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慈善成為強大溫暖的力量

公益慈善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 大力發展公益慈善事業, 需要全社會凝聚共識, 一起努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 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發展殘疾人事業, 加強殘疾康復服務。 ” 認真學好十九大關於慈善事業的論述, 積極傳播慈善正能量, 推動慈善事業健康發展, 是媒體人參與慈善事業、推動慈善事業的最好方式。

20年來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迅猛發展,

離不開新聞媒體的輿論動員和引導。 在公益慈善領域貢獻突出的典型人物、企業單位的慈行善舉, 通過媒體傳播, 在全社會弘揚了公益慈善正能量;優秀慈善組織的管理經驗、品牌慈善專案的社會效果、專業慈善工作者的奉獻與敬業精神, 通過媒體宣傳, 讓社會各界更全面瞭解公益慈善事業的宗旨任務、運作方式等等。

作為人民日報社旗下以“民生”報導為己任的時政類新聞週刊——《民生週刊》雜誌, 在宣傳公益慈善上不遺餘力, 開設了專門的“善行”欄目, 還刊登了大量的慈善專題報導。 《民生週刊》雜誌不僅鐵筆謳歌公益慈善, 還起而行動, 在具體的慈善活動上, 也全力以赴, 積極配合主管部門,

籌畫參與具體的公益慈善活動。

由我們聯合有關部門主辦的“國際公益慈善論壇”, 已經連續舉辦了10屆。 這個論壇不僅是慈善文化的傳播平臺, 也是慈善項目活動的推廣展示平臺, 還是慈善政策理論的研究宣講平臺和輿論引導平臺。 這個論壇已經成為中國公益慈善領域最具公信力、關注度最高的慈善盛事之一。 為了搞好這一論壇, 我們還成立了“人民日報社民生週刊公益理事會”, 舉辦了“中華慈善大典”“慈善中華行”等公益慈善活動。

總之, 通過新聞報導以及舉辦慈善公益論壇等活動, 大力宣傳慈善事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程中的積極作用, 大力傳播先進的慈善文化理念, 弘揚扶貧濟困、友善互助的慈行善舉,

增強了社會公眾的慈善意識, 增進了公眾對慈善事業的瞭解, 提升了慈善事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帶動了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已經進入新時代, 在新時代,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標,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慈善事業必將迎來更大更好的發展前景, 慈善事業在完善的社會治理體系特別是社會救助體系中不可或缺, 吸引更多人更多企業更多社會組織積極投身慈善事業, 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很好抓手, 是提高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要補充力量。

讓我們通過“國際公益慈善論壇”這個日漸成熟的平臺, 發掘出更多“道德楷模”“見義勇為”“中華慈善獎”等等方面的慈善楷模,

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強大、更溫暖人心的力量。

作者:馬海濤(國際公益慈善論壇秘書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