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上海最美濱江風景中鐫刻下我們的印記

■上海船廠葛珺:

默默奉獻就是助力期待著船塢成為最佳風景

有時, 回憶有些感傷;有時, 回憶帶著期許。

走在全面貫通的濱江岸線旁, 葛臖總覺得, 自己和濱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外公解放前就在上海船廠工作, 爸爸也是船廠工人, 他現在是船廠的副總經濟師, 作為“船三代”的葛臖, 腦海中抹不去的是浦東和楊浦濱江邊滿滿的風景。 這風景中, 有人、有物、有事, 有著幾代造船工人的印記, 有著對未來無盡的暢想。

幾代工人造就這裡的輝煌

楊樹浦岸線, 浦江之水依然奔流翻湧。 綠樹叢蔭旁, 幾個孩子嬉笑著跑過,

大人們一邊微笑, 一邊好奇地打量著附近斑駁的登船梯與塔吊。

靜謐、休閒, 這是現在的濱江岸線。 時光倒退幾十年, 孩子們奔跑的場地, 就是上海船廠繁忙的船塢, 這裡一度承載著中國造修船工業的歷史, 閃耀的焊光、響亮的汽笛、有力的號子, 是造船人日常的工作場景。

這裡曾是上海船廠浦西分廠, 幾代工人在這裡默默奉獻, 成就了上海造船業的輝煌。 如今, 回憶都定格在了方寸間的一張張照片上。

葛臖愛拍照, 也愛收集照片。 在他的博客上, 有著許多關於上海船廠昔日的文章, 其中總有一些蘊含著歷史韻味的船廠照片, 無論是工作照, 還是工人的生活照, 甚至是廠裡的會議照片、運動會照片, 都帶著那個時代濃濃的印記。

看著照片, 葛臖能娓娓道來許多有趣的故事, 行車梁下許多小夥子愛慕地看著清秀的行車女司機;清潔工人爬進一米多粗的排氣管道清掃;班組師傅諄諄教導年齡最小的他踏踏實實學好技術;搬走那天, 師傅們一遍遍擦拭著用了幾十年的設備, 仔細地包起來, 依依不捨的樣子仿佛送別自己的孩子……

繁忙歸於平靜。 2016年末, 葛臖曾用一篇博客道出了自己內心的情感———《為美好而再見———上海船廠西廠的記憶》。

期盼兩個百年船塢變身

走在現在的濱江岸邊, 葛臖的腦中往往會有兩幅畫面, 過去與現在, 和諧地交織著。 而他, 更期盼的是未來。

正如所有曾在這裡工作過的上海船廠職工一樣, 他們因產業調整而告別濱江;他們又因城市發展而關注濱江。

從百年工業傳奇, 到未來文化休閒之旅, 濱江的發展牽動著這些產業工人的心。

比如, 上海船廠遺留下來的兩個巨型船塢, 將來以何種模樣現身?

“這樣兩個相連的百年船塢是獨一無二的。 ”葛臖告訴記者, 長度分別為205米和262米的船塢, 堪稱上海資格最老, 由德資的瑞鎔船廠在1900年開挖。 別看它們現在空空蕩蕩, 當年可是接待過無數“八方來客”, 市民熟知的“雪龍號”大修, 就是在此進行。

按照此前楊浦濱江的改造方案, 它們未來將被改造為“超級秀場”, 承載劇場、時尚發佈展示廳、演藝舞臺等公共文化功能。 不過, 葛臖還是非常期待親眼看到它們“變身”的那一天。 或許, 這裡將來就是濱江“項鍊”中頗為珍貴的“珍珠”之一。

幹好本職工作是最好的奉獻

“在城市中心腹地, 進行45公里的濱江岸線改造。 這既是一種勇氣, 也是一種自信。 ”葛臖有些自豪地告訴記者, 國外的朋友得知這項工程後紛紛表示讚歎。

45公里, 需要多少企業搬遷, 又需要克服多少障礙?最終, 這段城市最佳風景不大搞商業開發, 完全向市民開放, 成為了休閒與文化場所。 葛臖說, 這體現出上海的“大氣”。

“在崗位上幹好本職工作, 就是最好的奉獻。 ”葛臖認為, 對於船廠職工來說, 當年在濱江岸邊留下的“工人印記”, 在離開後依然能發揚光大, 只有依靠所有人一點一滴的努力, 才能繪就出濱江最美的風景。

■白玉蘭廣場朱雪冰:

在320米高空俯視這裡是夢開始的地方

每個人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看濱江,

但朱雪冰絕對算得上是其中的“另類”。 因為, 他是站在320米的高度俯視———風景這邊獨好。

作為位於北外灘沿線黃金地段、浦西第一高樓———白玉蘭廣場的招商營運副總, 朱雪冰比常人有著更多機會全景式鳥瞰變化。 登上樓頂直升機平臺, 虹口濱江沿線就這麼一覽無餘地呈現在眼中。 有時他甚至有一種錯覺:如果時間是一台攝像機, 那麼他所看到的景象就是一格格電影膠片, 從無到有, 從粗糙到精緻。 濱江的蛻變, 就這麼緩緩而真實地發生著。 曾經近在咫尺卻難見江景

在來白玉蘭廣場之前, 朱雪冰6年前在海甯路乍浦路附近工作。 雖然同處一區, 當時的他對虹口濱江卻有著一種陌生感。

“虹口濱江在哪裡?”朱雪冰反問道, “我不止一次從那些岸線邊走過,卻看不到多少江邊的風景。”

在朱雪冰的印象中,只記得外白渡橋、浦江飯店、海鷗飯店、公平路碼頭……除此以外的絕大多數沿線,給人感覺就是陳舊、落後與封閉。走在附近,映入眼簾的,常常是上了歲數的里弄,彎曲不平整的地面,石庫門裡“七十二家”房客的喧鬧。或者,一個個沿線單位和工廠緊閉的大門,“單位重地,外人勿進”的警示。而浦江,在這一切的背後。即便你走到了它的身邊,卻什麼景色也看不到。

“唯一的例外是乘擺渡船。”朱雪冰笑著說道,當自己站在船上的時候,那些隱藏著的景象隨著距離拉遠,逐漸出現,用一種“遠觀”的方式滿足著他一覽浦江的願望。

站在320米高空,濱江變了!

當時的朱雪冰不可能想到,未來自己會與虹口濱江“結緣”,而且能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重新欣賞這裡的風景。

今年1月4日,“浦西第一高樓”的白玉蘭廣場正式竣工建成,建築高度320米,超過曾經浦西的“一哥”上海世貿國際廣場,成為北外灘又一新地標。朱雪冰被派到這裡負責招商營運,來到新崗位的他突然發現,濱江變了!

“更開放,更美了。”站在320米的高度,朱雪冰由衷地感慨道。從這裡看下去,不僅虹口濱江,就連楊浦、黃浦和浦東濱江也清晰可見,“你看,那些老式舊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綿延的綠化和慢行步道;曾經的工廠、碼頭實現了功能轉化,打開大門,讓親水變為可能。”

身處此地,朱雪冰深切感受到這裡每一點轉變。“就拿白玉蘭廣場來說,最初的時候,從高樓望下,周邊都是嘈雜的工地,夜裡一片黑暗。伴隨著建設推進,大樓越長越高,周邊設施配套逐步齊全。辦公樓和酒店啟用後,點亮的燈光也是越來越多。”

每一次,他陪著客戶“登頂”,看著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被眼前景象所震撼,發出一聲聲讚歎之時,朱雪冰心中總是有著默默的自豪感。

現在,這裡才是真正的風景。

夢想,從這裡再次起步

朱雪冰知道,他的夢想,將從濱江邊再次起步。

作為北外灘首個超級項目綜合體,白玉蘭廣場“雙塔”之一的W酒店已經正式開業,迅速成為奢華時尚酒店。320米超5A寫字樓的企業開始入駐,就在明年,地下98000平方米的商業廣場也將正式運營。上海最大的IMAX影廳、目前世界最大的樓體LED屏、上萬平米屋頂花園……所有的這些亮點,使其成為此地不折不扣的“地標”。

“可預見的是,這裡很快將成為濱江休閒的重要場所。”朱雪冰充滿期待地告訴記者,被吸引來的市民會越來越多,濱江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西岸集團梅剛:

“花季夢想”今日成真每一天都忙碌並快樂

今年58歲的梅剛可謂不折不扣的“濱江人”,從出生、求學到工作,他的人生軌跡就從來沒有離開過濱江:楊浦濱江、虹口濱江、黃浦濱江和徐匯濱江。

梅剛如今的工作崗位是西岸集團光啟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徐匯濱江的30多個場館和藝術工作室運營提供後勤保障。

我是一名地道的“濱江人”

梅剛出生在楊樹浦路,這裡瀕臨楊浦濱江。16歲那年,因為哥哥結婚,他不得不搬到了位於龍華機場附近的徐匯濱江。於是,每天騎自行車從徐匯到楊浦,成了梅剛的必修課———“基本線路是從龍華寺—董家渡—外灘—海甯路—大連路—控江路一路過來,一騎就是兩年。”梅剛透露,當時他就想,如果能沿著黃浦江岸線騎車的話,自己每天3小時的路程可能就不會那麼枯燥了。

這是一名16歲少年的花季夢想。

梅剛步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在上海手錶廠,地點在霍山路大連路口,地屬虹口濱江;第二份工作在一百集團旗下的鐘錶公司,地點在金陵東路外灘,在黃浦濱江的版圖中;現在梅剛的上班地點是龍騰大道的西岸藝術中心,這裡的原址是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是我國首次自行研製、自行製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的誕生地,如今更是徐匯濱江的黃金地段。

身為一名地道的上海“濱江人”,梅剛的職場生涯經歷了從製造業到零售業再到現在文化產業的不斷轉身,這也讓他能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

投身文化感覺忙得有價值

梅剛被戲稱為西岸文化藝術活動的“後勤部長”,因為他要負責區域內30多個文化場館和藝術工作室的運營。它們中間既有名聲在外的西岸營地、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也有涵蓋了攝影、美術、時裝、建築、音樂和體育等領域的工作室。僅以美術領域為例,就有中國內地最大的香格納畫廊、日本大田畫廊、義大利艾可畫廊等。徐匯濱江全年不同類型的文化公共活動此起彼落,梅剛功不可沒。

“每個週末,我們西岸的各個停車場總是停得滿滿的,小車大巴接踵而至,不僅有上海市民,長三角遊客也不在少數。我曾經問過他們中的許多人,答案各不相同。有的是懷舊情結,尋找當年的歷史記憶;有的是休閒放鬆,欣賞今天的江色美景;更多則是來享受西岸的文化大餐。”雖然從今年春節以後,包括雙休日在內梅剛一天也沒有休息過,但是他說自己非常享受這樣忙碌的日子:“一是自己是一個熱愛文化藝術的人,二是覺得忙得有價值。”老工業建築以全新姿態亮相

同樣令梅剛感到驕傲和欣慰的是,徐匯濱江作為昔日聚集著“鐵、煤、砂、油”等的大工業廠區,這一曾經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如今隨著岸線功能的轉換,依然保留著歷史的記憶。許多當年的建築物被景觀化改造並且賦予了新的功能:余德耀美術館選址原龍華機場機庫、龍美術館、董家渡渡口、陸家浜路渡口;徐匯區的港口渡口;浦東新區涉及歇浦路渡口、民生路口、其昌棧渡口、泰同棧渡口、東昌路渡口(楊複綫、東複綫浦東)、楊家渡渡口、塘橋渡口、南碼頭渡口、三林渡口;另外還有外馬路的帝龍碼頭。時間緊、工作重、壓力大,牽涉面眾多,又要把對市民出行影響降到最低,每個渡口的方案都要盡心規劃和安排。

“有的渡口需要重建,有的需要保護性改建,但唯一宗旨就是要融入兩岸整體風格,既留得住記憶,又展示大上海與時俱進的時尚。從目前完成的項目看,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煥然一新的面貌得到了各方肯定。”馮海平說道。

變化,讓人看到了希望

在今年剛退休的輪渡公司老職工李弘眼中,近40年的從業經歷可以用“一驚二喜”來表達。

浦東改革開放,隨著南浦大橋等陸續建成,車渡關了,客流急劇下降,不少職工選擇了離職,因為看不到希望;上海世博會期間,輪渡船更新換代成空調船,不僅給乘客帶來了更舒適的體驗,也改善了職工的工作環境,大家心情舒暢不少。

“更驚喜的是,隨著近兩年浦江岸線貫通工程推進,網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重建完成的渡口像丹東路渡口等,不僅房子變新變靚了,工作環境更舒適了,座椅、檢票系統等服務設施也更現代化人性化了。”李弘笑著說,以前進入輪渡口,遠遠看到的是橫幅;而今全是走字屏和顯示大屏,傳遞著票價等各種資訊。軟硬體工作環境的改變,不僅讓老職工感到高興,也吸引了年輕人加入輪渡人員的行列,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沒有人可以否認,在濱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始終活躍著這座城市裡勞動者的身影。他們,是過去奇跡的參與者和締造者;他們,也註定將是未來美好的開拓者和受益者。

45公里岸線打通,需要企業和員工的理解與支援;45公里岸線重塑,同樣需要一批“先行者”的努力和奉獻。

在濱江貫通之時,我們找到了幾位與其有著深厚淵源的一線職工,他們中有些在江邊工作多年,有些是變遷發展的踐行者,有些因濱江改造而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們所投身和奉獻的行業也因濱江而獲得了難得的機遇。

濱江在變,風景在變,但他們心中的期許和堅持不會改變:在上海最美濱江風景中鐫刻下我們的印記。

“我不止一次從那些岸線邊走過,卻看不到多少江邊的風景。”

在朱雪冰的印象中,只記得外白渡橋、浦江飯店、海鷗飯店、公平路碼頭……除此以外的絕大多數沿線,給人感覺就是陳舊、落後與封閉。走在附近,映入眼簾的,常常是上了歲數的里弄,彎曲不平整的地面,石庫門裡“七十二家”房客的喧鬧。或者,一個個沿線單位和工廠緊閉的大門,“單位重地,外人勿進”的警示。而浦江,在這一切的背後。即便你走到了它的身邊,卻什麼景色也看不到。

“唯一的例外是乘擺渡船。”朱雪冰笑著說道,當自己站在船上的時候,那些隱藏著的景象隨著距離拉遠,逐漸出現,用一種“遠觀”的方式滿足著他一覽浦江的願望。

站在320米高空,濱江變了!

當時的朱雪冰不可能想到,未來自己會與虹口濱江“結緣”,而且能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重新欣賞這裡的風景。

今年1月4日,“浦西第一高樓”的白玉蘭廣場正式竣工建成,建築高度320米,超過曾經浦西的“一哥”上海世貿國際廣場,成為北外灘又一新地標。朱雪冰被派到這裡負責招商營運,來到新崗位的他突然發現,濱江變了!

“更開放,更美了。”站在320米的高度,朱雪冰由衷地感慨道。從這裡看下去,不僅虹口濱江,就連楊浦、黃浦和浦東濱江也清晰可見,“你看,那些老式舊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綿延的綠化和慢行步道;曾經的工廠、碼頭實現了功能轉化,打開大門,讓親水變為可能。”

身處此地,朱雪冰深切感受到這裡每一點轉變。“就拿白玉蘭廣場來說,最初的時候,從高樓望下,周邊都是嘈雜的工地,夜裡一片黑暗。伴隨著建設推進,大樓越長越高,周邊設施配套逐步齊全。辦公樓和酒店啟用後,點亮的燈光也是越來越多。”

每一次,他陪著客戶“登頂”,看著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被眼前景象所震撼,發出一聲聲讚歎之時,朱雪冰心中總是有著默默的自豪感。

現在,這裡才是真正的風景。

夢想,從這裡再次起步

朱雪冰知道,他的夢想,將從濱江邊再次起步。

作為北外灘首個超級項目綜合體,白玉蘭廣場“雙塔”之一的W酒店已經正式開業,迅速成為奢華時尚酒店。320米超5A寫字樓的企業開始入駐,就在明年,地下98000平方米的商業廣場也將正式運營。上海最大的IMAX影廳、目前世界最大的樓體LED屏、上萬平米屋頂花園……所有的這些亮點,使其成為此地不折不扣的“地標”。

“可預見的是,這裡很快將成為濱江休閒的重要場所。”朱雪冰充滿期待地告訴記者,被吸引來的市民會越來越多,濱江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西岸集團梅剛:

“花季夢想”今日成真每一天都忙碌並快樂

今年58歲的梅剛可謂不折不扣的“濱江人”,從出生、求學到工作,他的人生軌跡就從來沒有離開過濱江:楊浦濱江、虹口濱江、黃浦濱江和徐匯濱江。

梅剛如今的工作崗位是西岸集團光啟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門負責人,為徐匯濱江的30多個場館和藝術工作室運營提供後勤保障。

我是一名地道的“濱江人”

梅剛出生在楊樹浦路,這裡瀕臨楊浦濱江。16歲那年,因為哥哥結婚,他不得不搬到了位於龍華機場附近的徐匯濱江。於是,每天騎自行車從徐匯到楊浦,成了梅剛的必修課———“基本線路是從龍華寺—董家渡—外灘—海甯路—大連路—控江路一路過來,一騎就是兩年。”梅剛透露,當時他就想,如果能沿著黃浦江岸線騎車的話,自己每天3小時的路程可能就不會那麼枯燥了。

這是一名16歲少年的花季夢想。

梅剛步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在上海手錶廠,地點在霍山路大連路口,地屬虹口濱江;第二份工作在一百集團旗下的鐘錶公司,地點在金陵東路外灘,在黃浦濱江的版圖中;現在梅剛的上班地點是龍騰大道的西岸藝術中心,這裡的原址是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是我國首次自行研製、自行製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的誕生地,如今更是徐匯濱江的黃金地段。

身為一名地道的上海“濱江人”,梅剛的職場生涯經歷了從製造業到零售業再到現在文化產業的不斷轉身,這也讓他能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

投身文化感覺忙得有價值

梅剛被戲稱為西岸文化藝術活動的“後勤部長”,因為他要負責區域內30多個文化場館和藝術工作室的運營。它們中間既有名聲在外的西岸營地、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也有涵蓋了攝影、美術、時裝、建築、音樂和體育等領域的工作室。僅以美術領域為例,就有中國內地最大的香格納畫廊、日本大田畫廊、義大利艾可畫廊等。徐匯濱江全年不同類型的文化公共活動此起彼落,梅剛功不可沒。

“每個週末,我們西岸的各個停車場總是停得滿滿的,小車大巴接踵而至,不僅有上海市民,長三角遊客也不在少數。我曾經問過他們中的許多人,答案各不相同。有的是懷舊情結,尋找當年的歷史記憶;有的是休閒放鬆,欣賞今天的江色美景;更多則是來享受西岸的文化大餐。”雖然從今年春節以後,包括雙休日在內梅剛一天也沒有休息過,但是他說自己非常享受這樣忙碌的日子:“一是自己是一個熱愛文化藝術的人,二是覺得忙得有價值。”老工業建築以全新姿態亮相

同樣令梅剛感到驕傲和欣慰的是,徐匯濱江作為昔日聚集著“鐵、煤、砂、油”等的大工業廠區,這一曾經是上海乃至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如今隨著岸線功能的轉換,依然保留著歷史的記憶。許多當年的建築物被景觀化改造並且賦予了新的功能:余德耀美術館選址原龍華機場機庫、龍美術館、董家渡渡口、陸家浜路渡口;徐匯區的港口渡口;浦東新區涉及歇浦路渡口、民生路口、其昌棧渡口、泰同棧渡口、東昌路渡口(楊複綫、東複綫浦東)、楊家渡渡口、塘橋渡口、南碼頭渡口、三林渡口;另外還有外馬路的帝龍碼頭。時間緊、工作重、壓力大,牽涉面眾多,又要把對市民出行影響降到最低,每個渡口的方案都要盡心規劃和安排。

“有的渡口需要重建,有的需要保護性改建,但唯一宗旨就是要融入兩岸整體風格,既留得住記憶,又展示大上海與時俱進的時尚。從目前完成的項目看,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煥然一新的面貌得到了各方肯定。”馮海平說道。

變化,讓人看到了希望

在今年剛退休的輪渡公司老職工李弘眼中,近40年的從業經歷可以用“一驚二喜”來表達。

浦東改革開放,隨著南浦大橋等陸續建成,車渡關了,客流急劇下降,不少職工選擇了離職,因為看不到希望;上海世博會期間,輪渡船更新換代成空調船,不僅給乘客帶來了更舒適的體驗,也改善了職工的工作環境,大家心情舒暢不少。

“更驚喜的是,隨著近兩年浦江岸線貫通工程推進,網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重建完成的渡口像丹東路渡口等,不僅房子變新變靚了,工作環境更舒適了,座椅、檢票系統等服務設施也更現代化人性化了。”李弘笑著說,以前進入輪渡口,遠遠看到的是橫幅;而今全是走字屏和顯示大屏,傳遞著票價等各種資訊。軟硬體工作環境的改變,不僅讓老職工感到高興,也吸引了年輕人加入輪渡人員的行列,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沒有人可以否認,在濱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始終活躍著這座城市裡勞動者的身影。他們,是過去奇跡的參與者和締造者;他們,也註定將是未來美好的開拓者和受益者。

45公里岸線打通,需要企業和員工的理解與支援;45公里岸線重塑,同樣需要一批“先行者”的努力和奉獻。

在濱江貫通之時,我們找到了幾位與其有著深厚淵源的一線職工,他們中有些在江邊工作多年,有些是變遷發展的踐行者,有些因濱江改造而生活發生了變化,他們所投身和奉獻的行業也因濱江而獲得了難得的機遇。

濱江在變,風景在變,但他們心中的期許和堅持不會改變:在上海最美濱江風景中鐫刻下我們的印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