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食安監管接了“地氣”

“民以食為天。 ”不管是居家過日子, 還是出門在外, 我們都期待能吃得放心。 修訂後的《食品安全法》頒佈已經兩年多了。 “重在實施!”新法頒佈之際, 業界專家一再強調的這句話仍在耳畔。 新法是否已經落地生根, 有沒有打開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局面, 這是業內人士一直關注的問題。

今年, 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創建在很多地方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一把手掛帥, 全市總動員, 食品的安全保障被視為重要的民生工程。

城市新名片

“這次去青島出差吃了小攤上的東西耶。 ”近期的一次聚會上, 一位朋友興奮地告訴我。

對於她來說, 這是一大突破。 她的腸胃十分敏感, 只要吃錯東西就會拉肚子。 所以每次出差她都小心翼翼, 必須隨身帶一大包麵包、速食麵。 即便在外面吃, 也只敢選擇大型酒店或者連鎖店的東西。 “青島市內到處是食品安全的宣傳, 連地鐵、公車上都有, 看得人好放心, 忍不住想嘗一嘗那些有特色的小攤小店。 ”這次她沒有拉肚子, 開開心心地飽了口福回來。

對這位朋友的興奮, 我一點都不意外。 開始關注青島是在食品追溯體系的採訪中, 青島是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的首批試點城市之一, 在2013年9月商務部的驗收中, 青島的驗收成績全國排名第一。

“三分技術, 七分管理。 ”當時山東省青島市商務局蔬菜副食品辦公室副主任欒堅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今年因為食品安全城市的建設我再次關注了這個城市。 青島是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首批試點之一, 開通了地鐵“食安號”, 對食品安全形成全市總動員之勢。

我告訴這位朋友, 以後去別的地方出差, 還可以再嘗試一下特色小吃店。 創建食品安全城市的不只青島, 全國已經有67個城市納入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試點。 “十三五”期間, 試點城市將擴大到100個。 今年4月6日, 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綜合評議在北京啟動, 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委託協力廠商評價機構, 對首批試點的15個城市進行綜合評議。 還有很多試點之外的城市也自覺地將食品安全當成城市新名片來打造。

能讓人放心吃的城市,

無疑是多了一張名片。 比如在一些旅遊城市, 小吃街等特色街區總能吸引很多遊客, 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在飲食中得以展示。 當然, 不管是古法工藝, 還是創新小吃, 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現在很多地方, 一下飛機就能看到食品安全方面的宣傳, 這在以前是少見的。 ”在今年的一次採訪中, 一位常在全國各地做食品安全監管相關調研的專家告訴我。 他認為, 這說明地方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這種總動員式的治理有利於形成濃厚的社會共治氛圍。

他對一個地方的“笑臉”模式十分讚賞, 消費者就餐後對餐飲店進行評價, 滿意就點“笑臉”, 不滿意就點“苦臉”, 結果由當地監管部門統一在一個平臺上公佈, 笑臉越多表示越受歡迎,

這個店必定更火。

“笑臉”模式的關鍵在於消費者的積極參與。 事實上, 一旦社會共治的格局形成, 人人都將成為食品安全的監管者, 也是享用者, 這比單一的政府監管更全面, 也更有效。

最後一公里

在食品安全城市創建的熱潮中, 農村正成為食品安全治理的難點所在。 在一些偏遠地區, 假冒偽劣食品氾濫, 而監管的力量又十分薄弱。

“你在學校食堂都吃些什麼?”14歲的瑩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