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了公平正義——屯溪法院2017年工作亮點掃描

2017年, 屯溪法院一路風雨, 一路前行。 本期專刊對該院一年來的工作進行全景掃描, 記錄幹警們在法治建設道路上砥礪前行的鏗鏘足跡, 以此告別難忘的2017年。

【公正審判——為百姓提供司法保護傘】

關鍵字:涉眾型案件 輕微刑事案件快審機制

11月9日, 該院公開宣判姜某、葉某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

兩名被告人兩罪並罰, 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十三年, 並處罰金三十五萬元、三十萬元。 這是該院依法嚴厲打擊懲治犯罪的一個縮影。

2017年, 該院積極應對危險駕駛犯罪躍居刑事犯罪案件數量之首的新形勢, 對符合收監條件的堅決予以逮捕, 遏制危險駕駛犯罪上升勢頭。 組織精幹力量穩妥審理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易引發涉訴信訪的涉眾型案件, 審結非法集資和傳銷犯罪案件4件, 涉案金額6099.9萬元, 堅決打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行為。 完善輕微刑事案件快審機制, 適用輕微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式審結案件185件, 占刑事案件結案數55.89%。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嚴格貫徹量刑規範化、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制度。 全年受理刑事案件387件, 審結362件, 判處犯罪分子480人。

【以民為本——唱響社會和諧韻律】

關鍵字: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 平等調解民商關係

5月16日, 該院分別向一對起訴離婚的年輕夫妻送達“離婚冷靜期”通知書。 不久, 一時衝動後冷靜下來的夫妻倆抱著孩子來到法院撤回起訴。 這是該院發出的首份“離婚冷靜期”通知書。

2017年, 該院開展家事審判方式改革試點, 實行“家事審判法官+訴調對接團隊”審判模式, 組建家事糾紛調解員隊伍, 建立離婚案件冷靜期、案後跟蹤回訪等制度, 審結家事案件335件, 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合法權益, 被評為全市實施婦女兒童發展綱要先進集體。

依法遏制民間融資中的高利貸化和投機化傾向, 審結民間借貸案件567件。 拓寬思路審理涉及互聯網金融新類型案件, 審結P2P網貸案件3件, 著力防範金融風險。 加大對涉及房地產延期交付、拖欠工程款等案件的調解、化解力度, 審結因房價升溫賣家違約而大幅增長的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68件, 維護交易誠信守約原則, 促進房地產市場規範有序發展。 打破庭室界限, 形成“大民事”審判格局, 民事審判團隊辦結案件2309件, 同比上升10.45%。 全年受理民商事案件3567件, 審結3199件, 結案率89.68%。

【司法公開——揭開法院神秘面紗】

關鍵字:智慧法院 法院開放日

“今天現場看到法官審理了販毒案件, 讓我們小學生認識到毒品的危害, 我們要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來自大位小學的小學生在旁聽一起販賣毒品案後說道。

【繁簡分流——開通辦案快車道】

關鍵字:簡案快審 試點

2017年,該院開展繁簡分流調解速裁試點工作,通過在訴訟服務中心適用簡易程式、特別程式以及速裁機制,快速解決簡易、簡單案件,推行繁簡分流、簡案快審,破解“案多人少”難題並取得較好成效。

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訴前調解室,成立小額速裁審判團隊,對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案件,由訴訟服務中心開展訴前調解、立案調解,適用速裁、簡易程式審理,全年訴訟服務中心分流民商事糾紛案件549件,用3.7%的辦案力量辦理了全院19.36%的民商事案件。

【隊伍建設——鍛造維護正義之師】

關鍵字:從嚴治院 權責統一

2017年,該院堅持從嚴治院,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警隊伍。強化幹警思想政治建設,通過多種形式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黨規等。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開展“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充分發揮黨員幹警先鋒模範作用,把學習熱情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果,全年黨員幹警辦案4936件,占全院辦案數的94.58%,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黨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先後制定《“五類案件”品質評查方案》、《錯案追究工作規則》、《審判委員會工作規則》等多項工作制度,落實法官辦案品質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實現法官權責統一。開展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任前廉政談話13人次,“一崗雙責”談話65人次,未發生一起違法違紀案件和枉法裁判案件。

【因地制宜——促進司法改革任務落地生根】

緊抓司法責任制關鍵環節,推動裁判文書簽發機制改革,74.52%的案件由辦案法官自主簽發,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嚴格落實院、庭長“入額必辦案”原則,院、庭長辦結案件2618件,人均結案137.79件,占全院結案數50.16%,實現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完善審判委員會親歷案件機制,規範審判委員會委員表決權,未入額的審判委員會委員在案件討論時不參與表決。按“法官+助理+書記員”模式組建民事、刑事、行政、執行四個審判團隊,優化審判資源配置,激發團隊活力。建立專業法官會議制度,統一裁判尺度和法律適用問題,促進“同案同判”。全年法官人均結案193.3件,較改革前同比增長7.69%。

【多元解紛——延伸司法服務觸角】

關鍵字:物業、家事糾紛訴前調解 線上調解

11月6日,為及時有效化解物業糾紛,促進社區居民安居樂業,該院在柏山社區掛牌成立“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截至11月中旬已成功委派調解解決2起東方麗景社區物業糾紛。

該院精心打造“安居聯動調處”特色調解品牌,與區住建委、區婦聯、街道、社區聯手搭建物業、家事糾紛訴調對接平臺,設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和柏山社區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道防線”。選聘11名線上調解員,在陽湖鎮司法所設立網上線上調解室,網上線上調解糾紛23件。不斷加強與行政機關、人民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的有機銜接,構建較為完備暢通的訴調對接平臺,辦理訴前調解案件710件,充分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矛盾減壓閥”作用。

【司法便民——搭建服務“立交橋”】

關鍵字:訴訟服務 “最後一公里”

“現在有糾紛找法院很方便,我們村就有訴訟服務台,法官會上門接受村民法律諮詢、調解糾紛,我和鄰居家的糾紛就是法官上門調解好的。”村民李大叔說道。

【執行利劍——破除實現公平正義最後一道藩籬】

關鍵字:執行團隊 信用聯合懲戒

2017年,該院受理執行案件1913件,執結1599件。主動應對員額制改革後執行法官減少而案件激增的新形勢,整合有限執行資源,組建“1+2+2”執行團隊,改變過去“單兵作戰”為“團隊作戰”。完善保全和先予執行協調配合機制,從源頭上確保案件有力執行,受理保全案件233件,標的額1.08億元。落實“一案一人一帳戶”、執行財產申報制度,充分運用財產查控、失信懲戒、司法拘留等手段,成功化解一批涉執信訪案件。起草《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實施辦法》,推進“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加強聯動執行,司法拘留老賴18人次,提請公安機關協助臨控下落不明的被執行人79人;開展“百日攻堅”、涉民生、金融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增強執行威懾力。

”來自大位小學的小學生在旁聽一起販賣毒品案後說道。

【繁簡分流——開通辦案快車道】

關鍵字:簡案快審 試點

2017年,該院開展繁簡分流調解速裁試點工作,通過在訴訟服務中心適用簡易程式、特別程式以及速裁機制,快速解決簡易、簡單案件,推行繁簡分流、簡案快審,破解“案多人少”難題並取得較好成效。

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置訴前調解室,成立小額速裁審判團隊,對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案件,由訴訟服務中心開展訴前調解、立案調解,適用速裁、簡易程式審理,全年訴訟服務中心分流民商事糾紛案件549件,用3.7%的辦案力量辦理了全院19.36%的民商事案件。

【隊伍建設——鍛造維護正義之師】

關鍵字:從嚴治院 權責統一

2017年,該院堅持從嚴治院,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警隊伍。強化幹警思想政治建設,通過多種形式集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章黨規等。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開展“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充分發揮黨員幹警先鋒模範作用,把學習熱情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實際成果,全年黨員幹警辦案4936件,占全院辦案數的94.58%,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黨建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先後制定《“五類案件”品質評查方案》、《錯案追究工作規則》、《審判委員會工作規則》等多項工作制度,落實法官辦案品質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追究制,實現法官權責統一。開展員額法官、法官助理任前廉政談話13人次,“一崗雙責”談話65人次,未發生一起違法違紀案件和枉法裁判案件。

【因地制宜——促進司法改革任務落地生根】

緊抓司法責任制關鍵環節,推動裁判文書簽發機制改革,74.52%的案件由辦案法官自主簽發,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嚴格落實院、庭長“入額必辦案”原則,院、庭長辦結案件2618件,人均結案137.79件,占全院結案數50.16%,實現院、庭長辦案常態化。完善審判委員會親歷案件機制,規範審判委員會委員表決權,未入額的審判委員會委員在案件討論時不參與表決。按“法官+助理+書記員”模式組建民事、刑事、行政、執行四個審判團隊,優化審判資源配置,激發團隊活力。建立專業法官會議制度,統一裁判尺度和法律適用問題,促進“同案同判”。全年法官人均結案193.3件,較改革前同比增長7.69%。

【多元解紛——延伸司法服務觸角】

關鍵字:物業、家事糾紛訴前調解 線上調解

11月6日,為及時有效化解物業糾紛,促進社區居民安居樂業,該院在柏山社區掛牌成立“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截至11月中旬已成功委派調解解決2起東方麗景社區物業糾紛。

該院精心打造“安居聯動調處”特色調解品牌,與區住建委、區婦聯、街道、社區聯手搭建物業、家事糾紛訴調對接平臺,設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工作室和柏山社區物業糾紛調解工作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第一道防線”。選聘11名線上調解員,在陽湖鎮司法所設立網上線上調解室,網上線上調解糾紛23件。不斷加強與行政機關、人民調解組織、行業調解組織的有機銜接,構建較為完備暢通的訴調對接平臺,辦理訴前調解案件710件,充分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矛盾減壓閥”作用。

【司法便民——搭建服務“立交橋”】

關鍵字:訴訟服務 “最後一公里”

“現在有糾紛找法院很方便,我們村就有訴訟服務台,法官會上門接受村民法律諮詢、調解糾紛,我和鄰居家的糾紛就是法官上門調解好的。”村民李大叔說道。

【執行利劍——破除實現公平正義最後一道藩籬】

關鍵字:執行團隊 信用聯合懲戒

2017年,該院受理執行案件1913件,執結1599件。主動應對員額制改革後執行法官減少而案件激增的新形勢,整合有限執行資源,組建“1+2+2”執行團隊,改變過去“單兵作戰”為“團隊作戰”。完善保全和先予執行協調配合機制,從源頭上確保案件有力執行,受理保全案件233件,標的額1.08億元。落實“一案一人一帳戶”、執行財產申報制度,充分運用財產查控、失信懲戒、司法拘留等手段,成功化解一批涉執信訪案件。起草《關於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實施辦法》,推進“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加強聯動執行,司法拘留老賴18人次,提請公安機關協助臨控下落不明的被執行人79人;開展“百日攻堅”、涉民生、金融案件專項執行行動,增強執行威懾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