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慶首例試管嬰兒今天20歲了 小夥1米8是個帥空乘

時間:1997年4月10日

事件:西部首例試管嬰兒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出生

4年前的今天, 試管嬰兒之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英國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逝世, 享年87歲。

20年前的今天, 一個健康男嬰在重慶市婦幼保健院呱呱墜地, 不僅讓醫護人員激動落淚, 甚至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引起不小的轟動, 因為這是我國西部首例試管嬰兒。

他叫甜牛兒, 今天20歲。 帥小夥身高1.82米, 目前是實習空乘。

(重慶晚報記者陸綱20年前拍的甜牛兒剛出生時照片)

現在說起甜牛兒 醫生仍然激動掉淚

重慶婦幼保健院渝中區七星崗院部, 4樓遺傳與生殖研究所門診過道上, 掛著一張甜牛兒的畫像。 過往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或稱讚著孩子長得可愛, 或念叨著畫像下寫的幾個字:西部首例試管嬰兒。

按照醫院規定, 對甜牛兒的隨訪只到6歲, 但他與婦幼保健院的關聯一直存在。

“孩子的身體狀況良好, 後來沒有直接接觸, 聽說孩子長成了帥氣小夥。 ”昨日, 研究所副所長葉虹主任醫師翻看著醫院留存的甜牛兒照片, 突然掉淚:“這樣快, 就過去20年了!”

20年前, 參與試管嬰兒研究的小組回憶起當初點滴, 也都感慨萬分。

58歲的副院長黃國甯說,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 上世紀90年代, 第三世界國家不孕症發生率10%以上。 1995年以前, 試管嬰兒技術在我國雖有先例, 但未實現大範圍推廣。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遺傳與生殖研究所1995年組建時, 全國試管嬰兒成功率不到20%。 研究所一方面派人到國外學習, 一方面與其他地區醫院合作, 引進人才和技術。

母親尋醫問藥 吃了幾百副中藥

田先生20年前32歲, 妻子25歲。 “妻子因為輸卵管堵塞導致不育, 我們四處尋醫問藥。 那些年, 她吃了幾百副中藥, 只要聽說有可能懷孕的方法, 我們都嘗試了。 ”田先生對重慶晚報記者說, “後來, 我們漸漸絕望。 這輩子沒孩子, 就留點錢養老算了。 ”

田先生說, 知曉試管嬰兒技術是1996年, 他用了“柳暗花明”4個字,

形容當年自己的心情。

1996年, 田先生聽說重慶婦幼保健院成立遺傳與生殖研究所。 “到了醫院, 葉醫生熱情接待我們。 我們想, 不管這項技術是什麼, 都是我們最後的希望。 ”

當年接待田先生和妻子的醫生, 就是葉虹。 1996年, 研究所與臺灣長庚醫院婦產科取得聯繫, 由宋永魁教授等兩名臺灣專家和黃國甯、葉虹、劉紅、文宏貴4名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院醫護人員組成研究小組, 著手嘗試試管嬰兒手術。

“1996年7月, 我們組織5名患者第一批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其中包括甜牛兒父母。 ”黃國寧說, 進行取卵手術時, 全國各地來了30多位專家觀摩。 “從手術室接了視頻出來, 大家坐在走廊上看。 我們在裡面手術, 外面人心都懸到嗓子眼。 ”

1996年8月13日,

田先生和妻子到醫院複查得知懷孕, 激動得和醫護人員抱在一起。

1997年4月10日上午9時8分, 田先生妻子推進產房。 9時20分, 一陣嬰兒的啼哭聲讓所有人淚流滿面。 母親為體重3公斤、身長48釐米的健康男嬰取乳名甜牛兒。

“女的不用生娃兒了, 娃兒在試管裡長大哦——甜牛兒出生第二天, 街頭巷尾報販就這樣叫賣報紙。 ”葉虹回憶, 刊登西部地區首例試管嬰兒的報紙, 在醫院附近很快脫銷。 “醫院職工想買報紙收藏, 要走到很遠的地方或者托朋友買。 ”

12歲知道身世 孩子很平靜很坦然

“畢竟是第一例, 我們確實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顧慮。 ”田先生說, 當年媒體報導此事, 他和妻子都不希望出現一家人真實姓名。

甜牛兒出生後, 田先生和妻子沒有放鬆一絲警惕。 “我們心裡還是會想,他會不會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會不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田先生說,當年,他們全家出動,盡可能買下報導兒子出生的報紙,悄悄藏起來。“我當時想,總有一天,世人能夠接受這項技術。等兒子大一些,我們再告訴他。”

甜牛兒12歲時,田先生把當年的報紙拿給兒子看。“他很平靜也很坦然。事隔12年,這項技術已經逐漸普及。”田先生說,甜牛兒讀過南岸區南坪中學,後來去北京讀航空學校,目前在上海一家航空公司做實習空乘,今年6月畢業。

“孩子性格很陽光,長得也很帥氣。”田先生對重慶晚報記者說,“我們的兒子不平凡,他是西部首例試管嬰兒。他的成長很平凡,事實證明,他和所有孩子一樣。”

連結:從30例到9033例

■1978年,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

■1988年,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誕生。

■2010年,發明試管嬰兒技術的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諾貝爾獎。

■從1996年到2016年,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成功進行50367例取卵週期試管嬰兒,成功率60%,活體出生率50%以上。1996年,該院30例取卵週期試管嬰兒,隨後每年以20%比例增加,2016年達到9033例。

■今年2月18日,西部地區首例單基因病PGD試管寶寶也在該院誕生,代表著試管嬰兒從單純解決不育問題,上升到解決遺傳病高度。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郝瑤 記者 錢波 實習生 何莉 攝影報導

“我們心裡還是會想,他會不會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會不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田先生說,當年,他們全家出動,盡可能買下報導兒子出生的報紙,悄悄藏起來。“我當時想,總有一天,世人能夠接受這項技術。等兒子大一些,我們再告訴他。”

甜牛兒12歲時,田先生把當年的報紙拿給兒子看。“他很平靜也很坦然。事隔12年,這項技術已經逐漸普及。”田先生說,甜牛兒讀過南岸區南坪中學,後來去北京讀航空學校,目前在上海一家航空公司做實習空乘,今年6月畢業。

“孩子性格很陽光,長得也很帥氣。”田先生對重慶晚報記者說,“我們的兒子不平凡,他是西部首例試管嬰兒。他的成長很平凡,事實證明,他和所有孩子一樣。”

連結:從30例到9033例

■1978年,世界上首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

■1988年,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誕生。

■2010年,發明試管嬰兒技術的羅伯特·愛德華茲獲得諾貝爾獎。

■從1996年到2016年,重慶市婦幼保健院成功進行50367例取卵週期試管嬰兒,成功率60%,活體出生率50%以上。1996年,該院30例取卵週期試管嬰兒,隨後每年以20%比例增加,2016年達到9033例。

■今年2月18日,西部地區首例單基因病PGD試管寶寶也在該院誕生,代表著試管嬰兒從單純解決不育問題,上升到解決遺傳病高度。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郝瑤 記者 錢波 實習生 何莉 攝影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