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治市:回憶在晉東南地區長治師範讀書的日子

我考入晉東南地區長治師範是1979年9月份, 也就是全國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三年, 學期二年。 我們都是沒有達到大專或大學分數線被錄取到中專的。 長治師範那一批共有112、113、114、115、116、117、118、體育班等八個班, 我是116班, 這幾個班除了112班和體育班有幾朵紅花外, 其他班全部是男生,我們自嘲為“光棍班”。 來到師範報到後, 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我們班裡的同學年齡參差不齊, 有應屆考入的, 17、8歲的樣子, 有已在村裡參加勞動好幾年了, 差不多30多歲的樣子。

晉東南長治師範位於長治市東街, 坐北朝南, 西邊是現在的城隍廟, 東邊是城區東關, 是繁華地帶。 晉東南地區和長治市分設, 長治師範履屬於地區教育局, 正對大門是一棟教師辦公大樓, 大門東側是學生灶房, 辦公大樓兩側各有一條引道, 男生宿舍在東側, 女生宿舍在西側, 辦公大樓後是學校的圖書閱覽室, 再往後就是教學區了。

隔一條街巷通過後門是學校的操場。 操場很大, 周圍是東關民居, 每天早操和體育課, 和每年一屆的校運動會都在那裡舉辦。

中專到底是比中學強 。 我們當時住的是小房間, 也是大通鋪, 不過變成了木板通鋪了, 一個房間住七八個人, 被褥是自備的,

通鋪下放置自己的小木箱。 木箱上放自己的日常洗漱用品。 那時候大中專教育是免費教育, 特別是師範類更是享受著國家好多補助, 念中師二年基本上不花錢, 開學初, 每人發了一身藍滌卡中山裝。 早晨是稠稠的小米飯, 中午基本上是一星期不重樣, 晚上是湯麵。 學生打飯也比中學時文明多了, 一下課, 學生便自覺地排成一行隊魚貫而進, 手拿餐證交給把門的師傅進入灶房, 然後打上飯魚貫而出。

由於我們是複習高中的理科課本考入中專學校的, 雖然課程開設比較多, 但是我們的課業負擔不是很重, 給我們教課的老師一部分是老教師, 一部分是工農兵大學生分入長治師範的, 英語老師年輕漂亮但冷豔, 物理老師端莊大方很親切, 給我們代古漢語的老師原是國民黨安徽省政府秘書長, 受文革衝擊全家來到了長治, 一副老學究的樣子。 另一位古漢語老師夏天穿一身中式府綢寬大的白衣白褲, 腳蹬方口布鞋, 很瀟灑, 一看就是來自京津地區。

給我們代數學的就是長治地區很聞名的牛寶才老師, 他是山西大學數學系畢業, 最早在長治縣韓店中學任過教, 調出長治師範後在長治教育學院任院長。 教我們心理學、教育學的老師是一位女性, 很漂亮, 儘管40來歲但風韻猶存, 出生於首都高知家庭, 也是因文革的原因不得不落草長治, 嫁給了本校的一位膚色黑黑的轉業軍人。班主任是一位高平籍的留校生,代我們的語文課,他講課風趣幽默。

我們班的學生幾乎全部是晉東南地區的,有晉城、陵川、陽城、沁水、高平等南五縣的學生,有武鄉、沁縣、沁源北三縣的學生,也有長治縣、壺關、屯留等中八縣的學生,語言不同,習俗也不盡相同。天氣下雨了,黎城家同學拍手喊道:哈(下)了哈(下)了哈(下)大了。襄垣家同學好說:到麥(我)宿舍歡歡(耍耍)吧!這些話對於我們中八縣的同學聽來分外有意思。長子、壺關、黎城同學分外練夥,一過星期,你叫我,我叫他,相跟一夥集體乘車回家。惟有我們長治縣的同學殺雞的上南坡——各顧各。

81年春天,天氣很暖和了,我們那一級的學生要統一實習了,我們班被分配到襄垣縣各小學,我們四個人到了西關小學。學校沒有灶房,校長安排我們吃派飯,那時土地還沒有下放的各家各戶,老百姓家也很窮,每天早上吃的是玉米麵水煮疙瘩,中午是紅豆稠飯,晚上是湯麵配窩頭,吃過飯來到學校宿舍後,我們幾個人都要詢問彼此吃的甚飯,如果能碰到吃一頓拉麵,或者喝一杯白糖茶葉水就非常羡慕。

我們是第一次參與教學工作,待孩子們非常熱情,一塊玩遊戲,一塊上體育課,給他們講故事等等,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我們的實習也結束了,要走了,孩子們都哭了,我們也哭了,大隊派一輛拖拉機把我們送往火車站,拖拉機已離開學校好遠了,孩子們還依依不捨地站在校門口向我們揮手為我們送行。

彈指一揮間,從81年畢業到現在已近36年了,中間2001年我們班二十周年聚會過一次,那天我們統一在長治師範會議室集中,見面時,退休的班主任老師專門從高平趕來參加我們的聚會,老師老了,滿頭白髮,我們也老了,有的已鬢髮斑白,見面時我們情不自禁地相互握手、擁抱,相互介紹著自己的情況,恨不得把已失去的時光追回來。

上午十一點,我們下樓參觀了校園,變化太大了,變得我們都不敢認了,樓多了,樹多了,花草多了,學校也升格了,現在叫長治學院南校區,學生一人一床,住的情況也比我們那時好多了。中午在漳澤大廈會餐,儘管午餐很豐盛,我們卻沒有多少食欲,大家相互碰杯,一杯杯濃烈的老酒盛著我們的情誼喝下去,喝下去的是我們二十年的酸甜苦辣,喝下去的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下午,我們喝得一塌糊塗,都醉倒在了對師範時期純潔無瑕生活的回憶之中……

嫁給了本校的一位膚色黑黑的轉業軍人。班主任是一位高平籍的留校生,代我們的語文課,他講課風趣幽默。

我們班的學生幾乎全部是晉東南地區的,有晉城、陵川、陽城、沁水、高平等南五縣的學生,有武鄉、沁縣、沁源北三縣的學生,也有長治縣、壺關、屯留等中八縣的學生,語言不同,習俗也不盡相同。天氣下雨了,黎城家同學拍手喊道:哈(下)了哈(下)了哈(下)大了。襄垣家同學好說:到麥(我)宿舍歡歡(耍耍)吧!這些話對於我們中八縣的同學聽來分外有意思。長子、壺關、黎城同學分外練夥,一過星期,你叫我,我叫他,相跟一夥集體乘車回家。惟有我們長治縣的同學殺雞的上南坡——各顧各。

81年春天,天氣很暖和了,我們那一級的學生要統一實習了,我們班被分配到襄垣縣各小學,我們四個人到了西關小學。學校沒有灶房,校長安排我們吃派飯,那時土地還沒有下放的各家各戶,老百姓家也很窮,每天早上吃的是玉米麵水煮疙瘩,中午是紅豆稠飯,晚上是湯麵配窩頭,吃過飯來到學校宿舍後,我們幾個人都要詢問彼此吃的甚飯,如果能碰到吃一頓拉麵,或者喝一杯白糖茶葉水就非常羡慕。

我們是第一次參與教學工作,待孩子們非常熱情,一塊玩遊戲,一塊上體育課,給他們講故事等等,一個月時間過去了,我們的實習也結束了,要走了,孩子們都哭了,我們也哭了,大隊派一輛拖拉機把我們送往火車站,拖拉機已離開學校好遠了,孩子們還依依不捨地站在校門口向我們揮手為我們送行。

彈指一揮間,從81年畢業到現在已近36年了,中間2001年我們班二十周年聚會過一次,那天我們統一在長治師範會議室集中,見面時,退休的班主任老師專門從高平趕來參加我們的聚會,老師老了,滿頭白髮,我們也老了,有的已鬢髮斑白,見面時我們情不自禁地相互握手、擁抱,相互介紹著自己的情況,恨不得把已失去的時光追回來。

上午十一點,我們下樓參觀了校園,變化太大了,變得我們都不敢認了,樓多了,樹多了,花草多了,學校也升格了,現在叫長治學院南校區,學生一人一床,住的情況也比我們那時好多了。中午在漳澤大廈會餐,儘管午餐很豐盛,我們卻沒有多少食欲,大家相互碰杯,一杯杯濃烈的老酒盛著我們的情誼喝下去,喝下去的是我們二十年的酸甜苦辣,喝下去的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嚮往。下午,我們喝得一塌糊塗,都醉倒在了對師範時期純潔無瑕生活的回憶之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