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養老,誰扮主角?

伴隨著老齡化與空巢化的浪潮, 農村養老面臨著制度層面、理論層面、實踐層面的諸多挑戰。

11月24日, “聚焦農村養老探索新型模式——中國農村養老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次論壇將議題聚焦到對農村養老模式、未來趨勢、應對策略的探討。

根據專家預測:到2030年, 我國老齡人口接近3億, 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 這也意味著屆時超過2億空巢老人。 相較於城市, 農村面臨的老齡化問題更加嚴重。

農村養老, 誰扮主角?

對此,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民政部專家委員會委員杜鵬說“提高養老服務品質不是自上而下,

要更加注重民間的力量, 先是農村在探索中自發形成經驗, 轉變成可複製的模式, 然後在全國推廣。 ”

模式探索

“我國養老的難點、短板在農村, 政府推動養老的著力點正在逐步轉向農村。 ”河北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許禎科說, 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 是應對老齡化、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關鍵的關鍵。

許禎科所在的河北省是人口大省, 也是人口老齡化比較高的省份之一。 截至2016年底, 河北省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269萬, 占到人口比例16.9%, 高於全國0.2個百分點。 其中, 農村的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的比重達到60%以上。

在農村養老模式方面, 河北省開展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在邯鄲、張家口、衡水等地, 逐步摸索出5種不同的模式。

其中, 張家口康保模式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張家口, 因為大量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 留守人口中空巢老年人大量存在。 例如, 一個400人的村莊, 平時僅剩下90餘人。 針對這種情況, 政府採取集中建院的方式, 建成區域性的敬老院。 通過將民政、老齡部門投入的資金及危房改造資金, 整合用於建設區域性養老機構。 這些養老機構配套設施齊備, 資產充足, 村民免費居住, 生活費用由村民自己負擔。

而衡水的幸福院模式也被認為比較可行。 該模式是以地養老, 農民完成土地確權之後, 通過農民自身土地流轉獲得的收益, 用於自身養老。 例如衡水富城, 每位老人每月的養老費用在150~200元之間。 除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80元/月外,

加上土地流轉取得的收益, 基本能夠支付在本村幸福院的養老。

形勢嚴峻

我國幅員遼闊, 農村養老有著區域性差異, 進而探索出不同的實踐模式。

目前, 浙江正在探索以宅基地換養老、助餐、99食堂+99醫護、社會組織參與的上門服務模式、老年協會為主體的老年互助養老模式、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原居安養”模式、機構養老模式等多種養老模式。

雖然各地都在探索適合的養老模式, 但農村的養老形勢依然嚴峻。

以四川省為例, 2010年, 農村老齡人口總數達到589.47萬, 比2000年淨增118.95萬, 占全省老齡人口比重66.96%;2010年, 四川省農村65歲及以上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重為12.26%。

通過資料比較, 西南財經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楊成鋼發現, 四川農村人口老齡化水準從2000年的7.84%提高到2010年的12.26%,

10年增加了4.42個百分點。

在這種背景下, 大量的養老服務需求與有限的養老服務資源之間產生矛盾;日益提高的養老服務需求品質標準與有限的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之間產生矛盾;養老服務物件的異質性和需求的多樣化與簡單的養老供給形式之間也出現了矛盾。

讓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譚克儉感覺擔憂的是農村空巢老人數量快速擴大。 在山西, 2009年, 農村空巢老人普查資料為34.3萬, 而到2010年則增長到76萬。

“農村空巢老人處境非常尷尬, 留守家裡沒有人照顧, 勞動強度大、無人照料孤獨感強烈, 到城裡, 也不適應新環境、融入不到城市社會, 產生新的孤獨感。 ”他說。

積極應對

近年來, 河北省將農村養老列入美麗鄉村建設內容之中。

利用民政部和省級的支持資金, 河北農村養老機構覆蓋70%的村莊, 達到33000多家養老院。 “現在的問題在於入住率比較低, 最大困難在於後續運營比較困難。 隨著形勢的發展、人民生活水準逐步提高, 僅靠農村自身難以解決問題。 ”許禎科說。

例如, 肥鄉縣農村幸福養老院起步比較早, 政府每年預算拿出3000萬元, 基本相當於每位老人補助500元。 最近,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 也感覺有運營壓力。 此外, 縣級財政再投入也有一定的困難。

在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甄炳亮看來, 確保農村養老服務開展可持續發展, 必須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 在組織和隊伍方面, 應該社會力量唱主角, 組織本地婦女、低齡老人為主體, 整合本地村醫等各方面資源,而不應該政府唱主角。

當然,除了政策支援外,政府還要對農村的養老事業給予一定的資金獎補和稅費優惠。“開展農村養老服務要用到民間化力量,補充以志願化、公益化,收支平衡一定要略有盈餘,完全長期免費不可持續,不僅沒有生命力,更難以擴大。”甄炳亮說。

針對目前的農村養老形勢,楊成鋼建議要進行制度創新:

首先,老齡委要走到前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或者,原計生隊伍和網路要把工作重心轉到養老服務上來。

其次,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更好地調動市場及社會力量參與老齡工作。例如,民辦養老機構的資源合理利用,慈善資金使用的有效監督,志願者服務機制、老人互助機制的構建,以及包括助老服務在內的公民服務與社會信用積分掛鉤機制的建立等。

整合本地村醫等各方面資源,而不應該政府唱主角。

當然,除了政策支援外,政府還要對農村的養老事業給予一定的資金獎補和稅費優惠。“開展農村養老服務要用到民間化力量,補充以志願化、公益化,收支平衡一定要略有盈餘,完全長期免費不可持續,不僅沒有生命力,更難以擴大。”甄炳亮說。

針對目前的農村養老形勢,楊成鋼建議要進行制度創新:

首先,老齡委要走到前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或者,原計生隊伍和網路要把工作重心轉到養老服務上來。

其次,進行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更好地調動市場及社會力量參與老齡工作。例如,民辦養老機構的資源合理利用,慈善資金使用的有效監督,志願者服務機制、老人互助機制的構建,以及包括助老服務在內的公民服務與社會信用積分掛鉤機制的建立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