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個人完成10個人的工作量,這家渝企用科技變不可能為可能

一個數位化車間就20個工人

卻能完成以前200個工人的工作量

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

真讓我們想像不到!

近日, 國家工信部公佈2017年智慧製造試點示範專案名單,

國內船舶工業企業中僅重慶中船重工重慶紅江機械公司一家上榜!

想知道為什麼這家企業能在眾多

船舶工業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嗎

小新今天帶你一探究竟!

☟☟☟

靠科技研發縮短技術差距

偌大的廠房內, 只有20多名工人操作著不同設備,

往返於每台設備之間傳遞配件的, 是一台台自動駕駛的板車……這不是科幻電影, 而是位於永川區的中船重工重慶紅江機械公司“船用柴油機數位化車間”日常生產場景。

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機燃油噴射系統

紅江機械主要生產大功率燃油噴射泵,

它是船用柴油機核心配套產品。 就像汽車“心臟”是發動機一樣, 船用柴油機就是船舶“心臟”, 而燃油噴射泵作為船用柴油機的關鍵零部件, 其重要性相當於心臟上的心房。

為了確保燃油噴射泵產品品質、縮短生產週期和降低綜合成本,

從2012年起, 紅江機械與中船重工七一六研究所聯手研發“船用柴油機核心部件數位化車間”項目。

經過數年技術攻關, 這個數位化車間在去年建成投用。

機械代替人工 效率提高數倍

目前的紅江機械數位化車間, 劃分了“粗加工區——熱處理區——半精密加工區——精密加工區——總成裝配區”等生產區域。

車間內, 通過用機械設備替代人工的方式, 由生產線機械手臂、全功能數控機床、自動駕駛運輸板車等多種智慧化設備, 實現對燃油噴射泵的生產進行自動化上下料、數位化管控和智慧化加工。

比如, 熱處理區“真空滲碳—高壓氣淬”生產環節, 是對燃油噴射泵配件產品進行真空淬火,工藝流程極其複雜。

以前人工作業至少需要20多名員工同時上陣,每套產品完成整個淬火流程至少需要10小時,現在改用機械化設備後,只需2名工人即可完成操作,而且將工時一下子縮短為2個小時。

在具體生產環節中,數位化車間另一作用是,工人可通過在電腦上進行系統操作,對生產加工設備的資訊互聯和整個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控,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精細化、透明化、無紙化管理。

產學研結合培育智慧製造基地

在數位化車間專案建設初期,由於國內外均無供借鑒的成功案例,紅江機械完全探索出一條企業獨有的數位化車間研發之路,特別是在生產流程優化、基礎資料收集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科技研發離不開智力支持。為此,紅江機械引進多名軟體發展工程師,與內部技術人員組成團隊進行專案攻關。

另外紅江機械還在企業內部開展集安裝、操作、程式設計為一體的技術人員機器人操作培訓,充實了數位化車間的操作力量。

目前,紅江機械正在與中船重工七一六研究所、重慶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數位化車間二期、三期籌備,計畫將數位化車間試點拓展到企業整個廠房車間,擴大智慧化生產規模。

部分素材源自重慶經信委、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是對燃油噴射泵配件產品進行真空淬火,工藝流程極其複雜。

以前人工作業至少需要20多名員工同時上陣,每套產品完成整個淬火流程至少需要10小時,現在改用機械化設備後,只需2名工人即可完成操作,而且將工時一下子縮短為2個小時。

在具體生產環節中,數位化車間另一作用是,工人可通過在電腦上進行系統操作,對生產加工設備的資訊互聯和整個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控,從而實現生產過程精細化、透明化、無紙化管理。

產學研結合培育智慧製造基地

在數位化車間專案建設初期,由於國內外均無供借鑒的成功案例,紅江機械完全探索出一條企業獨有的數位化車間研發之路,特別是在生產流程優化、基礎資料收集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科技研發離不開智力支持。為此,紅江機械引進多名軟體發展工程師,與內部技術人員組成團隊進行專案攻關。

另外紅江機械還在企業內部開展集安裝、操作、程式設計為一體的技術人員機器人操作培訓,充實了數位化車間的操作力量。

目前,紅江機械正在與中船重工七一六研究所、重慶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數位化車間二期、三期籌備,計畫將數位化車間試點拓展到企業整個廠房車間,擴大智慧化生產規模。

部分素材源自重慶經信委、重慶日報

│大家都愛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