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南羅平海相中三疊世早期首現陸生原龍類化石振宇梳齒龍

在近期出版的JOURNAL OF PALEONTOLOGY (朝陽木化石網)上, 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人員命名了一種全新的原龍類化石, 這種體長30釐米左右的小型爬行動物具有纖弱的身體, 發達的四肢以及形如梳狀的細密牙齒, 被稱為振宇梳齒龍(Pectodens zhenyuensis), 身體結構表明這是一種陸地生活的動物, 而化石又顯示出典型的原地埋藏特徵——自然關連的完整骨架, 因此研究人員判斷, 儘管化石產自代表海洋環境的地層, 並且與各種海洋生物伴生, 但產地附近一定存在某種規模的史前陸地。

長期以來, 羅平動物群中發現了豐富的海洋生物化石, 包括多種爬行動物、魚類和無脊椎動物, 因此也被視為二疊紀大絕滅後, 三疊紀海洋生物復蘇的典型代表。 羅平生物群中的海洋爬行動物包括屬種豐富的魚龍類、鰭龍類和原龍類, 和各種伴生動物一起, 這裡的所有化石證據顯示2.4億年之前的羅平地區是溫暖浩瀚的淺海環境。

但是, 最新的發現表明, 這裡也許存在我們尚未知曉的局部陸地。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羅平動物群是我國雲南羅平地區中三疊世早期地層中保存的生物化石群, 類似化石組合也見於貴州盤縣, 又稱為盤縣動物群。

羅平生物群所處年代大約是2.4億年前的三疊紀, 此時的物種開始大量恢復, 恐龍嶄露頭角, 尤其在三疊紀的水下世界, 物競天擇的進化大戰無處不在, 最終成就了此後統治地球1億多年的恐龍帝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