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聽丨多學一件真本事,少說一句求人話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今日配樂《黑白之間》

歡迎到網易雲音樂, 關注@共青團中央

收聽更多團團推薦的歌兒

小時候,

別人對我的評價就是, 這個孩子自尊心太強了。

以前我還覺得這是誇獎, 後來發現這詞的背後含義就是“說不起”。

比如說你說我考試粗心可以, 但是不能說我不聰明。

如果有人說我不聰明甚至不好看, 我一定會生氣。

很多孩子其實都有過一種你比我考得好但是我比你聰明的優越感。

如果連聰明都沒了, 最後的遮羞布也沒了。

一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越是百無一用的時候, 越執念於那些無足輕重的底線, 處處都要表現出自己強大的“自尊心”。

因為除了“自尊心”, 那時候的我們, 一無所有。

我記得我剛畢業進公司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大街上發小傳單, 當時我覺得特別沒“面子”, 所以拉著好幾個新人一起。

這樣不會顯得太難堪, 但是也有人獨立超額完成了任務。

後來這個人比我們升職都快, 因為一個能夠踏踏實實去做事情的人, 看的是目標結果。

而我們看的是所謂的“面子”, 對於當時我們這些剛剛起步, 又渴望成功的年輕人, 過度在意“面子”, 其實是絆腳石。

我有個朋友L, 家庭條件很好, 但是她男朋友經濟條件一般, 而且還懶。 有一次L看他成天打遊戲說了一句, 能不能去找份工作?

男友當時就躥了:你知道外面工作多難找嗎?你就是嫌我沒用!你太傷我自尊了!

尤其對於一些脆弱而敏感的人, “自尊”卻成了要求他人的利器。 “自尊”比愛情大,

“面子”比天大, 太要強太敏感的“自尊”, 其實來源於自卑。

我的第二份工作, 運氣好, 進了一個很大的公司。

辦個活動, 就能見到和認識一大堆的所謂的名流, 朋友圈都是和各種大咖的合影, 那時候我覺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不得的圈內人。

每次嘉賓跟我點頭讓我覺得受到了尊重。

直到有一次我把重要的獎項弄錯了獲獎者名字, 活動贊助商的主管指著我的鼻子說, 你以為你是誰!

我一下子清醒了, 當你沒有本事的時候, 你的“自尊”其實毫無價值。

過分強調“自尊”和“面子”, 其實是種沒有見過世面的體現。 因為層次越高的人, 越不在乎“面子”。

我以前有個女領導,她說她剛畢業的時候,為了讓大家覺得這不是個職場菜鳥,攢了好幾個月工資,給自己從上到下買了一身名牌的行頭,看起來特別職業。

但是現在她都做到公司高層了,反而穿得越來越樸素簡單。和她合作的,談笑風生的,都是一些領域很厲害的人。

她說,以前,需要一些名牌的東西,去撐起自己的體面,但一開口,還是因為不專業而露怯。

但是,當你變得專業起來,有觀點、有思想、有能力後,沒有人因為你穿得不好不對而看不起你,更沒有人因為你背了個幾十萬的包包而覺得你了不起。

大家尊重一個人的標準,反而是看你真正擁有的本事。

因為本事越大,層次才會越高,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後來我辭職的時候,她給我說了一番話:

你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比隔壁老王好,那你就一定會去關注老王的生活,你的一門心思就是要比過老王。

那如果你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美好而豐富呢?

你還會去在乎老王買了豪車,你就一定也要換豪車嗎?

你還會去糾結自己兒子結婚的時候排場不夠大嗎?

後來我每去一家公司,什麼都幹,什麼都學,每天我在意的是能否讓公司變得更好,只有你自己的層次提高,才能看到這個世界有多大,牛人有多多。

想學的東西那麼多,時間根本不夠用,哪有空去被沒用的情緒所耽誤,好奇心催促他們不斷去探索未知,精進業務,心裡不斷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比起內心的豐盈和富足,外界的評論和眼光又算哪根蔥。

一位企業家回憶自己創業初期,為了見一個人,把車停在那人門口,一等就等上十天半月;在創業初期,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推銷自己的項目,可大部分人連門都不開。

那時候沒錢,沒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著自己的小想法去和各種人死磕,去求人。

如果他那時候滿心想的就是:你也太不給我“面子”了!還能有後來的他嗎?

當時有人問他最大的感悟是什麼?他說,多學一件本事,就能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我有段時間在一個外貿公司做針對歐洲市場的海外銷售。但是,我的聽力不好,總是聽得一知半解,經常讓對方重複。

我記得有個電話對我很重要,但是我又不太確定自己聽到的對不對,然後糾結再三,鼓起勇氣,求坐在我後面格子間的同事幫我確認一下。

她那時正忙著,一臉“你到底是怎麼進這個公司”的嫌棄和質疑,我那刻覺得特別受傷,懊惱,生氣。

受傷是因為被人看不起,懊惱自己為什麼技不如人。所有的情緒根本沒法發洩,除了尷尬和對自己毫無體面感的無力,一點辦法都沒有。

那種感受,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面子”和“自尊”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的本事賺的。

陪你·聽

12月27日 星期三

“面子”不是別人給的

而是靠自己贏得的

陪你青聽|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編 輯|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主 播|趙 爽(729聲工廠配音 )

制 圖|鄭素素(團重慶市委)

音訊後期|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投稿郵箱|tuantuanFM@163.com

文字來源|微信公眾號“讀者”

圖片來源|Anne Cotterill

▼點擊,今晚想多陪陪你~

目前40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我以前有個女領導,她說她剛畢業的時候,為了讓大家覺得這不是個職場菜鳥,攢了好幾個月工資,給自己從上到下買了一身名牌的行頭,看起來特別職業。

但是現在她都做到公司高層了,反而穿得越來越樸素簡單。和她合作的,談笑風生的,都是一些領域很厲害的人。

她說,以前,需要一些名牌的東西,去撐起自己的體面,但一開口,還是因為不專業而露怯。

但是,當你變得專業起來,有觀點、有思想、有能力後,沒有人因為你穿得不好不對而看不起你,更沒有人因為你背了個幾十萬的包包而覺得你了不起。

大家尊重一個人的標準,反而是看你真正擁有的本事。

因為本事越大,層次才會越高,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後來我辭職的時候,她給我說了一番話:

你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比隔壁老王好,那你就一定會去關注老王的生活,你的一門心思就是要比過老王。

那如果你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呢?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加美好而豐富呢?

你還會去在乎老王買了豪車,你就一定也要換豪車嗎?

你還會去糾結自己兒子結婚的時候排場不夠大嗎?

後來我每去一家公司,什麼都幹,什麼都學,每天我在意的是能否讓公司變得更好,只有你自己的層次提高,才能看到這個世界有多大,牛人有多多。

想學的東西那麼多,時間根本不夠用,哪有空去被沒用的情緒所耽誤,好奇心催促他們不斷去探索未知,精進業務,心裡不斷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比起內心的豐盈和富足,外界的評論和眼光又算哪根蔥。

一位企業家回憶自己創業初期,為了見一個人,把車停在那人門口,一等就等上十天半月;在創業初期,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推銷自己的項目,可大部分人連門都不開。

那時候沒錢,沒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拿著自己的小想法去和各種人死磕,去求人。

如果他那時候滿心想的就是:你也太不給我“面子”了!還能有後來的他嗎?

當時有人問他最大的感悟是什麼?他說,多學一件本事,就能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我有段時間在一個外貿公司做針對歐洲市場的海外銷售。但是,我的聽力不好,總是聽得一知半解,經常讓對方重複。

我記得有個電話對我很重要,但是我又不太確定自己聽到的對不對,然後糾結再三,鼓起勇氣,求坐在我後面格子間的同事幫我確認一下。

她那時正忙著,一臉“你到底是怎麼進這個公司”的嫌棄和質疑,我那刻覺得特別受傷,懊惱,生氣。

受傷是因為被人看不起,懊惱自己為什麼技不如人。所有的情緒根本沒法發洩,除了尷尬和對自己毫無體面感的無力,一點辦法都沒有。

那種感受,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面子”和“自尊”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靠自己的本事賺的。

陪你·聽

12月27日 星期三

“面子”不是別人給的

而是靠自己贏得的

陪你青聽|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編 輯|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主 播|趙 爽(729聲工廠配音 )

制 圖|鄭素素(團重慶市委)

音訊後期|郝靜茹(團陽泉市委)

投稿郵箱|tuantuanFM@163.com

文字來源|微信公眾號“讀者”

圖片來源|Anne Cotterill

▼點擊,今晚想多陪陪你~

目前40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