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Steam上最“稀有”的遊戲,都是些什麼奇葩?

通常, Steam給人的感覺就是裡面的遊戲永遠都不會賣完, 裡面的遊戲應有盡有, 甚至連很冷門的老遊戲都能在裡面找到, 好像在Steam上能買到全世界的遊戲。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隨著時間流逝, 有些遊戲在Steam的資料庫中銷聲匿跡了, 有些遊戲即使還在也無人問津。 像所有的交易平臺一樣, Steam也有其特有的稀有遊戲。 下面是PC Gamer整理的10個最稀有的Steam遊戲, 如果你的庫裡面有這些遊戲, 那可真是超難得的!

流氓瓦斯亞(Hooligan Vasja)

這個遊戲確實是Steam上的辣雞, 說白了就是一個用來殺時間的無聊遊戲。 遊戲的烏克蘭開發商Trident Game Studio可謂劣跡斑斑,

不僅在推特上買粉還直接把別人的遊戲換個名字就拿來賣。

這個遊戲出現在Steam暢銷榜的最後一頁, 511頁上。 不知道Vasia是不是Steam上賣的最爛的遊戲, 但至少它的低銷量實至名歸。

玩家在遊戲中是一個穿著橙色外衣、反戴鴨舌帽的小夥子, 他要順著水管爬上無窮高的大樓。

這小夥子拿著彈弓, 射擊沿途伸出窗戶的貓和老太太。 走著走著, 玩家還會遇到一些超厲害的彈幕大BOSS。 在這個遊戲的預告片中打出的廣告語是:“直面恐懼, 當個小混混吧。 ”這真是個糟糕的建議啊!

不過Trident工作室至少有一點是很厚道的:他們這個作品只賣99美分, 所以如果你想試試這個糟糕的作品的話, 祝你好運吧。

灰燼杯板球賽2013(Ashes Cricket 2013)

板球或許是最容易在電子遊戲裡類比的運動之一了。 要做的動畫沒多少, AI設置也不用太複雜。 但即便如此。 Trickstar Games的開發者顯然還是把這些弄得一團糟。

平心而論, 《灰燼杯板球賽2013》的糟糕之處不止體現在它對板球運動蹩腳的模擬上, 這個遊戲可能是所有公開發行的遊戲中BUG最多、最破爛的遊戲之一。 整個遊戲毫無框架可言, 這意味著NPC會自由地開始擊球或搖晃。 有的角色會在球落地時跑開, 在投球的時候扭動, 最後魔術般地把球扔向完全相反的方向。

如果你在這個遊戲短暫的上架期間買了它的話, 恭喜你, 你買到了一個超稀有的、也超爛的板球遊戲。

搖滾摩托(Motor Rock)

如果你懂點遊戲史, 就會知道其實當年暴雪也有還不是爸爸的時候。 當年的暴雪還沒有這麼響噹噹的名聲, 只是個在超級任天堂上做兒童遊戲的小公司。 而這款遊戲則和暴雪當年的一個作品——《搖滾賽車》(Rock 'N Roll Racing)有關。

在2013年的時候, 有個喜歡《搖滾賽車》的傢伙把他的“致敬作”放到了Steam上。 這個遊戲名叫《搖滾摩托》。 尷尬的是, 這個致敬作看起來就像是完全把原作重新做了一遍而已, 維權執行力極高的暴雪絕對不會把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拱手想讓給兩個做著夢的小孩。 《搖滾摩托》在上架一周後就下架了, 遊戲開發者Yard Team目前通過免費主機備份了他們的網站。 無論多喜歡一個作品, 用侵權的方式給它出“續作”都是不行的啊!

駛向地獄:報復(Ride To Hell: Retribution)

你或許聽說過這個遊戲。 開發者Eutechnyx通過吵雜擁擠的摩托比賽、不成熟的戰鬥, 或者, 說實話, 動人心弦的啪啪場面等, 讓這個遊戲充滿了獨特的風格, 《駛向地獄:報復》已經成為臭名昭著的怪遊戲了。 但實際上它又沒有那麼糟糕。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糟糕的電子遊戲,但有特定的某些遊戲卻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諒解。

然而Eutechnyx很明顯沒搞懂這些問題,因為《駛向地獄》已經從Steam上消失了。

逃離VR(Escape VR)

是否還記得2007年狂銷80億份,火遍全球的Wii體感小遊戲?悲傷的是,《逃離VR》在Steam銷售榜上的排名就和《流氓瓦斯亞》差不多,所以你也明白了,這是個超級冷的遊戲。從遊戲預告片中唯一能夠看出的就是,玩家要走在幾乎完全昏暗的環境中,灰褐色的場景看起來是用Unreal 2引擎搭建的。這個遊戲的Steam頁面上只有兩個評價,還都是差評。

至於成為《Escape VR》的Steam頁面上第三個評價人這件事嘛,就不太建議了,除非你想看看早期的Oculus軟體能有多糟糕。

僵屍戰爭(The War Z)

在遊戲史上,《僵屍戰爭》是早期Steam上的渣作。現在它可能已經被遺忘了。《僵屍戰爭》真的是超辣雞,它就是《僵屍末日(DayZ)》的換皮遊戲,遊戲中有100平方公里的地圖,呈現出活生生的科羅拉多。說是這麼說,但遊戲中的真實感幾乎沒有,本來遊戲打算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的開放世界,仿佛還停留在PS2時代。

後來Valve把這個遊戲從Steam上下架了,不過它在2013年換了個《感染:生存故事》的新名字後又重新上架了。如果你的遊戲庫裡面現在還有原版《僵屍戰爭》,那真是很難得。只希望你不要為此感覺不爽吧。

爆炸頭武士2:熊之復仇(Afro Samurai 2: Revenge of Kuma)

《爆炸頭武士》在2009年發售,六年後的2015年,它的續作發售了。但續作的發售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爭執,遊戲程式非常糟糕,銷量自然也很慘澹。種種情況表明,Versus Evil是知道他們的作品有多麼辣雞的,所以這款遊戲從Steam下架了,開發商Redacted Studios也馬上消失在遊戲史的長河中了。

星際迷航(Star Trek)

這個遊戲有點特別,因為它並沒有因為太糟糕而廣受爭議,但現在卻很難在Steam上找到這個2013年發行的《星際迷航》衍生動作遊戲。

你可能不記得這個遊戲了,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個會買這種遊戲的12歲小孩了;其次這個遊戲並不是隨著備受好評的《星際迷航》重啟版發售的,而是作為不被看好的《星際迷航:黑暗無界》的衍生作品發售的。在遊戲僅有五小時的簡短流程中,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扮演Kirk或Spock,在無聊的環境中一路沿途射擊,可以說是爛得非常無聊。

所以,或許是形勢使然,或許是出於什麼操作,又或許是因為上頭發話了,這個《星際迷航》遊戲被從互聯網上抹掉了。所以如果你突然發現你的Steam庫裡有這個遊戲,你就很幸運了!這個表現平平的遊戲現在已經成為絕版珍品了。

007:傳奇(007: Legends)

在這份列表中,有許多比《007:傳奇》還糟糕的遊戲,不過或許其他遊戲都沒這個遊戲這麼令人失望。動視可能是想要重回當年做經典的N64版《黃金眼》(其實)的“榮耀時期”吧。

人人都不喜歡這個遊戲,在推出遊戲幾個月後,開發商Eurocom就被解散了。再之後,《007:傳奇》,就和其他許多遊戲一起,從Steam資料庫中消失了。如果你有這個遊戲的話,開心點吧,挺值得驕傲的……

毀滅行動(Paranautical Activity)

遊戲原先的開發商,Code Avarice,由一個名叫Mike Maulbeck的傢伙領導。他批評過很多次Steam,並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當時Steam把《毀滅行動》定為早期測試遊戲,雖然其實遊戲已經完成終期開發了。Maulbeck為這個錯誤感到煩惱,於是他在Steam上開噴了,甚至把矛頭對準了雙手收割機G胖本人,發出了死亡威脅:“我要殺了G胖,”推文這麼寫道。“他死定了。”

Maulbeck說這是個玩笑,但Valve並沒有笑,而是把這個遊戲從Steam中刪掉了。這真的是個深刻的教訓:不要隨便威脅G胖,他的權力可比你想像的大。一年後Code Avarice把《毀滅行動》的發行權交給了一個新的開發商Digerati,新發行商更新了遊戲,並且給遊戲冠以了“贖罪版”之名。

如果你買過原版遊戲,那可真是難得,你擁有的遊戲可是曾經激怒過那個或許是互聯網上最有權勢的男人。

轉載自別瞎玩公眾號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糟糕的電子遊戲,但有特定的某些遊戲卻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諒解。

然而Eutechnyx很明顯沒搞懂這些問題,因為《駛向地獄》已經從Steam上消失了。

逃離VR(Escape VR)

是否還記得2007年狂銷80億份,火遍全球的Wii體感小遊戲?悲傷的是,《逃離VR》在Steam銷售榜上的排名就和《流氓瓦斯亞》差不多,所以你也明白了,這是個超級冷的遊戲。從遊戲預告片中唯一能夠看出的就是,玩家要走在幾乎完全昏暗的環境中,灰褐色的場景看起來是用Unreal 2引擎搭建的。這個遊戲的Steam頁面上只有兩個評價,還都是差評。

至於成為《Escape VR》的Steam頁面上第三個評價人這件事嘛,就不太建議了,除非你想看看早期的Oculus軟體能有多糟糕。

僵屍戰爭(The War Z)

在遊戲史上,《僵屍戰爭》是早期Steam上的渣作。現在它可能已經被遺忘了。《僵屍戰爭》真的是超辣雞,它就是《僵屍末日(DayZ)》的換皮遊戲,遊戲中有100平方公里的地圖,呈現出活生生的科羅拉多。說是這麼說,但遊戲中的真實感幾乎沒有,本來遊戲打算作為賣點吸引消費者的開放世界,仿佛還停留在PS2時代。

後來Valve把這個遊戲從Steam上下架了,不過它在2013年換了個《感染:生存故事》的新名字後又重新上架了。如果你的遊戲庫裡面現在還有原版《僵屍戰爭》,那真是很難得。只希望你不要為此感覺不爽吧。

爆炸頭武士2:熊之復仇(Afro Samurai 2: Revenge of Kuma)

《爆炸頭武士》在2009年發售,六年後的2015年,它的續作發售了。但續作的發售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爭執,遊戲程式非常糟糕,銷量自然也很慘澹。種種情況表明,Versus Evil是知道他們的作品有多麼辣雞的,所以這款遊戲從Steam下架了,開發商Redacted Studios也馬上消失在遊戲史的長河中了。

星際迷航(Star Trek)

這個遊戲有點特別,因為它並沒有因為太糟糕而廣受爭議,但現在卻很難在Steam上找到這個2013年發行的《星際迷航》衍生動作遊戲。

你可能不記得這個遊戲了,因為你已經不再是個會買這種遊戲的12歲小孩了;其次這個遊戲並不是隨著備受好評的《星際迷航》重啟版發售的,而是作為不被看好的《星際迷航:黑暗無界》的衍生作品發售的。在遊戲僅有五小時的簡短流程中,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扮演Kirk或Spock,在無聊的環境中一路沿途射擊,可以說是爛得非常無聊。

所以,或許是形勢使然,或許是出於什麼操作,又或許是因為上頭發話了,這個《星際迷航》遊戲被從互聯網上抹掉了。所以如果你突然發現你的Steam庫裡有這個遊戲,你就很幸運了!這個表現平平的遊戲現在已經成為絕版珍品了。

007:傳奇(007: Legends)

在這份列表中,有許多比《007:傳奇》還糟糕的遊戲,不過或許其他遊戲都沒這個遊戲這麼令人失望。動視可能是想要重回當年做經典的N64版《黃金眼》(其實)的“榮耀時期”吧。

人人都不喜歡這個遊戲,在推出遊戲幾個月後,開發商Eurocom就被解散了。再之後,《007:傳奇》,就和其他許多遊戲一起,從Steam資料庫中消失了。如果你有這個遊戲的話,開心點吧,挺值得驕傲的……

毀滅行動(Paranautical Activity)

遊戲原先的開發商,Code Avarice,由一個名叫Mike Maulbeck的傢伙領導。他批評過很多次Steam,並最終在2014年爆發了。當時Steam把《毀滅行動》定為早期測試遊戲,雖然其實遊戲已經完成終期開發了。Maulbeck為這個錯誤感到煩惱,於是他在Steam上開噴了,甚至把矛頭對準了雙手收割機G胖本人,發出了死亡威脅:“我要殺了G胖,”推文這麼寫道。“他死定了。”

Maulbeck說這是個玩笑,但Valve並沒有笑,而是把這個遊戲從Steam中刪掉了。這真的是個深刻的教訓:不要隨便威脅G胖,他的權力可比你想像的大。一年後Code Avarice把《毀滅行動》的發行權交給了一個新的開發商Digerati,新發行商更新了遊戲,並且給遊戲冠以了“贖罪版”之名。

如果你買過原版遊戲,那可真是難得,你擁有的遊戲可是曾經激怒過那個或許是互聯網上最有權勢的男人。

轉載自別瞎玩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