,也許未來可能形成,到底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情況還是很多場景是沒有充電寶的,比如這個地方就沒有,很多地方沒被投放到,還不是過度的飽和。所以可能還沒到內外部成熟的條件。

Bianews:假如有用戶在商家使用小電發生意外了,這個責任小電會來擔責嗎?

唐永波:我們在處理一些用戶投訴中發現很多不是我們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證明是因為小電充電才產生的原因,比如某個品牌手機充電的時候突然黑屏了,我們去檢測發現是冬天的靜電造成的,因為手上的靜電和毛衣的摩擦,因為充電本來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和技術,再加上我們在安全和隱私上做了比較多的投入,所以它還好。

Bianews:您認為2018年共用充電行業會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唐永波:我覺得2017年其實已經形成了,17年很多尾部的很難進來了,以後會有更多的,任何新生場不會有太多玩家進來很快會形成頭部。今天自行車還是有很多的機會,或者打車還有很多機會,團購千團大戰,自行車可能100個已經進入了,充電寶是十來個,以後會越來越少,因為一旦頭部進來了資本也成熟了,反正兩個頭部出來了沒有必要搞一百家投。

Bianews:創業的泡沫很多,風口也很短,前兩天說ICO現在說違法了,我朋友圈裡沒有太多人講充電寶了,您覺得共用充電寶行業?

唐永波:其實做企業的人比較怕每天有很多人講,它是兩種類型,比如我自己不太喜歡每天有人講這個事情,講多了大概所有人都在做了,這不是什麼好事情。比如我們今天看到但凡這兩年冒起來的,比如像快手,誰每天討論過它?突然就出來了,今日頭條誰討論過?它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企業和事情。

充電寶也是我們自己覺得下半年我們發展的很快,上半年包括我自己在內浪費了很多時間,奔波於各大會場,這也挺無聊了,對於創始人來講他沒有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往往會靜下來,靜下來思考企業的本質,資料的本質。比如我剛剛講到很多點,我們也靜下來了,好在我們拿了很多錢,所以資本對我們沒有多大的壓力我們沒有瘋狂打造這件事情。我昨天看了使用數,我們的活動占比居然到10%了,這就是靜下來的時候,沒有那麼多干擾的時候專心的把企業經營好。

Bianews:今年已經到年底了,您對小電的發展滿意嗎,哪方面是您最滿意的?

唐永波:整體是滿意的,可以打75分。

比較滿意的是我們整個團隊的執行力是很強的,這個執行過程中不斷修正運營策略,比如我們早期的時候會看單設備的投入產出比,比如一個四五百方的火鍋店放四、五台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我們放了十台,在這個執行的過程當中我們變化很多,擁抱變化,這樣子去快速的滿足市場。

第二是在整個變化當中產品的反覆運算也很快,領先於其他行業、其他家非常多,我們做了兩三個版的產品。

第三我們城市拓展非常快,開了很多城市。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都是在follow我們的腳步。

Bianews:您講競爭對手是在follow你們的腳步。您覺得最後能覺得您比競爭對手強的是哪個點?

唐永波:有兩個,一個團隊一個資本,總要有個好的團隊吸引資本,同時要有好的資本養活這個好的團隊,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Bianews:現在小電的團隊架構是怎麼樣,多少運營、多少技術?

唐永波:我們產品團隊大概200人左右,線下BD團隊大概700人左右。

Bianews:ofo和摩拜單車現在已經被限投了,您認為小電未來會不會受到政策的限制?

唐永波:這是兩種典型的特點,自行車是很典型的粗放式的,唯一的門檻,雖然早期可能是資金各方面,在後期唯一的門檻是政策的門檻,比如哪天某個政府說這個城市只准投放50萬輛,給三家企業,每家企業15萬輛,可能前面的門檻或者積累就沒了,它是很大的政策,所以我覺得對於這個企業來說最好的方式是跟政府合作。對於小電來說更多是跟商戶合作,有個過程,先2B再2C,它的業務增長早期過半,一旦形成穩定之後這個店就沒有競爭了,只有一家。這是不同的業務類型,打法也不太一樣。

Bianews:可是我之前去過幾家店,他們是有好幾個品牌的充電寶。

唐永波:有些是這樣的,但是再往後看一定會越來越少,因為它一定有標準,我們也在推獨家的計畫,不允許跟其他合作,如果你有幾家做,我們也擔心有些問題,比如有小牌子進來,沒有經過安全質檢什麼的,如果它出了問題怎麼辦。

Bianews:如果是獨家的話,小電會不會跟商家簽協議分成?

唐永波:我們都有獨家協議,而且現在也鼓勵分成,因為很簡單,只有我們一家了,我們希望商家成為有效的一員,跟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一起成長,他有參與感。

Bianews:我之前去火鍋店的時候,負責人講沒有簽協議,就是先放在這兒用著。

唐永波:那是早期,年中的時候,10月份以後的基本上都簽協議了。

Bianews:您剛剛講共用經濟今年是風口,明年也是一個風口,如果它是風口的話下一年會不會有更多人打入共用充電寶這個市場?

唐永波:不太可能了,一定會有新的東西出來,因為每年都有新的產物,這個產物出來一年時間已經是很大的壁壘了,後入局者的產品、資金、運營很難再追上前者。

Bianews:您覺得無人貨架下一年是什麼情況?

唐永波:看無人貨架現在很像上半年的充電寶,便利蜂,猩便利等等,我們知道有些巨頭也在琢磨這件事情,以前傳統的巨頭也在琢磨這件事情,本質上還是賣貨,人貨場的概念,人還是那些人,貨還是那些貨,場變了,從原本你去到送,再到放在那兒,這兒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在變化的過程當中明年會更激烈,看洗牌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市場做的沒有足夠深就完了。

Bianews:現在二三梯隊已經開始洗牌了您覺得下一階段會是什麼情況?

唐永波:頭部的幾家會死磕,扛住的就扛住了,扛不住的就被淘汰了,如果能扛住大概也都是在一個等量的狀態下,看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整合。

Bianews:您覺得共用充電寶的生意背後的邏輯是不是流量?

唐永波:它本質上是個充電的生意,背後你可以講個流量的故事,但是流量的故事也可以變現,從我們實際上看,我們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實際上很大的收入是來源於廣告。

Bianews:您認為共用充電寶積累的大資料會在哪方面產生價值?

唐永波:現在很難說,但是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我們男性用戶比較多60%多是男性用戶,男性用戶晚上精力比較充沛,iPhone用戶比較多,證明是有錢的男性用戶,我們會思考這些人平常去哪兒,去幹什麼。

投了這麼多是否還要繼續投資,最終也是內外部引發。

同時,他還表示,充電行業也是類似情況,但是還沒有內外部的條件形成,現在很多場景沒有充電寶的,並沒有過度飽和。所以,這個行業還沒到內外部成熟的條件,也許未來可能形成。

2017年已接近尾聲,唐永波給小電打了75分,並表示,其最滿意的是團隊的執行力,團隊在專案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擁抱變化,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他還總結道:“大家可以看到有的友商還在follow我們的腳步”,而這一結果的產生,他歸根於小電團隊和資本的相互支撐。

至於充電行業的下一階段的發展情況,唐永波預測稱,“頭部的幾家會死磕,扛住的就扛住了,扛不住的就被淘汰了,如果能扛住大概也都是在一個等量的狀態下”。

以下為唐永波專訪全文:

Bianews:首先想問現在小電在使用場景上做了改變,從零到全面的,為什麼最初小電要鋪設那種桌面式的?

唐永波:我們最早立項的時候理解這個行業兩種需求,一種是本地式,人和“電”(手機充電設備)不分的,就是那種桌面式的;第二種是人和電必須要分的,這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所以我們在第一個產品出來的時候都是用桌面式的先滿足第一種用戶需求,其次是進一步滿足在移動上的商用需求,今天我們全場景佈局是我們產品漸進的過程。

Bianews:其實之前看到小電已經通過小程式廣告開拓一種新的盈利模式了,除了這個還有其他的嗎?

唐永波:我們正在想兩件事情第一是C端橫向的延伸,在充電過程中還能不能給消費者提供其他的額外價值,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充電的時候他對手機使用非常的長,一般往往是三類事情,第一是內容,文字和視頻,買東西或者遊戲社交,我們的消費者用戶類型會在哪一種細分行業裡面表現的更好,我們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使用者。

Bianews:現在小電盈利了沒有?

唐永波:大部分城市已經接近盈虧平衡,我們自己預算估測大概在明年三月份左右有望全線盈利。

Bianews:現階段小電業務的重點是什麼?

唐永波:還是在設備的打磨和精細化運營這一塊,它跟自行車很不一樣,它不是一個粗放性(市場投放)的東西,自行車是今天鋪過去明天就回來了,小電的運營可能是更精細化的運營,需要更聚焦在某些不同的地方。

Bianews:明年小電的發展戰略是什麼?

唐永波:小電明年是聚焦兩件事情,第一是在B端更多下沉、更多挖掘更好的商戶。第二在C端就是為消費者提供額外的商業價值,讓消費者能玩起來,除了充電的需求以外在充電同時我們還能提供什麼樣的額外服務。

Bianews:現在小電投資方有騰訊如果阿裡也來的話你們會選擇阿裡還是騰訊?

唐永波: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的案例極少,一般很少他們兩個會投同一家企業,之前報導過的滴滴和美團都不是很愉快,所以我覺得很難,中國的一些特性就是死掐,老了還是要一起跳廣場舞的,沒必要在這麼早期就掐,我們還是拿了騰訊的投資。

Bianews:您覺得小電是哪個地方吸引的投資方?

唐永波:有幾件事情:1、它是剛需的行業,你有什麼方式,是打折、漲價、促銷還是什麼方式這個很重要;是不是一個真正剛需的產品這很重要。2、第二件事情它有多大的規模,今天我敢說充電寶可能不像自行車一樣有幾千萬,但是它也是一個幾百萬的市場,基本上還是很小的市場,很容易打造的市場,中國在幾百萬一天的市場也沒幾個。

Bianews:之前有報導說小電已經開始新一輪融資了,這個新一輪融資大約什麼時候已經完成?

唐永波:我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還沒有對外公告而已。

Bianews:金額和投資方可以透露下嗎?

唐永波:我們會在合適的時間正式對外公佈。

Bianews:最新這筆融資打算來開拓什麼業務?

唐永波:我們還是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在產品上繼續打磨,第二是深耕精細化運營。

Bianews:因為小電其實融資融的特別快也是行業內融資額最高,是不是現在創業一定得像滴滴跟優步那樣打一個資本戰然後加一個迅速佔領市長的路線?

唐永波:因為這幾年整個資本環境發生改變,錢很多,的確是一個最好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因為有這麼多資金進來,所以它會過於擁擠,很多賽道,很多人短時間都來做,所以它可能有些惡意的競爭或者浪費,比如下半年比較火的無人零售也是一樣的概念,經常我們看到無人零售就拿很多城市自己的辦公室來講,裡面有15家,後面還有15家排隊,大家要出進場費,給我們更多的優惠來進場,所以它變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必然,資本在加速整個市場推進的過程。所以它必須經歷的一件事情,有的錢多是好,有的是不好。多了就會發生變化,不會傾注於產品和使用者了,因為用錢能解決的問題是最簡單的。

Bianews:現在小電從今年4月份到現在公號已經增加到多少了?

唐永波:一千多了,四位數了。

Bianews:您剛剛還提到共用單車,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講想讓ofo和摩拜合併,您覺得小電未來會不會也得合併?

唐永波:我覺得合併是這兩個月比較熱的話題,摩拜和ofo一直在傳,運滿滿和貨車幫也合了,怎麼看這個事情,合併需要智慧,它不是一個單一形成的事,需要很多像資本方或者創業團隊或者整個市場要看客觀的存在,比如說自行車這件事,的確我們看到它飽和程度已經非常大了,是否合併我一點兒消息也沒有,但是我怎麼看呢,比如望京辦公室樓下看,早期看的時候某一天有一段時間一輛自行車都沒有,都被借走了,但是今天去看從早上到晚上總是有自行車不被騎到的,所以一定是會有飽和,這種情況大家都還在零元包月、一元包月,意義就不大了,沒有營收了。這是對他們來講,這是他們內在的驅動力。

外在的驅動力可能也是投資人的訴求,投了這麼多是不是還繼續投資?這是內外部引發的,對於充電行業來講也會類似,但是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內外部的條件形成,也許未來可能形成,到底是什麼樣的。今天我們看到的情況還是很多場景是沒有充電寶的,比如這個地方就沒有,很多地方沒被投放到,還不是過度的飽和。所以可能還沒到內外部成熟的條件。

Bianews:假如有用戶在商家使用小電發生意外了,這個責任小電會來擔責嗎?

唐永波:我們在處理一些用戶投訴中發現很多不是我們的原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官方的證明是因為小電充電才產生的原因,比如某個品牌手機充電的時候突然黑屏了,我們去檢測發現是冬天的靜電造成的,因為手上的靜電和毛衣的摩擦,因為充電本來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和技術,再加上我們在安全和隱私上做了比較多的投入,所以它還好。

Bianews:您認為2018年共用充電行業會呈現什麼樣的發展趨勢?

唐永波:我覺得2017年其實已經形成了,17年很多尾部的很難進來了,以後會有更多的,任何新生場不會有太多玩家進來很快會形成頭部。今天自行車還是有很多的機會,或者打車還有很多機會,團購千團大戰,自行車可能100個已經進入了,充電寶是十來個,以後會越來越少,因為一旦頭部進來了資本也成熟了,反正兩個頭部出來了沒有必要搞一百家投。

Bianews:創業的泡沫很多,風口也很短,前兩天說ICO現在說違法了,我朋友圈裡沒有太多人講充電寶了,您覺得共用充電寶行業?

唐永波:其實做企業的人比較怕每天有很多人講,它是兩種類型,比如我自己不太喜歡每天有人講這個事情,講多了大概所有人都在做了,這不是什麼好事情。比如我們今天看到但凡這兩年冒起來的,比如像快手,誰每天討論過它?突然就出來了,今日頭條誰討論過?它可以專心做自己的企業和事情。

充電寶也是我們自己覺得下半年我們發展的很快,上半年包括我自己在內浪費了很多時間,奔波於各大會場,這也挺無聊了,對於創始人來講他沒有時間做應該做的事情,所以往往會靜下來,靜下來思考企業的本質,資料的本質。比如我剛剛講到很多點,我們也靜下來了,好在我們拿了很多錢,所以資本對我們沒有多大的壓力我們沒有瘋狂打造這件事情。我昨天看了使用數,我們的活動占比居然到10%了,這就是靜下來的時候,沒有那麼多干擾的時候專心的把企業經營好。

Bianews:今年已經到年底了,您對小電的發展滿意嗎,哪方面是您最滿意的?

唐永波:整體是滿意的,可以打75分。

比較滿意的是我們整個團隊的執行力是很強的,這個執行過程中不斷修正運營策略,比如我們早期的時候會看單設備的投入產出比,比如一個四五百方的火鍋店放四、五台滿足不了需求,所以我們放了十台,在這個執行的過程當中我們變化很多,擁抱變化,這樣子去快速的滿足市場。

第二是在整個變化當中產品的反覆運算也很快,領先於其他行業、其他家非常多,我們做了兩三個版的產品。

第三我們城市拓展非常快,開了很多城市。我們的競爭對手從來都是在follow我們的腳步。

Bianews:您講競爭對手是在follow你們的腳步。您覺得最後能覺得您比競爭對手強的是哪個點?

唐永波:有兩個,一個團隊一個資本,總要有個好的團隊吸引資本,同時要有好的資本養活這個好的團隊,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事情。

Bianews:現在小電的團隊架構是怎麼樣,多少運營、多少技術?

唐永波:我們產品團隊大概200人左右,線下BD團隊大概700人左右。

Bianews:ofo和摩拜單車現在已經被限投了,您認為小電未來會不會受到政策的限制?

唐永波:這是兩種典型的特點,自行車是很典型的粗放式的,唯一的門檻,雖然早期可能是資金各方面,在後期唯一的門檻是政策的門檻,比如哪天某個政府說這個城市只准投放50萬輛,給三家企業,每家企業15萬輛,可能前面的門檻或者積累就沒了,它是很大的政策,所以我覺得對於這個企業來說最好的方式是跟政府合作。對於小電來說更多是跟商戶合作,有個過程,先2B再2C,它的業務增長早期過半,一旦形成穩定之後這個店就沒有競爭了,只有一家。這是不同的業務類型,打法也不太一樣。

Bianews:可是我之前去過幾家店,他們是有好幾個品牌的充電寶。

唐永波:有些是這樣的,但是再往後看一定會越來越少,因為它一定有標準,我們也在推獨家的計畫,不允許跟其他合作,如果你有幾家做,我們也擔心有些問題,比如有小牌子進來,沒有經過安全質檢什麼的,如果它出了問題怎麼辦。

Bianews:如果是獨家的話,小電會不會跟商家簽協議分成?

唐永波:我們都有獨家協議,而且現在也鼓勵分成,因為很簡單,只有我們一家了,我們希望商家成為有效的一員,跟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一起成長,他有參與感。

Bianews:我之前去火鍋店的時候,負責人講沒有簽協議,就是先放在這兒用著。

唐永波:那是早期,年中的時候,10月份以後的基本上都簽協議了。

Bianews:您剛剛講共用經濟今年是風口,明年也是一個風口,如果它是風口的話下一年會不會有更多人打入共用充電寶這個市場?

唐永波:不太可能了,一定會有新的東西出來,因為每年都有新的產物,這個產物出來一年時間已經是很大的壁壘了,後入局者的產品、資金、運營很難再追上前者。

Bianews:您覺得無人貨架下一年是什麼情況?

唐永波:看無人貨架現在很像上半年的充電寶,便利蜂,猩便利等等,我們知道有些巨頭也在琢磨這件事情,以前傳統的巨頭也在琢磨這件事情,本質上還是賣貨,人貨場的概念,人還是那些人,貨還是那些貨,場變了,從原本你去到送,再到放在那兒,這兒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在變化的過程當中明年會更激烈,看洗牌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市場做的沒有足夠深就完了。

Bianews:現在二三梯隊已經開始洗牌了您覺得下一階段會是什麼情況?

唐永波:頭部的幾家會死磕,扛住的就扛住了,扛不住的就被淘汰了,如果能扛住大概也都是在一個等量的狀態下,看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整合。

Bianews:您覺得共用充電寶的生意背後的邏輯是不是流量?

唐永波:它本質上是個充電的生意,背後你可以講個流量的故事,但是流量的故事也可以變現,從我們實際上看,我們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實際上很大的收入是來源於廣告。

Bianews:您認為共用充電寶積累的大資料會在哪方面產生價值?

唐永波:現在很難說,但是我們看到一個現象,我們男性用戶比較多60%多是男性用戶,男性用戶晚上精力比較充沛,iPhone用戶比較多,證明是有錢的男性用戶,我們會思考這些人平常去哪兒,去幹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