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識白術之價值

最常用的藥材和食物中, 白術肯定榜上有名。 白術, 健脾益氣, 燥濕利水, 止汗, 安胎。 用於脾虛食少, 腹脹泄瀉, 痰飲眩悸, 水腫, 自汗, 胎動不安。

藥用白術

“術”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當時還未分蒼術和白術, 而統稱為術。 “術”是象形字, 《本草綱目》曰:“按六書本義, 術字篆文, 象其根幹枝葉之形。 ”白術之名始見於《本草經集注》, 陶弘景在書中首次提及“術有兩種”:白術和赤術。 宋代時, 《本草衍義》更明確地指出有蒼、白之分。

在臨床運用中, 對脾虛有濕, 食少便溏或泄瀉者, 常與人參、茯苓等同用, 如四君子湯;脾虛中陽不振, 用方劑如苓桂術甘湯,

白術為佐, 功能健脾燥濕, 苓、術相須, 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 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 桂、術同用, 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脾虛濕濁下注, 帶下清稀者, 可配陳皮、山藥、車前子、柴胡等, 如完帶湯;對於脾氣虛弱, 衛氣不固, 表虛自汗者, 單用白術即效, 其作用與黃芪相似而力稍遜, 亦能補脾益氣, 固表止汗;脾肺氣虛, 衛氣不固, 表虛自汗, 易感風邪者, 則配黃芪、防風, 即玉屏風散;脾虛胎動不安, 胎兒失養者, 常配人參、阿膠等補益氣血之品;脾虛失運, 濕濁中阻之妊娠惡阻, 嘔惡不食, 四肢沉重者, 配人參、茯苓、陳皮等;脾虛妊娠水腫, 則配橘皮、大腹皮、茯苓、生薑, 如全生白術散。

白術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白術《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 主產於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地。 通常在霜降至立冬採收, 曬乾或烘乾。

【異名】於術、冬白術、天蘇、苗術。

【性味】性溫, 味甘、苦。

【歸經】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 燥濕和中, 利尿安胎。 主治脾虛便溏、泄瀉、水腫、氣虛自汗、痰飲、小便不利、頭暈、胎動不安等。

【成分】含揮發油(蒼術醇、蒼術酮、薑黃烯、芹子烯等)、糖類、氨基酸等。

【適用人群】現代研究證實, 本品對腸道活動有興奮和抑制的雙向調節作用, 並具有抗胃潰瘍、強壯、保肝、利膽、降血壓、降血糖、抗凝、抗腫瘤、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 臨床上主要治療肝硬化腹水、遷延性肝炎、耳源性眩暈、急性腸炎、白細胞減少症等疾病。

【注意事項】熱病傷津、陰虛燥渴、氣滯脹滿者忌服;有白術勿食桃、李、雀肉、芫荽、蒜、青魚等物。

【用法用量】在藥膳、保健食品製作時, 可選用煮、燉、蒸等烹飪技法。

與蒼術/赤術的區別——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DC.) Koidz.的乾燥根莖。 雖然本草文獻中有“白而肥者是浙術(即白術)”之說, 但其實白術也不算是白色的, 而是相較於“赤術”,

白術比較白。 二藥皆有健脾、燥濕功能, 均可用治濕阻中焦, 脾失健運之證。 不過白術以健脾益氣為主, 為補脾要藥, 適用於脾虛濕困而偏於虛證者;蒼術以苦溫燥濕為主, 為運脾要藥, 適用於濕濁內阻而偏於實證者。 此外, 白術還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 常用治脾虛水腫及脾肺氣虛, 衛氣不固, 表虛自汗, 易感風邪, 脾虛胎動不安等證。 蒼術則有發汗解表、祛風濕及明目作用。 常用治風寒夾濕表證, 風濕痹證, 夜盲症及眼目昏澀等證。

食膳與實際應用

白術還有生白術和炒白術之分。 炒白術的制法是炒制中的麩炒法, 先將麥麩在鍋內翻炒至微微冒煙, 再加入藥物或食物, 炒至表面微黃或較原色深為度, 篩去麩後冷卻保存。 此法可健脾益胃,

減去原料中油脂。

左圖:白術 右圖:炒白術

白術食療

慢性胃炎

脾胃虛寒

【臨床表現】

胃脘脹滿疼痛,食後加重,或嘔吐清涎,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食療藥膳】

溫中健胃餅:山藥、白術、茯苓各 60 克,乾薑 30 克,陳皮 15 克,共為細末,加胡椒麵 3 克,混勻,與麵粉 1000 克一起加水和麵,做成餅乾樣的小餅,置烘箱內烘熟。

慢性腎盂腎炎

膽胃不和

【臨床表現】

噁心嘔逆,口苦納呆,噯氣頻作,大便不調,右上腹時有隱痛,常在飲食油膩後或情志不遂時諸症加重,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食療藥膳】

益胃餅:紅棗250 克,白術30 克,生薑6 克,雞內金15 克,麵粉500 克。前 3味共煮1 小時,去藥包,除棗核,小火煮,並把棗肉壓成泥,雞內金研粉與麵粉混勻,並加水和麵,擀餅烙熟,食用。

小兒營養不良

積滯傷脾

【臨床表現】

面黃肌瘦,神疲納呆,腹脹滿拒按,嘔吐食物殘渣,夜睡不寧,大便幹結或溏瀉穢臭,舌質紅,舌苔厚,脈滑數。

【食療藥膳】

豬肚粥:豬肚1個,粳米50 克,白術6克,檳榔6克,薑 6克,茴香、胡椒粉、鹽、蔥各適量。將豬肚用鹽洗乾淨,去脂;白術、檳榔、姜切成細末,裝入豬肚內,縫口。豬肚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熟,去豬肚留湯1000 克,撇去湯表面浮油。放入粳米,武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加入佐料稍煮即可。

慢性鼻竇炎

脾氣虛弱型

【臨床表現】

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少氣乏力,食少腹脹,面色蒼白,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食療藥膳】

白術蘇葉豬肚粥:白術30 克,蘇葉10 克,豬肚100 克(切片),生薑2 片,粳米100 克。先將白術、蘇葉煎熬取汁,同豬肚、粳米煮粥,最後加入生薑等配料服用。

【應季良品】

增力耐勞的藥膳白術羊排:冬天不少人都會吃羊肉,喝羊肉湯來暖身子。看一下上文我們提到的食用禁忌,如果合適的話,那麼不妨考慮一下白術羊排。用料為白術、丁香、羊排等,

功效為補血溫經。

左圖:白術 右圖:炒白術

白術食療

慢性胃炎

脾胃虛寒

【臨床表現】

胃脘脹滿疼痛,食後加重,或嘔吐清涎,面色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食療藥膳】

溫中健胃餅:山藥、白術、茯苓各 60 克,乾薑 30 克,陳皮 15 克,共為細末,加胡椒麵 3 克,混勻,與麵粉 1000 克一起加水和麵,做成餅乾樣的小餅,置烘箱內烘熟。

慢性腎盂腎炎

膽胃不和

【臨床表現】

噁心嘔逆,口苦納呆,噯氣頻作,大便不調,右上腹時有隱痛,常在飲食油膩後或情志不遂時諸症加重,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食療藥膳】

益胃餅:紅棗250 克,白術30 克,生薑6 克,雞內金15 克,麵粉500 克。前 3味共煮1 小時,去藥包,除棗核,小火煮,並把棗肉壓成泥,雞內金研粉與麵粉混勻,並加水和麵,擀餅烙熟,食用。

小兒營養不良

積滯傷脾

【臨床表現】

面黃肌瘦,神疲納呆,腹脹滿拒按,嘔吐食物殘渣,夜睡不寧,大便幹結或溏瀉穢臭,舌質紅,舌苔厚,脈滑數。

【食療藥膳】

豬肚粥:豬肚1個,粳米50 克,白術6克,檳榔6克,薑 6克,茴香、胡椒粉、鹽、蔥各適量。將豬肚用鹽洗乾淨,去脂;白術、檳榔、姜切成細末,裝入豬肚內,縫口。豬肚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燉至熟,去豬肚留湯1000 克,撇去湯表面浮油。放入粳米,武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加入佐料稍煮即可。

慢性鼻竇炎

脾氣虛弱型

【臨床表現】

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少氣乏力,食少腹脹,面色蒼白,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食療藥膳】

白術蘇葉豬肚粥:白術30 克,蘇葉10 克,豬肚100 克(切片),生薑2 片,粳米100 克。先將白術、蘇葉煎熬取汁,同豬肚、粳米煮粥,最後加入生薑等配料服用。

【應季良品】

增力耐勞的藥膳白術羊排:冬天不少人都會吃羊肉,喝羊肉湯來暖身子。看一下上文我們提到的食用禁忌,如果合適的話,那麼不妨考慮一下白術羊排。用料為白術、丁香、羊排等,

功效為補血溫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