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聚焦」宿遷:齊心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點擊「宿遷發佈」立即訂閱

微信號:SuQianCity

“沒裝路燈前, 大夥每晚都是‘摸黑’走這條路的, 有次下班路上俺還讓一輛電動車給‘碰’了。 ”“路燈裝上後,

俺孩子放學回家路過這裡不再害怕了, 俺也不會擔心了!”……12月23日上午, 在宿城區陳集鎮倉圩村的便民路上, 看著一盞盞嶄新的路燈挺立在路旁, 很多村民圍著市發改委走訪人員, 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喜悅之情。

當日是全市“三進三幫”大走訪第二十五個統一活動日, 和往常一樣, 各級幹部職工再次邁開雙腳“進”基層、伸出雙手“幫”三農, 在鄉村大地上奔走忙碌, 掀起了一股精細走訪、精准幫扶的新熱潮。

2016年12月24日, 市委辦走訪人員深入農戶家庭瞭解生產生活情況。

走訪場面接連不斷, 折射出黨員幹部的為民情懷和作風轉變;幫扶熱潮多次出現, 佐證著強村富民的堅決行動和不懈努力。 為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從去年12月22日起, 宿遷在全省率先部署開展“三進三幫”大走訪, 一場致力強村富民的攻堅戰全面打響且愈演愈烈。

起於寒冬, 走過陽春, 耕耘仲夏, 收穫金秋, 不知不覺間, “三進三幫”大走訪迎來了一周年。 一年間, 廣大幹部職工走出機關、離開案頭、深入基層,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聲、用實幹化解民憂, 齊心協力奏響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2017年2月, 市委宣傳部走訪幹部邊走訪邊宣傳惠農政策。

這一年, 全市各級幹部進鄉村、訪農戶, 聽民聲、查民情, 為民初心未變, 走訪腳步不停。 “見幹部比以前容易了,

能經常和幹部坐在一條板凳上說話了, 党的優良傳統又回來了。 ”“多次接觸下來, 我和走訪幹部處得就像朋友, 所反映的問題也都能得到解決。 ”“今年, 很多黨員幹部常來村裡, 和我們拉家常、談談心, 還及時把黨和政府的好政策送到家門口。 ”……

上述的這些話, 分別是沭陽縣張圩鄉東營村村民王敬蘇、泗陽縣城廂街道陶圩村村民陶興衛、泗洪縣龍集鎮洪湖村村民孫祥中等人所說, 樸實的話語是對宿遷黨員幹部真走實訪的最好肯定。

2017年3月, 宿遷經開區開發總公司走訪人員瞭解群眾心聲。

情況也確實如此。 摸清實情、掌握實況, 是“三進三幫”大走訪的頭道工序和關鍵所在。 對此, 宿遷堅持“全域覆蓋”原則, 實行“一村一檔、一戶一卡”, 採取統分結合的方式方法, 將全體幹部職工編成若干小組, 制定統一的資訊採集表格, 分期分批到所掛鉤村(居)開展情況摸排, 1842家機關企事業單位、8.9萬余名幹部職工與119個鄉鎮(街道)、1378個村(居)、108萬戶農戶, 結成穩定的“對子”, 攀上長久的“親戚”, 確保切實摸清基層基礎情況。

一年來,宿遷堅持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第三個週六開展統一活動。期間,市縣鄉村四級幹部職工沒有“局外人”“觀望者”,人人身上有責任,個個肩頭有任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示範引領,多次深入各自聯繫點走訪調研,訪民情、解民憂、促增收、謀發展。各級領導幹部不僅自己積極行動起來,還主動帶領普通職工走村入戶進田頭,擔當“宣講員”,傳播好聲音;擔當“戰鬥員”,解決急難愁;擔當“調解員”,全力促和諧。

2017年10月,市政府辦工作人員為宿豫區曹集鄉冒店居委會李友志籌措危房維修資金。

除了建立活動日工作機制外,宿遷還將大走訪與支書領頭調結構、信訪積案化解、“五查五看”、鄉賢鄉愁普查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擴大走訪“覆蓋面”,努力做到一人不少、一戶不漏。

“家裡幾口人?有幾畝地?年收入多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一年中,類似的暖心話語不知重複了多少次,在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到處都有走訪人員走訪幫扶的身影。截至目前,我市8.9萬余名幹部職工累計走訪城鄉居民150余萬戶,走訪覆蓋率近100%;累計排查問題6.6萬個,其中,群眾和企業反映就業創業、基礎設施、融資用工等問題占比在90%以上。

這一年,全市各級幹部排憂解難、真幫實扶,助力強村富民一直在路上,為基層發展添薪助燃。

2017年4月,宿豫區政管辦走訪人員幫助丁嘴鎮倪牌坊村困難群眾申請殘障輪椅。

“我的兒子力浩現在能走路了,感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啊!”看到再次前來家裡走訪的市中級人民法院幹警們,宿城區埠子鎮夏莊村低收入戶力光運激動地說。去年,力浩因腦部手術導致行動不便,身心受到了傷害。該院幹警李雙才瞭解情況後,不僅捐款捐物,還主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目前,力浩已基本恢復了行走功能。

宿豫區丁嘴鎮登山村有種植金針菜的傳統,但因長期分散種植,存在風險大、收入低的問題。該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聯繫農技專家進行調研論證,並徵求村民意見,籌集資金40萬元,幫助成立了雙喜丁莊大菜專業合作社。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流轉200餘畝,完成金針菜栽植185畝。

一個是幫助“人”化解難題,另一個是幫助“村”實現增收,“三進三幫”大走訪開展過程中,像農戶力光運、登山村這樣的受益主體不勝枚舉。據統計,宿遷大走訪所排查出的問題中,現已解決了6.2萬個。與此同時,各地、各部門計畫實施幫扶專案5300餘個,目前,已經完成4400餘個,為鎮村發展、群眾增收注入了“源動力”。

2017年5月,市衛計委為洋河新區倉集鎮閘圩村引進服裝加工廠,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

在宿遷,強村富民不是一句虛話和口號,而是大走訪的落腳點和目的。在這背後,是各級走訪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排憂解難、真幫實扶的始終追求。

一般問題要立知立辦,建立走訪單位、鄉鎮駐村幹部和村居“兩委”幹部“三方掛鉤”問題化解制度;難點問題要研商會辦,需要市級層面研究解決的32個共性問題全部制定細化落實方案,並穩步實施;熱點問題要攻堅專辦,結合全市重點工作和群眾集中訴求,相繼開展就業創業春風行動、法律惠民行動等專題活動……把解決群眾利益訴求貫穿大走訪全過程,宿遷從“醫教水住行”“法訪文保收”等百姓最期盼、最急需、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通過邊進邊幫、即知即幫、研商會辦、轉辦交辦等綜合措施,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順應民生新需求。

市湖濱新區公安分局張警官走訪得知,曉店鎮新窯居委會居民楊程因為缺乏一門手藝且要照顧生病的父親,一直找不到穩定工作。經多方打聽,張警官幫其在雙星彩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解決了一家人生計問題;市洋河新區交通建設局走訪人員自掏腰包,幫助洋河鎮馬元村困難戶陸桂芹的患病兒子繳納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讓其在後期治療中可以享受醫保報銷……

2017年6月,市委統戰部邀請科技專家到花園村指導酥梨種植,助村增加梨田370畝。

為群眾紓難解困不遺餘力,促進村強民富精准發力。具體而言,一方面著力補強富民短板,突出就業創業項目的引培和帶動,增加群眾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另一方面著力破解強村難題,各掛鉤聯繫單位因村施策、各展所長,充分發揮資訊、資金、技術、政策等優勢,積極幫助所聯繫村理清發展思路,形成1400餘份專題調研報告,並分別確定了幫扶專案清單,通過援建廠房、招引“三來一加”企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舉措推動村集體增收。

“俺村今年集體經濟收入18萬元不成問題,以前沒錢幫村民辦的事現在都可以考慮了!”今年,市委組織部想法設法幫助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增加集體收入:投入35萬元建設兩座“高炮”看板,年可實現租金收入15萬元;投入100萬元購置門面房,到賬年租金3萬元……

這一年,全市各級幹部行動規範化、落實精細化,實現走訪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我家地下室漏水的地方已經整修過了,也進行了滲水試驗,效果很好。”近日,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鄉幸福之家社區的楊大爺撥打了大走訪“民情卡”上的電話號碼,特地向該區科創園主任夏廣元“報告”情況。

楊大爺得益于宿遷實行的“四卡聯動”。除了“民情卡”,宿遷在大走訪中還推出“聯繫卡”“交辦卡”和“回饋卡”,構建聯繫群眾-收集問題-跟蹤辦理-及時回饋的工作閉環,力求做到常態聯繫留痕跡、問題交辦有管道、反映問題盯得緊。

如何力戒大走訪“階段性”“花架式”“空洞化”,實現行動規範化、落實精細化?宿遷的做法是,將“大走訪”活動舉措用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建立長效落實機制,讓廣大幹部職工真訪、會訪、常訪,訪出實實在在的效果。

2017年11月,沭陽縣沂濤鎮幫扶人員幫助聯繫村留守婦女30余人到瓜蔞種植基地就業。

宿遷要求,建立健全單位“掛村”制度、完善幹部“包戶”制度、實行幹部駐村制度、建立“微調研”制度,推動各級幹部常態走訪、長期聯繫群眾;創新構建“1+1+N”機制,建立責任分解名冊,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每人聯繫1戶低收入農戶、若干戶一般農戶。走訪中,要聚焦扶貧脫困、鎮村發展、難題化解,確保訪到點上、幫到根上。

督查既是推動大走訪落細落實的保障,也是對走訪人員工作狀態的檢驗。每次統一活動日,我市均採取抽查、聯查等方式,對各地、各部門走訪情況開展實地督查。從整體督查情況上看,各級單位走訪基層的熱度始終未減,助推發展的力度不曾減弱,廣大幹部職工變“要我走訪”為“我要走訪”,“三進三幫”已經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從黨員幹部的走訪‘台賬’,到各類民生事項的辦理方式、進度以及結果回饋,每一個問題解決和項目推進,我們都有詳細記錄和嚴格的督查問效。”市大走訪活動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牢固樹立系統化思維,把集中走訪轉化在長期聯繫上,把活動重點落腳在排憂解難上,把工作要求固化在問題解決機制上,把最終成效體現在群眾滿意上,取得了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發展增動力、社會更和諧的階段性成效。

基層班子強了、幹勁足了;村容村貌變了,生產生活條件更好了;幹群關係密切了,百姓生活更有信心了……放眼全市,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已然呈現。而與之呼應的是,一年來,宿遷“三進三幫”大走訪在基層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走訪印”,結出了一個個碩大的“惠民果”,灑下了一道道和諧的“希望光”!

確保切實摸清基層基礎情況。

一年來,宿遷堅持在每個月的第一個、第三個週六開展統一活動。期間,市縣鄉村四級幹部職工沒有“局外人”“觀望者”,人人身上有責任,個個肩頭有任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示範引領,多次深入各自聯繫點走訪調研,訪民情、解民憂、促增收、謀發展。各級領導幹部不僅自己積極行動起來,還主動帶領普通職工走村入戶進田頭,擔當“宣講員”,傳播好聲音;擔當“戰鬥員”,解決急難愁;擔當“調解員”,全力促和諧。

2017年10月,市政府辦工作人員為宿豫區曹集鄉冒店居委會李友志籌措危房維修資金。

除了建立活動日工作機制外,宿遷還將大走訪與支書領頭調結構、信訪積案化解、“五查五看”、鄉賢鄉愁普查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擴大走訪“覆蓋面”,努力做到一人不少、一戶不漏。

“家裡幾口人?有幾畝地?年收入多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一年中,類似的暖心話語不知重複了多少次,在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到處都有走訪人員走訪幫扶的身影。截至目前,我市8.9萬余名幹部職工累計走訪城鄉居民150余萬戶,走訪覆蓋率近100%;累計排查問題6.6萬個,其中,群眾和企業反映就業創業、基礎設施、融資用工等問題占比在90%以上。

這一年,全市各級幹部排憂解難、真幫實扶,助力強村富民一直在路上,為基層發展添薪助燃。

2017年4月,宿豫區政管辦走訪人員幫助丁嘴鎮倪牌坊村困難群眾申請殘障輪椅。

“我的兒子力浩現在能走路了,感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啊!”看到再次前來家裡走訪的市中級人民法院幹警們,宿城區埠子鎮夏莊村低收入戶力光運激動地說。去年,力浩因腦部手術導致行動不便,身心受到了傷害。該院幹警李雙才瞭解情況後,不僅捐款捐物,還主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目前,力浩已基本恢復了行走功能。

宿豫區丁嘴鎮登山村有種植金針菜的傳統,但因長期分散種植,存在風險大、收入低的問題。該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聯繫農技專家進行調研論證,並徵求村民意見,籌集資金40萬元,幫助成立了雙喜丁莊大菜專業合作社。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土地流轉200餘畝,完成金針菜栽植185畝。

一個是幫助“人”化解難題,另一個是幫助“村”實現增收,“三進三幫”大走訪開展過程中,像農戶力光運、登山村這樣的受益主體不勝枚舉。據統計,宿遷大走訪所排查出的問題中,現已解決了6.2萬個。與此同時,各地、各部門計畫實施幫扶專案5300餘個,目前,已經完成4400餘個,為鎮村發展、群眾增收注入了“源動力”。

2017年5月,市衛計委為洋河新區倉集鎮閘圩村引進服裝加工廠,年可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

在宿遷,強村富民不是一句虛話和口號,而是大走訪的落腳點和目的。在這背後,是各級走訪單位和廣大幹部職工排憂解難、真幫實扶的始終追求。

一般問題要立知立辦,建立走訪單位、鄉鎮駐村幹部和村居“兩委”幹部“三方掛鉤”問題化解制度;難點問題要研商會辦,需要市級層面研究解決的32個共性問題全部制定細化落實方案,並穩步實施;熱點問題要攻堅專辦,結合全市重點工作和群眾集中訴求,相繼開展就業創業春風行動、法律惠民行動等專題活動……把解決群眾利益訴求貫穿大走訪全過程,宿遷從“醫教水住行”“法訪文保收”等百姓最期盼、最急需、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通過邊進邊幫、即知即幫、研商會辦、轉辦交辦等綜合措施,積極回應群眾新期待、順應民生新需求。

市湖濱新區公安分局張警官走訪得知,曉店鎮新窯居委會居民楊程因為缺乏一門手藝且要照顧生病的父親,一直找不到穩定工作。經多方打聽,張警官幫其在雙星彩塑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解決了一家人生計問題;市洋河新區交通建設局走訪人員自掏腰包,幫助洋河鎮馬元村困難戶陸桂芹的患病兒子繳納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讓其在後期治療中可以享受醫保報銷……

2017年6月,市委統戰部邀請科技專家到花園村指導酥梨種植,助村增加梨田370畝。

為群眾紓難解困不遺餘力,促進村強民富精准發力。具體而言,一方面著力補強富民短板,突出就業創業項目的引培和帶動,增加群眾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另一方面著力破解強村難題,各掛鉤聯繫單位因村施策、各展所長,充分發揮資訊、資金、技術、政策等優勢,積極幫助所聯繫村理清發展思路,形成1400餘份專題調研報告,並分別確定了幫扶專案清單,通過援建廠房、招引“三來一加”企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舉措推動村集體增收。

“俺村今年集體經濟收入18萬元不成問題,以前沒錢幫村民辦的事現在都可以考慮了!”今年,市委組織部想法設法幫助宿城區王官集鎮唐圩村增加集體收入:投入35萬元建設兩座“高炮”看板,年可實現租金收入15萬元;投入100萬元購置門面房,到賬年租金3萬元……

這一年,全市各級幹部行動規範化、落實精細化,實現走訪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我家地下室漏水的地方已經整修過了,也進行了滲水試驗,效果很好。”近日,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鄉幸福之家社區的楊大爺撥打了大走訪“民情卡”上的電話號碼,特地向該區科創園主任夏廣元“報告”情況。

楊大爺得益于宿遷實行的“四卡聯動”。除了“民情卡”,宿遷在大走訪中還推出“聯繫卡”“交辦卡”和“回饋卡”,構建聯繫群眾-收集問題-跟蹤辦理-及時回饋的工作閉環,力求做到常態聯繫留痕跡、問題交辦有管道、反映問題盯得緊。

如何力戒大走訪“階段性”“花架式”“空洞化”,實現行動規範化、落實精細化?宿遷的做法是,將“大走訪”活動舉措用制度形式固化下來,建立長效落實機制,讓廣大幹部職工真訪、會訪、常訪,訪出實實在在的效果。

2017年11月,沭陽縣沂濤鎮幫扶人員幫助聯繫村留守婦女30余人到瓜蔞種植基地就業。

宿遷要求,建立健全單位“掛村”制度、完善幹部“包戶”制度、實行幹部駐村制度、建立“微調研”制度,推動各級幹部常態走訪、長期聯繫群眾;創新構建“1+1+N”機制,建立責任分解名冊,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每人聯繫1戶低收入農戶、若干戶一般農戶。走訪中,要聚焦扶貧脫困、鎮村發展、難題化解,確保訪到點上、幫到根上。

督查既是推動大走訪落細落實的保障,也是對走訪人員工作狀態的檢驗。每次統一活動日,我市均採取抽查、聯查等方式,對各地、各部門走訪情況開展實地督查。從整體督查情況上看,各級單位走訪基層的熱度始終未減,助推發展的力度不曾減弱,廣大幹部職工變“要我走訪”為“我要走訪”,“三進三幫”已經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從黨員幹部的走訪‘台賬’,到各類民生事項的辦理方式、進度以及結果回饋,每一個問題解決和項目推進,我們都有詳細記錄和嚴格的督查問效。”市大走訪活動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牢固樹立系統化思維,把集中走訪轉化在長期聯繫上,把活動重點落腳在排憂解難上,把工作要求固化在問題解決機制上,把最終成效體現在群眾滿意上,取得了幹部受教育、群眾得實惠、發展增動力、社會更和諧的階段性成效。

基層班子強了、幹勁足了;村容村貌變了,生產生活條件更好了;幹群關係密切了,百姓生活更有信心了……放眼全市,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已然呈現。而與之呼應的是,一年來,宿遷“三進三幫”大走訪在基層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走訪印”,結出了一個個碩大的“惠民果”,灑下了一道道和諧的“希望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