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尿素大跌反而大漲!你讓農民怎麼想?

昨日很多經銷商留言表示:部分地區尿素已經飆升至2000元(噸價, 下同), 更有網友說內地買不到便宜尿素已哭暈在洗手間!小編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悲傷!

隨著週末新一輪漲價行情的推動, 山東、河北、河南等傳統尿素主產區出廠報價順利突破2000元, 普遍達到2050~2070元的水準。 與12月初1630~1650元的主流報價相比, 漲幅已超過400元。 不過, 尿素此番自上而下的快速漲價行情尚未被市場消化, 尿素企業近日已放緩提價節奏, 既為執行前期低價訂單, 又為下游經銷商留出變現時間。 就目前來看, 國內市場供求局面仍能為尿素漲價提供動力, 工廠緩漲策略為自身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間。

12月22日印度NFL公司新一輪尿素招標已經結束, 總投標量88.2萬噸, 最低報價來自WCI259.02美元, 其次是ECI263.03美元。 本輪招標與10月31日NFL公司發起的尿素招標相比, 最低價301.73美元(西海岸)、299.98美元(東海岸), 報價顯然明顯回落;而略高於9月8日IPL公司招標的241.22美元(西海岸)、251美元(東海岸)價格。

這也標誌著國際尿素市場新的價格體系形成。

對於中國目前動輒275美元的離岸價來說, 尿素出口可謂雞肋。 早在12月15日2018年化肥相關品類關稅公佈之前, 便有貿易商盤算採購國際低價尿素, 在沿海高價區域溢價銷售。 但據筆者瞭解, 除煙臺少量進口尿素到港外, 廣州部分進口船期已取消。 事實上, 尿素進口除了1%的關稅等費用及配額要求之外, 最大的阻礙在11%的增值稅上。 由於進口尿素無稅費抵扣, 操作成本高而難於實現。 當前國內尿素市場相對獨立, 受國際市場影響不大, 企業進口、出口操作處於兩難僵局。

12月中旬的冷空氣入境令國內“氣荒”進一步加劇。 而就天然氣嚴重短缺的根本原因分析,

除民用“煤改氣”導致天然氣需求暴增外, 上游供氣能力降低也是始料未及。 其中, 中石化天津LNG未能按計劃投產, 日供氣量減少2000萬~3000萬立方米;中亞天然氣合同日供應量減4000萬~5000萬立方米。 天然氣需求面與供應面“一增一減”, 令當前“氣荒”暫難緩解。 受波及的下游行業甚廣, 尿素企業無疑首當其衝。 川渝地區氣頭尿素企業僅美豐一家低負荷生產;內蒙古、雲南、貴州、河南等省的氣頭尿素企業陸續停車。 截至12月15日, 國內尿素開工率已不足45%。 然而, 環保收緊政策緊隨其後, 山東、河北、山西部分煤頭尿素企業已接到減產通知, 估計很快會在行情中有所體現。 照此預計, 國內尿素裝置開工率可能在月底跌破43%。

在眾多炒漲人士看來, 即便近期尿素價格暴漲引起管理部門注意, 有干預政策提高開工率, 也難滿足市場需求。 而就國際尿素市場來看, 印標成交帶來的新價格體系不僅擋住了中國尿素出口, 也切斷了進口之路。 預計12月底至元月上旬, 國內尿素行情延續緩漲趨勢, 主產區報價或能達到2100~2150元。

令據卓創資料顯示:山東尿素市場企業報價以穩為主, 目前新單出廠成交參考2030-2050元/噸, 臨沂市場貿易商接貨價參考2100元/噸左右。 河北尿素產量不大, 新單出廠成交參考2020-2050元/噸;河南尿素廠家出貨相對正常, 省內新單主流成交參考2000-2030元/噸;山西尿素裝置負荷略減, 目前大小顆粒出廠成交參考報1950元/噸左右, 前期價格低;華東、華中市場仍有小幅調漲,

江蘇地區主流出廠2070-2130元/噸;東北地區成交略顯不暢, 遼寧地區主流出廠參考2000-2060元/噸;西南地區貨源維持緊俏, 成交平平, 川渝主流出廠2080-2100元/噸, 廣東市場成交2280-2300元/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