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能用1㎡解決的事,何必浪費一間房?

這兩天在看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的《住宅讀本》, 裡面說道:

所謂住宅, 並非只是一個「將人的身體放進去, 在裡面過日常生活」的容器, 它必須是個能夠讓人的心, 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持續住下去的地方。

家, 必須是有靈魂的, 而不是冰冷的房子。

深以為然。

你家是否有這樣一個角落, 它不大, 甚至只有一平米, 每次回家, 無論外頭多腥風血雨, 只要往這一坐, 心就驀地安靜下來。 你清空的血槽就開始一點一點, 重新得到補給。

從這站起來後, 又能滿血復活, 昂著頭出門和這個世界交手。

《住宅讀本》裡稱這個地方為:「居心地」——讓你踏踏實實, 舒舒服服坐下來, 看書提升, 獨處冥想的地方。

這個1平米, 據說讓人追求人類文明精神世界的衝動都增加了。

大白話版本:

這個1平米讓我一年多看了50本書。

不過看書大體分兩種:

一種需要你正襟危坐, 集中精力。 案頭上攤著書、筆、橡皮、草稿。 你一手按書, 一手拿筆, 大腦保持高速運轉。 通常你會淪陷在思維的沼澤中無法自拔, 忘記鬥轉星移忘記日月交替。

另一種, 難度係數以及對腦力對智商的要求都直線下降, 只需要一個舒服的姿勢, 你就能輕快地暢遊在知識的小湖上。

前者俗稱深度閱讀, 後者學名輕閱讀。

除了專家學者學生教授的大部分人, 在工作之余的讀書行為, 是以輕閱讀為主, 並不一定需要額外騰出一間書房, 配上大老闆桌椅(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今天的北上廣深)。 也許只需要:

1平米。

——1——

一平米的基本配置

三種配置, 豐儉由人:

低級配置:扶手椅+落地燈

高級配置:扶手椅+落地燈+抱枕

奢華配置:扶手椅+落地燈+抱枕+地毯+收納+綠植+裝飾畫

低配版的“扶手椅+落地燈”已然能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而其他諸如抱枕、地毯、綠植、裝飾畫等等的配置, 不過是錦上添花, 讓這“提升自己和修心”的一平米,

看起來更優雅, 更美好, 用起來更舒適, 更順手。

低配:扶手椅+落地燈。 夠用矣。

——2——

如何選址一平米?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如何選址?這個一平米應該安放在家裡的哪個角落?

先問問自己的訴求。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用來「安靜地閱讀」。

訴求一:讓人安心,且相對安靜。

·實現方式:小空間的私人場所。

為什麼要強調“小空間”呢?

因為小尺度的空間,可以給你創造出一種如同「母體般」的包容感,以及一種深沉的篤定感。它會讓你從體內深處滲透出來極大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加持時,你更容易自在地思考,自在地發呆。

同樣可以參考喵星人和汪星人的日常,它們喜於躲在櫃子下,靠在牆角中——因為半封閉的小空間,給它們以安全感。

於它們而言,這些地方就是最舒服的「居心地」。

訴求二:白天光線好,但是最好避免陽光直射。

實現方式:窗邊,且有一層窗紗。

我猜,你會在週末溫暖的午後,尤其青睞這一平米的居心地。

如果要有良好的光線,窗邊自然是不二之選。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倘若你要在這裡閱讀,又偏偏朝南,陽光會直射進來。(友情提示:長期在強光下看書,由於睫狀肌過度調節,會加深近視。)

要破解,其實也不難。有它即可:

紗簾。

薄薄一層半透明的紗簾,既透光,又能讓光線變得柔和、舒服,同時營造出一種自在的私密感。(如果窗前人來人往,不用擔心喪失私密感)

從這兩個基本訴求出發,你可以環顧自己的房子,去尋找到屬於你的一平米閱讀角。

舉例:

暫時獨居,一室一廳。客廳空間大,但是私密感不足;陽臺雖是封閉式的,但是沒安窗簾,陽光直射無法避免;遂把居心地設在臥室靠窗的角落。窗戶朝南,但是好在有紗簾護法。

完美!

有些人對私密性和安靜程度的要求都不高,更喜歡抬眼就是家人的感覺。倘若是這樣,一平米的閱讀角設在客廳、餐廳都無妨。

不管怎麼說,你要從自家情況、自身訴求、個人習慣出發,進行一平米的選址。

——3——

你需要一把舒適的椅子

作為「一平米閱讀角」最核心、最基礎的配置,必須嚴肅對待。它的舒適度也關乎你是否會因為一年多看50本書,落下腰病。

一把適合長時間閱讀的椅子,應該有:

舒適的坐深、合適的坐高、恰當的座椅傾角,以及完美的靠背高度,和扶手高度。

說那麼多其實都是廢話,歸結成倆字兒,就是:舒服!

——2——

如何選址一平米?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如何選址?這個一平米應該安放在家裡的哪個角落?

先問問自己的訴求。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用來「安靜地閱讀」。

訴求一:讓人安心,且相對安靜。

·實現方式:小空間的私人場所。

為什麼要強調“小空間”呢?

因為小尺度的空間,可以給你創造出一種如同「母體般」的包容感,以及一種深沉的篤定感。它會讓你從體內深處滲透出來極大的安全感。

有安全感加持時,你更容易自在地思考,自在地發呆。

同樣可以參考喵星人和汪星人的日常,它們喜於躲在櫃子下,靠在牆角中——因為半封閉的小空間,給它們以安全感。

於它們而言,這些地方就是最舒服的「居心地」。

訴求二:白天光線好,但是最好避免陽光直射。

實現方式:窗邊,且有一層窗紗。

我猜,你會在週末溫暖的午後,尤其青睞這一平米的居心地。

如果要有良好的光線,窗邊自然是不二之選。

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倘若你要在這裡閱讀,又偏偏朝南,陽光會直射進來。(友情提示:長期在強光下看書,由於睫狀肌過度調節,會加深近視。)

要破解,其實也不難。有它即可:

紗簾。

薄薄一層半透明的紗簾,既透光,又能讓光線變得柔和、舒服,同時營造出一種自在的私密感。(如果窗前人來人往,不用擔心喪失私密感)

從這兩個基本訴求出發,你可以環顧自己的房子,去尋找到屬於你的一平米閱讀角。

舉例:

暫時獨居,一室一廳。客廳空間大,但是私密感不足;陽臺雖是封閉式的,但是沒安窗簾,陽光直射無法避免;遂把居心地設在臥室靠窗的角落。窗戶朝南,但是好在有紗簾護法。

完美!

有些人對私密性和安靜程度的要求都不高,更喜歡抬眼就是家人的感覺。倘若是這樣,一平米的閱讀角設在客廳、餐廳都無妨。

不管怎麼說,你要從自家情況、自身訴求、個人習慣出發,進行一平米的選址。

——3——

你需要一把舒適的椅子

作為「一平米閱讀角」最核心、最基礎的配置,必須嚴肅對待。它的舒適度也關乎你是否會因為一年多看50本書,落下腰病。

一把適合長時間閱讀的椅子,應該有:

舒適的坐深、合適的坐高、恰當的座椅傾角,以及完美的靠背高度,和扶手高度。

說那麼多其實都是廢話,歸結成倆字兒,就是:舒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