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發現五枚尚未孵化完成的翼龍蛋化石,全球僅發現八枚

相關研究人員稱在對目前發現的最大規模翼龍蛋化石群進行深入研究後發現, 翼龍無法在破殼後立即飛行, 需要父母哺育。 據瞭解, 翼龍不僅是爬行動物, 而且還是昆蟲類物種之後, 第一種進化出動力飛行能力的生物, 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扇動翅膀停留在空中, 而非簡單的跳躍和滑翔。

首次發現的翼龍遺骨化石距今已有2.25 億年之久。 該生物在大約 6500 萬年前與恐龍一同滅絕。 到目前為止, 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尚未孵化完成的翼龍蛋化石, 其中三枚在阿根廷, 另外五枚保存在中國。 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該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發現了大量翼龍蛋。 其中, 僅在一個 10 英尺(約為 3 米)長的砂岩石塊中就發現了 215 枚翼龍蛋化石,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規模翼龍蛋化石群。 有基於此, 相關工作人員開展了大量研究。

巴西古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凱爾納 (Alexander Kellner) 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由於此類化石非常脆弱, 因此能夠在同一個地方找到這麼多翼龍蛋化石讓我們感到非常驚喜。 因為這個令人震驚的發現, 我們首次可以深入探討此類動物的行為。

十六枚含有胚胎的龍蛋化石屬於一種名為“天山哈密翼龍 (Hamipterustianshanensis)”的翼龍物種。 該生物成體直立高度約為 4 英尺(1.22 米), 翼展達到 11 英尺(約為3.35 米)。 此次發現的所有龍蛋化石都沒有留下一整副翼龍遺骨, 很可能是因為多年來暴風雨和洪水侵襲導致骨片缺損。 但科學家們確實發現了部分翼骨和頭骨, 以及一個完整的下顎, 這有效地填補了翼龍生命週期的方方面面, 而此前人類對此知之甚少。

該報告稱, 借助三維電腦斷層掃描技術, 工作人員發現了發育良好的完整股骨, 這表明此類生物“在孵化後不久, 即可利用功能發達的後肢”, 但其胸肌無力。 亞歷山大表示:“這說明在孵化後, 翼龍可以行走, 但卻無法飛行。 它們需要父母哺育, 這是我們獲得的最大發現之一。 ”

此外, 該遺址各處還散落著一些成年翼龍遺骨, 此跡象表明經過一段時間後, 它們回到了同一築巢點, 這與現代海龜的習性非常相似。 大量翼龍蛋化石和遺骨遺跡說明該遺址曾遭受風暴襲擊, 並淹沒在湖中, 但因龍蛋具有浮力而與成年翼龍遺骨埋葬在一起。

此外, 研究人員還指出破裂的龍蛋表面與蜥蜴蛋的柔軟度相似。

這份研究報告中寫道, “在一定程度上, 所有翼龍蛋化石均已變形, 這說明其具有柔韌性。 ”

據估計, 其中一隻年幼翼龍“至少兩歲, 在死亡時仍處於生長期。 因此,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翼龍有著較長的孵化期”。 《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相關文章稱, 這項研究“因翼龍蛋的數量而引人矚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