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再見了,太原火車站!周邊房價在猛漲

火車站是城市對外交通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南站還沒有建成之前, 很多人來太原認識的第一個地方, 就是太原站

太原站位於迎澤大街東頭,

始建於1907年是一座飽經滄桑的百年老站

東廣場上設中央廣場眾所周知, 去年開始迎澤大街東延下穿火車站工程實施, 根據規劃, 太原火車站將建東廣場, 廣場地面設有公車站、計程車候車區地下設有停車場、9000平方米集散大廳

太原火車站擴容在即除了在建的東廣場, 近日, 太原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資訊網公佈了, 《太原站增建到發線工程施工總價承包招標公告》意味著, 太原火車站擴容在即

招標公告顯示, 太原站增建到發線工程既有包括X道外側增設到發線2條, 12道外側新建500m*10m*1.25m旅客基本月臺1座信號、接觸網、電力、通信、資訊等配套改造。

耗時12個月這座具有110歷史的火車站將迎來大擴容!

儘管不會完全消失但是在很多太原人的眼裡, 110年的光景, 終將成為回憶, 太原站的前世今生:1896年, 山西巡撫向光緒帝上疏, 請求批准修建從太原到河北正定的鐵路,

以此與京漢鐵路相接, 發展山西的鐵礦。 當時的光緒皇帝很快就同意了。 但限於資 金、政治、風水等問題, 直到1904年才正式開工, 歷時三年, 1907年正式通車。

正太鐵路的修建, 也在街道命名上有所體現。 現在的五一東街, 原來就叫“正太街”。

正太鐵路最早的機車車頭, 機車上有“大清鐵路總公司”和“正太”字樣的標牌。

50年代,原太原站重建為蘇聯式建築。

圖中橫幅上寫著“熱烈慶祝太原新客站竣工通車典禮”位於迎澤大街最東端的新火車站於1971年開始建設,1975年6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是當時山西省最大。

80年代太原火車站全貌

1988年,火車站前雕塑

2008年,太原站進行大規模改造,將太原站運輸能力提升將近一倍。

2009年12月23日,太原火車站售票一廳完成了升級改造,12月23日晚18時起投入使用。今後太原火車站將完全告別過去的紅色軟質車票。

2010年,拆除預售票樓,進出站口兩旁設立大型電子顯示幕。10月1日,進站口及電子顯示幕改造完畢。

2014年,太原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作為建設路快速化改造的重中之重,站前廣場地下工程將分為兩層,即建設路下穿的同時,為迎澤大街東延和地鐵建設預留空間。

鐘聲回蕩每天早上六點,站前廣場就會響起報時鐘聲《東方紅》,悠揚的樂曲總能把人們拉回某個特殊的年代。40多年前,太原火車站搬遷到迎澤大街上時,這兩座鐘塔就矗立在這裡。時至今日,只要你經過火車站附近,抬頭就能看到它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兩座“大時鐘”的西、南以及北面分別安裝了一塊鐘錶。當年,這六塊鐘錶是從上海中國鐘廠特製的。它們是由一個“母鐘”帶動,動力來源的220伏的直流電。

大鐘慢了4分鐘,2008年,火車站南側面向西方的一塊鐘錶比其他鐘錶慢了近4分鐘。當年的上海鐘廠如今已經轉產,不再生產鐘錶。幾經周折,車站方終於聯繫到當年來安裝鐘錶的一位師傅加工配件。這些鐘錶每天風吹日曬,機芯和齒輪已經老化嚴重,像一位遲暮的老人。他們見證了太原的城市建設,逐漸成為省城標誌性建築物。

光陰流轉間,站前廣場地下通道改造完成、太原南站已經運行了3年、如今東廣場建設如火如荼、建新月臺工程提上議程……

這兩座大時鐘還能陪伴這座城市多久呢?太原火車站的悲歡離合,車站比婚禮殿堂見證更多真摯的擁抱,太原火車站老人在為參軍的孩子抹去臉上的淚水

2011年11月25日,太原火車站候車室內,有旅客發現一名老人倒睡在長椅上很久,便拍打老人,發現老人身體冰涼,經過120急救人員確認老人已去世,正在等車的一名僧人則為老人現場超度

2017年,1月12日下午35名盲人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依次拿上行李,走進候車室,太原站改梅助困室的工作人員將按照他們的車票,送他們返鄉

一位身無分文的盲人大爺。來到太原火車站要回榆次老家售票中心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為這位盲人大爺買上到榆次的車票,還把他送到候車室

那些年太原火車站經歷的春運。這千萬大軍裡,是不是也有你的身影?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1年,太原站連同迎澤大街,一起被列入太原市歷史建築“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這次的東廣場改造和擴容,亦是如此。

沿路城中村的改造裡都比較大,新開發的樓盤價格刷刷的漲,大的有知名度的就不說,那些所謂的小盤,價格也在不斷的漲,以前是一個季度漲一次,現在都是按天算了,一開盤老闆看來的人多了,第二天肯定漲,漲,漲......

50年代,原太原站重建為蘇聯式建築。

圖中橫幅上寫著“熱烈慶祝太原新客站竣工通車典禮”位於迎澤大街最東端的新火車站於1971年開始建設,1975年6月1日竣工交付使用,是當時山西省最大。

80年代太原火車站全貌

1988年,火車站前雕塑

2008年,太原站進行大規模改造,將太原站運輸能力提升將近一倍。

2009年12月23日,太原火車站售票一廳完成了升級改造,12月23日晚18時起投入使用。今後太原火車站將完全告別過去的紅色軟質車票。

2010年,拆除預售票樓,進出站口兩旁設立大型電子顯示幕。10月1日,進站口及電子顯示幕改造完畢。

2014年,太原火車站站前廣場改造,作為建設路快速化改造的重中之重,站前廣場地下工程將分為兩層,即建設路下穿的同時,為迎澤大街東延和地鐵建設預留空間。

鐘聲回蕩每天早上六點,站前廣場就會響起報時鐘聲《東方紅》,悠揚的樂曲總能把人們拉回某個特殊的年代。40多年前,太原火車站搬遷到迎澤大街上時,這兩座鐘塔就矗立在這裡。時至今日,只要你經過火車站附近,抬頭就能看到它們。

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兩座“大時鐘”的西、南以及北面分別安裝了一塊鐘錶。當年,這六塊鐘錶是從上海中國鐘廠特製的。它們是由一個“母鐘”帶動,動力來源的220伏的直流電。

大鐘慢了4分鐘,2008年,火車站南側面向西方的一塊鐘錶比其他鐘錶慢了近4分鐘。當年的上海鐘廠如今已經轉產,不再生產鐘錶。幾經周折,車站方終於聯繫到當年來安裝鐘錶的一位師傅加工配件。這些鐘錶每天風吹日曬,機芯和齒輪已經老化嚴重,像一位遲暮的老人。他們見證了太原的城市建設,逐漸成為省城標誌性建築物。

光陰流轉間,站前廣場地下通道改造完成、太原南站已經運行了3年、如今東廣場建設如火如荼、建新月臺工程提上議程……

這兩座大時鐘還能陪伴這座城市多久呢?太原火車站的悲歡離合,車站比婚禮殿堂見證更多真摯的擁抱,太原火車站老人在為參軍的孩子抹去臉上的淚水

2011年11月25日,太原火車站候車室內,有旅客發現一名老人倒睡在長椅上很久,便拍打老人,發現老人身體冰涼,經過120急救人員確認老人已去世,正在等車的一名僧人則為老人現場超度

2017年,1月12日下午35名盲人學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依次拿上行李,走進候車室,太原站改梅助困室的工作人員將按照他們的車票,送他們返鄉

一位身無分文的盲人大爺。來到太原火車站要回榆次老家售票中心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為這位盲人大爺買上到榆次的車票,還把他送到候車室

那些年太原火車站經歷的春運。這千萬大軍裡,是不是也有你的身影?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1年,太原站連同迎澤大街,一起被列入太原市歷史建築“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遇”這次的東廣場改造和擴容,亦是如此。

沿路城中村的改造裡都比較大,新開發的樓盤價格刷刷的漲,大的有知名度的就不說,那些所謂的小盤,價格也在不斷的漲,以前是一個季度漲一次,現在都是按天算了,一開盤老闆看來的人多了,第二天肯定漲,漲,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