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洛陽話:齋公

齋公:是洛陽話, 年輕人知道的不多, 老年人似乎都明白, 在老城指:啥肉都不吃的人。 我的父親就是街坊四鄰非常有“名”的齋公, 據奶奶講:他5歲那年, 鄰居過“白事兒”, 人家給他了一小碗大白條子肥肉, 一下子吃“傷”出問題來了…從此, 一輩子不吃肉, 家裡還得專門給他備一個炒菜鍋, 一旦全家人改善生活, 就必須給他單獨做飯…他與“吃齋念佛”的人有所不同, 不是克制是厭惡不食…年少時, 我不懂也不知“齋公”怎麼寫、啥意思。

出家全真道士在的講究是------齋戒;俗稱“忌口”。 其實就是不吃葷菜, 所謂的五葷是仙道的禁忌,

五葷是指:蔥、蒜、韭、薤、荽, 稱之為五葷菜。 還有一種說法是:小蒜、大蒜、韭菜、芸苔、胡荽為五葷.不要誤會, 這可不是我們俗人說的酒肉之類的。

三厭--在道教泛指三種腥味肉類食品;一般稱大雁為天厭;犬為地厭;鯉、鱔、龜為水厭.在全真教的道觀傳統講究不食五葷三厭.歸依道教初級五戒者不食酒肉;五戒--是指殺、盜淫妄酒(包含肉)。 齋公:在廟裡管香火的人:(1).對道士的尊稱。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 無塵看見李信是個道粧, 叫道:齋公, 我與你並無寃仇, 何故首我?’”《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聽得齋公們說, 打了天上的星宿, 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 ” (2).道士靠人佈施為生, 因亦以比喻只吃進不拿出的人或物。 不瞭解情況的人, 到俺家看做了葷、素兩種飯不解,

母親就解釋:他是“齋公”, 大部分人都懂了, 就是說我父親不吃肉。 在老城民間說“齋公”與寺廟關聯不大, 基本就是指:一輩子不吃肉的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