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南東安縣石期市鎮

石期市鎮原名石碕站, 湖南東安縣轄鎮。 位於縣境東南部, 石期河入湘江處, 距縣府21公里, 面積117.6平方公里, 人口3.6萬人。 下轄36個村委會(轄:解放路、勝利路;民主路3個居委會;大榮底、元古、新合、屈家、杉樹蔸、上車、西沖、魯草塘、石期市、竹溪、楊塘、隆興、烏江、建河、雙車、九井、水車、石角、大啟、台凡、馬頭、石馬、譚霞塘、洪井、曉埠塘、魯塘、楊紀、煙竹、白竹、毛家、沙洲36個村委會。 )。

石期市鎮位於東安、冷水灘、零陵三縣區交界處, 207國道穿境而過, 湘江蜿蜒迂回, 由北向南徑流。 石期市鎮因地處多石而彎曲的河邊, 明代又設驛站於此而得名。

“碕”同“埼”, 意思是彎曲的岸, 因“碕”字比較生僻, 後取其諧音“期”, 更名石期站。 再後驛站廢棄, 此地逐漸成為集貿市場, 又更名石期市, 一直沿用至今。

名勝古跡景點

石期市鎮的名勝古跡有獨成橋、文塔、元古村文昌塔、獅子岩、唐元甫莊園群以及省級重點文物唐元甫墓。

境內的元古塘桑家院落, 建於清乾隆年間, 占地一萬多平方米。 院落前是一堵高六米長六十米的大照牆, 上開一主三副四個大門, 每個大門內建有五套房屋, 共計140餘間, 堪稱江南古代民居精品。

石期市文塔:位於石期市鎮上老湘江大橋橋頭湘江邊

曾經每年一度滴獅子岩邊湘江裡滴龍舟賽

文昌塔 石期市鎮元古村桑家院子田壟中間

風俗民情

逢農曆三、六、九為當地農貿集市, 周邊鄉鎮的人們也多匯於鎮上, 俗稱“趕鬧子”;

每年端午節都會在湘江舉行賽龍舟活動, 河上群龍競走, 五彩繽紛,

甚為壯觀, 人山人海, 熱鬧非凡。

農曆2月都有較大規模的農資交流會, 俗稱“春社”, 也是當地民間自發舉行的農村物資交易大會的日子, 來自當地及其周邊縣區四裡八鄉的農民朋友彙聚集鎮從事農業生產資料交易, 十分熱鬧。

石期市的土特產與小吃:醋血鴨、鬥酒、茶油、石期市湯米粉、石市菜刀、白豆腐、油炸粑粑、糯米糍粑等。

石期市菜刀, 產地在東安縣石期市鎮, 生產的歷史已有三四百年, 產品曾遠銷內蒙、新疆、寧夏、甘肅等省。 此種菜刀主要有三大優點:一是輕便、美觀, 有一定的欣賞價值;二是具有前切後砍、一刀兩用的功能, 刀刃前部適用於軟割, 後部可用來硬砍;三是鋼火好, 不易卷口缺裂, 最高年產量曾達6萬把。 但因成本漸高, 獲利不多, 近年來產量銳減。

“石市鬥酒”素有“土茅臺”之美譽, 具有“醇、甜、香”之三大特點。 它的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燒酒兌入甜酒中, 然後濾去甜酒糟方成, 其為低度酒。 此酒的特點是:進口綿甜, 回味無窮;精醇香甜, 入口順暢;先覺平和, 後勁甚猛;以度為懷, 不可貪杯。(石期市驛站)

不可貪杯。(石期市驛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