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中華傳統玄學關於“風水”的一些基本常識

風水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 也稱青烏術、青囊術, 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 風水是自然界的力量, 是宇宙的大磁場能量。

風就是元氣和場能, 水就是流動和變化。 風水本為相地之術, 即臨場校察地理的方法, 也叫地相、古稱堪輿術, 它是一種研究環境與宇宙規律的哲學, 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 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風水的創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 比較完善的風水學問興起于戰國時代。 風水的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 達到“天人合一”, 早期的風水主要關乎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建設等方法及原則, 為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玄學。

何謂“風水”, 從古至今給風水下定義者不計其數, 可歷史上給風水最早下定義的為晉代的郭璞, 在其名著《葬書》中有雲:“葬者, 乘生氣也, 氣乘風則散, 界水則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謂之風水, 風水之法, 得水為上, 藏風次之。 ”可見風水之術也即相地之術, 核心即是人們對居住或者埋葬環境進行的選擇和宇宙變化規律的處理, 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風水學又有陽宅和陰宅之分。

風水, 可以追溯到悠久的遠古時代。

“形法”與“理法”:

中國風水“形法”主要為擇址選形之用;“理法”則偏重於確定室內外的方位格局;此外, 還有“日法”用於選擇吉日良辰以事興造;“符鎮法”為補救各法選擇不利的措施。 中國風水學按照應用物件:又分陽宅風水, 即陽宅相法, 專司生人居住的城郭住宅的擇址布形;陰宅風水, 即陰宅葬法, 專司死者的陵墓墳塚的擇址佈置。 中國風水對於住宅所處環境不同, 又有所謂井邑之宅、曠野之宅、山谷之宅等區分, 如《三元地理》, 在風水學應用上, 又各有所側重。 對於曠野之宅和山谷之宅, 因其與周圍自然地理環境關係密切, 多注重形法;而井邑之宅, 則因其外部環境的限制, 常以形法、理法並舉。 中國風水的形勢派, 注重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等辨方正位;而理氣派,

注重陰陽、五行、干支, 八卦九宮等相生相剋理論, 並且, 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現場操作工具棗羅盤, 確定選址規劃方位。 中國風水學無論形勢派, 還是理氣派, 儘管在歷史上形成了眾多的實際操作方法, 但是, 都必須遵循如下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剋原則。 風水理論實際上就是地球物理學、水文地質學、宇宙星體學、氣象學、環境景觀學、建築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資訊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 其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瞭解自然環境, 利用和改造自然, 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古代中國人民常說:“宅以形勢為身體, 以泉水為血脈,
以土地為皮肉, 以草木為毛髮, 以舍屋為衣服, 以門戶為冠帶。 若是如斯, 是事儼雅, 乃為上吉。 ”這是把住宅人性化, 說明格局搭配得當, 對住宅與人都是很重要的。

天地人合一:

風水貫穿在中國傳統建築活動的各個過程。 從選址規劃、建築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計到施工營造, 幾乎無所不在,從現代房地產品牌策劃角度,以現代居住區建築佈局進行風水規劃,應首先樹立幾個風水觀點:太極泛存觀;場氣萬有觀;場氣導引觀。

太極泛存觀:

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築佈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建築群佈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築的位置。建築地段佈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慎重選擇空地,建築群組團內的小遊園綠地,應選在中心地段,並應有建築小品佈置。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樓層內部各戶不宜交錯分戶,造成各戶平面缺殘某角。

2.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築可以無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3.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一部分。

理氣:

地球不斷地轉動,整個地球、太陽系乃至宇宙的氣場每天、每年都不斷地變動,形成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風水方位,這種根據“時間”變換去選擇風水方位的學問,就是“理氣”。而對於時間的掌握,就要靠天文曆法。

在風水學的運用中,準確而又熟練地掌握干支曆法,可以說是一種基本功。

干支曆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曆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它以立春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干支曆與地球環繞太陽的週期運動有關,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與太陰月相無關。干支曆月份和二十四節氣的關係見下表:

數序123456789101112干支曆月份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醜月二十四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自古以來,干支曆一直為官方和民間所普通認識,應用于天文、風水、命理、選擇術和中醫等學科上,並為歷朝官方曆書(即黃曆)所記載。以清朝官修史書《清實錄》為例,書中的干支紀年均以立春為分割點:如中華書局影印《清實錄》之第十七冊,乾隆實錄之第九冊,第573頁,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實錄》的記載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見清代《紅樓夢》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這裡更是明確地指出干支曆在紀年紀月時的轉換點。而農曆和干支曆是兩種不同的曆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劃分規則、每年天數等皆不同。

三元九運是古代中國人民劃分大時間的方法。先人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時期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轉會對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產生影響,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木星環繞太陽一周約12年,土星環繞太陽一周約30年。木星與土星大約20年會合一次。古代中國人民洞悉這一天機,以180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3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60年,分為3個運,每運為20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以上為西曆年與干支歷年的大概對應關係,年份的劃分要按照干支曆。

流派

在理氣的方法上,大致可分成兩個大的流派,下統諸多分支。直接採用八卦卦理理氣的流派是卦理派。包括八宅派、玄空飛星派(內有六個大的派系,統百多個小的派別)、奇門風水、河洛風水、大三元易理派、金鎖玉關等。採用河圖、洛書和先後天八卦的陰陽五行原理理氣的流派是五行派。包括贛南楊公風水術、新三合派、命理風水、正五行風水術等。中國風水學已經發展為多流派的風水學,每一派的風水學都有不同的理論,下面為你詳細介紹:

形勢派:(1) 巒頭派、(2)形象派、(3)形法派;

理氣派:(1)八宅派、(2)命理派、(3)三合派、(4)翻卦派、(5)飛星派、(6)五行派、(7)玄空大卦派、(8)八卦派、(9)九星飛泊派、(10)奇門派、(11)陽宅三要派、(12)廿四山頭派 (13)星宿派、(14)金鎖玉關派;

命理派:根據人的出生時間闡述地理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

格局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

此明元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以例其餘,皆卦內之清純者也。共有八局,此處列出四大局,另外四大局定可依法推出。

風水水法

風水法器

風水實踐中最主要的是水法,所謂水法就是調整建築物朝向與流水之間的關係,使之處水最佳位置,現代風水中的“水”則泛指一切流動的氣場,如道路,水管等。下面列舉風水水法的主要流派。

十二長生水法

水口在:丁未坤申庚酉,生在甲卯,旺在乾亥,墓在丁未。水口在:癸醜艮寅甲卯,生在庚酉,旺在巽已,墓在癸醜。水口在: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水口在:乙辰巽已丙午,生在壬子,旺在坤申,墓在乙辰。此為楊公十二長生水法。如:未山醜向,乙辰方來水,水口在乾亥: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所以乙辰方來水為冠帶水論。

四大救貧水法

楊公水法四大局,陰陽四局辰戌醜未四墓庫。凡天造地設的真龍城局必有水口地戶。二十四山四十八向,四局四墓之內,龍凡養、生、沐、冠、臨、旺之六龍可取,故楊公曰:金龍。凡衰、病、死、墓、絕、胎六龍不可取用之。

羊刃祿堂水法

楊公水法真訣莫不是師承,非師傳之真訣,必定被誤導,因為歷代師者不輕易外傳,以上所述也無非是託名楊公的偽作。楊公水法是以真龍真穴為體,消砂納水為用。若只顧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顧龍穴的真假,就落入棄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龍,砂水皆不為我所用,儘管消砂納水做得巧奪天工,也是枉然的。一切禍福,皆在龍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龍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來,出不得煞去,“巒頭為體,理氣為用”是真諦。如果能掌握楊公水法的“羊刃、祿堂”之分,算是初步掌握了楊公風水收放水之法,但其中又有八煞、黃泉,及救貧黃泉等之法,如能正確撐握,富貴榮華盡在期間。楊公水法,精簡快捷,真假立辨。雌雄配合,陰陽交媾,就是“楊公水法”的玄關。所謂交媾,就是說物物自具雌雄之性。雌雄與山水之理相應而生旺,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是也。

正神零神水法

正神正位裝,即要將“龍頂”裝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內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龍氣,而零神方位裡的水,則不論其水面的闊狹,水源的長短,只要能低空而不填實,就可論為吉祥。山龍是如此用法,水龍也是如此用法,交媾的原理,是以不變應萬變,用之于四海而皆准。“山上龍神不下水,水裡龍神不上山”是楊公風水的天機妙訣。“絕地訣”、“貧單絕”、“城門訣”“玉輦經”“門樓經”等之理論,是楊公水法陰陽造化之玄機。

中火星水法

楊公水法的“挨星”理論是指三元九運星氣的旺衰得失;以“排山掌訣”來定。“中星”“火星”順逆是楊公水法又一個秘訣,“中星歸庫永代興,火星歸庫永世貴”是也。山水合陰陽有情,廿八宿為用,龍砂向水相配合,才能稱之為“楊公水法”。

進神水法

楊公水法曰:明堂裡面要平地,明堂裡面有儲水,第一寬暢平整為貴。龍真穴正而誤立向,葬下一樣可以發達,其雖發達得功名,可有禍隱不測,何故?是因為水法錯誤,犯了“羊刃”“祿堂”之向,向上吉氣收不進來,向上來去之水不能為我所用,水主財祿,祿即是奉祿官祿,官祿不為我所用,焉有不丟官之理?真龍真穴得運又水法吉向,才能“催財催貴”。何謂吉向?一不犯“黃泉曜煞”,二不犯“羊刃祿堂”,三砂水要“生入克入”。如此之後再以八卦論吉凶,一卦純清者大吉,二卦者兼生旺可富貴,三卦者雜氣不吉。

七星打劫

"七星打劫"是楊公風水的秘訣,非真傳弟子難以瞭解,市面上流傳的“七星打劫之法”一般都不可信,以下摘錄一些零散的文章,以滿足讀者好奇之心。

先天八卦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確定了一個立體的自然環境模式,以及其自然現象。後天八卦:其內容講:坎離定南北,帝出乎震。一講地平方位,一講天體運行所產生的氣候變化規律。地理之學,根據後天八卦所述規律,在先天八卦立體模式中,尋找人居的地理環境和地平方位。故地理“城門一訣”,講求先後天互用。以上觀點,應該屬於形勢範疇,形勢家從先後天八卦中所尋找的理論依據。無非山水左右旋的形勢配合(一如太極圖之陰陽魚圖形),結合天元龍立天元向的規則。考察很多古墳,也是如此製作的。古來大地皆有留存,何以?元運不合也。此乃《玉函》講求的主要內容。所謂真傳一句話,訛傳萬卷書,有緣之人方可得之。楊公秘訣“七星打劫”序:“天上北斗司元氣化育萬物者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陰陽二宅在囗囗囗囗在囗元而發丁財……”。

文昌水法

“一白水,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聰明智慧男子,……四綠木,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聯芳,女子容貌端妍,聯姻貴族。”《玄機賦》曰:“坎元生氣,得巽木而附寵聯歡”,“名揚科甲,貪狼在巽宮”,“木入坎宮,凰池身貴”。《紫白訣》曰:“四一同宮,准發科名之顯”。“四綠為文昌之神,職司祿位;一白為官星之應,主宰文章。還宮復位固佳,交互疊逢亦美。”《地理精纂》曰:“一四同宮主科名,號青雲得路,有文筆硯池水,鼎元之兆也”。這些論述,都表明文昌位的作用是准發科名。現代社會以文章取科,文章蓋世者,即能青雲得路,所以在文昌位讀書,是很有作用的。

文昌位有固定和隨運而轉兩種。按固定而言,地盤的巽宮,就是文昌位。巽在東南角,在此角讀書,可以得文昌之輔。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宮。如果立二運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還宮復位。同時,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所以,二運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宮。如果立八運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還宮重位。同時,巽宮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按隨運轉變的方法去找尋一四同宮,也不困難,各個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元,只是組合有些不同而已。

八煞黃泉水法

楊公水法是指楊公風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山水調整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根據羅盤二十四山來推定吉凶。“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此詩明確了楊公風水八卦先後相配之要訣。又如:“八煞黃泉水法”,“救貧黃泉水法”,“九星水法”;詩雲:“壬山滄滄水雲囗,龍碓磨坊一同尋,囗囗有路人吊死,若有圓墩食藥人,囗囗有樹頭上枝,囗囗有橋出仙人,囗囗有石高照破,兩宮相會破家庭。”,“羊刃祿堂水法”則雲:“羊刃來水見花休,水流疾病產下憂……”。楊公水法是楊公風水的精華之所在。

水法的繼承與發展

風水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築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牌樓、橋樑、廟宇、宗祠、住宅及墳墓以及皇宮丘陵都烙有“風水學”文化的痕跡,楊公風水作為中國風水學傳承的主要流派,歷代楊公的弟子正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如曾文辿、劉江東(劉七碗)、黃妙應、厲伯紹、葉七、劉淼等堪輿名流均是楊公的真傳弟子。其後,堪輿學即“楊公風水學”在贛南口口相傳。“文革”期間,由於楊公風水學發祥地江西興國三僚村楊公嫡傳弟子對風水文化的竭力保護,才使其完整保留延續至今。當代楊公水法的知名學者也有很多,如曾氏一脈傳承的第36代弟子梁惟朝,劉氏一脈傳承的第37代弟子劉國勝等等均系“楊公風水學”的嫡系傳承者,為楊公風水學後繼有人奠定了基礎。

楊公風水學既重形勢、重龍脈,又重於理氣。凡得到楊公真傳的歷代堪輿師大多技藝精湛。楊公及其高徒所堪定的古墳、古墓歷經千年而不衰。不但贛南,在廣東、福建、廣西等各省的許多望族的族簿上都記載了他們的名字。歷史是最好的證人,事實證明楊公的堪輿活動,使堪輿文化迅速傳播,大量的建築實踐,楊公風水有了用武之地,並逐漸影響到整個中國。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風水水法理論已經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習水法也不乏其人,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80後90後,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風水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相信未來風水這一自然和諧的風水理論一定會在世界建築和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當代研究

研究原則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佈置的學說。

1. 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4.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只要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5.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 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

7.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 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8.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佈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9. 順乘生氣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因此,風水講窮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風水學權威認為,中國流行的風水學的核心是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主要有十個方面的內容。

一.觀天

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古代中國人民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採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迴圈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無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瞭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幾千年前形成的中國夏曆,和我們一直沿用的農曆,其中都有風水師的重要貢獻。

根據星空的現象來預測人世的休咎,這也是風水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餘,輪流當值。天星在時間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這主要表現在天星演禽日課上。

二.辨質

風 (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這是風水學的基礎。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發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品質,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品質,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品質。

雪心賦雲: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品質的方法之一。

益福堂的實證生氣十法一文中就有此類方法介紹。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風水師只有用眼看,用鼻聞,用口嘗,用手捏,用秤稱的原始方法去鑒定風水地的品質,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風水家們如果還抱著這些簡單方法不放,不與時俱進,不進行工具創新,不借助於科學儀器來測量空氣品質,水的品質與土的品質的話。

三.察形

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這裡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後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後面有直接聯繫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發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瞭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於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

風水家發現,山水的形狀體貌是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和吉凶的。

風水學還把山川空間人格化人性化,按山川空間三者的形態表示理解為情意表示。有情于陰陽宅者為吉,無情於陰陽宅者不吉,反情於陰陽宅者為凶。這是風水學中高等層次的學說。

這些內容風水學稱之為形體學。可在風水典籍青烏經、葬經,雪心賦、撼龍經、疑龍經、發微賦、人子須知等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乘氣

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風水地三者中有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氣存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兇氣中氣之分。能意會得這種氣,能接收生氣,摒棄兇氣,才可以達到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氣是風水學的頂尖技術。

葬書謂“氣以生和,氣因形來,氣以勢止,氣以土行,氣以龍會” “形止氣蓄,化生萬物”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

益福堂的內證生氣十法、外證生氣十法、風水的吉氣兇氣三文中有識氣方法介紹。

五.方位

風水地的磁場方位對人的作用。

這是風水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的測量工具就是羅盤。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發現陰陽宅前後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與陰陽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會對人類有直接間接的影響,會左右到人類的生死存亡,興衰禍福,吉凶休咎。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學說來演繹來推論。風水學家稱之為理氣。

理氣最主要的有六類:

1.用先天八卦靜態配合論;

2.用後天八卦動態平衡論;

3.用淨陰淨陽法納甲九星論;

4.用三合生旺墓論;

5.用天星配合山水論;

6.用山水空實配合三元九(八)運論。

每類又分多種學派。各派內容有的互不相通,有的大相徑庭,有的互相攻擊。

理氣是風水學中最龐大,最複雜,真假難分,高低莫辨的內容。是最多糟粕的地方。是最受人們攻擊的學術。因為很多理氣內容玄而又玄,無法用科學解釋和事實驗證而難以自圓其說。

很多人在理氣方面花了畢生精力,洋洋大觀著書立說,把羅盤加了一層又一層,圈了一圈又一圈,意圖闡精釋微,探究風水奧妙,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但卻容易把自己把後學圈進一個小圈子裡捨本逐末而不能自拔。

人們所以說風水是迷信,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用羅盤測下方向,說點吉凶就是風水學的全部,就是風水大師了。這顯然對風水學是不公正的。

根據益福堂的理解,理氣不是風水學的全部,理氣雖是風水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必須掌握的學說,但卻不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學說。這就是古哲今賢癉精竭力創研千門百派理氣都無法破解所有風水奧秘的原因。

六.定位

陰陽宅的位置選擇和方向選擇。

掌握了上述原理後,那就可以選擇確定陰陽宅的位置了。風水學中謂之點穴。

點穴是風水學的核心,因為風水師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陰陽宅為基礎為中心來推論的。所有風水地環境都是圍繞針對陰陽宅來發生作用的。因為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風水地生氣會聚之所,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的。

陽宅會受風水地的影響而對人發生作用,這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陰人所安葬的位置會對他的後代產生作用,是用現代科學無法理解的。但是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今人的大量事實證明,這種作用卻確實存在,有時比陽宅的作用還更明顯。這是為什麼呢?

益福堂不才,不能用科學原理解釋這個原因。但大家卻不能以為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都是無用的,都是不可相信的。因為科學也有局限性的,科學也不是萬能的,現代科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後,然後選擇建造最合適的方向,以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謂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風水的關鍵。

大家看古代官衙的建築,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可見風水學是很注重方向選擇的。

七.擇時

風水地與時間配合對人的作用。

古代中國人民發現,在不同的年月日時,建造不同方位的陰陽宅,也會對人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國家大事社會大事人生大事,也可以借助時間的選擇而增加福氣或成功。於是就創造了一種選擇時間的學說。風水學中謂之日課。日課學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鬥首、奇門、六壬、演禽、紫白等。

風水家們還發現三元九運的時間段的不同,也會不同地影響陰陽宅的好壞。所以就形成了三元玄空六法等多種學派。

由於時間是由天地運動產生由人類感知的東西,既然人與天地為一體,時間對人所起的作用也就合乎邏輯了。

根據上面分析,風水學說,既包含天、地、風、水等物質,還把時間納了其中,是一種空間時間的統籌組合,是一種最為全面最為系統的宏觀分析與優化。

八.施工

陰陽宅的設計施工與風水地的改善。

中國風水學把在建造陰陽宅中的設計施工,視作為跟隨陰陽宅建造總個過程的必須掌握的方法。如陽宅建造的方向,採光,大小尺寸,高低,顏色,房間,灶,床,門,傢俱等的內局選擇安排,還有井,門樓,路,橋,廁,出水口等的外局設計與安排等等。

古代中國人民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環境是可以人工改變的。所謂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古代的村落中的後龍山,水口山,大量種植和嚴厲保護樹林,就可以知道古代中國人民是很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還有如用改河、建橋、築路、挖塘、圍牆、建塔等很多方法來改變風水地,以獲得良好的人居環境。這就是風水學的功勞。

風水學稱這些為工力做法,這也是風水家們必修的課程和必做的功夫。所以古代的風水師同樣也是建築設計師。

九.循禮

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體現孝道的重要方式。

安葬先祖,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所謂入土為安,人從地裡生,還回地裡去,選個山環水抱,山清水秀,靈氣集中,生氣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屍骨,立個碑,建個墓,刻上祖宗名字,讓後人能瞻仰先人,緬懷祖德,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這對中國人的倫理建設和社會進步,其意義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風水學規定,在安葬先人過程中,還要按一定的儀式進行,以寄託後人的哀思與表現後人的孝道。

在建造陽宅時,在社會或人生的重大事件時,也都要按一定儀式與程式來進行。雖然這些儀式的規定各地有所不同,但這也是風水學的實用內容和不可忽缺的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儀式,才能將風水學的實施有步驟有禮節的完成。這也就形成為一種中國民俗遺產。

十.積德

勉人盡孝,勸人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訴人們順應自然規律、優化自然環境來改善提高人生和社會。這是風水學的基本理念與最高目標。

中國古代人民認為,天地人是一體的,人的心靈與天地的靈氣是相通的。美好的心靈才能和美好的風水地同氣感應,有美好心靈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陰陽宅,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善待。反之,有醜惡心靈的人是無法得到美好的陰陽宅的,只能得到醜惡的陰陽宅,也就只會得到風水地的兇氣懲罰的。所以風水學十分重視風水用戶和地師的心靈的塑造與淨化,十分重視道德的修養與積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風水可以改天命而奪神功,這是古代中國人民對風水學的高度肯定。風水學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要優化自然環境,這樣就有了好的陰陽宅,有了好的風水地的吉氣感應與蔭庇,自己和後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財貴秀,百福臻臨,如果人人家家都能獲得好風水地而吉祥,社會就會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諧,民族國家也就會因人人有為家家發達社會和諧而興旺,這就是風水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所在。

根據上面分析,可以說,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資訊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

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最初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利於農業生產,二是有利於居住。在衣食富足以後,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的根本目的就出現了,由以上兩個方面轉變為為了富貴或長壽,可富貴或長壽的前提條件是吃飽肚子,住得踏實,因此說風水的科學性就體現在好風水有利於農業生產,有利於人類居住。

風水的標準主要有六項:山環、水抱、朝案有情、水質甘甜、土地紅黃細膩有光澤、得地還應得時得向。

山環

山環指一個地方(指平原)要三面或四面有山環抱,山環抱之地多是平原,平原又稱沖積平原,沖積平原的土來自于周圍山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另一方面,環抱的山如同一個容器使風化土聚集而不是向外擴散,土層越來越厚,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沖積平原就逐漸形成了。因此環抱沖積平原的山既是平原的土質來源,又是平原的支持維護者。與山環相反的是山反背,山反背之地由於無法聚集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平原也就無法形成。

水抱

水抱,就是好風水的所在前面有河流環抱。前面河流環抱有什麼好處呢?前面我們說過,陰陽宅一般都選在沖積平原上,沖積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河水沖刷四周環抱山上的風化土而來,因此,環抱的山為沖積平原提供的是土質來源,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就是河流。

從中國的地形圖上看,代表平原的綠色地區基本上都在大江大河的中末端,說明這些平原都是大江大河沖刷上游山上的風化土形成的,大江大河是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

朝案有情

就是沖積平原前面必然有朝山和案山,他們有情的標誌就是環抱沖積平原。

幾乎無所不在,從現代房地產品牌策劃角度,以現代居住區建築佈局進行風水規劃,應首先樹立幾個風水觀點:太極泛存觀;場氣萬有觀;場氣導引觀。

太極泛存觀:

一個城市,一個村鎮,一個庭院,一幢建築、一戶住宅,一個房間……都是一個太極,只是層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築佈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極,也看建築組群的太極,建築群佈局,應以地形方整、太極完整為宜。不宜缺殘某部分建築的位置。建築地段佈局應十分注意太極圖的場氣效應,慎重選擇空地,建築群組團內的小遊園綠地,應選在中心地段,並應有建築小品佈置。在住宅設計中,一幢住宅也不宜缺角。住宅樓層內部各戶不宜交錯分戶,造成各戶平面缺殘某角。

2.場氣萬有觀:

風水學的五大要素龍、穴、砂、水、向,其本質是氣。尋龍,捉穴,察砂,覓水,定向,是在於察尋適於人體的吉氣,避開不利於人體的煞氣,趨吉避煞,在於對氣的趨,避。物物之間存在場,氣來自場。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恰如萬有引力一樣,場氣也是萬有的。一幢建築可以無足輕重,但如組成建築群,場氣可能劇變。

3.場氣導引觀:

風水之氣,是宇宙場氣、地球場氣、地域場氣、建築組群場氣、植物場氣和人體場氣的統一場氣中的氣。宇宙、地球、地域的場氣,為大場氣。大場氣,虛處來,實處止。陽宅多選在類似盆地、半盆地(山環、山灣)中,這種地域,土肥水上,宜於民生,利於接納大場氣。場氣的性狀,是螺旋式運動的,任何局部某一層次的螺旋式運動的場氣,都是宇宙大環境的一部分。

理氣:

地球不斷地轉動,整個地球、太陽系乃至宇宙的氣場每天、每年都不斷地變動,形成在不同的時間有不同的風水方位,這種根據“時間”變換去選擇風水方位的學問,就是“理氣”。而對於時間的掌握,就要靠天文曆法。

在風水學的運用中,準確而又熟練地掌握干支曆法,可以說是一種基本功。

干支曆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曆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曆。它以立春為一年之始,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每個月含有兩個節氣,沒有閏月。干支曆與地球環繞太陽的週期運動有關,它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與太陰月相無關。干支曆月份和二十四節氣的關係見下表:

數序123456789101112干支曆月份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醜月二十四節氣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自古以來,干支曆一直為官方和民間所普通認識,應用于天文、風水、命理、選擇術和中醫等學科上,並為歷朝官方曆書(即黃曆)所記載。以清朝官修史書《清實錄》為例,書中的干支紀年均以立春為分割點:如中華書局影印《清實錄》之第十七冊,乾隆實錄之第九冊,第573頁,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庚戌)立春,《實錄》的記載是:“庚戌。是日癸未年立春。”另見清代《紅樓夢》第九十五回:“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這裡更是明確地指出干支曆在紀年紀月時的轉換點。而農曆和干支曆是兩種不同的曆法,兩者在年份起點、月份劃分規則、每年天數等皆不同。

三元九運是古代中國人民劃分大時間的方法。先人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經過漫長時期的觀測,發現太陽系各大行星的運轉會對地球上的自然和人事現象產生影響,特別是木星和土星的運行規律對地球影響很大。木星環繞太陽一周約12年,土星環繞太陽一周約30年。木星與土星大約20年會合一次。古代中國人民洞悉這一天機,以180年作為一個正元,每一正元包括3個元,即上元、中元、下元;每元60年,分為3個運,每運為20年,即上元是一運、二運、三運,中元是四運、五運、六運,下元是七運、八運、九運,從而構成了完整的三元和九運體系。

上元

一運1864年--188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二運1884年--190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三運1904年--192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中元

四運1924年--194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五運1944年--196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六運1964年--198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下元

七運1984年--2003年(甲子年至癸未年)

八運2004年--2023年(甲申年至癸卯年)

九運2024年--2043年(甲辰年至癸亥年)

以上為西曆年與干支歷年的大概對應關係,年份的劃分要按照干支曆。

流派

在理氣的方法上,大致可分成兩個大的流派,下統諸多分支。直接採用八卦卦理理氣的流派是卦理派。包括八宅派、玄空飛星派(內有六個大的派系,統百多個小的派別)、奇門風水、河洛風水、大三元易理派、金鎖玉關等。採用河圖、洛書和先後天八卦的陰陽五行原理理氣的流派是五行派。包括贛南楊公風水術、新三合派、命理風水、正五行風水術等。中國風水學已經發展為多流派的風水學,每一派的風水學都有不同的理論,下面為你詳細介紹:

形勢派:(1) 巒頭派、(2)形象派、(3)形法派;

理氣派:(1)八宅派、(2)命理派、(3)三合派、(4)翻卦派、(5)飛星派、(6)五行派、(7)玄空大卦派、(8)八卦派、(9)九星飛泊派、(10)奇門派、(11)陽宅三要派、(12)廿四山頭派 (13)星宿派、(14)金鎖玉關派;

命理派:根據人的出生時間闡述地理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

格局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

此明元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以例其餘,皆卦內之清純者也。共有八局,此處列出四大局,另外四大局定可依法推出。

風水水法

風水法器

風水實踐中最主要的是水法,所謂水法就是調整建築物朝向與流水之間的關係,使之處水最佳位置,現代風水中的“水”則泛指一切流動的氣場,如道路,水管等。下面列舉風水水法的主要流派。

十二長生水法

水口在:丁未坤申庚酉,生在甲卯,旺在乾亥,墓在丁未。水口在:癸醜艮寅甲卯,生在庚酉,旺在巽已,墓在癸醜。水口在: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水口在:乙辰巽已丙午,生在壬子,旺在坤申,墓在乙辰。此為楊公十二長生水法。如:未山醜向,乙辰方來水,水口在乾亥:辛戌乾亥壬子,生在丙午,旺在艮寅,墓在辛戌,所以乙辰方來水為冠帶水論。

四大救貧水法

楊公水法四大局,陰陽四局辰戌醜未四墓庫。凡天造地設的真龍城局必有水口地戶。二十四山四十八向,四局四墓之內,龍凡養、生、沐、冠、臨、旺之六龍可取,故楊公曰:金龍。凡衰、病、死、墓、絕、胎六龍不可取用之。

羊刃祿堂水法

楊公水法真訣莫不是師承,非師傳之真訣,必定被誤導,因為歷代師者不輕易外傳,以上所述也無非是託名楊公的偽作。楊公水法是以真龍真穴為體,消砂納水為用。若只顧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顧龍穴的真假,就落入棄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龍,砂水皆不為我所用,儘管消砂納水做得巧奪天工,也是枉然的。一切禍福,皆在龍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龍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來,出不得煞去,“巒頭為體,理氣為用”是真諦。如果能掌握楊公水法的“羊刃、祿堂”之分,算是初步掌握了楊公風水收放水之法,但其中又有八煞、黃泉,及救貧黃泉等之法,如能正確撐握,富貴榮華盡在期間。楊公水法,精簡快捷,真假立辨。雌雄配合,陰陽交媾,就是“楊公水法”的玄關。所謂交媾,就是說物物自具雌雄之性。雌雄與山水之理相應而生旺,如“乾山乾向水流乾,乾峰出狀元”是也。

正神零神水法

正神正位裝,即要將“龍頂”裝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內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龍氣,而零神方位裡的水,則不論其水面的闊狹,水源的長短,只要能低空而不填實,就可論為吉祥。山龍是如此用法,水龍也是如此用法,交媾的原理,是以不變應萬變,用之于四海而皆准。“山上龍神不下水,水裡龍神不上山”是楊公風水的天機妙訣。“絕地訣”、“貧單絕”、“城門訣”“玉輦經”“門樓經”等之理論,是楊公水法陰陽造化之玄機。

中火星水法

楊公水法的“挨星”理論是指三元九運星氣的旺衰得失;以“排山掌訣”來定。“中星”“火星”順逆是楊公水法又一個秘訣,“中星歸庫永代興,火星歸庫永世貴”是也。山水合陰陽有情,廿八宿為用,龍砂向水相配合,才能稱之為“楊公水法”。

進神水法

楊公水法曰:明堂裡面要平地,明堂裡面有儲水,第一寬暢平整為貴。龍真穴正而誤立向,葬下一樣可以發達,其雖發達得功名,可有禍隱不測,何故?是因為水法錯誤,犯了“羊刃”“祿堂”之向,向上吉氣收不進來,向上來去之水不能為我所用,水主財祿,祿即是奉祿官祿,官祿不為我所用,焉有不丟官之理?真龍真穴得運又水法吉向,才能“催財催貴”。何謂吉向?一不犯“黃泉曜煞”,二不犯“羊刃祿堂”,三砂水要“生入克入”。如此之後再以八卦論吉凶,一卦純清者大吉,二卦者兼生旺可富貴,三卦者雜氣不吉。

七星打劫

"七星打劫"是楊公風水的秘訣,非真傳弟子難以瞭解,市面上流傳的“七星打劫之法”一般都不可信,以下摘錄一些零散的文章,以滿足讀者好奇之心。

先天八卦講: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確定了一個立體的自然環境模式,以及其自然現象。後天八卦:其內容講:坎離定南北,帝出乎震。一講地平方位,一講天體運行所產生的氣候變化規律。地理之學,根據後天八卦所述規律,在先天八卦立體模式中,尋找人居的地理環境和地平方位。故地理“城門一訣”,講求先後天互用。以上觀點,應該屬於形勢範疇,形勢家從先後天八卦中所尋找的理論依據。無非山水左右旋的形勢配合(一如太極圖之陰陽魚圖形),結合天元龍立天元向的規則。考察很多古墳,也是如此製作的。古來大地皆有留存,何以?元運不合也。此乃《玉函》講求的主要內容。所謂真傳一句話,訛傳萬卷書,有緣之人方可得之。楊公秘訣“七星打劫”序:“天上北斗司元氣化育萬物者也,斗柄指東天下皆春……陰陽二宅在囗囗囗囗在囗元而發丁財……”。

文昌水法

“一白水,為魁星生旺,少年科甲,名播四海,多生聰明智慧男子,……四綠木,為文昌,生旺文章名世,科甲聯芳,女子容貌端妍,聯姻貴族。”《玄機賦》曰:“坎元生氣,得巽木而附寵聯歡”,“名揚科甲,貪狼在巽宮”,“木入坎宮,凰池身貴”。《紫白訣》曰:“四一同宮,准發科名之顯”。“四綠為文昌之神,職司祿位;一白為官星之應,主宰文章。還宮復位固佳,交互疊逢亦美。”《地理精纂》曰:“一四同宮主科名,號青雲得路,有文筆硯池水,鼎元之兆也”。這些論述,都表明文昌位的作用是准發科名。現代社會以文章取科,文章蓋世者,即能青雲得路,所以在文昌位讀書,是很有作用的。

文昌位有固定和隨運而轉兩種。按固定而言,地盤的巽宮,就是文昌位。巽在東南角,在此角讀書,可以得文昌之輔。按宅性而言,坤宅,巽位得四一同宮。如果立二運坤艮向,巽位得四四一,文昌星還宮復位。同時,坎位亦得一一四,文章魁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所以,二運得坤宅的人,家中必有著名人才出世。艮宅,坎位得一四同宮。如果立八運艮山坤向,坎位得一一四,文章魁星還宮重位。同時,巽宮亦得四四一,文昌星也還宮復位。這兩個位置對讀書人非常之好。還有兌宮也有一四同宮,對讀書人也很有利。按隨運轉變的方法去找尋一四同宮,也不困難,各個山向之宅,都有文昌位元,只是組合有些不同而已。

八煞黃泉水法

楊公水法是指楊公風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山水調整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根據羅盤二十四山來推定吉凶。“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午山午向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此詩明確了楊公風水八卦先後相配之要訣。又如:“八煞黃泉水法”,“救貧黃泉水法”,“九星水法”;詩雲:“壬山滄滄水雲囗,龍碓磨坊一同尋,囗囗有路人吊死,若有圓墩食藥人,囗囗有樹頭上枝,囗囗有橋出仙人,囗囗有石高照破,兩宮相會破家庭。”,“羊刃祿堂水法”則雲:“羊刃來水見花休,水流疾病產下憂……”。楊公水法是楊公風水的精華之所在。

水法的繼承與發展

風水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築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牌樓、橋樑、廟宇、宗祠、住宅及墳墓以及皇宮丘陵都烙有“風水學”文化的痕跡,楊公風水作為中國風水學傳承的主要流派,歷代楊公的弟子正是這種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播者。如曾文辿、劉江東(劉七碗)、黃妙應、厲伯紹、葉七、劉淼等堪輿名流均是楊公的真傳弟子。其後,堪輿學即“楊公風水學”在贛南口口相傳。“文革”期間,由於楊公風水學發祥地江西興國三僚村楊公嫡傳弟子對風水文化的竭力保護,才使其完整保留延續至今。當代楊公水法的知名學者也有很多,如曾氏一脈傳承的第36代弟子梁惟朝,劉氏一脈傳承的第37代弟子劉國勝等等均系“楊公風水學”的嫡系傳承者,為楊公風水學後繼有人奠定了基礎。

楊公風水學既重形勢、重龍脈,又重於理氣。凡得到楊公真傳的歷代堪輿師大多技藝精湛。楊公及其高徒所堪定的古墳、古墓歷經千年而不衰。不但贛南,在廣東、福建、廣西等各省的許多望族的族簿上都記載了他們的名字。歷史是最好的證人,事實證明楊公的堪輿活動,使堪輿文化迅速傳播,大量的建築實踐,楊公風水有了用武之地,並逐漸影響到整個中國。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風水水法理論已經被許多有識之士所認同,學習水法也不乏其人,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80後90後,甚至國外的一些中國文化愛好者,均對風水產生了深厚的興趣,相信未來風水這一自然和諧的風水理論一定會在世界建築和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

當代研究

研究原則

科學風水學就是以中國古典堪輿風水學為基礎,結合現代多學科科學相關學科進行最佳地理位置選擇和佈置的學說。

1. 整體系統原則

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這個系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系統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

2. 因地制宜原則

因地制宜,即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制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于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

3. 依山傍水原則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發現的原始部落幾乎都在河邊臺地,這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相適應。

4. 觀形察勢原則

清代《陽宅十書》指出:“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只要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5. 地質檢驗原則

風水學思想對地質很講究,甚至是挑剔,認為地質決定人的體質,現代科學也證明這是科學的。有的風水師在相地時、親臨現場、用手研磨,用嘴嚼嘗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層的土質,水質,俯身貼耳聆聽地下水的流向及聲音,這些看似裝模作樣,其實不無道理。

6. 水質分析原則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質,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風水學理論主張考察水的來龍去脈,辨析水質,掌握水的流量,優化水環境。

7. 坐北朝南原則

中國位於北半球,歐亞大陸東部,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回歸線(北緯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於採取陽光。陽光對人的好處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時南房比北房的溫度高1-2度;二是參與人體維生素D合成,小兒常曬太陽可預防佝僂病;三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甲骨卜辭有測風的記載。《史記 律書》雲:“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

8. 適中居中原則

適中,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適中的另一層意思是居中,適中的原則還要求突出中心,佈局整齊,附加設施緊緊圍繞軸心。在典型的風水景觀中,都有一條中軸線,中軸線與地球的經線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軸線的北端最好是橫行的山脈,形成丁字型組合,南端最好有寬敞的明堂(平原)中軸線的東西兩邊有建築物簇擁,還有彎曲的河流。明清時期的帝陵,清代的園林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修建的。

9. 順乘生氣原則

氣是萬物的本源,太極即氣,一氣積而生兩儀,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于氣,水得之於氣,人得之於氣,氣感而應,萬物莫不得於氣。因此,風水講窮有氣則生,無氣則亡。

風水理論指倡在有生氣的地方修建城鎮房屋,這叫做順乘生氣。只有得到生氣的滾滾,植物才會欣欣向榮,人類才會健康長壽。

10. 改造風水原則

人們認識世界的目的在於改造世界為自己服務,《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面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革就是改造,人們只有改造環境,才能創造優化的生存條件。

風水學權威認為,中國流行的風水學的核心是全面考慮,綜合分析,統籌兼顧,主要有十個方面的內容。

一.觀天

宇宙星體對人的作用。古代中國人民十分注重太陽月亮星宿對人類的影響,在風水上主要表現在採光、立向、選日方面。

元運年月日時四季,都是由天星迴圈所形成的,所以天體的運動對人的影響作用是無容置疑的。所謂堪輿,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水有萬物。觀察天,瞭解天,天光上臨,地德下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根據天星來選擇風水地也就成了風水學中最原始的最基礎的學問了。

幾千年前形成的中國夏曆,和我們一直沿用的農曆,其中都有風水師的重要貢獻。

根據星空的現象來預測人世的休咎,這也是風水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七政四餘,輪流當值。天星在時間上也有一系列的程式,這主要表現在天星演禽日課上。

二.辨質

風 (空氣)、水、地(土)的質,對人的作用。這是風水學的基礎。風為人呼吸的空氣,水為人吃的水,源頭水,土為種莊稼的土、穴位中的土。因為空氣、水、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質,如果風(空氣)質不好、水質不好、土質不好則會造成生物不好,引人發病,致人生災,我想這是誰也不會否認的。

古代風水師主要有望氣聞氣等方法以測定空氣品質,品水養魚等方法以測定水的品質,捏土嘗土等方法以測定土的品質。

雪心賦雲:草繁木茂,水深土厚,就是根據目測定風水土的品質的方法之一。

益福堂的實證生氣十法一文中就有此類方法介紹。

在古代,科技不發達,風水師只有用眼看,用鼻聞,用口嘗,用手捏,用秤稱的原始方法去鑒定風水地的品質,到了科學昌明的今天,風水家們如果還抱著這些簡單方法不放,不與時俱進,不進行工具創新,不借助於科學儀器來測量空氣品質,水的品質與土的品質的話。

三.察形

風水地的形貌情意對人的作用。這裡所指的風,既是空氣,也是空間。水,是由水積累而成的溝渠溪流,江河湖海。地,是由土積累而成的山崗嶺脈。後來風水學家把陰陽宅所在位置(穴位)後面有直接聯繫的山脈稱之為龍,其他的山崗稱之為砂。

人類在繁衍生息,治國安民,行軍打仗的過程中,發現觀察天象,勘察地貌,瞭解地形,分辨地質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人類的存亡興衰,國家的長治久安,打仗的成功失敗,於是就形成了風水學的原始理論---地理。

風水家發現,山水的形狀體貌是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和吉凶的。

風水學還把山川空間人格化人性化,按山川空間三者的形態表示理解為情意表示。有情于陰陽宅者為吉,無情於陰陽宅者不吉,反情於陰陽宅者為凶。這是風水學中高等層次的學說。

這些內容風水學稱之為形體學。可在風水典籍青烏經、葬經,雪心賦、撼龍經、疑龍經、發微賦、人子須知等書中有較詳細的說明。

四.乘氣

風水地的氣對人的作用。風水地三者中有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氣存在,這種氣不是空氣的氣,而是由天地山川空間流通、會聚、孕育、體現出來的一種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不能用羅盤測量的東西。氣有吉氣兇氣中氣之分。能意會得這種氣,能接收生氣,摒棄兇氣,才可以達到風水學的最高境界。所以乘氣是風水學的頂尖技術。

葬書謂“氣以生和,氣因形來,氣以勢止,氣以土行,氣以龍會” “形止氣蓄,化生萬物” “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是也。

益福堂的內證生氣十法、外證生氣十法、風水的吉氣兇氣三文中有識氣方法介紹。

五.方位

風水地的磁場方位對人的作用。

這是風水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的測量工具就是羅盤。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發現陰陽宅前後左右的山水所在的方位,與陰陽宅的方向和位置相互作用,會對人類有直接間接的影響,會左右到人類的生死存亡,興衰禍福,吉凶休咎。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學說來演繹來推論。風水學家稱之為理氣。

理氣最主要的有六類:

1.用先天八卦靜態配合論;

2.用後天八卦動態平衡論;

3.用淨陰淨陽法納甲九星論;

4.用三合生旺墓論;

5.用天星配合山水論;

6.用山水空實配合三元九(八)運論。

每類又分多種學派。各派內容有的互不相通,有的大相徑庭,有的互相攻擊。

理氣是風水學中最龐大,最複雜,真假難分,高低莫辨的內容。是最多糟粕的地方。是最受人們攻擊的學術。因為很多理氣內容玄而又玄,無法用科學解釋和事實驗證而難以自圓其說。

很多人在理氣方面花了畢生精力,洋洋大觀著書立說,把羅盤加了一層又一層,圈了一圈又一圈,意圖闡精釋微,探究風水奧妙,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但卻容易把自己把後學圈進一個小圈子裡捨本逐末而不能自拔。

人們所以說風水是迷信,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用羅盤測下方向,說點吉凶就是風水學的全部,就是風水大師了。這顯然對風水學是不公正的。

根據益福堂的理解,理氣不是風水學的全部,理氣雖是風水學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必須掌握的學說,但卻不是最關鍵最核心的學說。這就是古哲今賢癉精竭力創研千門百派理氣都無法破解所有風水奧秘的原因。

六.定位

陰陽宅的位置選擇和方向選擇。

掌握了上述原理後,那就可以選擇確定陰陽宅的位置了。風水學中謂之點穴。

點穴是風水學的核心,因為風水師的所有努力都是以陰陽宅為基礎為中心來推論的。所有風水地環境都是圍繞針對陰陽宅來發生作用的。因為只有真穴正穴,才是風水地生氣會聚之所,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的。

陽宅會受風水地的影響而對人發生作用,這個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那陰人所安葬的位置會對他的後代產生作用,是用現代科學無法理解的。但是根據古代中國人民的經驗,今人的大量事實證明,這種作用卻確實存在,有時比陽宅的作用還更明顯。這是為什麼呢?

益福堂不才,不能用科學原理解釋這個原因。但大家卻不能以為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都是無用的,都是不可相信的。因為科學也有局限性的,科學也不是萬能的,現代科學也不是完美無缺的。

選好陰陽宅的位置後,然後選擇建造最合適的方向,以接收承納四周山水空間的生氣。謂之立向,立向也就成了風水的關鍵。

大家看古代官衙的建築,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可見風水學是很注重方向選擇的。

七.擇時

風水地與時間配合對人的作用。

古代中國人民發現,在不同的年月日時,建造不同方位的陰陽宅,也會對人的興衰禍福有很大的作用,甚至一些國家大事社會大事人生大事,也可以借助時間的選擇而增加福氣或成功。於是就創造了一種選擇時間的學說。風水學中謂之日課。日課學主要有造命、天星、河洛、鬥首、奇門、六壬、演禽、紫白等。

風水家們還發現三元九運的時間段的不同,也會不同地影響陰陽宅的好壞。所以就形成了三元玄空六法等多種學派。

由於時間是由天地運動產生由人類感知的東西,既然人與天地為一體,時間對人所起的作用也就合乎邏輯了。

根據上面分析,風水學說,既包含天、地、風、水等物質,還把時間納了其中,是一種空間時間的統籌組合,是一種最為全面最為系統的宏觀分析與優化。

八.施工

陰陽宅的設計施工與風水地的改善。

中國風水學把在建造陰陽宅中的設計施工,視作為跟隨陰陽宅建造總個過程的必須掌握的方法。如陽宅建造的方向,採光,大小尺寸,高低,顏色,房間,灶,床,門,傢俱等的內局選擇安排,還有井,門樓,路,橋,廁,出水口等的外局設計與安排等等。

古代中國人民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不好的環境是可以人工改變的。所謂目力之巧,工力之具。

古代的村落中的後龍山,水口山,大量種植和嚴厲保護樹林,就可以知道古代中國人民是很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還有如用改河、建橋、築路、挖塘、圍牆、建塔等很多方法來改變風水地,以獲得良好的人居環境。這就是風水學的功勞。

風水學稱這些為工力做法,這也是風水家們必修的課程和必做的功夫。所以古代的風水師同樣也是建築設計師。

九.循禮

尊祖敬宗,慎終追遠的風俗禮儀。體現孝道的重要方式。

安葬先祖,是中國人慎終追遠,尊祖敬宗的最佳方式,所謂入土為安,人從地裡生,還回地裡去,選個山環水抱,山清水秀,靈氣集中,生氣盎然的地方安置祖先屍骨,立個碑,建個墓,刻上祖宗名字,讓後人能瞻仰先人,緬懷祖德,能承前啟後,繼往開來。這對中國人的倫理建設和社會進步,其意義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風水學規定,在安葬先人過程中,還要按一定的儀式進行,以寄託後人的哀思與表現後人的孝道。

在建造陽宅時,在社會或人生的重大事件時,也都要按一定儀式與程式來進行。雖然這些儀式的規定各地有所不同,但這也是風水學的實用內容和不可忽缺的組成部分。有了這些儀式,才能將風水學的實施有步驟有禮節的完成。這也就形成為一種中國民俗遺產。

十.積德

勉人盡孝,勸人為善,催人向上,使人得福,告訴人們順應自然規律、優化自然環境來改善提高人生和社會。這是風水學的基本理念與最高目標。

中國古代人民認為,天地人是一體的,人的心靈與天地的靈氣是相通的。美好的心靈才能和美好的風水地同氣感應,有美好心靈人才能得到美好的陰陽宅,才能獲得風水地的吉氣善待。反之,有醜惡心靈的人是無法得到美好的陰陽宅的,只能得到醜惡的陰陽宅,也就只會得到風水地的兇氣懲罰的。所以風水學十分重視風水用戶和地師的心靈的塑造與淨化,十分重視道德的修養與積累。福由心生,地由心造。

風水可以改天命而奪神功,這是古代中國人民對風水學的高度肯定。風水學告訴人們要能順應自然規律,做到天人合一,要優化自然環境,這樣就有了好的陰陽宅,有了好的風水地的吉氣感應與蔭庇,自己和後人即可以平安昌盛,所以丁財貴秀,百福臻臨,如果人人家家都能獲得好風水地而吉祥,社會就會因人人平安幸福而和諧,民族國家也就會因人人有為家家發達社會和諧而興旺,這就是風水學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所在。

根據上面分析,可以說,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資訊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

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最初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有利於農業生產,二是有利於居住。在衣食富足以後,古代中國人民搞風水的根本目的就出現了,由以上兩個方面轉變為為了富貴或長壽,可富貴或長壽的前提條件是吃飽肚子,住得踏實,因此說風水的科學性就體現在好風水有利於農業生產,有利於人類居住。

風水的標準主要有六項:山環、水抱、朝案有情、水質甘甜、土地紅黃細膩有光澤、得地還應得時得向。

山環

山環指一個地方(指平原)要三面或四面有山環抱,山環抱之地多是平原,平原又稱沖積平原,沖積平原的土來自于周圍山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另一方面,環抱的山如同一個容器使風化土聚集而不是向外擴散,土層越來越厚,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沖積平原就逐漸形成了。因此環抱沖積平原的山既是平原的土質來源,又是平原的支持維護者。與山環相反的是山反背,山反背之地由於無法聚集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平原也就無法形成。

水抱

水抱,就是好風水的所在前面有河流環抱。前面河流環抱有什麼好處呢?前面我們說過,陰陽宅一般都選在沖積平原上,沖積平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河水沖刷四周環抱山上的風化土而來,因此,環抱的山為沖積平原提供的是土質來源,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就是河流。

從中國的地形圖上看,代表平原的綠色地區基本上都在大江大河的中末端,說明這些平原都是大江大河沖刷上游山上的風化土形成的,大江大河是沖積平原形成的動力來源。

朝案有情

就是沖積平原前面必然有朝山和案山,他們有情的標誌就是環抱沖積平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