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文家、上口老百姓已經收到這份“紅利”,你收到了嗎?

今年以來, 壽光市以文化名市建設為總抓手, 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中心, 把實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作為重點民生工程, 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送到了百姓家門口、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覆蓋城鄉, 推進了全市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讓全民共用文化紅利。

在市圖書館, 市民楊紅紅正在移動數位圖書館上尋找自己喜歡的書, 而與以往不同的是, 她只需要打開手機掃一掃, 就可以把書籍存到手機裡, 隨時閱讀。

市民 楊紅紅:我想看的書, 直接來這掃一掃、下載, 就不用天天往圖書館跑, 而且什麼圖書都有, 非常方便, 快捷。

為切實保障市民的文化資訊需求, 促進基層文化的發展, 我市實施了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 以數位資源服務為核心, 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 開發了移動數位圖書館、市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等公共文化服務平臺, 深化公共網路建設, 創新服務內容, 實現了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共通。

壽光市圖書館副館長 鄭英祥:目前文化共用工程在全市實現了全覆蓋,

每個鎮街村都設有文化共用工程的基層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 文化共用工程為市民提供的服務也實現了共用升級, 每個共用工程基層點都實現了無線wifi全覆蓋, 設有移動數位圖書館, 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掃一掃將移動圖書館上自己喜歡的電子圖書載入到手機上, 然後利用閒置時間, 隨時隨地進行閱讀。

目前, 我市的文化資訊資源分享工程已經形成了以市圖書館為中心, 各鎮街區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為基層點的網路構架, 鎮街區文化站和村文化室也積極發揮文化托底的職能, 組織文化活動、配備文化設施, 成為一條不斷向基層輸送文化給養的紐帶。

文家街道文家村村民 孫傳剛:我家住在活動中心周邊,村委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場所,平常就過來練練字看看書,樓上還有健身器材,可以打打乒乓球,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文家街道文家村黨支部委員 賈河水:我們的文化服務中心,一共3500平米,設有圖書室、象棋室、撲克室。我們也不定期的請文化老師到我們社區對村民進行輔導、學習,提高村民的文化業餘生活。

為了把文化送到老百姓身邊,今年以來,我市還組織開展了“文藝四季”系列群眾文化活動,舉辦“唱響壽光”歌唱大賽、“舞動壽光”舞蹈大賽、“百場公益巡演”、“週末群眾大舞臺”、“文明之夏”廣場系列文化活動等主題文化活動300餘場次。同時,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了全覆蓋,將電影放映和無線數位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把文化送到老百姓身邊。

上口鎮上口二村 張緒法:現在換上這個無線的,看臺多了,也清楚了,看著很好。

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基層文化建設,近年來,我市加大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102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完成了百餘處鎮村文化場所的建設提升,3年內所有鎮級文化場所達到五星級以上標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一項項民生工程,盤活了文化資源,實現群眾文化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和均衡發展,基本建立起了設施完善的文化服務網路,群眾文化生活迎來了遍地開花、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壽光市文廣新局文化藝術科科長 李瑞蘭:2017年我們共發放圖書2萬餘冊,電腦200多台,投影儀30多台,電視60多台,音響100多台,舞蹈道具1萬餘套,極大地改善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條件,促進了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

文化陣地應有盡有、文化活動形式多樣、文化機制日趨完善,文化活動全年不斷,我市通過多管道啟動基層“文化細胞”,讓文化種子紮根基層、開花結果,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不斷釋放出文化活力,文化惠民活動正向著縱深發展,極大的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

文家街道文家村村民 孫傳剛:我家住在活動中心周邊,村委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個場所,平常就過來練練字看看書,樓上還有健身器材,可以打打乒乓球,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文家街道文家村黨支部委員 賈河水:我們的文化服務中心,一共3500平米,設有圖書室、象棋室、撲克室。我們也不定期的請文化老師到我們社區對村民進行輔導、學習,提高村民的文化業餘生活。

為了把文化送到老百姓身邊,今年以來,我市還組織開展了“文藝四季”系列群眾文化活動,舉辦“唱響壽光”歌唱大賽、“舞動壽光”舞蹈大賽、“百場公益巡演”、“週末群眾大舞臺”、“文明之夏”廣場系列文化活動等主題文化活動300餘場次。同時,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了全覆蓋,將電影放映和無線數位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把文化送到老百姓身邊。

上口鎮上口二村 張緒法:現在換上這個無線的,看臺多了,也清楚了,看著很好。

同時,為了進一步推進基層文化建設,近年來,我市加大農村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102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廣場,完成了百餘處鎮村文化場所的建設提升,3年內所有鎮級文化場所達到五星級以上標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一項項民生工程,盤活了文化資源,實現群眾文化服務的可持續發展和均衡發展,基本建立起了設施完善的文化服務網路,群眾文化生活迎來了遍地開花、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壽光市文廣新局文化藝術科科長 李瑞蘭:2017年我們共發放圖書2萬餘冊,電腦200多台,投影儀30多台,電視60多台,音響100多台,舞蹈道具1萬餘套,極大地改善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條件,促進了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

文化陣地應有盡有、文化活動形式多樣、文化機制日趨完善,文化活動全年不斷,我市通過多管道啟動基層“文化細胞”,讓文化種子紮根基層、開花結果,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不斷釋放出文化活力,文化惠民活動正向著縱深發展,極大的提升了百姓的獲得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