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日報評“同一天生日”:慈善講創新更講誠信

這兩天, 一款主題為“同一天生日”的慈善活動出現在不少人的朋友圈裡。 只要輸入自己的生日, 就能找到“同月同日生”的貧困學生, 捐上一塊錢“改變TA的命運”。

不過, 有人很快發現, 同一個貧困學生, 換個名字居然出現在不同的生日介面上, 甚至有的生日日期根本就不存在。 目前, 該活動已被當地民政部門責令停止, 相關調查也已展開。 民政部也表示, “同一天生日”募捐涉嫌違法。

在這次募捐發起之初, 有不少人被吸引。 究其原因, 是主辦方抓住了人們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製造了一次成功的共情效應。 給陌生人捐款,

人們往往過不了一個坎兒:我跟他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而用同一天生日作為情感上的公約數, 就容易在捐助人和捐助物件之間建立起呼應和聯繫, 一下子把彼此拉近, 加上捐款數額不大、操作簡單易行, 這些因素讓大家紛紛慷慨解囊。

然而, 在製造共情之外, 更應牢記的是, 誠信不可缺失, 這是慈善的根基。 就此次事件而言, 貧困學生的資訊為何鬧出烏龍?在內測階段為何能公開受助人的資訊?這些運營上的漏洞已經引起不少質問, 無疑會對捐助人產生傷害, 讓善心蒙上陰影。

進一步而言, 已經籌得的善款流向了哪裡?發起方是否具備相關資質?這些疑問更涉及現實的法律問題, 所產生的疑慮更大, 只有通過調查講清楚說明白,

才能紓解公眾的擔憂, 保護善意善舉的初心。

平心而論, 專業化的慈善行為, 需要創新手段和形式, 增強代入感, 才能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 聚集更多社會資源, 去幫助急需幫助的人。 但公益領域的創新必須建立在真實和信任之上, 如果一味追求創意是不是吸引眼球、噱頭能不能製造轟動, 而丟掉了慈善行為公開透明、規範合法的本色, 再濃情蜜意的講述也會變成虛情假意的辭令, 最終傷害的是整個社會的助人之心。

畢竟, 創意的這塊木板再長, 一旦在資質具備、資訊公開、資金監管上出現了短板, 慈善的木桶就會漏, 而流失的只能是公眾的信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