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吳冠中:我們的藝術,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

唯願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我長期寫生水田。 有一次從水田中觀望四周田埂線的組織, 很入畫。 我脫掉鞋站在水田中構思, 感到站著所見不如坐下所見更稠密, 但水田裡無法坐下, 情急中便蹲著畫, 一味追求感受, 顧不上久蹲之累。

一條水牛在我近旁來回耙田, 我突然感到它的耕耘與我的工作同工同職。 它一生只是耕耘, 待老了, 人吃它的肉, 將其皮制革, 它奉獻了全部所有。 我老了肉不能吃,

是廢物, 唯願一生的作品能抵得上牛肉。 是肉是垃圾, 正待專家們、大眾們鑒評。

一次拍賣會後, 一個記者打電話給我說, 你的一幅畫賣到幾千萬了。 我說, 這個就像“心電圖”, 不準確。 我的作品到底是好是壞, 要讓歷史來考驗, 拍賣的價格高低,

跟我本人毫無關係。

讓我的藝術在祖國生長

當年, 我考取公費留學的名額, 去了法國巴黎, 這個機會非常不容易。 當時我覺得舊中國黑暗腐敗, 對藝術不重視, 心想, 到法國我就能“飛黃騰達” 了, 我就再也不回國了。

可是, 有一次, 我看到凡高寫給他弟弟的話:“你也許會說,

在巴黎也有花朵, 你也可以開花、結果。 但你是麥子, 你的位置是在故鄉的麥田裡。 種到故鄉的泥土裡去, 你才能生根、發芽。 不要再在巴黎道貌岸然地浪費年輕的生命啦!”這句話, 說到我的心裡了, 後來, 經過很多次思想鬥爭, 我選擇了回國。 我希望回國後, 能讓真正的藝術在國內生長。

有段時間, 我覺得西方博物館是保存我作品的主要地方。 但是, 這些年西方的藝術發展得不快, 還基本保持原地踏步。 大英博物館、巴黎賽紐齊博物館、 美國底特律博物館等, 都給我辦過個人作品展, 我也留了一些畫給他們, 但現在恐怕還存放在倉庫裡。

每個國家都重視自己本國畫家的作品,美國重視美國的,法國重視法國的,日本每個縣(相當於我們的省)的博物館都收藏本縣畫家的作品……世界各地都是這樣。要他們把你的畫做大展、長期展出,不大可能。

西方的博物館不可能保護我的畫,只有排斥。那麼,把畫放在他們的倉庫裡,還有什麼價值?所以,我改變了想法,我要把最好的作品放在中國的博物館裡。

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趕快回去,從頭做起。

藝術創新貴在交流

只局限本民族這一個老爺爺的知識圈中創新,創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

海外留學很重要。當你留學後,就有比較,才知道我們傳統的局限。我絕對不是反對傳統,我們的傳統也有好東西,但是,我覺得很多東西是糟粕。所以,任何文化都一定要交流。

我們那個年代,留學很不容易,很多人不懂外語,西方繪畫雖能看一點兒,但沒有語言交流,就不能有更深的領會。繪畫有很多道理,如果只是看看,就只能學個表皮,有的甚至起反作用,最後出來的作品,就像是把茶倒進咖啡裡,不倫不類。真正把東西方的東西都學懂了,懂得其中的精華,是很難很難的。林風眠就將西方的現代感和中國的傳統結合得很好。你只有看完西方的大師原作之後,才能和我們的民族藝術有個比較,只有比較和交流後,才能真正成才。

當代中國美術:處處是誤區

當代中國美術的現狀比較混亂,誤區很多,可以說是“處處是誤區”,我們是生活在夾縫裡面,我們要做藝術,但這種藝術又不該是西方的藝術,可是,在中國的藝術裡,又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我們過去走俄羅斯寫實主義的道路,畫家畫畫就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這樣的畫,是寫真,不是藝術。

搞藝術要有感情,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比如,我對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種辦法,用眼神、用語言、用耳朵跟你交流。我畫一個東西,不是畫這個東西本身,而是要通過這個東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凡高畫的向日葵,不是畫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組合在一起,那是一種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藝術就是一種感受。

除了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畫院。我們卻有那麼多畫院,養那麼多人,出來的作品很多都不行,因為,這類機構的設置,完全不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美協、畫院每年都搞采風,一大幫人集體下去,打著旗幟,跟老鄉照相,這樣做,老鄉都不敢講話了。真正的采風,是要偷偷下去的,要生活在民間,體驗風土人情,瞭解民生疾苦,這個過程是很艱苦的。

一個青年人學畫的衝動,如果就像往草上澆開水都澆不死,這才能讓他學。侯寶林的孩子就是偷著學相聲,都成功了,這是典型例子。眼下藝術學院的盲目擴招,只會誤人子弟。

我的孩子沒有一個學畫畫的,學畫作為愛好,可以,作為專業,就儘量別幹,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現在好多孩子很小就去少年宮,很小就練鋼琴,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只有對藝術有深厚情感,歷經磨難,才能對藝術有真正感受。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

藝術在民間

當年我在巴黎學習的時候,覺得畫畫特別高貴,特別神聖。有一次,我來到蒙馬特高地那個舉世聞名的賣畫廣場,一看,全都是賣畫的人。那一刻我很心痛。回到學院,每當看到同學背著畫夾畫箱出門,就總感覺他們都要到廣場上賣畫去。那滋味讓我很難受。我再沒去過那個廣場。自此,我的觀念改變了,我覺得,藝術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高貴,藝術應該是人民的,大眾的。

前幾年,我去過798,也悄悄去過宋莊。在宋莊,我看了幾個畫家,當然每個畫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人在努力鑽研,有的人在投機,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論。但總的講,他們至少是民間的,比學院裡的更接近人民,更接近泥土。我也是學院出身的,但我覺得我還在民間這支隊伍裡面,所以,後來我決定在798做展,而且我也想看看,我的作品普通百姓是不是可以接受。

圖文素材來源網路

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

是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省委宣傳部主管、省金融辦行業監管的國有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重點專案。主要包括三大塊業務:版權、國有產權以及文化商品的交易服務、文化企業的投融資服務、文化產品金融創新服務。

每個國家都重視自己本國畫家的作品,美國重視美國的,法國重視法國的,日本每個縣(相當於我們的省)的博物館都收藏本縣畫家的作品……世界各地都是這樣。要他們把你的畫做大展、長期展出,不大可能。

西方的博物館不可能保護我的畫,只有排斥。那麼,把畫放在他們的倉庫裡,還有什麼價值?所以,我改變了想法,我要把最好的作品放在中國的博物館裡。

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趕快回去,從頭做起。

藝術創新貴在交流

只局限本民族這一個老爺爺的知識圈中創新,創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

海外留學很重要。當你留學後,就有比較,才知道我們傳統的局限。我絕對不是反對傳統,我們的傳統也有好東西,但是,我覺得很多東西是糟粕。所以,任何文化都一定要交流。

我們那個年代,留學很不容易,很多人不懂外語,西方繪畫雖能看一點兒,但沒有語言交流,就不能有更深的領會。繪畫有很多道理,如果只是看看,就只能學個表皮,有的甚至起反作用,最後出來的作品,就像是把茶倒進咖啡裡,不倫不類。真正把東西方的東西都學懂了,懂得其中的精華,是很難很難的。林風眠就將西方的現代感和中國的傳統結合得很好。你只有看完西方的大師原作之後,才能和我們的民族藝術有個比較,只有比較和交流後,才能真正成才。

當代中國美術:處處是誤區

當代中國美術的現狀比較混亂,誤區很多,可以說是“處處是誤區”,我們是生活在夾縫裡面,我們要做藝術,但這種藝術又不該是西方的藝術,可是,在中國的藝術裡,又有很多不是藝術而是垃圾。我們過去走俄羅斯寫實主義的道路,畫家畫畫就停留在“畫得像”的層面上,這樣的畫,是寫真,不是藝術。

搞藝術要有感情,藝術是誕生於感情的。比如,我對你有感情,我就用各種辦法,用眼神、用語言、用耳朵跟你交流。我畫一個東西,不是畫這個東西本身,而是要通過這個東西把我的想法、我的感受告訴你,你一看就有新的感受。凡高畫的向日葵,不是畫向日葵的肖像,而是把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向日葵組合在一起,那是一種感情,不是向日葵本身。所以,藝術就是一種感受。

除了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畫院。我們卻有那麼多畫院,養那麼多人,出來的作品很多都不行,因為,這類機構的設置,完全不符合藝術創作的規律。美協、畫院每年都搞采風,一大幫人集體下去,打著旗幟,跟老鄉照相,這樣做,老鄉都不敢講話了。真正的采風,是要偷偷下去的,要生活在民間,體驗風土人情,瞭解民生疾苦,這個過程是很艱苦的。

一個青年人學畫的衝動,如果就像往草上澆開水都澆不死,這才能讓他學。侯寶林的孩子就是偷著學相聲,都成功了,這是典型例子。眼下藝術學院的盲目擴招,只會誤人子弟。

我的孩子沒有一個學畫畫的,學畫作為愛好,可以,作為專業,就儘量別幹,藝術家不是“從小培養”就能培養出來的。現在好多孩子很小就去少年宮,很小就練鋼琴,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永遠成不了藝術家。只有對藝術有深厚情感,歷經磨難,才能對藝術有真正感受。藝術講求的就是“不一樣”。

藝術在民間

當年我在巴黎學習的時候,覺得畫畫特別高貴,特別神聖。有一次,我來到蒙馬特高地那個舉世聞名的賣畫廣場,一看,全都是賣畫的人。那一刻我很心痛。回到學院,每當看到同學背著畫夾畫箱出門,就總感覺他們都要到廣場上賣畫去。那滋味讓我很難受。我再沒去過那個廣場。自此,我的觀念改變了,我覺得,藝術並不是我想像中那麼高貴,藝術應該是人民的,大眾的。

前幾年,我去過798,也悄悄去過宋莊。在宋莊,我看了幾個畫家,當然每個畫家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人在努力鑽研,有的人在投機,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不能一概而論。但總的講,他們至少是民間的,比學院裡的更接近人民,更接近泥土。我也是學院出身的,但我覺得我還在民間這支隊伍裡面,所以,後來我決定在798做展,而且我也想看看,我的作品普通百姓是不是可以接受。

圖文素材來源網路

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

是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省委宣傳部主管、省金融辦行業監管的國有綜合性文化產權交易服務機構,是《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規劃綱要(2011-2020)》重點專案。主要包括三大塊業務:版權、國有產權以及文化商品的交易服務、文化企業的投融資服務、文化產品金融創新服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