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城對岸,有一個高山群落,100多棟古大厝連成片

過了泉州古城的臨漳門, 再從筍江橋過江, 那條延伸的筍江路邊上, 有一片被忽略的紅色群落。

這片紅屋頂古厝群位於泉州鯉城金龍街道高山社區,

約50畝地上從容立著100多棟古大厝, 多建於18世紀至民國初年。 從高空望下去, 大厝的四水歸堂, 一座連著一座;漫步其間, 那些從海外運回的彩色玻璃、鐵藝欄杆, 隱藏著一個個泉州華僑衣錦還鄉的故事。

我們採訪時才得知, 為了保護日漸傾圮的大厝、洋樓, 社區目前已成立了改造專案組。 已確定的大致改造方向是, 做文創產業, 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區。

廳堂窗櫺門房屋簷

的精緻木石雕

彩色玻璃、穹頂藍天下

的華僑故事

這裡很像一個天然的五店市

規模更大一些

聽聽這裡的故事

1

“義門吳”的傳說

85歲的蔡阿婆,和兩三個姐妹伴,每天在古厝裡以棋牌為樂。

孩子們有了新房,蔡阿婆說什麼都不想搬去住。古厝裡,夏天不開空調也很涼快,冬天在天井就能曬到太陽,她習慣住在這裡。

古厝群藏身城郊,老人們口口相傳著很多故事,“母豬銜金石”就是其中一個。

相傳在清朝,有位路人經過高山,內急,借吳氏先人家的茅廁用。舊時人們隨身攜帶的財物,用布包著纏在腰間。路人如廁時取下腰間財物,離開時忘了帶走。後來返回尋找,吳家原封不動將錢物奉還,路人非常感動。

為了感恩,路人買了一隻母豬,贈給吳家。這只母豬,每日到村裡的一座山頭銜青黑色石塊,在門口堆成一堆。後來,不斷有收廢品的人上門想買這些石塊,吳家這才知道,這些是青金石。可惜已所剩無幾。

皇帝聽說了這個故事後,特賜“義門吳”的美譽。相傳此前還留下一塊牌匾,可惜在上世紀70年代被燒毀。如今,“義門吳”只留下一座破敗的祖厝,只有祭祀時才有人在。不過,“母豬銜金石”的故事,拾金不昧的美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高山人。

2

“旗杆巷”的由來

同樣是祭祖的場所,林家的祖厝就比較新。

我們探訪那天,恰逢林家一位小夥訂婚,宗親們圍在祖厝祭祖。這間祖厝也是傳統的紅磚厝樣式,看著像剛建不久,只有牆邊的兩塊條石上有歲月的痕跡。大家一邊折著金紙,一邊談論著“條石、祖厝、旗杆巷”的故事。

舊時科舉中了功名,可以在祠堂前豎旗杆,一是以示光耀門楣,二是給後人立榜樣。清光緒年間,林氏先民林坤黎中舉,林家獲得了在祖厝前豎旗杆的殊榮。旗杆共兩根,每根旗杆各有兩塊條石作為旗杆夾石。林氏祖厝旁的巷子,也因此得名“旗杆巷”。

如今,旗杆巷猶在,旗杆已無蹤跡,四塊旗杆石只剩下兩塊,原本的祖厝在10多年前的一次火災裡化為灰燼。林家後人在舊址上重建了祖厝,將僅存的兩塊條石搬進祖厝內,原本豎旗杆的位置種上了樹。

僅一米多寬的旗杆巷由條石鋪成,54歲的林家後人林樹棟在這裡行走了大半輩子。他說,如今林坤黎的後人基本都在海外。“旗杆巷還在,這是我們林家的驕傲。他的勤奮好學,也一直都是我們的榜樣。”

3

“木耳治”風雲

和“義門吳”、“旗杆巷”的傳奇相比,“木耳治”則多了幾分繁華之後的落寞。

木耳治是高山一座古厝的俗稱。古厝是林鋼潮的太祖父——華僑林泮水所建,牆圍、前埕、天井、護厝等一應俱全,五間張、28間房,曾是這一帶最宏偉的大厝之一。

今年60歲的林鋼潮深深記得,古厝曾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紅磚外牆點綴著浮雕,花、鳥、亭、樹栩栩如生;古典鐵藝大門一開,兩側的鑲金青石雕,光彩奪目;下廳廊頂祥鳥瑞獸,大廳龍柱肅穆威嚴。

洋樓吊頂處繪著蝙蝠圖案

彩繪色澤依然鮮亮

後來大煉鋼鐵,鐵門被挖、鐵地板被翹;然後是“破四舊”,龍柱被燒、浮雕被毀;再後來,小偷來了,挖走了石雕、木雕。宮殿般的古厝,修修補補,不下十次。

“祖上建立的家業,總不能毀在我手裡。”林鋼潮是林泮水四兒子的後人,大家習慣叫他鋼啊。生在這,長在這的鋼啊,跟古厝有著割捨不了的感情。“大房屋頂塌了許久,要趁春雨來臨之前把它補好。”鋼啊攪拌水泥漿,忙著修古厝。母親曾說過他,“你要不修這古厝,3層洋樓早就蓋起來了!”

這間古厝的後代有兩三百人,大多是華僑,分佈在世界各地。鋼啊說,古厝以前還住過解放軍、辦過學校和工廠。如今,古厝的牆、廊、窗,還能看到一些裝飾,門口的青石雕因抹了水泥,在混亂中倖免於難。但光靠修修補補,它這間古厝還能矗立多久,鋼啊心裡也沒個數。

4

這裡將改造做文創旅遊

高山古厝群裡,需要維護修繕的古厝,還有很多。我們為此請教了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姚洪峰。他告訴我們,高山社區的古厝可以從兩個途徑申請保護:一是,通過文物部門申報文保單位進行保護;二是,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申請傳統村落保護。他也希望政府能加強重視,儘快對這些古厝進行保護,再由專家對其價值進行論證和發掘。

對此,鯉城金龍街道掛口高山社區的負責人黃副書記覺得,申請政府進行保護,投入的資金很有限,最後也是比較有價值的古厝會被保護起來,成片保護很難。今年,他們社區成立了一個高山片區改造專案籌建組,打算保護開發這些古民居。

“這裡跟之前的五店市有點像,但規模比它大很多。”黃副書記介紹,籌建組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即民意調查和招商引資。已確定的大致改造方向是,做文創產業,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區,既要有民居,又要有商家。“古厝是一定要保護起來的。”黃副書記說,這一次的改造,不僅要將古厝原有的價值保存下來,還要將其所隱藏的商業價值開發出來。

來源微信:花巷

聽聽這裡的故事

1

“義門吳”的傳說

85歲的蔡阿婆,和兩三個姐妹伴,每天在古厝裡以棋牌為樂。

孩子們有了新房,蔡阿婆說什麼都不想搬去住。古厝裡,夏天不開空調也很涼快,冬天在天井就能曬到太陽,她習慣住在這裡。

古厝群藏身城郊,老人們口口相傳著很多故事,“母豬銜金石”就是其中一個。

相傳在清朝,有位路人經過高山,內急,借吳氏先人家的茅廁用。舊時人們隨身攜帶的財物,用布包著纏在腰間。路人如廁時取下腰間財物,離開時忘了帶走。後來返回尋找,吳家原封不動將錢物奉還,路人非常感動。

為了感恩,路人買了一隻母豬,贈給吳家。這只母豬,每日到村裡的一座山頭銜青黑色石塊,在門口堆成一堆。後來,不斷有收廢品的人上門想買這些石塊,吳家這才知道,這些是青金石。可惜已所剩無幾。

皇帝聽說了這個故事後,特賜“義門吳”的美譽。相傳此前還留下一塊牌匾,可惜在上世紀70年代被燒毀。如今,“義門吳”只留下一座破敗的祖厝,只有祭祀時才有人在。不過,“母豬銜金石”的故事,拾金不昧的美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高山人。

2

“旗杆巷”的由來

同樣是祭祖的場所,林家的祖厝就比較新。

我們探訪那天,恰逢林家一位小夥訂婚,宗親們圍在祖厝祭祖。這間祖厝也是傳統的紅磚厝樣式,看著像剛建不久,只有牆邊的兩塊條石上有歲月的痕跡。大家一邊折著金紙,一邊談論著“條石、祖厝、旗杆巷”的故事。

舊時科舉中了功名,可以在祠堂前豎旗杆,一是以示光耀門楣,二是給後人立榜樣。清光緒年間,林氏先民林坤黎中舉,林家獲得了在祖厝前豎旗杆的殊榮。旗杆共兩根,每根旗杆各有兩塊條石作為旗杆夾石。林氏祖厝旁的巷子,也因此得名“旗杆巷”。

如今,旗杆巷猶在,旗杆已無蹤跡,四塊旗杆石只剩下兩塊,原本的祖厝在10多年前的一次火災裡化為灰燼。林家後人在舊址上重建了祖厝,將僅存的兩塊條石搬進祖厝內,原本豎旗杆的位置種上了樹。

僅一米多寬的旗杆巷由條石鋪成,54歲的林家後人林樹棟在這裡行走了大半輩子。他說,如今林坤黎的後人基本都在海外。“旗杆巷還在,這是我們林家的驕傲。他的勤奮好學,也一直都是我們的榜樣。”

3

“木耳治”風雲

和“義門吳”、“旗杆巷”的傳奇相比,“木耳治”則多了幾分繁華之後的落寞。

木耳治是高山一座古厝的俗稱。古厝是林鋼潮的太祖父——華僑林泮水所建,牆圍、前埕、天井、護厝等一應俱全,五間張、28間房,曾是這一帶最宏偉的大厝之一。

今年60歲的林鋼潮深深記得,古厝曾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紅磚外牆點綴著浮雕,花、鳥、亭、樹栩栩如生;古典鐵藝大門一開,兩側的鑲金青石雕,光彩奪目;下廳廊頂祥鳥瑞獸,大廳龍柱肅穆威嚴。

洋樓吊頂處繪著蝙蝠圖案

彩繪色澤依然鮮亮

後來大煉鋼鐵,鐵門被挖、鐵地板被翹;然後是“破四舊”,龍柱被燒、浮雕被毀;再後來,小偷來了,挖走了石雕、木雕。宮殿般的古厝,修修補補,不下十次。

“祖上建立的家業,總不能毀在我手裡。”林鋼潮是林泮水四兒子的後人,大家習慣叫他鋼啊。生在這,長在這的鋼啊,跟古厝有著割捨不了的感情。“大房屋頂塌了許久,要趁春雨來臨之前把它補好。”鋼啊攪拌水泥漿,忙著修古厝。母親曾說過他,“你要不修這古厝,3層洋樓早就蓋起來了!”

這間古厝的後代有兩三百人,大多是華僑,分佈在世界各地。鋼啊說,古厝以前還住過解放軍、辦過學校和工廠。如今,古厝的牆、廊、窗,還能看到一些裝飾,門口的青石雕因抹了水泥,在混亂中倖免於難。但光靠修修補補,它這間古厝還能矗立多久,鋼啊心裡也沒個數。

4

這裡將改造做文創旅遊

高山古厝群裡,需要維護修繕的古厝,還有很多。我們為此請教了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姚洪峰。他告訴我們,高山社區的古厝可以從兩個途徑申請保護:一是,通過文物部門申報文保單位進行保護;二是,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申請傳統村落保護。他也希望政府能加強重視,儘快對這些古厝進行保護,再由專家對其價值進行論證和發掘。

對此,鯉城金龍街道掛口高山社區的負責人黃副書記覺得,申請政府進行保護,投入的資金很有限,最後也是比較有價值的古厝會被保護起來,成片保護很難。今年,他們社區成立了一個高山片區改造專案籌建組,打算保護開發這些古民居。

“這裡跟之前的五店市有點像,但規模比它大很多。”黃副書記介紹,籌建組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即民意調查和招商引資。已確定的大致改造方向是,做文創產業,打造成一個文化旅遊區,既要有民居,又要有商家。“古厝是一定要保護起來的。”黃副書記說,這一次的改造,不僅要將古厝原有的價值保存下來,還要將其所隱藏的商業價值開發出來。

來源微信:花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