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道外,看照片才知道“珍貴”和“遺憾”!

2010年以後的老道外

編者按:前不久, 由李野、韋樹祥、張明輝三名攝影家策劃的《老道外·覓影尋夢》影展在哈爾濱舉行。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紀的今天,

三個人在此陳列了不同時期的老道外攝影作品。 影展上, 不少五六十歲的子女攙扶著自己的老父親、老母親趕到這裡, 在記錄下時光的黑白照片前佇立無語。

《老道外·覓影尋夢》影展如同一場接力賽, 把老道外的故事一棒棒傳遞下去。 照片上, 拍攝的是建築和人群;照片背後, 記錄的是老道外幾十年的變遷。 通過這些無聲的影像, 三位元攝影師一起追憶老道外的三十年。

三十年, 人情味慢慢變淡了

李野是三位攝影師中的老大哥, 上世紀90年代, 在單位負責攝影的他沒事兒就跑到老道外去尋找靈感。 說起那時的老道外, 李野閉上眼睛, 畫面在腦海中一點點浮現。

百年前, 哈爾濱的道裡、南崗住的大半是外國人,

道外住著中國的老百姓。 懷有夢想的民族工商業者, 率先在道外開商鋪、辦實業, 蓋起了中西合璧的新樓房。 即使後來時光荏苒, 街區改造, 一棟連一棟的大雜院也成為老道外獨有的特徵。

李野記得, 上世紀90年代時的大雜院, 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穿過拱形的大門洞, 映入眼簾的就是三四層高的筒子樓, 家家戶戶挨在一起, 共用一條長長的走廊。 一個大院裡, 一起生活著幾十戶甚至上百戶的人家。 樓頂上交錯著雜亂的電線, 有的上面還掛著蒸餃子用的蓋簾。

等到一入秋, 大雜院又添加了新的色彩。 家家戶戶一起囤積的秋菜, 讓老道外的街區賞心悅目。 碧綠的白菜、通紅的蘿蔔、金黃的土豆還帶著泥……最讓他震驚的,

是北三道街的一個院子, “我一走進去, 三層樓的鐵扶手上掛滿了青色的大蔥, 蔚為壯觀!”

等到秋菜們都入了窖, 大雜院的男女老少又忙碌著為冬天做準備。 家家開始買煤, 不好的煤面兒被家裡的老人、婦女篩出來摻點黃土, 拍成一個個煤餅。 等到大雪降落, 院子裡二八自行車堆在一旁, 最顯眼的要數一個個低矮的煤棚, 裡面還有通道。 最美的是過年的時候, 別管有錢沒錢, 家家都要點上一盞大紅燈籠, 大年夜的時候燈籠一盞盞亮起來, 和孩子們凍得通紅的笑臉交相輝映。

老道外的獨特一景:成年人和孩子一起遊戲 韋樹祥/攝

李野說, 九十年代的老道外, 讓他記憶最深的是人情味。 大雜院裡的房子小, 十幾口的人家, 住房面積可能只有十幾平米, 除了一張床、一個爐子, 都沒有能轉身的地方。 受邀到一戶人家做客, 一抬頭, 吊鋪上會露出好幾個小腦袋!那時候大家沒有手機, 最大的娛樂就是聊天。 大家在一起發發牢騷, 第二天心情就變好了, 什麼煩惱都跑了。

有的房間實在狹小,

大家就一窩蜂跑到院子裡去。 特別是夏天的時候, 老頭老太太們在胡同、院門口一坐, 找個樹蔭兒聊聊家常, 一天也挺快樂。 等到了傍晚, 放學下班的人們也不在屋裡呆著, 拿出自家的板凳和桌子, 在露天大院裡吃飯。 給你家加一碗我家的豆腐, 我來嘗嘗你家的魚。

熱熱鬧鬧的“聚餐”後, 孩子們寫功課、做遊戲, 大人們聊起家常, 打起麻將。 最多的一次, 李野在大院裡看到20多人一起活動, 麻將牌與桌子的磕碰聲、嗑瓜子的窸窣聲、小孩子的尖笑聲, 是夏夜最好的奏鳴曲。

經常去各地拍攝的李野說, 走到別的地方, 見到陌生人, 人家第一反應是防備。 只有老道外不同, 它的環境特別包容。 拍攝的時候走累了, 這個給你拿毛巾, 那家給你倒杯水,夏天了還給根冰棒。在胡同口,沒事兒的成年人坐在地上,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因為家家戶戶都認識,都熟悉。”

也有人說當年老道外髒亂差:筒子樓裡沒有下水,要將髒水倒到泔水處;木質的樓梯非常破舊,一不小心就踩塌了;有的平房連自來水都沒有,得去門洞裡的公用水龍頭打水,而水龍頭上常年有鎖,交水費的用戶才能拿到一把鑰匙。冬天的時候,還要給水龍頭上包好棉布,就怕水龍頭結冰。更別提公用的公共廁所,夏天味道刺鼻,冬天上廁所凍掉一層皮。

李野承認,當時的老道外存在很多問題。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不少住戶紛紛離開那裡。但還有人,離不開那個地方,特別是老年人,搬走後又遷回來,相比于有水有電的新樓,他們更想有個能嘮嗑的老鄰居。他們還是習慣我家水燒多了,推開門給你家灌上;你家床壞了,叫我家小子回頭給你修修的生活。

攝影師韋樹祥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一些住在老道外的人其實很講究。“很多院子外表破爛,但走進一看,裡面非常整潔,沒有污水和垃圾,甚至一點紙屑都沒有。我感覺那裡的住戶有一份尊嚴在。”還有一位賣對聯的老人,他每年都要挑一副最好的門神畫貼在自家門上,老房門的雕花都掉了,他換不起門,但每年都用油漆細細地刷上一遍,這是對生活的信仰感。

上世紀90年代,在老道外大雜院裡做煤球的老人

進入2000年以後,韋樹祥發現,老道外的形式改變了。雖然大院裡依然熱熱鬧鬧,但原住民逐漸減少,填補進來的,是外來的務工人員,有做舊物回收的,有打零工的,因為房價便宜,老道外成為這些人的首選。此時的老道外,雖然仍有人氣,但充滿了秩序的生活氣息慢慢消失了。

又過了10年,由於取暖、做飯隱藏了很大的安全隱患,連外來務工人員也離開了這裡,筒子樓變得常年閒置。張明輝發現,拍攝這時候的老道外,只能專注於建築,“因為人漸漸都沒了。”

三十年,商業和慢生活尋不見了

除了充滿生活氣息的居民區,老道外的商業變遷,也給三位攝影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光緒年間,道外區就出現了糧油加工、機械、紡織、印刷等工業,道外的三四道街,曾是哈爾濱著名的“華爾街”,遍佈著銀行。上世紀90年代,道外的商業依然很繁榮,韋樹祥記得,雖然沒有大產業,但它的小手工業非常發達。

除了同濟、八百商場,老道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商業街道。比如,北四道街是販賣手套、靴子的勞保用品一條街;南五道街是五金、油漆產品一條街;東升江畔附近,是專門賣鞋的;除此之外,還有專門批發服裝、販賣舊物的各類街道。

老道外的北三街,那時多有名氣?最正宗的老哈爾濱味就在這裡。南二道街遍佈著哈爾濱百年老店張包鋪、範記永餃子、北山酒館等等;北六道街是有名的扒肉一條街,李家扒肉、張飛扒肉、小二扒手,一雙手數不完,一張嘴吃不完!

韋樹祥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自己和哥們隔幾天就要去老道外“搓”一頓,很多飯店的門木板補木板,看著破舊,但吃著真香。客運站附近一家賣丸子的,從中午到下午兩點,能賣出一洗衣盆的丸子,四個丸子一塊五,你說他們賺多少?更多的小店沒有招牌、沒有幌兒,甚至都沒有正規的手續,就靠街坊鄰居們的口口相傳。大家不看牌匾也知道,這家是做餛飩的,那家砂鍋特別好吃……

這裡的店鋪都很有性格,韋樹祥常去的一家,下午三點就不營業了,別管客人有多少,老闆要休息了。還有一家店,總共就有九個菜,每天晚上五點之後營業到第二天淩晨,天天人滿為患。老道外有不少小店都是上午10點開門,經營到下午三點就閉店。他們就用半天賺錢,白天享受生活。韋樹祥說,這就是老道外人的心態,不爭不搶、知足常樂。

不僅飯店保持著慢節奏,整個老道外的生活節奏都分外緩慢。韋樹祥還記得,當年甩著“大辮子”的1路車,在老道外附近運行。途經靖宇街,車在路上開,人在馬路上和車一起走,兩者從不相撞。有時候,行人實在太多,弄得公車都開不起來,就這樣,也很少有爭吵、車禍發生,大家形成了一種非常默契的狀態。

曾經的老道外,沒有寬闊的馬路,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卻是很多人心中的“天堂”。院落中間永遠相通,一條小巷連著一條小巷,街邊沒有冰冷的飯館,都是親民的小吃,不買東西也沒什麼,大家一邊路過一邊打個招呼。韋樹祥說,在這裡,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

2010年後人去樓空的老道外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老城區的改建和居民的搬遷,老道外的環境慢慢改變。當年知名的小吃鋪,一些關門閉店,一些在擴張名氣的同時,也越來越商業化。原本輕鬆、淳樸的商業氛圍,再也找不到了。

老城區改造,請留下城市歷史的“見證”

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三個人的照片見證了老道外的發展和改變。如今,他們照片中的桃花巷沒了,大雜院沒了,那些見證過哈爾濱風雲變遷的胡同和街道有一些也不在了。

韋樹祥說,如今的他再回到老道外,映入眼簾的是林立的樓群和現代化的建築。與過去的老建築相比,這些高樓大廈無疑更雄壯、更新穎,但途經它們的時候,“我的內心沒有絲毫被觸動,更不會像走過老房子時,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歸屬感和回味感。”他說,“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在老建築中長大,老房子中充滿了我的回憶,能喚醒讓我感動的人情味,這是我對老道外感受最深的一點,可惜這種味道已經漸漸丟失。”

上世紀90年代,老道外的人在拉煤

一位元老道外居民告訴記者,現在的老道外沒有住戶,完全商業化。近兩年還好,幾年前一到晚上,商戶關門,整個城區一片漆黑。“以前,它是我們的家,如今,家的味道蕩然無存。它的改造讓我想起杭州老街的改造,一樓是商鋪,二樓還保有人家,這樣夜裡經過的時候,還有燈光亮著,還有回憶溫暖我。不考慮大家的心理需求,一味求新、求變,讓老道外最原始的味道變沒了。”

也有學者表示,建築是凝固的音符,也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我們應該保留好每個時期的建築作品,這不僅可以給後人追憶,更能借此回顧歷史。原先的哈爾濱,有巴羅克風情的老道外,有異國風味的中央大街,還有城市花園般的亞麻廠大院。如今,有些老建築消失了。我們的科技在進步,城市在擴大,而記載城市記憶和情感的老建築卻越來越少了。(李熙爽)

那家給你倒杯水,夏天了還給根冰棒。在胡同口,沒事兒的成年人坐在地上,和孩子們玩在一起,“因為家家戶戶都認識,都熟悉。”

也有人說當年老道外髒亂差:筒子樓裡沒有下水,要將髒水倒到泔水處;木質的樓梯非常破舊,一不小心就踩塌了;有的平房連自來水都沒有,得去門洞裡的公用水龍頭打水,而水龍頭上常年有鎖,交水費的用戶才能拿到一把鑰匙。冬天的時候,還要給水龍頭上包好棉布,就怕水龍頭結冰。更別提公用的公共廁所,夏天味道刺鼻,冬天上廁所凍掉一層皮。

李野承認,當時的老道外存在很多問題。上世紀90年代,就有不少住戶紛紛離開那裡。但還有人,離不開那個地方,特別是老年人,搬走後又遷回來,相比于有水有電的新樓,他們更想有個能嘮嗑的老鄰居。他們還是習慣我家水燒多了,推開門給你家灌上;你家床壞了,叫我家小子回頭給你修修的生活。

攝影師韋樹祥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一些住在老道外的人其實很講究。“很多院子外表破爛,但走進一看,裡面非常整潔,沒有污水和垃圾,甚至一點紙屑都沒有。我感覺那裡的住戶有一份尊嚴在。”還有一位賣對聯的老人,他每年都要挑一副最好的門神畫貼在自家門上,老房門的雕花都掉了,他換不起門,但每年都用油漆細細地刷上一遍,這是對生活的信仰感。

上世紀90年代,在老道外大雜院裡做煤球的老人

進入2000年以後,韋樹祥發現,老道外的形式改變了。雖然大院裡依然熱熱鬧鬧,但原住民逐漸減少,填補進來的,是外來的務工人員,有做舊物回收的,有打零工的,因為房價便宜,老道外成為這些人的首選。此時的老道外,雖然仍有人氣,但充滿了秩序的生活氣息慢慢消失了。

又過了10年,由於取暖、做飯隱藏了很大的安全隱患,連外來務工人員也離開了這裡,筒子樓變得常年閒置。張明輝發現,拍攝這時候的老道外,只能專注於建築,“因為人漸漸都沒了。”

三十年,商業和慢生活尋不見了

除了充滿生活氣息的居民區,老道外的商業變遷,也給三位攝影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光緒年間,道外區就出現了糧油加工、機械、紡織、印刷等工業,道外的三四道街,曾是哈爾濱著名的“華爾街”,遍佈著銀行。上世紀90年代,道外的商業依然很繁榮,韋樹祥記得,雖然沒有大產業,但它的小手工業非常發達。

除了同濟、八百商場,老道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商業街道。比如,北四道街是販賣手套、靴子的勞保用品一條街;南五道街是五金、油漆產品一條街;東升江畔附近,是專門賣鞋的;除此之外,還有專門批發服裝、販賣舊物的各類街道。

老道外的北三街,那時多有名氣?最正宗的老哈爾濱味就在這裡。南二道街遍佈著哈爾濱百年老店張包鋪、範記永餃子、北山酒館等等;北六道街是有名的扒肉一條街,李家扒肉、張飛扒肉、小二扒手,一雙手數不完,一張嘴吃不完!

韋樹祥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自己和哥們隔幾天就要去老道外“搓”一頓,很多飯店的門木板補木板,看著破舊,但吃著真香。客運站附近一家賣丸子的,從中午到下午兩點,能賣出一洗衣盆的丸子,四個丸子一塊五,你說他們賺多少?更多的小店沒有招牌、沒有幌兒,甚至都沒有正規的手續,就靠街坊鄰居們的口口相傳。大家不看牌匾也知道,這家是做餛飩的,那家砂鍋特別好吃……

這裡的店鋪都很有性格,韋樹祥常去的一家,下午三點就不營業了,別管客人有多少,老闆要休息了。還有一家店,總共就有九個菜,每天晚上五點之後營業到第二天淩晨,天天人滿為患。老道外有不少小店都是上午10點開門,經營到下午三點就閉店。他們就用半天賺錢,白天享受生活。韋樹祥說,這就是老道外人的心態,不爭不搶、知足常樂。

不僅飯店保持著慢節奏,整個老道外的生活節奏都分外緩慢。韋樹祥還記得,當年甩著“大辮子”的1路車,在老道外附近運行。途經靖宇街,車在路上開,人在馬路上和車一起走,兩者從不相撞。有時候,行人實在太多,弄得公車都開不起來,就這樣,也很少有爭吵、車禍發生,大家形成了一種非常默契的狀態。

曾經的老道外,沒有寬闊的馬路,沒有富麗堂皇的建築,卻是很多人心中的“天堂”。院落中間永遠相通,一條小巷連著一條小巷,街邊沒有冰冷的飯館,都是親民的小吃,不買東西也沒什麼,大家一邊路過一邊打個招呼。韋樹祥說,在這裡,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

2010年後人去樓空的老道外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老城區的改建和居民的搬遷,老道外的環境慢慢改變。當年知名的小吃鋪,一些關門閉店,一些在擴張名氣的同時,也越來越商業化。原本輕鬆、淳樸的商業氛圍,再也找不到了。

老城區改造,請留下城市歷史的“見證”

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三個人的照片見證了老道外的發展和改變。如今,他們照片中的桃花巷沒了,大雜院沒了,那些見證過哈爾濱風雲變遷的胡同和街道有一些也不在了。

韋樹祥說,如今的他再回到老道外,映入眼簾的是林立的樓群和現代化的建築。與過去的老建築相比,這些高樓大廈無疑更雄壯、更新穎,但途經它們的時候,“我的內心沒有絲毫被觸動,更不會像走過老房子時,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歸屬感和回味感。”他說,“或許是因為我從小在老建築中長大,老房子中充滿了我的回憶,能喚醒讓我感動的人情味,這是我對老道外感受最深的一點,可惜這種味道已經漸漸丟失。”

上世紀90年代,老道外的人在拉煤

一位元老道外居民告訴記者,現在的老道外沒有住戶,完全商業化。近兩年還好,幾年前一到晚上,商戶關門,整個城區一片漆黑。“以前,它是我們的家,如今,家的味道蕩然無存。它的改造讓我想起杭州老街的改造,一樓是商鋪,二樓還保有人家,這樣夜裡經過的時候,還有燈光亮著,還有回憶溫暖我。不考慮大家的心理需求,一味求新、求變,讓老道外最原始的味道變沒了。”

也有學者表示,建築是凝固的音符,也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我們應該保留好每個時期的建築作品,這不僅可以給後人追憶,更能借此回顧歷史。原先的哈爾濱,有巴羅克風情的老道外,有異國風味的中央大街,還有城市花園般的亞麻廠大院。如今,有些老建築消失了。我們的科技在進步,城市在擴大,而記載城市記憶和情感的老建築卻越來越少了。(李熙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