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麻將牌桌上的俚語,看看你知道幾個?

見勢不對, 化裝撤退——口頭禪, 指在行牌過程中察覺到有人在做大牌, 為了避免點炮或被做大牌的人自摸和牌造成被連累出牌的危險, 及時以小番和牌出局, 和牌者往往用這句口頭禪聊以自慰。

跑得脫、馬腦殼——口頭禪, 跑不脫的意思, 在別人打出炮牌或自摸和張時不放過和牌機會, 果斷和牌時常常使用這句話。

敵不現, 我不現, 跟到敵人打璿璿——成都麻將的經典俗語, 也是對成都麻將打法的精煉概括和一般技術要求, 說的是開牌、拆牌要審時度勢, 要多打熟張, 不要輕易打生張, 在行牌過程中多注意其他人的出牌動向, 以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

打鉤鉤兒針——打鉤張的形象口語。 打鉤鉤兒針, 是上世紀70年代成都民間流行的一種手工勞動, 即用一根金屬鉤針和毛線、絨線等來鉤織手袋、錢包、帽子等手工藝品。 這裡借用鉤線和鉤來形容打出鉤張導致別人打出自己想要的牌, 異常生動幽默。

有好大, 做好大——成都麻將的娛樂性體現在人人追求盡可能大、盡可能完美的和牌牌形, 閣素番常常被人恥笑, 因此一旦上手的牌型有可能朝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 就盡可能做大番牌, 不做小番牌。

黴得起冬瓜灰——對手氣背、牌運差的形容語,

是說倒楣透了, 身上長滿黴灰, 就像冬天皮上長滿的白色灰蒙一樣。

上碰下自摸——行牌術語。 上家不按行牌順序摸牌而是碰牌, 為下家提供了多摸牌的機會, 因此下家自摸和牌的幾率增大, 常常出現上家碰牌, 下家摸牌就和牌的情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