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瀋陽警方教您分分鐘識破騙子伎倆

12月27日, 瀋陽公安反電信網路犯罪查控中心發佈電信詐騙案件高發預警通報, 近日, 瀋陽發生多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 給群眾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2月19日, 家住和平區的王女士接到自稱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電話, 稱她涉嫌洗錢, 懷疑其個人資訊被盜用, 讓王女士將自己的錢存入銀行卡, 開通網銀, 指示其登錄一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網站並下載資金清查的軟體。 隨後, 王女士的電腦突然藍屏, 緊接著便收到了銀行卡消費的短信。

無獨有偶, 12月22日, 家住皇姑區的張女士接到自稱是瀋陽市通訊管理局的電話,

稱張女士的身份證在外地辦理了一張電話卡, 涉嫌違法, 隨後將電話轉到了所謂的“北京市檢察院”。 一個自稱姓李的“檢察官”讓張女士登錄了一個“檢察院”網站, 張女士輸入身份證號後得到了一張自己的“拘捕令”。 她在極度恐慌下按照對方的指示將自己的錢全部存入了銀行卡, 並將銀行卡資訊全部填入了“檢察院”的網站, 進行資金清查, 結果錢款被盜刷。

瀋陽公安反電信網路犯罪查控中心稱, 這是典型的冒充公檢法實施詐騙犯罪活動。 這種詐騙手段的受害群體通常都是一些老年人, 一旦受騙, 造成的損失都十分巨大, 且詐騙團夥通常是在境外指揮, 有組織作案, 追查起來十分困難。

第二步, 製造信任。

為讓受害人相信他們是公檢法, 騙子的常用手段有:1、轉接電話, 將電話從運營商、銀行、快遞等轉接到公安局, 再轉檢察院;2、出示通緝令、逮捕令, 通過通訊工具發送, 或提供網址讓受害人登錄查看;3、講明規定, 不允許受害人將此事告訴任何人, 並按他們的要求開通網銀、手機銀行, 甚至買新手機新號碼使用。

第三步, 創造契機。 成功騙取受害人的信任後, 騙子會給機會讓受害人證明清白:一是到櫃檯機按指令操作, 把錢轉到安全帳戶;二是叫受害人開通網銀等, 把錢轉到銀行卡內, 再把手機收到的相關資訊發給騙子;三是直接轉錢“平事”。 如果受害人不懂操作, 騙子會通過木馬病毒控制受害人的電腦或手機, 進行遠端操作, 有的甚至會物色一些受害人作為線人,

輔助完成操作。

在此, 瀋陽公安反電信網路犯罪查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第一, 公安機關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 第二, 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 不會通過傳真發送, 更不會在網上查到。 第三, 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安全帳戶”, 不會通過電話指示受害人操作網銀或ATM機, 更不會索要銀行卡資訊及驗證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