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棉花市場何去何從?

2017年即將結束, 回顧過去一年的國內棉花市場, 種植面積、產量、價格與上一年相比均有所不同。 據國家統計局消息, 2017年全國棉花產量548.6萬噸, 比2016年增加14.2萬噸, 增長2.7%。 其中, 新疆總產量408.2萬噸, 占全國的74.4%, 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

播種面積減少是棉花產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趙建華指出, 2017年全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29.6千公頃(4844.5萬畝), 比2016年減少146.6千公頃(219.9萬畝), 下降4.3%。 分地區看, 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棉花播種面積比2016年增加157.9千公頃(236.9萬畝), 增長8.7%;其他棉區受種植效益低和種植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延續了減少較多的趨勢,

其中黃河流域棉區減少215.1千公頃(322.7萬畝), 下降24.3%, 長江流域棉區減少97.0千公頃(145.5萬畝), 下降14.9%。 價格方面, 2017年, 我國各棉花主產區的棉花價格整體上漲明顯, 棉花收購價格指數為15003元/噸, 2016年是14274元/噸。 而國內鄭棉受到全球棉花產量大幅增加、美國棉花出口強勁、國內儲備棉政策等因素影響, 造就了今年國內期棉價格在15000~16000元/噸區間震盪的走勢。

那麼2018年棉花市場將何去何從?

卓創資訊分析師黃小易表示, 明年的種植面積不會有太大變化, 保持穩定, 小幅增加。 今年4月國務院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提出“以新疆為重點,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主產區為補充, 劃定棉花生產保護區3500萬畝”。

在此影響下, 棉花種植面積能夠起到一定的支撐。 農業部公佈的12月中國農產品供需形勢分析報告預測, 2017/18年度, 中國棉花播種面積為3293千公頃, 總產量為547萬噸。

美國知名棉花專業人士艾德·喬尼根日前指出, 2018/19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量將超過2006/07年度的歷史前期高點, 預計中國的消費量將回到2006/07年度1000萬噸的水準。 對於這一預測, 黃小易認為, 以目前供過於求短期內難以改變的市場局面, 明年國內棉花消費量應該達不到1000萬噸, 800~900萬噸比較合理。 至於價格還是受政策影響較大。 今年儲備棉輪出後, 國儲剩餘514萬噸庫存。 不過經過幾年的大規模去庫存, 也可能會出臺輪入的政策。 這對棉花價格無疑會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目前國內外棉花差價在1500元/噸以內,

國內棉紗具有優勢, 如果差價到了1000元/噸以內, 那麼優勢將更加明顯, 隨著終端需求回暖, 缺口逐漸顯現, 棉價有望迎來上漲契機。 ”黃小易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